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曉敏,王昌明
(桂林醫(yī)學院附屬桂林市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廣西桂林 541000)
細胞外信號調(diào)節(jié)激酶5(ERK5)是一種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許多組織中普遍表達,并被多種細胞外刺激信號激活,以調(diào)節(jié)細胞增殖和分化、細胞存活、抗凋亡信號傳導[1]。ERK5屬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家族,其氨基末端激酶結構域具有相對較大的羧基末端,由于此獨特的結構和功能使其與其他MAPK成員區(qū)分開[2]。研究表明ERK5作為不同癌癥的靶向因子,抑制ERK5活性或沉默ERK5在癌細胞中具有抗增殖活性,并在動物模型中阻斷腫瘤生長[3]。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ERK5抑制劑有緩解博來霉素誘導的小鼠肺纖維化的作用[4],但其對減輕肺纖維化的機制尚未有充足的研究。本研究通過細胞實驗探討ERK5對成纖維細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調(diào)控及對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轉(zhuǎn)化的影響,為研究肺纖維化的發(fā)生機制提供新的思路。
人肺成纖維樣細胞系(HLFs),細胞編號KCB200695,來源于中國科學院昆明細胞庫。細胞培養(yǎng)箱條件:5% CO2、37 ℃培養(yǎng)箱。完全培養(yǎng)基:DMEM高糖培養(yǎng)基+10%胎牛血清(美國Gibco公司)+0.5%青霉素-鏈霉素混合液。
Recombinant Human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2 μg粉劑(美國PeproTech公司),用含海藻糖溶液溶解至10 μg/mL,分裝后于-80 ℃儲存。Vector-flag空載體、ERK5-flag(吉瑪基因)各50 μg干粉分別經(jīng)短暫高速離心后溶于50 μL ddH2O,溶解為1 μg/μL的儲存液,分裝后于-20 ℃儲存。DMEM高糖培養(yǎng)基(美國Gibco公司),胎牛血清(Gibco FBS-10099-141,美國Gibco公司),1%青霉素及鏈霉素(美國Gibco公司),0.25%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胰酶(美國Gibco公司)。α-SMA、Fibronectin、Bcl-2、Cleaved-Caspase3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一抗(美國Abcam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過的二抗(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細胞增殖/毒性檢測(CCK8)試劑盒(美國MCE公司)。細胞凋亡雙染試劑盒(美國BD公司)。
1.3.1實驗分組
(1)建立肺纖維化細胞模型:NC組、TGF-β1組。(2)檢測細胞增殖、凋亡:vector組、ERK5組、vector+TGF-β1組、ERK5+TGF-β1組。(3)檢測細胞自噬:vector組、ERK5組、 ERK5+TGF-β1組、vector+TGF-β1組、ERK5+TGF-β1+Rapamycin組、Rapamycin對照組。
1.3.2Western blot
建立濃度為10 ng/mL的TGF-β1作用24 h誘導HLFs肺纖維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檢測各組細胞表型轉(zhuǎn)化標志性蛋白Fibronectin、α-SMA的表達水平;HLFs經(jīng)過轉(zhuǎn)染過表達ERK5基因的質(zhì)粒(ERK5)48 h后,再用TGF-β1處理,采用Western blot分別檢測各組自噬相關蛋白P62、Beclin-1和LC3Ⅱ的表達水平,凋亡相關因子Cleaved-Caspase-3和Bcl-2的蛋白表達水平,PCNA的表達水平。細胞培養(yǎng)完成后,經(jīng)RIPA裂解液裂解后提取總蛋白,蛋白定量采用BCA試劑盒定量方法,制備等質(zhì)量上樣蛋白樣品,經(jīng)過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電泳后使蛋白質(zhì)轉(zhuǎn)移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封閉和孵育抗體后,在暗室中壓片,將膠片掃描到電腦后進行條帶灰度值量化分析。
1.3.3CCK8檢測細胞增殖
HLFs在96孔板中培養(yǎng)24 h,每組設置6個復孔,經(jīng)過TGF-β1處理24 h、轉(zhuǎn)染48 h后加入用完全培養(yǎng)基稀釋10倍的CCK8試劑,設置3個空白對照組,加入CCK8試劑后孵育4 h后,用多功能酶標儀檢測吸光度(A)值,波長取460 nm。計算:細胞增殖率(%)=[實驗組A值-空白對照組A值]/[NC組A值-空白對照組A值]。
