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承軍
楊承軍
舉世矚目的中美高層對話結束了,這是拜登執(zhí)政以來中美高層的首次直接會談。對于這次會談,國內外媒體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相關專家也進行了很多評述。
這次高層對話,美國想做的只是表演:首先是做給國內對華強硬派看,顯示他們順應了反華潮流;其次是以傲慢和強硬做給中國看,要顯示美國至高無上的自我感覺;再次是做給國際社會看的,顯示自己仍是主導世界潮流的老大。而對會談本身并無誠意,也沒有抱什么具體希望。
下面我從評估、展望和對策三個方面,對這次中美高層對話談些看法:
中美兩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fā)達國家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進行對話肯定要比對抗好。但這次兩國高層會晤,美方從一開始就竭力企圖把對話引入他們預設的軌道,上來就拉單子、提要價;在談判中大搞小動作,對中國政策進行無理攻擊指責;對于記者是否在場問題上也是費盡心機、機關算盡。完全看不到美國的誠意和對中國起碼的尊重。
美方開始就給中國提出了四條紅線:
一是不可對臺灣使用武力;二是不可攻擊美國及盟友;三是不可在所謂“尖閣列島”問題上對日本訴諸武力;四是不可在南海推進軍事化建設。
對此,中國進行了非常精彩和有力的回擊。楊潔篪國務委員說到,“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王毅外長指出,“我們要求美方,徹底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霸道行徑,美國的這個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的硬氣和豪氣,可以說是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同時,中國也再次提出了國家核心利益底線,包括: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制度安全;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對臺灣、新疆、西藏的政策和治理等,都屬于中國內政,不容干涉,都沒有任何妥協(xié)和退讓的余地。
美國當前最應該做的,是辦好自己的事:目前美國已經有3000 萬人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有54 萬多人因此死亡。而美國這兩屆政府對這些人命關天的大事,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反而以世界老大的身份自居,到處尋釁滋事、轉嫁矛盾,對其他國家說三道四,指手劃腳,甚至發(fā)動軍事打擊。
關于中美關系的前景,我有四個基本判斷:
一是美國當前的主要敵手是俄羅斯。他們必然會促進激化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同時拉攏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波蘭、格魯吉亞、土耳其、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等國共同反俄。如鼓勵日本在北方四島問題上與俄羅斯叫板,英國也提出要增加40%核武器,還聲稱要來印太地區(qū)爭取航行自由。
二是不會放棄對中國的全面打壓。美國把中國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會繼續(xù)要求中國:取消對香港選舉制度的修改;讓美國在南海和臺灣海峽自由航行;要中國承諾不對臺動武;要中國承認對穆斯林群體、包括西藏的治理不當;要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重要資源管控如稀土、人工智能人臉識別5G 技術等問題上讓步;承認對相關國家如澳大利亞采取的制裁措施不當等。
三是必然會拉幫結伙對付中國。極力拉攏歐盟,日本、澳大利亞等爪牙,在印太地區(qū)、在南海、在東海繼續(xù)制造事端。接下來,國務卿布林肯和防長奧斯汀,還將拉攏日本和韓國,對付中國。
四是竭力阻止中國以武力統(tǒng)一臺灣。將繼續(xù)鼓勵臺灣當局與大陸對抗和“以武拒統(tǒng)”;將繼續(xù)從外交輿論、情報信息、武器裝備上對臺提供支持;美國不會放棄臺灣這枚棋子,不會改變以此牽制中國。
我們必須認清:美國雖然換了總統(tǒng),但對中國敵視和打壓的立場并沒有改變。但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昔日任人欺辱的弱國,更不是120 年前與西方國家簽訂喪權辱國《辛丑條約》時的舊中國。對于現在的美國,我們完全有實力、有能力與其斗爭并奪取戰(zhàn)略主動。
一是在戰(zhàn)略上:
必須放棄一切幻想,深刻認識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本質;“合作共贏”可以作為我們的愿景目標和外交辭令,但必須認清,美國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會和中國合作共贏。
團結一切全球反霸力量,牢記毛主席提出的“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帝國主義及其一切走狗”的教導,結成世界反霸權主義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把握戰(zhàn)略機遇期窗口,適時決策解放臺灣,果斷實現國家統(tǒng)一,徹底斬斷美國的這支爪牙。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宣傳歷代愛國英雄,不斷增強國人的愛國情懷;隨時警惕防范并嚴厲打擊、以各種身份和面具出現的漢奸走狗。
二是在策略上:
搞好對美斗爭的規(guī)劃和計劃,分析找出他們的軟肋,適時從政治、外交、經濟、金融、軍事上對其進行反擊,必須讓他們感覺到中國人民不可欺!
對于美國及其盟友,特別是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絕不能遷就他們的肆意妄為,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對他們進行堅決反制。
現代中國,正在從文化自信走向經濟自信、軍事自信和國力自信。在對美斗爭中,必須按照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堅持以我為主,以斗爭為主,在斗爭中爭取話語權、主動權和主導權,在偉大的反霸權斗爭中,實現國家新的發(fā)展和民族振興!
