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澤│文
安徽蕪湖市弋江區(qū)江岸明珠東苑1-1-401 室
如何快速地使交尾群發(fā)展成生產(chǎn)群,管理上的每一步,甚至每個細節(jié)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提高交尾的成功率,使蜂群快速發(fā)展壯大。
理想的交尾場地應與原場地有3~4km距離,距離遠一些可以避免近親交配。種蜂場培育純種蜂王往往采用隔離交尾,將精心選育的純種雄蜂與純種蜂王限制在某一區(qū)域交尾,周邊10km內(nèi)沒有別的蜂群。一般小型家庭蜂場交尾場地的選擇也要考慮避免近親交配問題,距離原場地越遠越好,與此同時,擺放交尾群的場地空間越開闊越好,交尾群之間的距離盡量遠一些。
蜂友孫師傅的交尾箱有兩種樣式:一是小交尾箱,巢內(nèi)空間小,中間設置隔王板,一邊可放2框,前后開巢門,投放2只處女王。小型箱交尾,搬運管理方便;另一種是繼箱原群交尾,平箱放2只處女王,繼箱放1只,其巢門是這樣開的,巢箱向一個方向開巢門,巢門開在兩角,中間放置1塊青磚隔開,巢門口分別貼有標志彩色紙或者掛上不同的撲克牌,讓蜂王識別,繼箱的巢門的巢門以前將大蓋向前傾斜,副蓋稍向前移,露出豁口,供新王進出,因這種繼箱后沿開巢門有弊端,箱內(nèi)氣味向外散發(fā),容易起盜,主要在秋季外界缺乏蜜源時發(fā)生,現(xiàn)在做改進,即將繼箱巢門設在繼箱后壁正中下沿口略上一點的位置,鉆一個直徑為10~15mm的小圓洞,在巢門口的下方正好是隔王板與繼箱的嚙合處平放一張撲克牌(圖1),一方面可作蜂王進出的踏板,另一方面兼作標識,供新王辨識,這樣設置繼箱交尾巢門,提高了交尾成功率。同時,一個繼箱群可同時投放3只處女王交尾。一次性可安排較多數(shù)量的處女王交尾,若蜂場有50個繼箱群,一次性就可安排150只處女王交尾,適合大規(guī)模換王。
圖1 撲克背面為平箱,撲克上的小圓洞即處女王出入的巢門,被夾撲克的下面是隔王板
從復試移蟲后的第9天開始組織交尾群,移蟲后第10天介紹成熟王臺,第11天或第12天,新王羽化出房,時間節(jié)點不可記錯,復試移蟲的蟲齡是剛孵化24小時的幼蟲,超過24小時的大齡幼蟲是不合格的。
若投放幾只處女王同箱交尾,其中間的隔王板必須嚴密。有的隔王板頂梁上需要添加1塊木條,這樣副蓋頂端正好壓在小木條上,使得兩個空間絕對不互通,確保2只新王不可能爬到一室。組織交尾群前要檢查嚴密程度,確保萬無一失。
制定組織交尾群的計劃,做好詳細記錄,如新王出房時間,批次安排日等,方便查詢。
交尾群的蜂量不需要過大,一般1框足蜂即可,原群作交尾群的群勢也不能大,防止發(fā)生新王自然分蜂,繼箱交尾群的平箱中1只處女王最多也只能放兩三框蜂,交尾群中的巢脾不能留有任何的王臺,人工分蜂抽脾時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抽出的1張脾作交尾群,這張脾一定是封蓋老子脾。這樣,當子脾中的幼蜂出房,就變成2~3框蜂,有了更多的幼蜂可以筑造新巢脾,對蜂群發(fā)展十分有利;二是不可將原群里的老王抽出來作交尾群,抽脾時一定要查到老王;三是新分群的這一張老子脾不可留有自然王臺,發(fā)現(xiàn)一律銷毀;四是抽出來的這一框作交尾群的巢門必須關起來,直到第2天放王臺時再打開巢門;五是組織的第二天介紹王臺,第三天檢查新王出房情況,6~10天檢查交尾成功與否,12~13天檢查產(chǎn)卵情況。
