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殿鋼, 秘林源, 敖清文
(貴州宏信創(chuàng)達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 貴州 貴陽 550000)
受材料性質影響,隨著運營時間的增加,瀝青路面會出現(xiàn)裂縫、車轍等病害。隨著制造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產(chǎn)生了大量廢舊橡膠、塑料,將其直接廢棄,不僅造成環(huán)境污染,更是對資源的浪費。因此,橡膠及塑料改性瀝青應運而生。研究表明在瀝青中加入橡膠可增強其低溫穩(wěn)定性,加入塑料可增強其高溫穩(wěn)定性。任瑞波等通過調整橡膠、塑料的比例,配置出A、B、C 3種穩(wěn)定型橡塑瀝青,通過室內試驗及試驗路鋪筑驗證了其高溫性能優(yōu)于SBS改性瀝青,水穩(wěn)定性可通過增加塑料的比例進行提升;楊正軍通過向70#基質瀝青中加入橡塑合金(TPE)得到橡塑合金改性瀝青,其動穩(wěn)定度、水穩(wěn)定性、低溫性能均優(yōu)于SBS改性瀝青且試驗路鋪筑效果良好;張濤等通過在瀝青中加入7.5%抗車轍劑、20%~22%橡膠粉及EVOTHERM-DAT溫拌劑,增強了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及水穩(wěn)定性;黃剛等通過正交試驗研發(fā)新型橡塑高黏瀝青,其OGFC-13混合料性能滿足施工要求。但以上研究未考慮到各結構層的核心功能不同,對瀝青的性能要求也不同。該文采用大摻量橡塑顆粒復合改性技術,通過調整橡膠、塑料的摻加比例,分別研發(fā)適用于上、中、下面層的新型橡塑瀝青,旨在通過提升各結構層核心功能,延緩路面病害發(fā)展,提升路面性能。
橡塑瀝青的主要原材料如下:基質瀝青采用70#石油瀝青;橡膠采用輪胎廠生產(chǎn)的殘次品輪胎,橡膠含量≤45%,灰分含量≤8%;塑料為二級以上回收塑料,以高低密度聚乙烯為主;橡塑改性劑有3種,分別為C型(適用于上面層,可增強混合料抵抗溫度裂縫、疲勞裂縫及水損害的能力)、M型(適用于中面層,可增強混合料抵抗車轍、剪應力的能力)、G型(適用于下面層,可增強混合料抵抗反射裂縫的能力),其摻配方式和摻配比例見表1。
表1 原材料、橡塑改性劑摻配方式和摻配比例
根據(jù)各結構層瀝青性質差異,建立橡塑瀝青指標體系,根據(jù)體系內指標要求對所用瀝青進行檢測,得到各結構層瀝青指標(見表2)。
表2 各結構層瀝青指標
采用六威(六盤水—威寧)高速公路(試驗路)管理一處一標段K30料場提供的優(yōu)質玄武巖及石灰?guī)r,其中玄武巖用于SMA-13上面層,分為9.5~13.2、4.75~9.5和0~4.75 mm 3檔,分別編號1#、2#、3#;石灰?guī)r用于SUP-20下面層,分為19~31.5、9.5~19、4.75~9.5、0~4.75 mm 4檔,分別編號1#、2#、3#、4#;填料為礦粉。經(jīng)試驗,所用集料的各項指標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為便于試驗研究,將各檔集料按標準篩孔篩分為單一粒徑,對各檔集料及礦粉的物理指標和顆粒組成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見表3~5。
表3 SMA-13各檔集料的物理指標
表4 SUP-20各檔集料的物理指標
表5 礦粉的物理指標
設計3種不同結構層的橡塑瀝青混合料,用于橡塑瀝青性能研究及試驗段鋪筑,其級配及油石比見表6~8。
表6 SMA-13橡塑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
表7 SUP-20橡塑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
表8 SUP-25橡塑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
表面層是與車輛輪胎直接接觸的層位,應具備較好的抵抗疲勞開裂的性能。采用C型橡塑瀝青、普通70#瀝青和SBS改性瀝青,相同集料及油石比配置3種SMA-13混合料進行SCB(半圓彎曲)對比試驗,方法如下:1) 成型直徑15 cm試件,高度15 cm左右。2) 對試件進行切割,將頂部和底部各切去3~5 mm,保留中間部分,再將中間部分切成50 mm厚切片,側向不均勻的切片棄用。將切好的圓形切片沿直徑方向切成兩部分,得到SCB半圓形試件。3) 在半圓形試件直徑中心位置切口,切口深度15 mm,間距越小越好。試驗設備由底邊的2個托輪和半圓弧中點的加載輪組成,采用滾軸作為加載條和托輪,以減少摩擦。SCB試驗上部和下部加載環(huán)直徑為8 mm,2個托輪間的距離是SCB試件直徑的0.8倍(見圖1),2a/D=0.8,其中D=100 mm。4) 試件在-10 ℃下保溫至恒定。5) 試驗前,使上壓條與試件緊密接觸,預加荷載不超過300 N。啟動MTS-810試驗機,以0.005 mm/min的加載速率向試件加載直至破壞。荷載傳輸采用位移控制系統(tǒng),以壓力機壓頭的位移作為垂直變形。試驗結果見表9、圖3。
圖1 SCB試件制作及加載
表9 瀝青混合料SCB試驗結果
圖2 SCB試驗測試的荷載-變形曲線
