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車載貨物成為“定時炸彈”
較之小型載客汽車,貨運車輛體型大、重量大,行駛在道路上本身就是一個“巨無霸”,如果在裝貨時貨物未可靠固定,隨時會有掉落風險,成為移動的“定時炸彈”,貨物安全裝載須高度重視。
精細裝車
每位貨車司機都應提前掌握自己所駕車輛承運貨物的能力,如車體結構、局部強度、綁扎加固設備等,詳細了解所運貨物的基本資料,如貨物單件重量、尺寸、形狀、包裝形式等,再根據不同的貨物采取相應的加固捆綁措施。裝載應保持車輛無橫傾,重心靠近前后車輪中心位置,且左右均衡,加固過程中應注意調節(jié)捆綁松緊程度,避免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纜繩崩斷。
平穩(wěn)駕駛
貨車司機要膽大心細,隨時觀察判斷行人、非機動車有無竄行、轉彎等趨勢,在接近路口時,不要搶燈頭燈尾,并做好隨時剎車的準備。特別是對于表面比較光滑的重型貨物,一定要采取防滑措施,以免剎車時貨物由于慣性向前滑動,“沖”進駕駛室,給車內人員帶來生命危險。在運輸過程中要盡量避開坑洼路段,避免車身發(fā)生過大的晃動,導致貨物移位,發(fā)生意外。
嚴謹檢查
貨車滿載貨物長距離行車時,車上的捆索很可能因為一路顛簸而松動,貨車司機途中應不時地檢查貨物捆扎是否穩(wěn)固。尤其是遇到無法避免的起伏路段時,應提前全面檢查貨物捆綁情況,確保車廂內貨物穩(wěn)固再謹慎行駛。
規(guī)范運輸
嚴格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超載、超限。超載貨車所承受的壓力超出車輛設計標準,車輛轉向及制動都受到不利影響,危險性增大。如果嚴重超載,還可能導致輪胎變形甚至爆炸、突然偏駛、制動失靈等狀況,引發(fā)事故。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旦發(fā)生貨物掉落狀況,應及時在車輛后方放置三角警示牌,切勿途中冒險下車撿拾,可以選擇先報警或與路政部門聯系,協助處理,以免發(fā)生危險。(文/金一波)
汽車制動也是一門學問
要想開好車,光會踩油門和打方向盤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掌握制動的技巧。制動技巧,就是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車輛盡量平穩(wěn)地減速或停止,車內人員感覺不到頓挫。下面依據幾個日常駕駛典型情況進行分析。
防止“點頭”制動技巧
遇紅燈時,車輛會依次停穩(wěn)。很多新駕駛人掌握不好制動時機和制動力度,往往會比較生硬地制動,車很容易發(fā)生“點頭”的情況。平穩(wěn)停車謹記兩點:一是要克服害怕車停不住撞到前車或障礙物的心理;二是要控制好右腳踩制動踏板的力度,要先緩慢加力,而后緩慢收力,根據制動距離決定加力和收力的速度。
跟車防追尾制動技巧
跟車時制動主要目的是與前車保持安全的距離,也就是通過制動保持與前車基本一致的車速。所以,跟車時制動技巧的關鍵是緩踩制動踏板,保持制動力,再根據前車速度增大或減小制動力。
坡路制動技巧
上坡路制動的技巧與平路上差不多,但由于車身質量帶來的減速作用,制動力比平路行駛要稍小些。上坡制動同樣要緩踩制動,要比平路行車更緩—些,但松開制動踏板的速度要比平路快,這樣才能保證車速不會過度下降。下坡時特別是長坡不要長時間使用制動,這樣容易導致制動摩擦片過熱,致使制動效能下降,應該采取適度點剎的方式來控制車速。
彎路制動技巧
在彎路行駛的時候,要遵循入彎前制動,減速緩慢入彎后加速出彎。彎路上踩制動的同時要打方向,順著彎路的弧度隨時調整車身姿態(tài)。不能猛踩制動,特別是外側車道的車輛,以免車身失控。(文/交軒)
夏季謹防汽車自燃
夏季隨著氣溫逐漸攀升,除了人會感覺悶熱外,汽車也會“上火”,自燃事故時有發(fā)生。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汽車起火呢?又該如何預防?一起來看看吧。
引發(fā)汽車著火的原因
電器或電線短路起火。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自燃狀況,主要是由于電線線路老化破損或自行隨意改裝線路造成搭鐵短路,也有電器設備老化或者自改設備負荷超載造成的。尤其是部分車主擅自改裝車輛,導致汽車電路、油路發(fā)生變化,存在安全隱患,容易發(fā)生自燃。
燃油或潤滑油泄漏。車輛自燃大多發(fā)生在發(fā)動機艙內,若車輛長期未檢修,油管線路會逐漸老化甚至破損,可能會出現滲油、漏油情況,滲漏出的燃油一旦碰到發(fā)動機艙內的高溫部件,極易產生明火引發(fā)自燃。
撞擊引起火災。汽車受到撞擊時,其能量通過金屬變形的方式得到釋放,有時會直接觸及供油系統爆炸起火,有時則會損壞電氣線路及各種設備造成短路。
