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的混合系統(tǒng)建模與分析

        2021-07-24 03:00:20史曉浩孫紅偉
        關(guān)鍵詞:庫所表達式變遷

        劉 偉,史曉浩,孫紅偉,2

        (1.山東科技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 青島 266590;2.濰坊科技學院 智能制造學院,山東 壽光 262700)

        Petri網(wǎng)是分布式系統(tǒng)的建模和分析工具,特別便于描述系統(tǒng)中進程或部件的順序、并發(fā)、沖突和同步關(guān)系[1-2],在許多實際系統(tǒng)的建模和分析中都得到了成功應(yīng)用。隨著Petri網(wǎng)理論和仿真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提出擴展的Petri網(wǎng),如邏輯Petri網(wǎng)[3-4]、顏色Petri網(wǎng)[5]和混合Petri網(wǎng)[6]等。

        邏輯Petri網(wǎng)是由Du等[7]定義的一種增廣Petri網(wǎng)模型,它具有較簡單的網(wǎng)絡(luò)結(jié)構(gòu)[8],能夠更好地描述實時協(xié)同工作系統(tǒng)模型的網(wǎng)結(jié)構(gòu),模擬和分析系統(tǒng)中的批處理功能與傳值不確定性[9]。在邏輯Petri網(wǎng)中,變遷的輸入和輸出分別受到邏輯輸入表達式fI和邏輯輸出表達式fO的限制,這種受邏輯表達式約束的變遷稱為邏輯變遷。邏輯變遷通過邏輯表達式表示輸入/輸出庫所值的不確定性。顯然,邏輯Petri網(wǎng)增強了Petri網(wǎng)的表達能力,更適合于復雜的建模需求。為了對實際系統(tǒng)進行建模和分析,提出多種擴展邏輯Petri網(wǎng)。為解決token處理中的系統(tǒng)優(yōu)先級問題,文獻[10]提出擴展邏輯Petri網(wǎng)。針對資源公平共享系統(tǒng)的調(diào)度問題,文獻[11]提出隊列邏輯Petri網(wǎng)。為分析B2C電子商務(wù)的信用風險問題,文獻[12]提出基于博弈論和邏輯Petri網(wǎng)理論的信用風險博弈機制。

        現(xiàn)有的邏輯Petri網(wǎng)模型以及擴展邏輯Petri網(wǎng)模型僅能建模離散系統(tǒng),無法表征離散事件和連續(xù)動態(tài)之間的業(yè)務(wù)邏輯,難以應(yīng)用于由相互作用的離散事件和連續(xù)行為組成的混合系統(tǒng)。而有效描述和分析離散事件和連續(xù)動態(tài)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混合系統(tǒng)建模的關(guān)鍵,邏輯Petri網(wǎng)的特性使其能夠充分挖掘活動之間的業(yè)務(wù)邏輯。因此,對邏輯Petri網(wǎng)進行擴展,將邏輯Petri網(wǎng)的邏輯表達能力應(yīng)用到單變量混合系統(tǒng)中,提出一種新的混合系統(tǒng)建模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基于上述問題,對邏輯Petri網(wǎng)進行擴展,并結(jié)合混合Petri網(wǎng)的思想,提出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的概念。

        1 基礎(chǔ)定義

        本節(jié)簡要介紹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建立過程中用到的基礎(chǔ)知識,包括Petri網(wǎng)[13-14]、邏輯Petri網(wǎng)[15]和混合Petri網(wǎng)[16],其中N是自然數(shù)集,N={0,1,…},N+=N/{0}。R是實數(shù)集,R+是正實數(shù)集,R0=R++{0}。

        定義1 (Petri網(wǎng))Petri網(wǎng)PN= (P,T;F,M)是一個四元組,P和T是沒有交集的非空有限集合,其中P是庫所集,T是變遷集。F? (P×T) ∪ (T×P)是有向弧的有限集合。M是標識函數(shù)。

        定義2 (邏輯Petri網(wǎng))邏輯Petri網(wǎng)LPN= (P,T;F,I,O,M)是一個六元組,P和T是沒有交集的非空有限集合,其中P是庫所集,T=TCD∪TI∪TO是變遷集。T包含且僅包含三個互斥的子集:TCD普通變遷集,TI邏輯輸入變遷集以及TO邏輯輸出變遷集。F? (P×T) ∪ (T×P)是有向弧的有限集合。I(t)是從邏輯輸入變遷到邏輯輸入表達式的映射,O(t)是從邏輯輸出變遷到邏輯輸出表達式的映射。M是標識函數(shù)。

