徐月強
鄒城的北邊是一座山,山前有一個村,因山叫作崗山,于是村子便叫崗前村了。崗前村有一條東西水泥路,路兩側早已城市化了。街頭商鋪林立,燈光五顏六色,車輛川流不息。路南便是市電視臺的轉播塔了,這在這座城市里算是一個標志物了。東西路與南北路相通,南北路就是崗山路了,路東是擇鄰山莊,路西便是鐵山公園的東大門。市里來了重要領導、客人一般都要住在擇鄰山莊,順便到鐵山公園游玩。
不知是哪位典雅的人,在崗前村東西路中段修建了這個院子,名字叫“漫思茶院”。聽名字就能感到清靜與雅致,浪漫而又富有情調。茶院應是風雅之人品茶的地方,從達官貴人到文人墨客,都是喜歡飲茶的。不同于農家人在小院里的葡萄架下喝茶、聽蛙聲與蟬鳴,因為情趣不同,所思所想不同,也便有了三教九流之分,高低貴賤之別。當然那是在從前,而今時代不同了,實行平等和民主,大家便各行其是,各取所樂了。
小院東鄰是城市綜合執(zhí)法局,執(zhí)法局隔路南面便是體育廣場了。這里位置好,我也甚為喜歡這寧靜的閑雅之地。因所交往之人大都喜歡寫作,來這兒小聚也便成了常事。七月正是暑熱難耐的時候,來這兒飲茶聊天便成了文藝沙龍。朋友們各懷絕技,不乏吟誦者、畫家、書法家、詩人、作家。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文雅。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是這個道理。
從庭院外看并不太起眼,只是在這個夏日里,墻上的凌霄花格外引人注目。只見凌霄藤攀爬于白墻上,紅色的如喇叭狀的凌霄花,爭奇斗艷,點綴了庭院的美,給人駐足觀賞的沖動,拍照也是極自然的事了。大門外石磚鋪路,門并不寬敞,門上書對聯曰:漫將鄒魯清泉水,思入滇閩香茗中。細細讀來耐人尋味,把鄒魯清泉水和滇閩香茗一起煮來,喝下肚該是多么的美妙呀!這樣細膩的對聯確為有趣。
進入大門便有音樂響起,曲子果真典雅,把你帶入一個絕妙的境界。對門的中間是一石柱,石柱上方是一石池,池內是綠色植物球,球下便是悠閑的游魚了。石柱對門處貼有“滿院光輝”的紅聯,毛筆黑字很有功力。在這晴朗的天里或是細雨蒙蒙的雨季,都能讓人生出幾分情愫來,寫幾首小詩或唱吟幾段名句,那倒是最自然的事情了。
沒有酒同樣詩情畫意,茶香伴著紅花綠葉,古色古味的房舍連同墻壁的格調布局,不管是在室內還是漫步庭院,都能找到雅致溫馨的感覺。那種淡然又不同于桃花源的心境,讓人每每醉著,漫思的確最有味道了。
我曾想,如果朱自清先生能到此,必然會一個人悄悄地獨自靜想,或在雨天里打一把油紙傘,或在月光下漫步于幽深的庭院中,那種感覺或許會超越《荷塘月色》的美。不論是在北大未名湖,還是在鄒城的“漫思茶院”,都是那么清新靜雅。先生必然又要有醉人的經典文章供人賞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