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一致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進一步貫徹執(zhí)行對內(nèi)搞活經(jīng)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步伐,是當前我國形勢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促進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在隨后召開的中顧委第三次全會上,鄧小平高度評價了《決定》。他認為,《決定》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jié)合的政治經(jīng)濟學,解釋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并著重指出,翻兩番、把經(jīng)濟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徑;我們的開放政策不會變,無論怎么樣開放,公有制經(jīng)濟始終還是主體。
《決定》和鄧小平的講話,為改革開放事業(yè)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為了進一步了解全國各地特別是經(jīng)濟發(fā)達省份對于貫徹落實中央決定、加快推進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實際情況,鄧小平在王震等人的陪同下,于1985年1月31日晚乘專列離開北京,前往江蘇、上海、廣東等地考察。
南京會見許世友
2月1日上午,鄧小平的專列抵達南京。時任江蘇省委書記韓培信和時任南京軍區(qū)司令員向守志、政委郭林祥到南京站迎候。
按照行程安排,鄧小平南京之行的第一站是去看望他的老部下許世友。離京之前,鄧小平就讓秘書打電話給韓培信,說他到南京后要去看望許世友。韓培信接到電話后,立即趕往中山陵8號許世友的住處。許世友聽到消息后當即說:“小平同志路過南京要看我,我要到車站去接,有句古話:‘住客看過客,哪有過客看住客的道理呢?”韓培信聽后立即將此事用電話告知中央辦公廳轉(zhuǎn)報鄧小平。鄧小平聽后也馬上傳信說:“請即告許世友同志,他年齡雖然比我小,但身體沒有我好,天氣這么冷,不要到車站接,就在我到南京的住處等多好?。 痹S世友得知后對韓培信說:“叫我在他住的地方等,也是個好辦法,你可要隨時告訴我到哪里去等呀!”
鄧小平一下專列,便乘車前往中山陵5號住地。得知這一消息后,許世友立即趕往中山陵5號。
許世友剛到不久,鄧小平等人乘坐的面包車也到了。戰(zhàn)友相見,分外親切??吹搅死项I導,許世友笑聲朗朗地迎上去大聲說:“歡迎,歡迎!”并立即與鄧小平緊緊握手。
兩人落座后,鄧小平關心地問起許世友寫回憶錄的事。許世友答道:“我寫回憶錄是您批準的,叫作在位時的工作總結(jié)吧!我想了兩句話共14個字,就是‘戎馬倥傯數(shù)十年,戰(zhàn)斗一生談笑間?!苯又?,許世友對鄧小平說:“沒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像我這樣一個家境貧寒的人,很難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沒有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援,我們的紅軍根本沒有生存的希望;沒有廣大指戰(zhàn)員的英勇善戰(zhàn)、前仆后繼,我們的革命斗爭也早就失敗了。同樣,沒有我們革命隊伍中那種患難與共的深厚感情和無數(shù)先烈的流血犧牲,我也不可能作為一個幸存者來回憶過去的艱苦生活、緊張戰(zhàn)斗了?!?/p>
中午,鄧小平請許世友吃飯。因為離許世友的生日很近了,鄧小平便說:“今天我為你祝八十大壽!我給你帶來了陳年茅臺酒,請服務員開瓶吧!”“太好了,我就喜歡喝茅臺,酒越陳越香?。 痹S世友笑著說。
飯后,許世友對鄧小平說:“今天太陽特別好,天空萬里無云,我們合個影留念好不好?”鄧小平說:“好嘛。咱們喝了茅臺,臉色都泛起紅潤,可能都顯得年輕了些,照出相來一定會好看,咱們并排照吧!”人民前線報社攝影記者許家聲急忙按動快門,留下了二人的珍貴合影。
江蘇趕上臺灣怎么樣?