        定義3 (混合Petri網(wǎng))混合Petri網(wǎng)HPN = (P,T;Pre,Post,M,S)是一個六元組,P=Pd∪Pc是離散庫所和連續(xù)庫所的有限集合且Pd∩Pc=?。T=TD∪TC是離散變遷和連續(xù)變遷的有限集合且TD∩TC=?。Pre:P×T→R+是輸入關(guān)聯(lián)矩陣,Post:T×P→R+是輸出關(guān)聯(lián)矩陣。M:P→R是標識函數(shù),M0表示初始標識。S是與連續(xù)變遷相關(guān)聯(lián)的持續(xù)引發(fā)速度和引發(fā)時間的集合。對于t∈TC,S(t) = (vt,ht),其中vt,ht∈R,vt,ht分別是與連續(xù)變遷t相關(guān)聯(lián)的持續(xù)引發(fā)速度和引發(fā)時間。

        2 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

        定義4 (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LHPN= (P,T;F,S,Usp,M,I,O,LC)稱為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當且僅當

        1)P=Pd∪Pc是庫所的有限集合。

        2)T=TD∪TC是變遷的有限集合,TD=TCD∪TI∪TO,TC=TCC∪TLC,其中

        a)TD是離散變遷的集合。其中

        i)TCD是普通離散變遷集合,其引發(fā)與輸出均不受邏輯表達式的限制;

        ii)TI是邏輯輸入變遷集合,?t∈TI,變遷t的引發(fā)受到邏輯輸入表達式fI(t)的限制;

        iii)TO是邏輯輸出變遷集合,?t∈TO,變遷t引發(fā)后的結(jié)果受到邏輯輸出表達式fO(t)的限制。

        b)TC是連續(xù)變遷的集合。其中

        i)TCC是普通連續(xù)變遷的集合,其引發(fā)與輸出均不受邏輯表達式的限制;

        ii)TLC是邏輯連續(xù)變遷的集合。?t∈TLC,變遷t的引發(fā)受到邏輯連續(xù)表達式fLC(t)的限制。

        3)F=FT∪FC是有向弧的集合,F(xiàn)T∩FC=?,其中

        a)FT是普通有向弧的集合,其定義與定義1中F相同;

        b)FC是控制弧的集合。控制弧只控制變遷的引發(fā),變遷t∈T的引發(fā)不引起FC上庫所的變化。

        4)S=ST∪SP,ST∩SP=?,其中

        a) 對于t∈TC,ST(t) = (vt,ht)為與連續(xù)變遷相關(guān)的持續(xù)引發(fā)速度向量和引發(fā)時間的集合;

        b) 對于p∈Pc,SP(p) = (vp,hp)為與連續(xù)庫所相關(guān)的持續(xù)引發(fā)速度向量和引發(fā)時間的集合。

        注意vt,ht,vp,hp∈R0。

        5)USP是SP的計算函數(shù)。

        6)M是標識函數(shù),?是標識數(shù)量函數(shù)。?(p)表示庫所p中token的數(shù)量。?(Pd)∈N,?(Pc)∈R0。

        a)對于?p∈Pd,庫所p的標識M(p) = ?(p);

        b)對于?p∈Pc,庫所p的標識M(p)由?(p)和SP組成。

        7)I是邏輯限制輸入函數(shù),對?t∈TI,I(t) =fI(t)。

        8)O是邏輯限制輸出函數(shù),對?t∈TO,O(t) =fO(t)。

        9)LC是邏輯連續(xù)限制輸入函數(shù),對?t∈TLC,LC(t) =fLC(t)。

        表1 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的圖示Tab. 1 Graphic presentation of logic hybrid Petri nets

        定義5 (邏輯表達式f)令f為LHPN的邏輯表達式。p|M代表p在M下的邏輯值,·1·和·0·分別表示邏輯真值和邏輯假值。

        對于?p∈Pd,

        (1)

        對于?p∈Pc,

        (2)

        f中的運算符由“∨”(邏輯或),“∧”(邏輯與)和“?”(邏輯非)組成。f=p1∨p2代表p1|M=·1·或p2|M=·1·。f=p1∧p2代表p1|M=·1·且p2|M= ·1·。?·1·=·0·,?·0·=·1·。將邏輯表達式中所有庫所的邏輯值代入,得到的f|M=·1·/·0·為f在標識M下的邏輯值。

