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燕是萬年縣梓埠鎮(zhèn)周灣上邊村的一名普通農村婦女,曾經一家五口人過著簡單卻幸福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幾年前,她公公周路財突然腦出血中風長期臥床,緊接著丈夫周結平腦部出血動了大手術,喪失勞動能力,接連的打擊給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生活的重擔最終全部壓在了余小燕的肩上。依靠一門裁縫的技藝余小燕勉強支撐起了這個家。一年又一年,她帶著丈夫在浙江務工,堅毅、勤懇,是生活教給她的第一課。
2020年,這個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也同樣影響著余小燕。年初因疫情影響不能外出務工,本地工作也實在不好找,如何改變現狀?一絲沖破現狀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便萌生了,余小燕想在家搞養(yǎng)殖業(yè),這對于一個身挑全家重擔又半路改行的女人來說是一個極具冒險的挑戰(zhàn)。
憑著一種信念、一份執(zhí)著、一腔熱情,余小燕開始走上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與老公商量后,她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借來啟動資金。2020年5月,在周灣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的關心幫助下,余小燕租用了周灣村在黃巢山的舊廠房,并改造成羊圈,隨后就近購進了母羊和公種羊,搞起了黑山羊養(yǎng)殖,并注冊成立了“萬年縣小燕綜合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養(yǎng)羊是一項非常辛苦的事業(yè),她的羊主要是以放養(yǎng)為主,所以不管天氣多熱、多冷都必須放出去。由于沒有任何養(yǎng)殖經驗,又沒有其他幫手,余小燕夫妻只能靠自己白天放羊、給水、清羊圈、觀察、喂藥,晚上跟著書本學習養(yǎng)殖知識和技術,一有時間就在手機上收聽養(yǎng)羊專家傳授經驗,每天都重復著這些事情。
羊群放養(yǎng),充足的草場供給便是基礎。要想羊好,關鍵也在飼料,余小燕的養(yǎng)殖場附近土地貧瘠,種植物很少,羊群們每天都吃不飽,更別提吃上有營養(yǎng)的牧草,為這事兒余小燕沒少發(fā)愁。本著一切為了羊群更好成長的初衷,余小燕研究附近羊場的土壤,網絡上咨詢種植達人,她展開了另一項輔助工作,租用了附近30畝山坡地來種草以作為青飼料。經過辛苦種植,如今的草場放眼望去郁郁蔥蔥,沒有辜負她辛勤的付出。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又缺少養(yǎng)羊方面的經驗和技術,真正做起來,困難可想而知。但將近二十多年的裁縫精細活兒的經驗教會她做事認真仔細。她對小羊照顧周到,對初生羊羔與母羊身體狀況了如指掌,她隨身帶一本記事本記錄了所有羊羔的出生日期、成長記錄、生病喂藥打針情況。夏天蚊蟲多,她想辦法驅除;冬天風雨大,她想著如何御寒……就像養(yǎng)育著孩子一樣,余小燕對每只羊的情況都了然于心。就這樣黑山羊們都健康成長著,從最初的幾十頭很快發(fā)展到現今存欄的208頭,養(yǎng)殖規(guī)模明顯壯大。余小燕養(yǎng)殖創(chuàng)業(yè)的每一步都很艱辛卻也踏實,政府、扶貧工作者時常送來切實的幫助與關懷。養(yǎng)殖的第一年,沒有任何銷售經驗和渠道,在萬年縣工信委的幫扶下,她成功出售了第一批羊,賺得了第一桶金??粗怀鍪鄣难蛉?,余小燕內心竟生出一份不舍之情。余小燕說感謝政府、周灣村委會與駐村幫扶工作隊在關鍵時刻總能施予援手,正因如此,她更要努力不讓所有幫助她的人失望。
在養(yǎng)殖過程中,余小燕也很努力學習山羊飼養(yǎng)管理方法,她會根據羊群情況調配飼料配方,做好環(huán)境調控等。如果說牧草充足提供了良好的第一步,那么給羊打疫苗防范就是重要的下一步。為了讓羊兒們更好、更健康地成長,余小燕直面困難,開始研究黑山羊成長各階段的疫苗接種知識,通過不斷積累經驗,對羊的一些常見病、多發(fā)病的病狀都能準確的辨別和正確的防治,同時對羊圈羊床定期消毒,保持羊圈干燥、通風,促使養(yǎng)殖更規(guī)范、更科學?,F在,余小燕養(yǎng)殖的黑山羊膘肥體壯,毛發(fā)黑亮,受到客戶的青睞。2020年年底,合作社山羊銷售收入5萬多元。余小燕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每天放著羊群,看著羊兒們無憂無慮,歡脫的在牧草場地吃著草,這就是我心里最踏實的事?!睘榱说谝粫r間知道羊圈的情況,余小燕和丈夫選擇了一起搬到羊圈里一間小房子住,晝夜守在羊圈。養(yǎng)羊或許在他人眼里是又臟又累的活,但她并不這么覺得,余小燕把養(yǎng)羊當成一份事業(yè)。正是靠著一股鉆勁,憑著一股韌勁,帶著滿腔熱情,余小燕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把黑山羊養(yǎng)殖事業(yè)越做越好。談到未來的期望,余小燕堅信付出就會有回報,勤勞能致富。相信在各級政府以及周灣村委會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余小燕一定會更踏實走向幸福之路,走向致富之路!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