機械摩擦起火。如果汽車發(fā)動機的潤滑系統缺油,機件的表面相互接觸,會摩擦產生高溫,若接觸到可燃物可導致火災。
車內存放易燃物品導致爆炸。不少人喜歡在車內放置打火機、香水等物品,甚至還有人在疫情防控期間將含乙醇的免洗洗手液放在車內,殊不知,這些都是誘發(fā)車輛自燃的危險品。車輛在陽光下長時間暴曬,車內溫度可能達到40℃以上,這些物品很容易起火或爆炸。
預防汽車發(fā)生火災
要想避免汽車發(fā)生自然,做好日常檢修是關鍵。日常檢查中要注意電器設備接線柱、導線的連接、絕緣等是否可靠,還要檢查燃油油管、制動液油管和動力轉向油管的密封性,如果發(fā)現這些油管有滲漏現象要及時處理。不能在車內隨便亂引電線,以免造成短路。此外,車內不得放置打火機、香水等易燃物品,普通車輛更不要載放汽油、柴油等危險品,發(fā)動機艙不要積有過多的油垢,否則其揮發(fā)后易引起火災。在停車時,也要盡量避開太陽暴曬的地方。
通常情況下,車輛發(fā)生自燃前都會有一些征兆,例如:儀表異常、車內突然出現塑料糊味或者焦糊味等異味、車頭冒煙、發(fā)動機冒煙等。駕駛人如遇到上述情況時,應立刻將車??吭诎踩貛В⒉槊鳟惓T?。(文/傅怡青)
文圖|唐光新 楊正道
4月10日20時34分,貴州省雷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中隊值班民警接110指揮中心指令稱,一名駕駛人在雷山縣丹江鎮(zhèn)益民食品廠路段,車輛因不明原因側翻造成其受傷嚴重,請求出警處理。接警后,民警第一時間趕往事發(fā)現場。在現場,一名滿頭是血的男性傷者坐在路邊,旁邊倒放著一輛藍色普通二輪摩托車,路面散布著零星碎片,傷者左腳已經變形不能移動。經詢問,因事故發(fā)生路段沒有路燈和監(jiān)控,當天下雨路面濕滑,傷者并不清楚是自己側翻還是和其他車輛發(fā)生碰撞導致的事故。隨后,民警協助醫(yī)護人員將傷者送到醫(yī)院救治。后經現場查看遺留的零星散落物,發(fā)現有幾塊銀色的類似于車輛外殼的碎片,碎片的顏色與二輪摩托車的顏色截然不同。該路段車流量很大,又沒有直接的目擊證人,除現場遺留的幾塊零星散落物外沒有其他物證,不排除散落物是之前過往車輛掉落的。經過現場勘查,發(fā)現現場遺留一條與摩托車行經方向相反的刮痕,摩托車車身并未有劇烈撞擊的痕跡,民警初步推斷,這是一起傷人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
大隊立即啟動逃逸事故案件偵破預案,增派警員開展調查、追緝工作,全警動員偵破案件。由郎德交警分隊第一時間沿途設卡攔截,排查過往可疑車輛及人員,沿途搜尋案件的相關線索,隨后立即指派經驗豐富的民警前往指揮中心調取過往車輛的過車記錄。辦案民警反復查看沿途監(jiān)控視頻,又擴大范圍調取、排查,功夫不負有心人,民警發(fā)現一輛輕型普通貨車在事故發(fā)生后20分鐘左右,經過了郎德卡口,該車輛的左前角及左前擋風玻璃有損壞。民警立刻查詢該車的車輛信息并聯系車主,車主稱這輛車早就賣出去了,現在不知道車輛在哪里,也不知道駕駛人是誰,案件偵破再一次陷入僵局。
民警將該輕型普通貨車列為重點嫌疑車輛盤查,經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綜合監(jiān)管云平臺數據比對,查實該車目前為望豐鄉(xiāng)烏迭村李某所有。民警迅速聯系李某,但是他始終不接電話,后來電話變?yōu)殛P機狀態(tài),這更加重了李某的作案嫌疑。大隊領導一邊安排望豐分隊工作人員進村開展排查,尋找嫌疑車輛,另一邊繼續(xù)聯系李某,直至次日8時許才與李某取得聯系,民警告知其到雷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配合調查。經過詢問,李某對自己酒駕肇事逃逸的事實供認不諱。原來在事發(fā)當晚李某和朋友在飯店喝了酒,酒足飯飽后他駕車回家,由于晚上視線不好又下著雨,當行駛到事發(fā)路段時,他聽到“砰”的一聲,感覺自己的車與什么東西撞上了,只見車外有一名男子和摩托車倒在了路邊。李某當時就慌了,想到自己喝了酒,又發(fā)生了交通事故,因害怕被處罰,又想到該路段天黑沒人看見,于是未停車察看便駕車逃離了現場。至此,在經過了11個小時的連續(xù)奮戰(zhàn)后,民警終于破獲了這起酒后駕車肇事逃逸案件,李某必將受到應有的處罰。
文|溫州高速交警
2020年12月10日,G15沈海高速公路浙江平陽段發(fā)生了一起營運客車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傷。事故深度調查報告顯示,事發(fā)當天上午10時58分許,駕駛人方某駕駛一輛大型普通客車(核載34人,實載15人)途經平陽出口附近(1789km+300m處)時,與因事故停于快車道的一輛小型轎車發(fā)生碰撞,隨后車輛失控,先后碰撞道路兩側護欄后向左側側翻。事故造成因未系安全帶的乘客陳某甩出車窗外,被壓當場死亡;乘客畢某因未按定使用安全帶受傷,兩車與道路設施不同程度受損。