交尾群是弱群,如何使弱群快速繁殖發(fā)展,并迅速壯大,是養(yǎng)蜂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保證交尾群的飼料充足,這是基礎。當天組織交尾群所抽出的是整張封蓋老子脾,顯然忽略了該脾上的飼料儲備,有時1張脾上全是封蓋子,竟沒有儲備飼料,要是不飼喂,這樣的交尾群恐怕要餓肚子,必須在組織交尾群的當晚飼喂,保證交尾群的蜜蜂不會忍饑挨餓,并且飼喂不可隨便停止,直到交尾群飼料充足為止。
交尾群中的處女王從出房到成功產(chǎn)卵需要10~13天,在這個時間段,除了必要的飼喂和添加巢礎,或以強補弱外,一般不去驚擾新王,開箱檢查干擾新王交尾。必要時,利用新王即將產(chǎn)卵的斷子期治螨,如果選擇在新王快要產(chǎn)卵結(jié)合投藥治螨,時間節(jié)點要掌控好,早了影響交尾,遲了新王產(chǎn)卵,子脾已封蓋治螨難以徹底。
蜂場的群勢均等,盡量避免強弱參差現(xiàn)象,所以交尾群處于弱勢狀態(tài)要盡快結(jié)束,想方設法使交尾群快速強大,發(fā)展到生產(chǎn)群的規(guī)模,縮短交尾期,其方法就是采用以強補弱法。從原群中抽出封蓋老子脾補充到新分群中來,不斷壯大新分群,最終全場群勢基本均等。當交尾群有大量幼蜂紛紛羽化出房時,巢內(nèi)飼料又充足,這時可以添加1張新巢礎,讓交尾群造新脾,新脾是發(fā)展壯大的基礎。適時造脾不可錯過,待新王產(chǎn)卵后,外界蜜源又豐富,這樣造脾速度會很快。
檢查新王情況的時間一般選擇上午10時前或下午5時后,在新王出巢時間段不宜開箱檢查,注意不要干擾新王活動。
當介紹王臺的第二天要檢查新王是否已出房,若發(fā)現(xiàn)王臺仍未出房,要用儲備王臺框中的新王補充(圖2),對已出房的新王,要檢查體態(tài)、色澤和個體大小等,發(fā)現(xiàn)翅膀發(fā)育殘缺,或者個體瘦小的要及時更換,防止出現(xiàn)交尾群無王。
圖2 處女王儲備框
分批次組織交尾群,共組織多少交尾群,每批要組織多少群,需要哪些材料,包括飼料、巢礎、交尾群箱多少和標記用品等,要列一個清單,按計劃操作,便于育王工作的銜接,不至于到時沒東西,難以操作,延誤工作。
繼箱群設置交尾群,降低原群的群勢,也只能放2~3 框蜂。有條件的蜂場要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小交尾箱(標箱的二分之一的大?。?,這樣組織交尾群就能用得上。
利用交尾群新王剛產(chǎn)卵時機治螨,要謹慎操作,用藥量一定按說明書的要求配比,不可過量,也不能太少,要試驗。剛出房不久的交尾處女王不宜治螨,待新王交尾成功并產(chǎn)卵可以用藥。至于用藥的選擇,應選用易操作又安全的治螨藥物,防止傷害蜜蜂。
交尾群的群勢弱,迅速壯大是目標,要采取有力措施操作,不可使新分群長期處于弱勢狀態(tài)。
交尾群關系到蜂場未來發(fā)展,新的生產(chǎn)群的誕生,養(yǎng)蜂人不可沒準備,要事先制定計劃和工作安排,使交尾群的管理工作有序展開,再配合蜂場其他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