應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先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方差齊者兩兩比較采用S-N-K法分析,方差不齊者采用Dunnett′st3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GF-β1處理后,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TGF-β1組中Fibronectin和α-SMA蛋白相對表達較NC組明顯增加,見圖1。
圖1 Western blot檢測HLFs中Fibronectin和α-SMA的表達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過表達ERK5組ERK5表達水平較vector組明顯增加(圖2)。過表達ERK5后,TGF-β1處理細胞24 h,Western blot檢測α-SMA蛋白相對表達水平。結果顯示:與vector+TGF-β1組相比,ERK5+TGF-β1組α-SMA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增加(圖3)。
圖2 Western blot檢測過表達ERK5效果
A:vector組;B:vector+TGF-β1組;C:ERK5組;D:ERK5+TGF-β1組。
過表達ERK5基因后,TGF-β1處理細胞24 h,Western blot檢測PCNA的表達,CCK8檢測細胞增殖率。結果顯示:與vector+TGF-β1 組相比,ERK5+TGF-β1組PCNA相對表達水平,見圖4;vector+TGF-β1組較vector組細胞增值能力增強,ERK5+TGF-β1組較vector+TGF-β1 組細胞增殖能力增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圖5。
A:vector組;B:vector+TGF-β1組;C:ERK5組;D:ERK5+TGF-β1組。
A:vector組;B:vector+TGF-β1組;C:ERK5組;D:ERK5+TGF-β1組。a:P<0.05。
過表達ERK5基因后,TGF-β1處理細胞24 h,Western blot檢測Bcl-2和Cleaved-Caspase-3的表達。與vector+TGF-β1組比較,ERK5+TGF-β1組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對表達水平降低,Bcl-2蛋白增加,見圖6。
A:vector組;B:vector+TGF-β1組;C:ERK5組;D:ERK5+TGF-β1組。
ERK5+TGF-β1組較vector+TGF-β1組P62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增加,LC3Ⅱ、Beclin-1蛋白相對表達水平降低,表明細胞自噬受到抑制;α-SMA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增加,表明細胞表型轉(zhuǎn)化增加。應用自噬激活劑后的ERK5+TGF-β1+Rapamycin組較ERK5+TGF-β1組α-SMA、P62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均降低,LC3Ⅱ、Beclin-1蛋白相對表達水平增加,表明自噬受到激活后抑制了細胞表型轉(zhuǎn)化,見圖7。
A:vector組;B:vector+TGF-β1組;C:ERK5組;D:ERK5+TGF-β1組;E:ERK5+TGF-β1+Rapamycin組;F:Rapamycin對照組。
肺纖維化是一種以持續(xù)上皮細胞損傷和過量細胞外基質(zhì)沉積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纖維增生性疾病。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成纖維細胞向肌成纖維細胞(MF)的轉(zhuǎn)化,進而分泌膠原、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的沉積[5]。TGF-β1是致肺纖維化關鍵性的細胞因子,其在促進肺成纖維細胞的表型轉(zhuǎn)化和細胞外基質(zhì)沉積過程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肺纖維化中 TGF-β1 mRNA 水平高表達[6]。Fibronectin、α-SMA、Collagen-Ⅰ等是成纖維細胞轉(zhuǎn)化為肌成纖維細胞的標志因子,在肌成纖維細胞中,此類因子的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在成纖維細胞[7]。在本研究中,以Fibronectin和α-SMA的蛋白表達水平反映HLFs向肌成纖維細胞的表型轉(zhuǎn)化情況。經(jīng)TGF-β1處理HLFs后,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α-SMA和Fibronectin的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增加,證明實驗中TGF-β1成功誘導HLFs的表型轉(zhuǎn)化。過表達ERK5后,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α-SMA蛋白表達量增加,說明ERK5可促進TGF-β1誘導的HLFs表型轉(zhuǎn)化過程。