事故發(fā)生后,溫州高速交警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調查。調查發(fā)現,事發(fā)時段該客車所屬企業(yè)監(jiān)控平臺系統曾發(fā)出疲勞駕駛(38次)、抽煙(1次)、遮擋攝像頭(4次)、駕駛人員異常(6次)等共計49次的預警信息,但公司監(jiān)控人員并未主動介入進行任何提醒糾正,甚至事故發(fā)生也未及時掌握,直到駕駛人上報才知情。事故原因雖然是客車駕駛人方某疲勞駕駛等行為導致,但也直接暴露出客運企業(y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問題。
第一,未落實動態(tài)監(jiān)控管理相關制度??蛙囁鶎俟疚窗础兜缆愤\輸車輛動態(tài)監(jiān)督管理辦法》配備專職監(jiān)控人員,而由公司安全員高某兼顧。事發(fā)時段,高某忙于公司其他事務,沒有在監(jiān)控前對車輛運行進行有效監(jiān)管。
第二,車輛動態(tài)監(jiān)管形同虛設。2020年公司車輛共發(fā)出15787次預警信息,但公司僅作出4次提醒處理,處置率不到萬分之三,對車輛動態(tài)違法熟視無睹。在調取的11至12月份監(jiān)控值班記錄表中,沒有對車輛運行途中異常情況進行記錄,僅作4次定位。
第三,公司內部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該公司登記13輛運營客車,近三年交通違法49次,其中乘客未系安全帶8次,僅對兩人進行各20元的考核處罰,處罰制度毫無警示提醒作用。寬松的管理使駕駛人方某肆意妄為,隨意站外攬客,且自身安全帶使用不規(guī)范,導致碰撞發(fā)生時對車輛失去控制。
第四,乘客安全教育陣地缺失。事故車輛未開啟車載安全宣傳視頻,出站前車站門崗僅作口頭提醒,未認真落實“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安全管理要求。監(jiān)控顯示,被甩出車外并致死亡的乘客陳某系途中上車(站外上車),落座后未系安全帶。令人震驚的是,駕駛人方某也未正確系安全帶,只是將安全帶簡單套在身上,在事故發(fā)生時,方某被甩離座位,無法掌握方向盤。
針對上述調查情況,溫州高速交警及時向溫州市、平陽縣兩級政府匯報,平陽縣政府于2021年1月7日成立聯合調查組,通過調查取證和技術分析,于1月14日認定該事故為一起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依據調查結果和相關法律,客車駕駛人方某因疲勞駕駛、未按規(guī)定使用安全帶造成事故導致1人死亡,承擔主要責任,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2021年1月15日,平陽縣公安局對客運公司負責人何某、安全員高某涉嫌構成重大責任事故罪予以刑事立案,1月20日對兩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民警提醒:乘客一定要選擇有正規(guī)資質的營運客車,堅決抵制站外上客,拒絕乘坐黑車,乘坐客車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如果發(fā)現車輛超員及時向公安交管部門舉報。
交通法庭
文|倪蕾 吳澤均
2020年4月2日,奚某駕駛的小型轎車(網約車)停放在某公共廁所門口的停車位上。該停車位地面標識有“TAXI”字樣,旁邊立有出租車專用停車位標識牌并配以“20分鐘”“禁止非專用車輛使用”的輔助說明。因停放時間超過3分鐘,奚某車輛被電子警察拍攝。公安交管部門作出《公安交通管理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認定奚某實施機動車違反規(guī)定停放、臨時停車且駕駛人雖在現場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違法行為,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guī)定,決定予以罰款人民幣200元。奚某不服,遂訴至法院請求予以撤銷。法院經審理作出判決:駁回原告奚某的訴訟請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爭議焦點在于原告車輛作為網約車能否停放在涉案的出租車停車位上。
