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茹
“不管是公園的游樂設施還是橋、軌道、電線,都是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進行檢測,所以街道上的電燈才能點亮,小孩能安全地在公園玩耍,可以搭電車、過橋,這些都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情,因此不會感到欣喜。雖然不會去想何時是誰去檢測這些,但是,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工作不是嗎?理所當然的事情之所以能被當作理所當然,是因為在幕后有這些人的守護?!?/p>
在日劇《校閱女孩河野悅子》中,當河野悅子對自己的職業(yè)產生懷疑之后,男主人公的這番話,讓悅子真正理解了編輯這份職業(yè)的意義。
當你看到一份精美的雜志時,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和精心設計的版式,讓你享受到一頓視覺盛宴,而雜志背后的工作,卻常常被忽略。選稿、組稿、采訪、審閱、校對、設計版式、畫圖、排版……分工不同,責任不同。
有一群躲在紙張背后的人,他們守住知識輸送的關卡,源源不斷地傳遞著新穎的想法,最終把它們化為紙上的文圖,與讀者見面。他們的名字,叫編輯。
作為《少年博覽》雜志的資深編輯,陽光姐姐身上承載著我們編輯部的許多故事。本期獨家專訪,讓我們一起聽聽,陽光姐姐的故事。
Q1 陽光姐姐,您從事編輯行業(yè)多久了?可以和我們說說第一天工作時的情形嗎?
光姐:哈哈,我干編輯這一行已經好久好久了。用四個字概括,就是“久到離譜”;用一個具體事例來說明,那就是——剛剛來編輯部工作的編輯小姐姐,見到我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哇,終于見到陽光姐姐了!哇,您知道嗎?我是看著《少年博覽》長大的”(想想我聽到這話時又歡喜又惆悵的心情吧)!
第一天上班,是六月的一個星期一。記得那天,我穿的是白襯衫和花裙子,扎著兩根麻花辮。當雜志社社長領我進編輯部,向當時的四位編輯老師介紹我時,我羞得滿面通紅,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擱才好。記得那天,我捧著最新一期的《少年博覽》,反反復復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對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做了詳細的筆記。哦,對了,我還記得當時給筆記本取的名字——“采蜜集”,希望自己可以像小蜜蜂一樣,在《少年博覽》的花叢中采到更多甜甜的蜜,哈哈!
Q2 您印象最深刻的采訪任務是什么?
光姐:2004年6月21日上午7時15分,安徽省六安市七里站附近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劉娟,在上學途中被一名手持匕首的歹徒劫持。歹徒將劉娟劫持到一家美容院內,堵住大門,用隨身攜帶的汽油澆在自己和劉娟身上,用匕首對準劉娟頸部,揚言不準任何人接近,否則就捅死劉娟,點火自焚。
案件發(fā)生后,六安警方迅速趕到現(xiàn)場。時任六安市公安局副局長的楊長俊在極短的時間內與劉娟的家長取得了聯(lián)系,問清劉娟的情況后,以劉娟父親的身份靠近美容院與歹徒周旋。聰明的劉娟反應機敏,她帶著哭音對“爸爸”說:“爸爸,叔叔要是放了我,請跟公安叔叔說不要抓他!”
在劉娟的里應外合下,六安警方適時果斷采取行動,成功解救劉娟。
幾天后,我接受采訪任務趕到六安,對劉娟進行了采訪。
時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小女孩劉娟的樣子——又苗條又秀氣。她的話不多,事發(fā)當日的勇敢表現(xiàn)也是通過媽媽轉述。想必在勇敢的外殼下,那顆受到驚嚇的心靈還未能完全平復。我注意到,劉娟總會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小書桌,那上面有一個魚缸,三條快樂的小金魚游來游去。圍繞小金魚,我找到了和劉娟聊天的話題。她告訴我:“這小金魚是爸爸買給我的。本來是五條,有兩條被我養(yǎng)死了,剩下三條一直養(yǎng)到現(xiàn)在。瞧,這三條小金魚就像我們一家,最大的一條是黑色的,那是爸爸,身強力壯,保護我和媽媽;小一點的那條是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最小的這條是我,我在爸爸媽媽身邊快活地游來游去……”說這話時,劉娟那雙又大又亮的眼睛里,閃爍著動人的光彩。
Q3 可以和我們分享下,您從事這一行以來最開心的時刻嗎?
光姐:最開心的時刻,永遠是和我們的小讀者在一起的時候。
每周一下午接聽“陽光熱線”(現(xiàn)在更名為“玉米會客廳”熱線),是我周一的開心檔。在電話的這頭,我聽小讀者們分享著或好玩或好笑或好煩的事情,如考了一百分,中午吃了一道好菜,剛剛發(fā)下來的《少年博覽》怎么看也看不夠等等。有時也會遇到難住我的問題,比如,“陽光姐姐,這道數(shù)學題你說應該怎么解”之類——天知道我上小學時數(shù)學有多么糟糕!不過我聰明呀,我會回答:“你的題目我記下啦,待會我讓傻老頭告訴你怎么做!”然后,線下求助數(shù)學好的同事們友情救援。
每周一下午的熱線電話,讓我感受到“被小讀者需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陽光姐姐日志”里,我曾這樣寫道——
在我的生命之樹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那一刻,我接任《少年博覽》雜志第二代“陽光姐姐”,擁有了開啟“陽光信箱”的魔力ESP。
感謝你們,我親愛的小讀者,是你們的坦白與信任,給了我播撒陽光的原動力。我經常想象著你們的樣子,文靜的、俏皮的、可愛的、聰慧的,并時刻牽掛著你們在青春前期,在別人眼中還是一個小孩子時,遭遇的淚水與困惑。
成長歲月里的難處,我們一起來克服。
從“陽光信箱”開通之初,我們一代又一代的“陽光姐姐”就為著這樣的目標執(zhí)著努力著。而我是那么地期待,能和你們一起呼吸,一起分享,一起走過成長的雨季,走向“同一片陽光”。
Q4 對于未來想要從事編輯這一行業(yè)的同學,您有什么建議嗎?
光姐:當我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并沒有想過有朝一日會從事編輯工作。那時的我,只是非常喜歡寫作,心中藏著一個稚嫩的文學夢。所以,如果要說建議,那就只有一條:要敢于做夢,并為之不懈努力,永不言棄。終有一日,你的夢想會帶著你,走進《少年博覽》編輯部,你會對我說:“陽光姐姐,您知道嗎?我是看著《少年博覽》長大的!您的建議我記著呢!”
小櫻有話說:
陽光姐姐上班的第一天穿的是白襯衫和花裙子,而小櫻上班的第一天,穿的是白T恤和碎花裙,歷史可真是驚人的相似!小櫻的童年是看著《少年博覽》長大的,當親眼看到陽光姐姐時,我頭腦一陣微微的眩暈,那種追星成功的感覺,真的太上頭了!
時光飛逝,小櫻也已經從事編輯工作快三年了。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總是細致到每一件小事:寫出一篇好的稿件,去不同的地方采訪,和作者、讀者溝通交流……
我享受工作中的每一分鐘,感恩前輩們的幫助與指點。我曾接收過陽光姐姐播撒的陽光,如今,我也成了《少年博覽》編輯部的一員,有幸和大家一起,為播撒溫暖、傳遞夢想而不斷努力,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