        示例1如圖1(a)所示,(p1,t1), (t1,p4) ∈FT; (p2,t1), (p3,t1) ∈FC。t1∈TLC,fLC(t1)=(p1∨p2)∧p3。只有滿足邏輯表達式fLC時,才能引發(fā)變遷t1。fLC(t1)為真當且僅當p1∨p2,p3均為真。即p1|M=·1·或p2|M=·1·且p3|M=·1·。

        圖1 兩個簡單的LHPN示例Fig. 1 Two simple LHPNs examples

        算法1Pre,Post,A-和A+的計算

        輸入:LHPN=(P,T;F,S,Usp,M,I,O,LC)

        輸出:Pre,Post,A-,A+

        Step 0: 初始化:n=num[p],m=num[t],i∈{1, 2, …,n},j∈{1, 2, …,m},Pre←?,Post←?,A-←?,A+←?;

        Step 1: For tj∈T, Do

        Step 1.1: If (pi,tj) ∈FTThen

        preij← 1;Pre?preij;

        Step 1.1.1: Iftj∈TI∪TLCThen

        Step 1.1.2: Iftj?TI∪TLCThen

        Step 1.2: If (pi,tj) ∈FCThen

        Step 1.3: If (tj,pi) ∈FTThen

        postij← 1;Post?postij;

        Step 1.3.1: Iftj∈TOThen

        IffR= ? Then

        Else IffR≠ ? Then

        Step 1.3.2: Iftj?TOThen

        Step 2: 返回Pre,Post,A-,A+。

        輸入:fI(tj) fLC(tj),pi|M

        Step 1: If (pi,tj) ∈FTThen

        Ifpi與任意p∈·tj/{pi}都不?“∨” Then

        Else Ifpi與pk∈·tj/{pi}?“∨” Then

        Ifpi|M= ·1· Then

        Else Ifpi|M= ·0· Then

        算法2的算法時間復雜度為O(1)。

        輸入:fO(tj)fR(tj)

        Step 1: If (tj,pi) ∈FTThen

        IffR= ?Then

        Ifpi與任意p∈tj·/{pi}都不?“∨” Then

        Else Ifpi與pk∈tj·/{pi}? “∨” Then

        Else IffR≠ ? Then

        If 關(guān)于pi的判定條件為真 Then

        示例3對于圖1(b)中的LHPN,如果O(t1) =fO(t1) =p2∨p3,則根據(jù)算法1,2,3,可以得到:

        T1T2T3T4T5T1T2T3T4T5

        T1T2T3T4T5T1T2T3T4T5

        修正后的關(guān)聯(lián)矩陣

        W=Post*A+-Pre*A-。

        (3)

        代入示例3的數(shù)據(jù),可得

        T1T2T3T4T5

        令σ為可達標識M0執(zhí)行的引發(fā)序列。對于?tj∈TD,σj為變遷tj在序列σ中的引發(fā)次數(shù)。對于?tj∈TC,σj為變遷tj在序列σ中的vt和ht。如果引發(fā)序列σ滿足M0[σ>Ms,則可以得出基本方程:

        ?s= ?0+Wσ。

        (4)

        取σ= (1, 1, 1, 2; 2, 1, 1),可以得到:

        如果O(t1) =fO(t1) =p2∧p3,則相應(yīng)的結(jié)果為[4 1 1 0 3)]T。

        定理1如果?t∈TO,fO中?“∨”且fR= ?,M0[σ>Ms,則?s具有不確定性。

        證明1:基于算法1,2,3,如果?t∈TO,fO中?“∨”且fR= ?,則Step 1因為無fR限定變遷輸出,因此fOΘA+?不確定的A+;Step 2 因為Post,Pre,A-都為確定值,A+不確定,因此W=Post*A+-Pre*A-ΘW?不確定的W;Step 3M0[σ>Ms。因為?0,σ為確定值,W不確定,因此?s= ?0+WσΘ?s?不確定的?s,?s具有不確定性。定理1得證。

        定理2如果?t∈TO,fO中?“∨”且fR≠ ?或者fO中不?“∨”,M0[σ>Ms,則?s是確定值。

        證明2:如果?t∈TO,fO中?“∨”且fR≠ ?或者fO中不?“∨”,則Step 1 如果fO中?“∨”且fR≠ ?,因為fR限定變遷輸出,因此fRΘA+?確定的A+;如果fO中不?“∨”,fOΘA+?確定的A+;Step 2: 因為Post,Pre,A-和A+都為確定值,因此W=Post*A+-Pre*A-ΘW?確定的W;Step 3M0[σ>Ms。因為?0,W,σ都為確定值,因此?s= ?0+WσΘ?s?確定的?s,?s是確定值。定理2得證。

