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田
◆摘? 要:本文以某農(nóng)村小學四年級學生為實驗對象,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優(yōu)選學習軟件、持之以恒訓練和定量定性評價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漢語拼音水平,促使學生中文輸入技能與漢語拼音水平“雙螺旋”提升。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文輸入;漢語拼音;“雙螺旋”提升
一、課堂教學,體現(xiàn)學科融合
學生漢語拼音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可從字音認讀情況、字音識記情況以及字音聽寫情況三個維度著手,在中文輸入教學階段,設計體現(xiàn)學科融合的課程教學內(nèi)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漢語拼音水平。
1.給文字選擇正確讀音,提高字音認讀水平
在廣州版信息技術教科書中,中文輸入技能的學習內(nèi)容是安排在17課和18課的,學生在進行中文輸入技能學習之前,有大概16個課時去做好前期的知識儲備,而加強漢語拼音學習是其中之一。為此教師可以在這門課的學習之初就讓學生準備一本信息技術課堂筆記本,在每一節(jié)課的課前或課后,給學生出示一些他們?nèi)菀壮鲥e的漢字,并讓學生給這些漢字選擇正確讀音。學生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后通過查字典、問老師問同學等方式解決問題,給漢字選擇正確讀音。積少成多,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字音認讀水平。這同時也是在培養(yǎng)學生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給文字注音,提高字音識記水平
在“第17課——中文的輸入”一課中,教材以制作“古畫配古詩”為活動主線,學生利用微軟拼音輸入法在寫字板中輸入古詩,學習利用“微軟拼音輸入法”輸入中文的方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先讓學生在導學案中默寫古詩“詠鵝”并標上字音,回憶語文學科所學;接著在新知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再出示標有字音的古詩“詠鵝”,引導學生利用寫字板將其輸入電腦中。整個過程側重引導學生使用拼音輸入法輸入中文,對于不常見,難度大的字則會讓學生學習使用手寫輸入法,避免學生因學習手寫輸入法而減少拼音輸入法的使用。通過這樣的課程設計,學生在完成中文輸入任務的過程也是對所學漢語拼音的檢測過程,一方面可以學習中文輸入技能,另一方面則可以對自己所學字音正確與否進行驗證,及時糾正以前不熟悉或者讀錯的字詞,進一步鞏固提升所學,字音識記水平的水平也會有所提升。
3.以聽寫的方式輸入詞組,提高字音聽寫水平
在“第18課——詞組的輸入”一課中,教材以詞語接龍為活動主線,學習在“金山打字2006”軟件中進行詞組輸入,學習利用“微軟拼音輸入法”輸入詞組的方法,快速提高中文輸入的速度,這節(jié)課是前面一節(jié)課的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學科中的詞組輸入與語文學科中的詞語聽寫存在一定區(qū)別,在這一節(jié)課的授課中,可以對兩者進行融合,轉變信息技術課上教師直接呈現(xiàn)詞組直的方式,先由老師或電腦讀出某個詞語,學生再在“寫字板”或者“記事本”中運用拼音輸入法輸出。當然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也為了減低難度,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節(jié)課學生所要輸出的一些詞語,老師在上一節(jié)課已經(jīng)給學生布置了課后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在信息技術課堂筆記本中給所有的詞組注上拼音,在這節(jié)課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詞組的輸入和詞組字音。
二、日常訓練,練習時間與軟件選擇最優(yōu)化
1.持之以恒促提升
任何技能的學習都是“熟能生巧”的過程,學生中文輸入技能的習得和漢語拼音水平的提升都是在持之以恒的練習中得以提升的。為此,在每節(jié)信息技術課上教師都要抽取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打字技能訓練,時間靈活安排,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多少來決定課前練習時間的長短。需要注意的是:平時練習的時間并不是越長越好,過長時間的集中練習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反向抑制效果,從而妨礙能力的提升。其次,對于農(nóng)村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的音節(jié)拼讀障礙,在日常訓練之初,重點引導學生采用全拼輸入法進行中文輸入,不斷強化他們的漢語拼音知識學習,簡拼以及混拼可以在后續(xù)的訓練中慢慢再加以滲透。
2.軟件選擇也關鍵
在練習軟件的選擇上,廣州市從化區(qū)鰲頭中學羅斌老師開發(fā)的《課堂輔助系統(tǒng)》,集課堂管理和中、英文輸入等功能于一體,利用該系統(tǒng)進行中文輸入教學有三大優(yōu)點: 一、可以實現(xiàn)積分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中文輸入內(nèi)容來源于語文教科書,緊貼學生實際,難度適中,并且可以自由添加訓練內(nèi)容,靈活方便;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對于音節(jié)拼讀能力發(fā)展較慢的學生而言,有了信息技術課堂輔助系統(tǒng)的幫助,遇到不會拼讀的漢字時,學生只要點擊該漢字,系統(tǒng)就會給出相應的字音,學生能夠快速、輕松地獲得幫助,即使輸入錯誤軟件也會有相應的提醒,不斷糾正錯誤和強化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另外,在前面的英文打字學習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對鍵盤以及各個鍵位的分布還不熟悉,“金山打字”軟件中鍵位練習課程更具針對性。學生在英文輸入學習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金山打字”軟件進行指法學習,熟悉鍵盤。在中文輸入學習中,重點要解決的是字音問題,《課堂輔助系統(tǒng)》具有區(qū)別于“金山打字”軟件的三大優(yōu)點,更能滿足全體學生的需求,為此,在中文輸入學習階段,引導學生選用《課堂輔助系統(tǒng)》進行中文打字訓練會更合適。
通過本次的實踐探索,筆者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學科融合組織課堂教學;選擇合適的練習軟件,加強訓練以及引導學生使用全拼輸入等方式實現(xiàn)在中文輸入教學中進一步提高學生漢語拼音水平,促使學生中文輸入技能與漢語拼音水平“雙螺旋”提升。當然該教學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這里僅是一次粗淺的初探,對于本文所探討的有效做法,還要在接下來的多次實踐探索與理論深入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改進,才能最終形成模式。
參考文獻:
[1]蔡鵬鴿.小學低段識字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