體內(nèi)細胞增殖的測量通常通過檢查靜態(tài)方法來進行,比如檢測標記物指數(shù),包括DNA合成標記物如溴脫氧尿苷,或固有標記物如Ki67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8]。PCNA是存在于真核細胞核中的一種多功能蛋白質(zhì),它作為DNA復制和修復的組成部分發(fā)揮重要作用[9]。通過Western blot檢測PCNA的表達水平,結果表明過表達ERK5 后,PCNA表達水平升高,CCK8細胞增殖檢測到過表達ERK5后細胞增殖率上升,說明ERK5促進HLFs增殖。但在HLFs表型轉(zhuǎn)化過程中,ERK5調(diào)控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及其與在表型轉(zhuǎn)化中發(fā)揮的作用需要進一步探討。
細胞凋亡是指機體細胞在發(fā)育過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過細胞內(nèi)基因及其產(chǎn)物的調(diào)控而發(fā)生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10]。細胞凋亡被認為是各種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細胞凋亡對組織內(nèi)正常細胞群的穩(wěn)定、機體的防御和免疫反應、疾病或中毒時引起的細胞損傷、老化、腫瘤的發(fā)生進展起著重要作用[11]。非正常的細胞凋亡(太少或太多)是許多人類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許多類型的癌癥。Bcl-2是凋亡調(diào)節(jié)蛋白家族的創(chuàng)始成員,破壞Bcl-2會導致細胞死亡,抗凋亡的Bcl-2被歸為致癌基因,研究表明Bcl-2基因的損傷會引起多種癌癥,包括淋巴瘤等[12]。Caspase-3是一種凋亡效應類蛋白,Caspase-3的活化(Cleaved-Caspase-3即Caspase-3的活化形式)可直接促使細胞發(fā)生凋亡,因此,檢測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達水平可直觀地反映HLFs凋亡情況。而Bcl-2的過度表達可抑制Caspase-3的活化,阻斷凋亡進程[13]。所以Bcl-2的表達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細胞凋亡抑制情況。在本研究中,過表達ERK5后,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達水平明顯降低,而Bcl-2的蛋白表達水平增加,說明在TGF-β1誘導的細胞表型轉(zhuǎn)化過程中,ERK5起到抑制凋亡的作用。
細胞自噬導致真核細胞內(nèi)一部分受損、多余的或老化的細胞器及大分子蛋白質(zhì)被吞噬和降解,從而更利于細胞的存活,該過程的功能障礙導致許多疾病的發(fā)生[14]。Beclin-1、LC3、P62是目前研究相對較成熟的自噬相關蛋白。Beclin-1介導細胞自噬起始過程,在啟動階段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哺乳動物中Beclin-1的過表達可刺激自噬[15];LC3是自噬標志物,自噬形成時,胞漿型LC3(即LC3-Ⅰ)酶解掉一小段多肽,轉(zhuǎn)變?yōu)槟ば蚅C3(即LC3-Ⅱ),LC3Ⅱ參與自噬溶酶體的形成,所以LC3-Ⅱ的蛋白表達水平可反映細胞自噬水平的高低[16];P62 可作為將要被自噬作用降解的小泡的受體,在自噬形成的過程中不斷被消耗,所以其表達水平可間接反映細胞自噬情況[17]。在TGF-β1誘導HLFs表型轉(zhuǎn)化過程中,過表達ERK5后,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LC3Ⅱ與Beclin-1的表達水平降低,P62表達水平升高,說明ERK5抑制HLFs自噬;過表達ERK5后,表型轉(zhuǎn)化的標志性蛋白α-SMA表達水平升高,說明ERK5參與了TGF-β1誘導的細胞表型轉(zhuǎn)化。應用自噬激活劑后,與未激活自噬組相比,α-SMA組的表達水平下降,說明ERK5有可能通過抑制自噬來促進α-SMA的表達。這為進一步研究ERK5、自噬、肺成纖維細胞表型轉(zhuǎn)化過程的相互關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依據(jù),但細胞自噬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過程,若要明確ERK5是否通過在細胞自噬過程中發(fā)揮作用,進而影響表型轉(zhuǎn)化過程,需要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