        定理3如果?t?TO,M0[σ>Ms,則?s是確定值。

        證明3:如果?t?TO,則Step 1 根據(jù)算法1,2,3得出Post,Pre,A-和A+都為確定值;Step 2 因為Post,Pre,A-和A+都為確定值,因此W=Post*A+-Pre*A-ΘW?確定的W;Step 3:M0[σ>Ms。因為?0,W,σ都為確定值,因此?s= ?0+WσΘ?s?確定的?s,?s是確定值。

        定義8函數(shù)USP是連續(xù)庫所Sp的計算函數(shù)。在tj∈TC開始引發(fā)與引發(fā)結(jié)束時,函數(shù)USP對?pi∈ (·tj∪tj·) ∩Pc的SP中vpi和hpi進行計算和更新。SP中vpi和hpi求解算法如算法4所示。

        算法4SP中vpi和hpi的計算

        輸入:LHPN= (P,T;F,S,Usp,M,I,O,LC),tj∈T

        輸出:vpi,hpi

        Step 0 初始化:vpi← (0, 0, …, 0),hpi← 0, [P,T] ← ?, [T,P] ← ?,TM(n),TM(i,j),TM(j,i);

        Step 1 While (tj∈TC開始引發(fā)) Do

        更新當前時間TM(n);

        Step 1.1 For ?pi∈·tj∩PcDo

        TM(i,j) ←TM(n),vpi←vpi-vtj; [P,T] ? (pi,tj);/*將(pi,tj)寫入[P,T]*/

        Step 1.2 Ifhpi> 0 Then

        Else Ifhpi= 0 Thenhpi←htj;

        Step 1.3 For ?pi∈tj·∩PcDo

        TM(j,i) ←TM(n),vpi←vpi+vtj; [T,P] ? (tj,pi);

        Step 1.4 If (hpi> 0) Then

        Else Ifhpi= 0 Thenhpi←htj;

        Step 2 While (tj∈TC引發(fā)結(jié)束) Do

        更新當前時間TM(n);

        Step 2.1 For ?pi∈·tj∩PcDo

        Step 2.2 For ?pi∈tj·∩Pc, Do

        Step 3 返回vpi,hpi。

        算法4的算法時間復雜度為O(|pi|)。

        定理4如果多個tj∈TC∩ (·pi∪pi·)同時開始引發(fā)且vpi=0,hpi= 0。則pi的vpi和hpi的計算公式為:

        (5)

        (6)

        注意,tf∈·pi∩TCI,tl∈pi·∩TCI,其中TCI表示被引發(fā)的連續(xù)變遷集合。

        定義9 (變遷引發(fā)規(guī)則)

        1)對于?t∈TCD,如果?p∈·t∩Pd,?(p) ≥pre(p,t)且?p∈·t∩Pc,?(p) > 0,則t在M下使能。

        2)對于?t∈TI,I(t)=fI(t)。如果邏輯輸入表達式fI(t)在標識M下的邏輯值為真,則t在M下使能。

        3)對于?t∈TO,O(t)=fO(t)。如果?p∈·t∩Pd,?(p)≥pre(p,t)且?p∈·t∩Pc,?(p)>0,則t在M下使能。對于t·,fO(t)|M′=·1·。

        對于?t∈TD,如果t使能,則它可以引發(fā),在標識M下引發(fā)生成一個新的標識M′。?′(p)的計算公式為:

        ?p∈·t, ?′(p) = ?(p) -a-(p,t) *pre(p,t);

        (7)

        ?p∈t·, ?′(p) = ?(p) +a+(p,t)*post(p,t)。

        (8)

        4) 對于?t∈TCC,如果?p∈·t∩Pd,?(p) ≥pre(p,t)且?p∈·t∩Pc,?(p) > 0,則t在M下使能;如果t使能,則它可以引發(fā)。

        5) 對于?t∈TLC,LC(t) =fLC(t)。如果邏輯連續(xù)表達式fLC(t)在標識M下的邏輯值為真,則t在M下使能;如果t使能,則它可以引發(fā)。