2日上午8時左右,鄧小平在江蘇省和南京軍區(qū)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乘車前往南京長江大橋視察。在路上,韓培信向鄧小平匯報了江蘇趕超臺灣的問題。原來,前一天鄧小平剛到南京時,他向韓培信、顧秀蓮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江蘇趕上臺灣怎么樣?”聽到鄧小平的問題后,韓培信覺得這個問題十分嚴肅,作為省委主要負責人,自己應該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再予以回答,因此就十分誠懇地說自己先考慮一下。第二天在陪同鄧小平去參觀的路上,韓培信匯報說:“我查了資料,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趕上臺灣沒有問題。但江蘇6700萬人口,而臺灣不到2000萬人口,人均收入水平很難趕上?!编囆∑奖阏f,那就實事求是嘛。這一番話,讓江蘇的同志增強了加快發(fā)展的信心。
當時,江蘇的外商投資雖已走在了全國前列,但是落后的交通條件使得外商投資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借這個機會,韓培信和顧秀蓮向鄧小平匯報:“江蘇的對外開放工作在您的指示下,已經(jīng)蓬勃展開。但是外商來投資,我們交通不便。江蘇的國際直達航班很少,國際航班到上海,再坐火車到南京要五六個小時,坐汽車要將近一天,到了南京再到蘇北去更不方便。新建機場我們正在研究,但要很長時間。根據(jù)您的分析,國際形勢是和平發(fā)展的趨勢,我們建議把軍用機場改為軍民兼用或民用。如江蘇如皋機場可停三叉戟,連云港白塔埠機場、鹽城機場、碩放機場都可以用?!甭犃诉@個建議,鄧小平沉思了一會兒,說:“這個建議很好?!辈⒆屜蚴刂敬螂娫捊o楊尚昆。在鄧小平的關心下,江蘇境內(nèi)軍用機場對民用開放很快得以落實,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的對外開放工作。
鄧小平和江蘇的同志一路談得很愉快。車子很快行駛到了長江大橋南橋頭堡,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上海鐵路局負責同志連忙迎了上來,鄧小平滿面笑容地與大家一一握手問好。鄧小平一行從南堡乘電梯到達橋面,他走在最前面,雖已81歲高齡,仍步履矯健。陣陣江風迎面吹來,緊隨其后的大橋管理處處長梁金余擔心鄧小平受涼,于是從隨行人員手中接過大衣準備給他披上,只見他連連擺手說:“不用,不用!”站在欄桿邊,看著南來北往的車流,鄧小平的思緒回到了過去。
對于南京長江大橋這座中國人民的“爭氣橋”,鄧小平一點兒也不陌生。10年前,剛剛復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不久的鄧小平,就曾陪同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參觀過這座大橋。當時,鐵路系統(tǒng)還未恢復,列車晚點十分普遍。原本非常繁忙的長江大橋鐵路橋,半天也看不到一列火車。10年之后,南京長江大橋又恢復了往日的繁忙景象。當梁金余匯報說職工們發(fā)揚建橋精神,認真維護大橋,確保每天開行的96對列車安全通過時,鄧小平點點頭,連聲稱贊:“好,好!”
離開長江大橋后,鄧小平一行來到了金陵飯店。金陵飯店是中國第一家利用外資貸款建設,由中國人自行管理的全民所有制企業(yè)。飯店建成時,憑借37層、110米的高度,成為當時的“中國第一高樓”。由于是中國人自行管理的企業(yè),當時日本《朝日新聞》曾報道:“金陵飯店能否獲得成功,將是中國整個飯店行業(yè)能否現(xiàn)代化的試金石?!睍r任飯店總經(jīng)理周鴻猷匯報了他們在學習國外現(xiàn)代化飯店管理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改革試圖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飯店經(jīng)營管理道路的做法。鄧小平聽后連連點頭表示贊許。
這一方寶地,應該物歸原主
2月3日上午9時,鄧小平在江蘇省負責同志的陪同下來到中山陵無梁殿。據(jù)時任中山陵園管理局黨委書記的郭浩曾回憶:“我和孫繼寶副主任忙迎上去緊握小平同志的手。我們指著殿內(nèi)‘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9個大字簡要介紹說:無梁殿建于明代,國民政府將它改為祭堂,殿內(nèi)各面墻上鐫刻著1926年至1931年陣亡將士姓名,其中北伐戰(zhàn)爭犧牲的將士中,有很多是共產(chǎn)黨人。小平同志邊聽邊看,炯炯有神地望著我。這時陪同人員提醒我說:‘你講大聲一點,小平同志剛才未聽清楚。我便重新高聲講了一遍。小平同志微微頷首。”一行人走到了“博愛”石坊前,郭浩曾正準備介紹,鄧小平笑著說:“我曉得?!币痪錆鉂獾乃拇谝?,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鄧小平一邊拾級而上,一邊欣賞著兩側(cè)茂密的雪松。在一處平臺,鄧小平停下來對郭浩曾等人說:“這些雪松很好,四季常綠,要多種些。我住的院子有3棵,長得比這里的還綠?!惫圃鴧R報說:“中山陵園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大的雪松基地,我們能用人工方法讓它結(jié)籽了。”鄧小平聽了后,滿意地點點頭。
這時,一旁的游人發(fā)現(xiàn)了鄧小平一行,紛紛擁到旁邊鼓掌。鄧小平微笑著向游客頻頻地揮手致意。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跑出人群喊著:“鄧爺爺好!”鄧小平把他摟到懷里,問他叫什么名字,是跟誰來的?小男孩說自己名叫周驥,是和媽媽以及兩個阿姨從上海來的。3位女士看到鄧小平摟著小周驥,也激動地跑過來跟他握手。時隔多年,據(jù)3人中的孫女士回憶,當天她們巧遇鄧小平,看到小周驥被老人家摟在懷里,她馬上舉起相機,想拍下這一時刻,卻發(fā)現(xiàn)膠卷用完了,回到上海后才發(fā)現(xiàn),因為膠卷沒裝好,南京之行一張照片都沒留下。說起這件事,孫女士滿臉的遺憾。
好在當時《南京日報》的記者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2004年8月,該報發(fā)起尋找“照片上的男孩”活動,找到了已長成大小伙兒的周驥,也彌補了孫女士多年的遺憾。
參觀完中山陵,鄧小平一行又驅(qū)車來到紫金山下的中山植物園(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鄧小平徑直走進展覽溫室。一看到鄧小平,植物園黨委副書記楊志斌顯得十分激動,他雙手握著鄧小平的手,嘴里一個勁地說:“小平同志,歡迎,歡迎!”也許是因為太興奮的緣故,楊志斌竟然不知該說些什么好。只聽他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小平同志,多虧您批示,我們才能夠回到這里來!”也許是沒有聽清楚,鄧小平愣了一下。楊志斌又大聲重復了一遍,這次鄧小平聽明白了,他略有沉思后笑著說:“對!是有這么回事,一晃都過去十年啦!”
