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思維是創(chuàng)新者綜合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突然出現(xiàn)的新事物、新現(xiàn)象及其關系,在未經(jīng)任何分析的情況下做出的一種迅速的識別、判斷和猜測的特殊思維方式。直覺思維包括靈感和受激思維。
庫爾茨克地區(qū)磁鐵礦的發(fā)現(xiàn)
1874年,俄國科學家斯米爾諾夫在庫爾茨克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一個磁針不指向南北的“地磁異?!钡墓脂F(xiàn)象。于是,他立刻果斷地猜測這個地區(qū)可能存在巨大的磁鐵礦。1923年,他的猜測為勘探結果證實。這件事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發(fā)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悉尼歌劇院的設計靈感
悉尼歌劇院是20世紀全球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但它的設計靈感卻是由“一個切開的橘子”的啟發(fā)而產(chǎn)生的。
1955年9月13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州長約瑟夫·卡希爾向全球發(fā)出悉尼歌劇院設計招標。1956年,丹麥37歲的年輕建筑設計師約恩·烏松看到了澳洲政府向海外征集悉尼歌劇院設計方案的廣告,便開始構思設計方案。但一直沒有設計出自己滿意的方案。有一天,他去咖啡館喝咖啡,順手切開一個橘子,當他看到這個橘子瓣時,一種設計靈感突然出現(xiàn)在他的腦海里。于是,他立刻開始繪制設計圖。
1957年1月29日,悉尼N·S·W藝術館大廳里,記者云集,評委會莊嚴宣布:約恩·烏松的方案獲得第一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是良好的心理暗示使約恩·烏松在看到“一個切開的橘子”形態(tài)的一瞬間激發(fā)了他的設計靈感。
“60秒照相術”的發(fā)明
1947年2月的一天,蘭德在替女兒照相時,女兒不耐煩地問,什么時候可以看到照片。蘭德耐心地解釋說,沖洗照片需要一段時間。就在他說話的時候,突然想到,為什么我們要等上好幾小時,甚至幾天才能看到照片呢?如果能當場把照片沖洗出來,這將是照相技術的一次革命。在以后的6個月里,他把新的照相術的主要技術問題都解決了。后來,他的一個助手完成了60秒照相術。
“腳伴裙”與可口可樂瓶
1923年,美國社會流行“腳伴裙”。這種裙子在膝蓋附近稍微變細,穿上它可以顯示女性腿臀部的曲線美。一天,美國一家玻璃廠的工人路德久別的女友來看他,當女友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路德被女友漂亮的“腳伴裙”吸引了。他突發(fā)奇想,如果按照裙子的形狀設計一種流線型瓶子不是很好嗎?他馬上設計并申請了專利,然后帶著設計圖到可口可樂公司去推銷。公司負責人看了大為贊賞,認為這種瓶子不僅外形美觀,還不容易從手中滑脫;而且看起來瓶子的容量比實際容量多,底部寬大令人有一種安全感。于是立即與路德簽訂了轉讓合同,路德因此總共獲得了超過18億美元的財富。
富蘭克林發(fā)明避雷針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雨天,他用一根下端系有金屬鑰匙的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但當他把手靠近鑰匙時,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天空打雷實際上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放電現(xiàn)象。
這使本杰明·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jù)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避雷針就是這樣發(fā)明的。
(摘自《科普時報》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