        對于?t∈TC,假設(shè)引發(fā)開始時刻為tms,引發(fā)結(jié)束時刻為tme,tme=tms+ht。在任意時刻tm∈ [tms,tme],標識變?yōu)镸′。?′(p)的計算公式為:

        (9)

        (10)

        ?p∈·t∩Pd, ?′(p) = ?(p) -a-(p,t)*pre(p,t);

        (11)

        ?p∈t·∩Pd, ?′(p) = ?(p) +a+(p,t) *post(p,t)。

        (12)

        注意,當t∈TC引發(fā)開始和結(jié)束時,根據(jù)定義8與算法4,函數(shù)USp對?p∈ (·t∪t·) ∩Pc的vpi和hpi進行計算和更新。上述考慮的輸入弧都為普通有向弧,控制弧連接的庫所標識不會隨變遷的引發(fā)而改變。

        3 實例分析

        3.1 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的LHPN模型

        微電網(wǎng)包括分布式發(fā)電機、儲能系統(tǒng)和公用電網(wǎng)上的負荷等,其提出可將再生能源有效地整合到電力和能源系統(tǒng)中,為用戶提供高質(zhì)量和高可靠性的電力。以文獻[16]中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為例,建立如圖2所示LHPN模型。

        圖2 微電網(wǎng)的LHPN模型Fig. 2 LHPN model of microgrid

        3.2 系統(tǒng)業(yè)務(wù)邏輯挖掘

        與LPN相比,LHPN中的邏輯表達式定義進行了擴展,能夠有效地描述和分析離散變量和連續(xù)演化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充分挖掘混合系統(tǒng)中的業(yè)務(wù)邏輯。例如f(t11) = ?p8∧p10∧p11,經(jīng)過邏輯推理可得:?p8∧p10∧p11→t11,p8∨ ?p10∨ ?p11→ ?t11。即變遷p11的引發(fā)受到庫所p8,p10,p11的限制,只有p8= ·0·,p10= ·1·,p11= ·1·時,變遷t11才能引發(fā)。這意味著在該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中,只有當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中風力發(fā)電與光伏發(fā)電產(chǎn)生電量為0,且電池存儲電量和負載需求大于0時,變遷t11才能引發(fā)。電池進入放電狀態(tài),滿足用戶負載需求。而當p8,p10,p11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使得fLC= ·0·時,則變遷t11結(jié)束引發(fā),即電池結(jié)束放電狀態(tài)。而同時也可以推出,t11→ ?p8∧p10∧p11,?t11→p8∨ ?p10∨ ?p11。擴展之后的邏輯表達式能夠很好地運用到混合系統(tǒng)建模分析中,并能夠?qū)旌舷到y(tǒng)中的業(yè)務(wù)邏輯進行充分挖掘。

        基于邏輯表達式的微電網(wǎng)業(yè)務(wù)邏輯挖掘:?p8∧p10∧p11→t11,p8∨ ?p10∨ ?p11→ ?t11,t11→ ?p8∧p10∧p11,?t11→p8∨ ?p10∨ ?p11,p8∧p9∧ ?p11→t10,?p8∨ ?p9∨p11→ ?t10,t10→p8∧p9∧ ?p11,?t10→ ?p8∨ ?p9∨p11,p6∧p8→t5,?t5→ ?p6∨ ?p8,p7∧p11→t6,?t6→ ?p7∨ ?p11。

        3.3 修正表達

        3.4 系統(tǒng)可達圖

        基于文獻[16]中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根據(jù)定義9變遷引發(fā)規(guī)則,以及算法4連續(xù)庫所SP的算法,得到系統(tǒng)運行的可達圖,如圖3所示。

        圖3 系統(tǒng)標識可達圖Fig. 3 System marking reachability

        其中,各個可達標識的信息如下:

