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民
石榴裙!上周末,我在沈陽一家大型商場看到衣架上掛著“石榴裙”,深感驚奇。隨著“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俗語,石榴裙早已飛進了中國人的內(nèi)心深處。大名鼎鼎的石榴裙,自然帶著陌生的熟悉!我仔細撫摸了一下石榴裙,手感很滑,不是布料的感覺,又有些失望。這怎么會是石榴裙呢?石榴裙應(yīng)該色如石榴之紅,不是“紅裙妒殺石榴花”嗎!不是沒有其他顏色嗎?但這個石榴裙怎么變成了藍色,像藍天一樣的顏色?還有白色的,像白雪的顏色?
我總喜歡原汁原味的東西,看到千篇一律的高樓,偶爾走在街上,我就在想:如果城市里都蓋上中式建筑,豈不更好?如果有純一色中式建筑的城市,在今天就是一個盛景。服裝也是這樣。前兩天讀到日本一位96歲的老太太志村福美的書,書名叫《一色一生》。她是位染織藝術(shù)家和作家。她一生堅持從自然草木中提取染料,織布、染布,用一生去鉆研染布的技藝。一色一生,寸心可鑒。
石榴裙應(yīng)該是中國文化中一個獨特的記憶?!鞍莸乖谑袢瓜隆背鲎詶钯F妃。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凇赌奚延鹨虑返臉非曋?,在富麗堂皇的大殿上,唐玄宗命群臣依次到身著石榴裙、施朱脂、點絳唇的楊貴妃腳下跪拜,那石榴一般的紅色,那四溢的芳香,給這千古名句注入了生機和靈動!武則天對石榴裙也情有獨鐘,她留下的“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詩句,從遙遠的唐代一直傳到今天我們的耳畔,不斷地回響。我們透過歷史的云煙,看到了她手持新制的石榴裙,那臉上綻放的喜愛之色,就像這石榴一般燦爛。
在陜西法門寺出土文物中,也有已經(jīng)褪色的石榴裙,在古墓中度過了歲月的寂寞。唐代是石榴裙生命中最值得留戀的高光時刻。而《紅樓夢》中關(guān)于石榴裙的記述,更是一道亮眼的強光,照亮了石榴裙紅艷艷的臉龐和純真的內(nèi)心。穿石榴裙的是香菱,她因嬉戲打鬧,被豆官推到一汪積雨中,臟了石榴裙,而恨罵不絕。同時,側(cè)面交代,寶釵、襲人也有石榴裙。這一切說明什么?石榴裙是那時女孩子的摯愛。由此可見,從唐代直到清代,石榴裙如縷如絲,綿延不絕,襯出歷代女性那共同的審美趣味。
我想,石榴裙之所以成為古代女性的鐘情之物,一是,石榴的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在古代,成熟的果實也多是紅色的。與女性有關(guān)的成語,像紅粉佳人、紅袖添香、朱樓繡戶等等,也都與紅色有關(guān)。漢武帝更是創(chuàng)造了“紅顏”一詞。女性愛紅妝,是女性傳承至今的服飾風(fēng)俗。二是,裙子在唐代女性中逐漸推廣。其實,在漢代,許多女性已經(jīng)開始穿紅衣紅裙。唐代大畫家周昉作了一幅《宮樂圖》廣為流傳,圍坐在桌子旁的一群略顯豐腴的女子中,有的女子就穿著紅色的長裙,那耀眼的顏色直刺眼簾。而且,在其他一些唐代畫作中,女性穿紅色長裙也屢見不鮮。富家小姐、官家太太、富貴之家的丫鬟,都有一條石榴裙。這是唐代的服飾風(fēng)尚。
石榴裙的色彩從哪里來?唐朝提煉紅色染料的植物,包括茜草、蜀葵花、重絳、黑豆皮、山花、蘇方木等。但所有原料中,石榴花大概是最香艷的。石榴花,就是石榴裙色彩的前身。古人從石榴里提取了鮮艷明媚的顏色,織出了與石榴一樣顏色的絲綢布匹。原來產(chǎn)自西域的石榴在漢代時移植到中原地區(qū),一下子就迷住了人。石榴的寓意也好,多福多子。那經(jīng)久不衰的石榴裙,今天已經(jīng)融入了太多中國人的情感。
在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里,色彩與時代、民族、性格、心情等都有密切的關(guān)系。我記得1985年有一部很火的電影,叫《街上流行紅裙子》,電影讓“紅裙子”飄飛在大街小巷。那年湊巧還有一部電影《紅衣少女》,助推年輕人服裝色彩和樣式的變化,導(dǎo)致穿紅裙子的女性在街上隨處可見,這大概是唐代女性服飾風(fēng)尚的又一次回歸吧。人們對事物總有認知的曲折反復(fù)。石榴裙延續(xù)至今,像不老的傳奇,掀動國人內(nèi)心的波濤,并化作心頭那恒久的記憶。
編輯/纖手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