由圖9、圖2可知:與普通70#瀝青和SBS改性瀝青SMA-13相比,C型橡塑改性瀝青SMA-13的低溫柔韌性優(yōu)勢明顯,在3種混合料中唯一呈現(xiàn)了柔性斷裂特性。不僅峰值斷裂變形值明顯高于SBS改性瀝青及基質瀝青,而且其斷裂能比SBS改性瀝青高1倍以上(圖形面積為斷裂能)。說明達到斷裂狀態(tài),C型橡塑改性瀝青SMA-13需要更多的荷載作用次數(shù),即抗疲勞開裂的能力優(yōu)于其他2種混合料。
瀝青混合料是一種溫度敏感性材料,環(huán)境溫度變化會使其使用性能發(fā)生顯著變化,使用溫度降低會使瀝青混合料的勁度和強度明顯增加,但變形能力顯著下降,并可能出現(xiàn)脆性破壞,造成瀝青路面低溫開裂。采用上述試驗配置的瀝青混合料進行低溫彎曲試驗。試件采用由輪碾法成型的板塊試件切割而成的棱柱體試件,長250 mm、寬30 mm、高35 mm,試件密度控制為馬歇爾標準擊實密度的(100±1)%。在MTS-810型瀝青混合料綜合試驗測試系統(tǒng)上進行低溫彎曲試驗,測定瀝青混合料在-10 ℃、加載速率50 mm/min下彎曲破壞時的力學性質,評價指標為最大彎拉應變(破壞應變)和彎曲勁度模量,結果見表10。
表10 瀝青混合料低溫彎曲試驗結果
由表10可知:輪胎膠粉中含有豐富的天然膠成分,天然膠是一種高彈性物質,能顯著改善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具有優(yōu)異的抵抗疲勞開裂的能力。對于SMA-13這種間斷級配類型,橡塑復合改性瀝青的破壞應變高于SBS改性瀝青及基質瀝青,說明橡塑復合改性瀝青具有更強的抗低溫開裂能力。相比于其他改性瀝青,橡塑復合改性瀝青的耐疲勞和裂縫性能更優(yōu)越。
對上述3種瀝青混合料進行凍融劈裂試驗,結果見表11。由表11可知:相比于SBS改性瀝青及基質瀝青,C型橡塑瀝青混合料具有更強的抵抗凍融循環(huán)的能力。
表11 瀝青混合料凍融劈裂試驗結果
在瀝青路面結構中,為確保行車安全、增加行車摩阻系數(shù),表面層一般按抗滑表層設計,表面粗糙,防滲水性能相對較低;下面層主要為整個路面結構提供穩(wěn)定的支撐,并作為防止反射裂縫向上發(fā)展的主要功能層,故下面層主要考慮抗裂性能。在這樣的路面結構功能分工下,抵抗車轍的功能(高溫穩(wěn)定性)自然落在了中面層上。針對這一現(xiàn)狀,以中面層為主要研究對象,對比研究M型橡塑復合SUP-20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
采用M型橡塑瀝青、SBS改性瀝青和橡膠改性瀝青(橡膠改性瀝青的抗車轍性能較好),相同的集料及配合比配置3種SUP-20瀝青混合料,進行動穩(wěn)定度對比試驗,試驗結果見表12。
表12 瀝青混合料動穩(wěn)定度試驗結果
由表12可知:對于SUP-20混合料,M型橡塑、SBS、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均具有優(yōu)異的高溫性能;與SBS改性、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相比,M型橡塑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分別提高35%~41%、45%~54%,說明M型橡塑改性瀝青混合料具有相當優(yōu)越的高溫抗車轍能力。對比M型橡塑、橡膠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塑料改性成分的摻入可明顯提高混合料的高溫穩(wěn)定性。
對G型橡塑、普通70#和SBS改性瀝青混合料進行剪切反射疲勞試驗(見圖3),試驗結果見表13。
圖3 剪切反射疲勞試驗
由表13可知:G型橡塑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剪切反射疲勞次數(shù)比其他2種混合料有所提高,具有更強的抵抗反射裂縫的能力。
表13 瀝青混合料剪切反射疲勞試驗結果
在貴州省六威(六盤水—威寧)高速公路六盤水北收費站采用橡塑瀝青混合料鋪筑300 m試驗路,1年后對試驗路表觀及性能指標進行跟蹤觀測,觀測對象主要為上面層。以SBS改性瀝青路面作為對比。結果如下:
(1) 表觀(見圖4)。采用C型橡塑瀝青混合料鋪筑的上面層的顏色比SBS改性瀝青路面更黑,表面更粗糙,表面基本無病害,整體來看更美觀。
圖4 C型橡塑瀝青路面和SBS改性瀝青路面對比
(2) 性能指標。收費站為車輛集中路段,各類車輛頻繁剎車、起步均會對路面造成影響。試驗段構造深度、摩擦系數(shù)和滲水系數(shù)檢測結果見表14。由表14可知:試驗段構造深度、摩擦系數(shù)和滲水系數(shù)分別滿足≥0.55 m、≥54和≤60 mL/min的驗收標準,各項指標均較理想。
表14 試驗段質量指標檢測結果
(1) C型橡塑改性瀝青適用于瀝青路面上面層,與SBS改性瀝青、70#基質瀝青相比具有更優(yōu)異的耐疲勞、抗裂、抗水損害性能;M型橡塑改性瀝青適用于中面層,與SBS改性瀝青、橡塑瀝青相比具有更高的高溫穩(wěn)定性;G型橡塑改性瀝青適用于下面層,與SBS改性瀝青、70#基質瀝青相比具有更強的抗反射裂縫能力。
(2) 從表觀上看,采用橡塑改性瀝青混合料鋪筑的路面比同時期鋪筑的SBS改性瀝青路面更黑,構造深度更大;從跟蹤檢測結果來看,建成1年后,橡塑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構造深度、滲水系數(shù)滿足驗收要求,且摩擦系數(shù)在70以上,抗滑性能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