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亦鋒,嚴 輝,陳培勇
(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根據近年來污水處理廠事故調研結果表明,在所調查的污水處理廠傷害事件中,傷害的產生主要來源于受害者,事故產生伴隨員工的不安全行為。因此,研究污水處理廠崗位不安全行為,是提高污水處理廠安全管理水平、控制作業(yè)過程中事故發(fā)生的重要途徑。本文對近年來污水處理廠發(fā)生事故的影響因素進行整理歸納,得出各影響因素,利用結構解釋模型進行分析,得出不同層級的影響因素,針對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對策措施,以提高污水處理廠企業(yè)的整體安全性。
解釋結構模型(ISM)是系統(tǒng)工程中應用廣泛的一種結構模型化技術的分析方法,即不損失系統(tǒng)功能具有層次化的最簡拓撲圖,關鍵點是將繁復的系統(tǒng)簡化為簡單要素,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將理論與實踐相聯(lián)系,構建結構模型。即利用圖形和矩陣描述出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建立矩陣進行運算,通過運算結果解釋模型元素的關系。其基本步驟如圖1所示。
圖1 構建結構解釋模型基本步驟
本文選取調研對象為上海某污水處理廠安全管理人員3人,各處理崗位員工共計66人,采取多種研究方法確保本次研究的可行性如:問卷調查法、查詢國內外文獻法、專家指導法等。
結合污水處理行業(yè)特性,以及實地調研情況,對污水處理廠一線員工群體進行訪談記錄、查閱資料、實地調查,結合專家意見得出三個層面的影響因素:個體因素、工作因素、組織管理,選取各個層面代表性強、影響較大的因素指標,具體影響因素見表1。
表1 污水處理廠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
個體因素:由事故致因理論認為事故原因有工作態(tài)度不佳、操作生疏、生理因素[1]。事故頻發(fā)論認為事故頻發(fā)者具有特定的性格特征。心理[2]影響員工的行為,員工的知識水平以及對工作的滿意度都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人失誤的研究表明,當人感到緊張行為上會出現失誤。因此,選取安全態(tài)度、心理狀態(tài)、生理疲勞、知識技能、工作滿意度、心理緊張、性格特質作為個體因素子因素。
工作因素:研究表明員工行為受作業(yè)環(huán)境、時間、強度、生產工藝技術等因素影響。不安全行為受工作負荷、勞動方式方法的影響。因此,選取工作方式、工作環(huán)境、工作時間、工作壓力、設施設備、生產工藝作為工作因素子因素。
組織管理因素:通過調研發(fā)現,管理者增加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會增加員工的信任感,促進員工選擇安全行為;在污水處理廠安全管理中,完善的安全制度、獎懲制度,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訓以及監(jiān)督管理為員工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條件;法規(guī)表明,安全投入是保證員工在一個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進行工作的前提。由此,選取溝通交流、安全制度、監(jiān)督管理、獎懲、教育培訓、安全投入作為組織管理子因素。
鄰接矩陣:鄰接矩陣是表示各頂點的相鄰關系。設G=(V,E)是一個圖,其中V={v1,v2,…,vn}。
將選取的三個層面上的所有因素進行分析,由式1的邏輯關系得出鄰接矩陣Aij。采用所建立ISM模型分析各層級因素對不安全行為的影響。
要素之間有相互影響,鄰接矩陣元素aij記為1,反之記為0。即
得鄰接矩陣A:
求得鄰接矩陣與單位矩陣,做矩陣A+I的n階冪運算,得可達矩陣M。
基于布爾代數進行運算(邏輯和與邏輯與),各要素之間有可到達的路徑,記可達矩陣M的Mij為1,反之記為0。
通過層級分解明確各因素層次關系,表層表示影響不安全行為的最直接因素,下層因素會導致上一層因素的產生,基于此建立污水處理廠員工不安全行為各因素的層次模型。
(1)可達集合R(Si):可達矩陣中要素Si對應行包含有1的矩陣元素所對應的列要素的集合。代表從要素Si出發(fā)可以到達的全部因素的集合。
(2)先行集合Q(Si):可達矩陣中要素Si對應列包含有1的矩陣元素所對應的行要素的集合。代表可以到達因素Si的全部因素的集合。
(3)交集A=R(Si)∩Q(Si)
對M矩陣進行層級分解,在表2中列出。
表2 可達集合、先行集合及交集
依據條件R(Si)∩Q(Si)=R(Si)抽取污水處理廠工人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的層級。表2中對于i=1,6,12滿足條件,這表示1,6,12為系統(tǒng)的最頂層,也就是直接原因。然后把頂層因素抽取掉,表2中數值1,6,12抽取掉,依次得到2,3,4,5,7,8,9,10,11,15,16,17為第二層,即間接原因。接著把第二層的元素都抽取掉,得到13,18,19為第三層,即系統(tǒng)的最底層—深層原因。
通過對各因素進行層級劃分,可知污水處理廠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的三個層級。
得出污水處理廠工人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ISM,如圖2所示。
圖2 不安全行為模型圖
由圖2可知,員工不安全行為各因素之間是逐層遞階的。不同層次影響因素具體分析如下:
表層影響因素分別是:直接影響員工不安全行為因素為安全態(tài)度、知識技能、工作壓力。3個因素均為個體因素,即員工的自身原因直接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產生。
中層影響因素涉及多個影響因素。員工不同的個性心理決定了對待勞動和安全的不同態(tài)度,也決定了行為的產生。員工安全觀念淡漠,嚴重影響了員工的行為;環(huán)境惡劣,不合適的濕度、溫度,有毒氣體、噪聲、有限空間等都會增加生理壓力;各工藝環(huán)節(jié)的崗位操作大多是重復性勞動,單調、重復的工作,易引起生理以及心理的疲勞。此外,若設備設計不符合人機工程學原理,操作程序過于復雜亦會造成操作工的不適和疲勞。污水處理廠工作時間過長,存在倒班作業(yè),生活節(jié)律被打亂,員工的體力和精神得不到松弛,易引起心理失調。污水處理廠存在較多水池,設備大多在地下,員工適應能力不匹配,易造成負擔;制度不完善,溝通交流匱乏,不公平公正的組織獎懲,安全投入資金不足,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也會隨之加重。
深層影響因素體現于教育培訓、監(jiān)督管理和生產工藝三個方面。
污水處理廠應開展經常性的教育培訓,培養(yǎng)正確的安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等,做到本質安全。企業(yè)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監(jiān)督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普遍存在,這些管理方式導致員工安全心理狀態(tài)差。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差,技術裝備得不到提升,使得員工的不安全感加深。因此深層因素的影響是深遠的。
根據調查調研污水處理廠員工事故發(fā)生狀態(tài)工作行為,從個體因素、工作因素、組織管理3個層面,構建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模型,通過模型具體分析得出員工不安全行為的不同層級影響因素。根據員工不安全行為影響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建議,為污水處理廠的安全生產預防提供參考。
企業(yè)應從深層影響因素出發(fā),從根本上預防和控制員工的不安全行為,企業(yè)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科學化和人性化,監(jiān)督管理全面化,安全教育培訓更具體,讓安全意識成為員工意識的一部分,工作環(huán)境更具適應性,對各種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采用先進的設備設施以及工藝技術,保證員工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作業(yè)。合理安排工作,排班、倒班遵循生物節(jié)律,減少高負荷工作時長,建議一班連續(xù)工作時長小于6h,給員工充分的休息時間從而減少不安全行為的產生,進而減少事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