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京劇表演嗎?
京劇舞臺上,演員用歌唱和舞蹈來講故事。一會兒黑臉的進去,一會兒紅臉的出來;剛走了個漂亮小姑娘,又來了個白發(fā)老婆婆;孫猴子咚咚鏘(dōngdōngqiāng)地翻跟頭,大花臉哇呀呀地叫喳喳……這些表演是戲曲演員們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傳承(chuánchéng),才得以展現(xiàn)在觀眾眼前。
瞧,京劇里好玩的門道太多啦!
京劇舞臺就像一場大型魔術(shù)(móshù)表演,各種人物輪番登場,是不是看得眼都花了?其實帝王將相、英雄奸臣(jiānchén),都有各自獨特的裝扮,一眼就能看出來。
勾臉是京劇里一種特別的化妝術(shù)。神仙勾金臉,因為傳說中神仙現(xiàn)身時金光閃閃;白臉詭計(guǐjì)多,奸臣抹了大白臉是想掩蓋他本來的面目。
兵器不只是武器,它還代表了主人的性格。耍大刀的人大多是反派人物,拿雙斧的人一般粗魯莽撞,舞長槍的人通常正直勇敢……可別拿錯了自己的兵器喲!
在教室大小的舞臺上,沒馬、沒船、沒車,那就騎馬鞭(mǎbiān)、乘船槳、坐車旗;沒有繡樓、佛堂、大殿(diàn),就搭個帳子來湊數(shù);還有紙糊的酒壇、油漆畫的琴弦(qínxián)、藍(lán)布做的城門……雖然道具普通,但是效果很不錯!
京劇中的劇目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guócuì),雖然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但是劇目有五千多個。你看過或聽過哪些劇目呢?
戲曲中的演員
戲曲不止有京劇,我國戲曲歷史悠久,種類豐富,共有360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shù)以萬計。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yù)劇被稱為“五大戲曲劇種”。戲曲藝術(shù)家們用優(yōu)美動聽的唱腔,把故事演繹(yǎnyì)得深入人心。
1951年,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朝鮮戰(zhàn)爭的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畔(pàn)。這時,一位戲曲演員做了一件轟動全國的事:向正在援助朝鮮的志愿軍,捐獻(juānxiàn)一架戰(zhàn)斗機。她就是著名豫劇表演藝術(shù)家——常香玉。
從9歲開始,小香玉就跟著爸爸學(xué)習(xí)豫西曲調(diào)。她刻苦努力,10歲開始登臺表演,13歲就當(dāng)上了主演,成為轟動一時的小明星。“誰說女子不如男”,她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常派唱腔,表演精彩又生動。
常香玉常說,“唱戲是叫老百姓喜歡的”“要跟著老百姓的腳印唱”。無論是在白雪皚(ái)皚的天山墾(kěn)區(qū)、廣袤(guǎngmào)的大慶油田,還是在高爐旁、田野上、校園里,她都滿腔熱忱(rèchén)地演唱,把自己的藝術(shù)奉獻給人民群眾。
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向全國人民發(fā)出了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皣业碾y,就是自己的難?!背O阌窈退摹跋阌駝∩纭痹谌珖鞔蟪鞘醒不亓x演,用募集(mùjí)的資金捐獻了“香玉劇社號”戰(zhàn)斗機。
從藝70年,常香玉使一個鄉(xiāng)間小戲成為了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她一生榮獲了人民藝術(shù)家、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最美奮斗者等多個榮譽(róngyù)稱號,無愧于“戲比天大、德藝雙馨”八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