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現場
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俄羅斯聯邦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于3 月22 日至23 日對中國進行訪問。22 日,拉夫羅夫正式開啟訪華行程。在臨行前,拉夫羅夫接受了總臺記者的采訪,并重點談及了俄中關系、美國的頻頻制裁等問題。
談到俄中雙邊關系,拉夫羅夫表示,當前俄中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水平。他認為,俄中協(xié)作的模式不受意識形態(tài)限制,極具自身價值,也不受國際形勢變化等因素影響,不針對任何第三國。
據拉夫羅夫介紹,今年是《俄中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的第20 個年頭。這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文件,為構建新時代俄中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礎。今年,兩國將共同慶祝條約簽署20 周年。此外,雙方已商定將條約延期,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拜登上臺后,提出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現實威脅,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他們已經率先對俄羅斯發(fā)起了顏色革命,還組織歐盟27 國對俄實施制裁;同時也在我國周邊的緬甸、伊朗搞事;還聲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于釣魚島,最近還會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進行會面,致使日本對華立場變得強硬。美日“2+2”會談還大肆踩踏中國主權底線紅線,中國怒懟美日“狼狽為奸”。
3 月7 日,美國海軍退役上將斯塔夫里迪斯發(fā)表文章,他分析了美軍未來在印太海域對華作戰(zhàn)問題,提出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在西太平的部署,認為要充分發(fā)揮美軍優(yōu)勢,在開戰(zhàn)初期,就應派遣無人機和特種部隊、配合反艦導彈攻擊中國島嶼駐軍及增援的軍艦。這個人從軍時間大都在太平洋地區(qū)服役,是為數不多的博士上將。
近日,美國阿肯色州參議員科頓,也發(fā)布了《擊敗中國—有目標脫鉤和經濟持久戰(zhàn)》的研究報告。他提出,美國目前正與中國處于戰(zhàn)略競爭,預計將持續(xù)多年,甚至不亞于美蘇冷戰(zhàn)時期。該報告還提出了與中國“脫鉤”的具體方案,指出脫鉤的目標主要有:維持美元的主導地位;遲緩中國的經濟增長;限制對中國科技企業(yè)和與共產黨有關聯企業(yè)的投資;禁止美國大學、研究機構接受中國資助及在敏感領域的學術交流;嚴格審查中國公民的簽證申請;限制中國企業(yè)在全球5G 技術和電信網絡方面的發(fā)展,降低中國對國際組織和標準制定的影響力,與盟國建立新的組織和標準。報告建議:讓國防部長擔任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副主席,以確保美國安全。
當然,美國當局目前還不會輕易做出與中國開戰(zhàn)的決策,這位議員的報告也不一定會成為美國當局的政策,但這些都必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美國決策和社會輿論。
從上述信息中,我們已經清楚看到:美國在嚴峻疫情形勢下,仍然把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放在首位,而完全沒有與中國合作、改善關系和實現共贏的主觀愿望。
國恥難忘,在1900 年,英、美、德等國組成八國聯軍,在天津登陸侵入中國,攻破北京,迫使清政府簽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121 年過去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依然不死,美國及英、法、德、意、日、加、澳、印等9 個國家,近日再度宣布要派遣軍艦進入我國南海,輪番開展“自由航行”行動。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121 年前的中國。多年來,美國對華關系一直都在做出的戰(zhàn)略誤判,勢必遭致“損人不利己”的后果。這是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具有強大的綜合國力、軍力和潛力,更具有戰(zhàn)勝一切侵略者的歷史、意志、實力和能力。
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必須按照黨和國家的統(tǒng)一部署,以更大的膽略和智慧謀劃好、實施好對霸權主義的斗爭:
在思想理念上,認清無論我們如何宣傳要與美國“合作雙贏”,但根深蒂固的霸權主義,他們都不會放棄對中國的肆意打壓。
在綜合國力上,堅持不斷深化改革,不斷強化自我,少說多做;努力打擊以各種面目出現的媚美勢力;也不要為“中國威脅論”提供話柄。
在外交斗爭上,充分運用相關國際法,聯合一切可以團結的國家和進步力量,形成優(yōu)勢互補的世界反霸力量聯盟和整體合力。
在經濟抗衡上,選擇適當的領域、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對象,對美進行反制裁,真正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切膚之痛。
在軍事實力上,美國在疫情失控情況下,完全有可能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我們必須針對霸權主義的瓶頸短板,有針對性的發(fā)展不對稱優(yōu)勢及“殺手锏”手段。
在民生民意上,解決好國內百姓關注的焦點問題,疏通反映問題的渠道,各司其責,不做表面文章,真正讓老百姓獲得幸福感,把國內自己的事情辦好,這是我們奪取對霸權主義斗爭勝利的根本和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