“文化大革命”期間,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被“下放鍛煉”,植物園被迫搬遷到六合、南京農(nóng)學院等地。搬遷過程中,許多標本損壞嚴重。原來的實驗基地被別的單位占用,一大批名貴樹種被砍伐,苗圃被辟為稻田,就連種植的周恩來從阿爾巴尼亞引進的油橄欖也不能幸免。
1973年3月,鄧小平恢復了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紤]到新中國成立前鄧小平曾在南京戰(zhàn)斗和生活過,1974年,研究所的干部職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們希望歸還植物研究所的訴求。為表示決心,所里全體人員都簽了名。6月25日,鄧小平收到了國務院《人民來信摘報》登載的《要求南京軍區(qū)歸還占用的江蘇省植物研究所》一則,當即批示:“軍隊占用地方房屋,凡能騰出的都應歸還,此件轉(zhuǎn)給南京軍區(qū)處理(如來信屬實,應堅決歸還),并向軍委報告。”
鄧小平作出批示后,江蘇省委和南京軍區(qū)有關單位查明了情況,經(jīng)過協(xié)商,終于落實了歸還方案。11月,當植物研究所的干部職工帶著幸存的幾十萬份植物標本和成箱成捆的研究資料重返故地時,很多人激動得熱淚盈眶。
回想起當年的這件往事,欣賞著溫室里的風景,鄧小平顯得十分高興。他風趣地說:“這么一方寶地,當然應該物歸原主嘛!”此時,一位女同志向鄧小平獻上了一束鮮花,以表達植物園全體人員對鄧小平的感激和愛戴之情。
在溫室里,鄧小平一邊聽介紹,一邊興致勃勃地欣賞起了各種盆景。當鄧小平看到一盆標名為“峨眉山海棠”的盆景時,問道:“這真是峨眉山的嗎?”時任植物研究所所長、植物園園長的賀善安說:“這是在峨眉山發(fā)現(xiàn)的,而且是在野外環(huán)境下偶然發(fā)生的一個自然變異,是海棠科,屬于很難得的珍品?!编囆∑礁吲d地說:“哦,這是我們四川峨眉山的東西?!敝参飯@的仙人掌有數(shù)百個品種,它們中小的可放于掌心,大的則像粗壯的“狼牙棒”,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鄧小平興致勃勃地欣賞著。當他看到一株巨大的仙人掌一直長到屋頂時,便感興趣地問道:“再長高了怎么辦?”賀善安說:“為了不影響它生長,我們就把它鋸掉一截子,讓它縮回去再長。”鄧小平聽了后說:“噢,這是個辦法。”然后又風趣地說:“你們應該把房子接上一層嘛!”一席話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離開植物園前,賀善安請鄧小平題詞。鄧小平和藹地說:“這樣吧,我就不題詞了,就簽個名吧?!彪S后,他在簽名簿上鄭重地寫下了“鄧小平 二月三日”。臨行前,鄧小平深情地說:“預祝中山植物園的同志們今后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觀完植物園,鄧小平一行來到了紫金山天文臺。鄧小平仔細參觀了古代天文儀器,聚精會神地聽取了我國天文學家在探索自然和宇宙規(guī)律,為經(jīng)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場的科研人員紛紛表示,要在“科學的春天”里,為振興中華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jù)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回憶:“當時,是我們的老臺長張鈺哲接待的。鄧小平問張鈺哲‘多大年紀了,張鈺哲答‘83了。談話中,張鈺哲向鄧小平匯報說,1986年觀察哈雷彗星的最佳地點在澳大利亞,他們希望能有機會去考察。盡管鄧小平當時沒有表態(tài),回京后,卻迅速向有關部門作了指示?!薄爱敃r,澳大利亞的觀測條件特別好,那里大氣透明度很高,肉眼都能看到哈雷彗星?!蓖跛汲被貞浾f,遺憾的是,因為身體原因,張鈺哲本人沒有成行。“我和我們臺的張老師一起去的,借助澳大利亞同行的儀器,我們觀測了兩個星期左右,拍到了哈雷彗星的第一手影像資料?;貋砗螅覀儼延^測情況進行了匯報?!编囆∑綄茖W技術(shù)工作的關心,使廣大科研人員和知識分子深受鼓舞。
4日上午,鄧小平在南京接見了江蘇省、南京軍區(qū)和南京市主要負責同志和部分老同志,聽取了他們關于江蘇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情況的匯報。4日下午,迎著和煦的春風,鄧小平登上了東去的列車,離開了南京。
(責任編輯:林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