首先,涉案出租車停車位是否僅供巡游車專門使用。從網約車與巡游車的區(qū)別來看,巡游車作為“行政特許”是對常見公交形式的補充,承擔了一定的公共交通服務功能,按照規(guī)定其在道路上負有不得拒載乘客的義務,以保障老年人、農民等特殊群體能平等享受巡游車的公共交通服務。而作為“普通許可”的網約車是對企業(yè)經濟自由和公民勞動自由限制的解禁,司機可根據自身便利自由地安排工作時間,并不負擔巡游車的特殊義務。因此對二者應遵循不同的規(guī)制思路,在市區(qū)設置有一定停車時段限制的巡游車專用停車位,供巡游車司機解決就餐、如廁等生理需求,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精神以及巡游車的運營屬性。
從社會公眾的普遍認知來看,涉案出租車停車位旁立有專用停車位標識牌,圖形示例為配有“TAXI”頂燈的出租車圖案,并配以“20分鐘”“禁止非專用車輛使用”等輔助說明。按照社會公眾的普遍認知,應能得出該圖案系指向配有頂燈的巡游車的結論,而非無頂燈配置的網約車。另原告本人出示的在本市其他道路上劃有“出租網約車專用”“網約車臨時車位”等停車位的照片亦印證了上述認知的普遍性,反而是供網約車使用的停車位需專門進行說明。
其次,原告將網約車停放在涉案停車位是否具有個案合理性。從個案合理性上看,被處罰當天原告通過網絡預約平臺僅處理了3筆訂單,離被處罰時點最近的一單已超過半小時。且按照平臺的系統操作規(guī)定,如司機需就餐、如廁應事先下線,不得處于聽單的狀態(tài)。綜合上述情形可判斷,當天并未有突發(fā)的緊急狀況導致原告必須停放車輛于僅供巡游車使用的停車位上,故原告的行為亦缺乏必要性與個案合理性。
綜上,奚某將網約車停放在巡游車專用停車位上,公安交管部門依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作出行政處罰,并無不當。(來源:中國上海司法智庫微信公眾號)
文|楊學友
2019年12月12日,李某為自己所有的小型車輛向某保險公司投保車損險,保險公司向李某簽發(fā)了保險單,保險期自2019年12月13日起,至2020年12月13日止。2020年3月25日21時許,李某參加完朋友生日聚會后駕駛自己所有的轎車回家,行駛途中與趙某??吭诼愤叺闹匦拓涇嚢l(fā)生追尾碰撞,造成兩車不同程度受損。事故發(fā)生后,李某未在第一時間報警、報保險公司,而是給朋友周某打電話要他過來幫忙處理。周某到現場后,代李某報警并報保險公司,在接受交警事故調查時,周某稱是由自己駕駛的車輛。待事發(fā)兩日后,李某和周某又主動向辦案交警承認案發(fā)時實際駕駛人是李某,而非周某。事后李某與投保的保險公司協商賠償事宜時,保險公司以被保險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屬于免責賠償范圍為由,拒絕了李某提出的理賠申請,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經審理判決,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正當,并駁回了李某的訴訟請求。
《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采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醒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薄侗kU法》第十七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民法典》第三章第五百零二條、第四章第五百零九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保險公司稱雙方在簽訂車損險保險單
上的“重要提示”載明:本保險合同由保險條款、投保單、保險單、批單和特別約定組成。合同所附《保險條款》第八條第一款明確:“事故發(fā)生后,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彪p方簽訂合同時,保險公司已經將“重要提示”和《保險條款》交與李某,李某在投保聲明書上簽字確認,應當確認保險公司對有關免除保險人責任條款的概念、內容及其法律后果應當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
李某在事故發(fā)生后離開現場,讓其朋友周某到現場報警并稱此事故是周某駕車所致的頂替行為,導致交警無法對李某是否屬于酒駕、毒駕等進行測試(不排除李某酒駕、毒駕的可能性)。因李某的過錯行為,致使事發(fā)當時真實現場情況、保險事故的性質無法查清,屬于故意破壞現場,保險公司按保險條款約定,拒絕理賠的理由正當,保險公司不應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