        M1= [0,0,1,0,1,0,1,0(0;0),2(0;0),8(0;0),0(2;2)],

        M2= [0,1,0,0,1,0,1,0(0;0),2(0;0),8(0;0),0(0;0)],

        M3= [0,1,0,0,1,0,1,0(0;0),2(0;0),8(0;0),0(6;2)],

        M4= [0,1,0,1,0,0,1,0(0;2),2(0;0),8(0;0),0(2;2)],

        M5= [0,1,0,1,0,0,1,0(0;0),2(0;0),8(0;0),ε(2;2)],

        M6= [0,1,0,1,0,1,0,0(0;0),2(1;2),8(-1;2),ε(0;0)],

        M7= [0,1,0,1,0,1,0,0(0;0),4(0;0),6(0;0),ε(6;4)],

        M8= [0,0,1,1,0,1,0,ε(1;4),4(1;4),6(-1;4),ε(0;0)],

        M9= [0,0,1,1,0,1,0,ε(1;4),4(1;4),6(-1;4),0(0;0)],

        M10= [0,0,1,1,0,1,0,ε(0;0),4(-1;4),6(1;4),0(0;0)],

        M11= [0,0,1,1,0,0,1,ε(0;0),0(-1;2),10(1;2),0(6;2)],

        M12= [1,0,0,1,0,0,1,ε(0;0),0(-1;2),10(1;2),0(0;0)],

        M13= [1,0,0,1,0,0,1,0(0;0),0(0;0),10(0;0),0(0;0)],

        M14= [1,0,0,1,0,0,1,0(0;0),0(0;0),10(0;0),0(6;2)],

        M15= [0,1,0,1,0,0,1,0(0;2),0(0;0),10(0;0),0(2;0)],

        M16= [0,1,0,1,0,0,1,0(0;2),0(0;0),10(0;0),ε(2;0)],

        M17= [0,1,0,1,0,1,0,0(0;2),0(1;2),10(-1;2),ε(0;2)],

        M18= [0,1,0,1,0,1,0,0(0;4),2(1;4),8(-1;4),ε(3;4)],

        M19= [0,1,0,0,1,1,0,0(0;0),2(1;4)/(0.5;4),8(-1;4)/(-0.5;4),ε(0;4)],

        M20= [0,1,0,0,1,1,0,ε(0;0),2(1;4),8(-1;4),0(0;0)],

        M21= [0,1,0,0,1,0,1,ε(0;0),2(1;4),8(-1;4),0(0;0)],

        M22= [0,1,0,0,1,1,0,0(1;2),6(1,4),4(-1;4),ε(1;2)],

        M23= [0,1,0,0,1,1,0,ε(1;2),6(0;0),4(0;0),0(0;2)],

        M24= [0,1,0,0,1,0,1,ε(1;2),6(-1;2),4(1;2),0(0;2)],

        M25= [0,1,0,0,1,1,0,0(1;2),4(0.5,4),6(-0.5;4),ε(0;0)],

        M26= [0,1,0,0,1,1,0,ε(1;2),4(0;0),6(0;0),0(0;0)],

        M27= [0,1,0,0,1,0,1,ε(0;0),4(0;0),6(0;0),0(0;0)],

        M28= [0,1,0,0,1,0,1,ε(0;0),4(-1;2),6(1;2),0],

        M29= [1,0,0,0, 11,0,ε(1;2),4(-1;2),6(1;2),0(0;2)],

        M30= [0,1,0,0,1,0,1,ε(0;0),2(-1;2),8(1;2),0(0;0)],

        M31= [1,0,0,0,1,0,1,ε(1;2),2(-1;2),8(1;2),0(0;0)],

        M32= [1,0,0,0,1,0,1,ε(1;2),2(-1;2),8(1;2),0(0;4)],

        M33= [0,0,1,0,1,0,1,ε,2(-1;2),8(1;2),0(0;2)],

        M34= [0,0,1,0,1,0,1,0(0;0),2(0;0),8(0;0),0(0;0)],

        M35= [1,0,0,0,1,0,1,ε(1;2),0(-1;2),10(1;2),0(0;0)],

        M36= [0,0,1,0,1,0,1,ε(0;0),0(-1;2),10(1;2),0(0;0)],

        M37= [0,0,1,0,1,0,1,0(0;0),0(0;0),10(0;0),0(0;0)],

        M38= [0,0,1,0,1,0,1,0(0;0),0(0;0),10(0;0),0(0;0)]。

        生成的LHPN可達性圖用于顯示系統(tǒng)離散狀態(tài)以及連續(xù)狀態(tài)。此外,決策點上所有可能選擇均被列出。通過對不同的決策方式下產(chǎn)生的狀態(tài)標識進行分析比較,決策者可以選擇最佳的操作方案。

        LHPN模型在連續(xù)庫所添加了SP,與文獻[16]中HPN模型相比,系統(tǒng)狀態(tài)得到更加準確的描述,所有連續(xù)動態(tài)的變化趨勢均被量化且列出。對比文獻中的HPN模型的系統(tǒng)可達圖,根據(jù)LHPN模型得到的系統(tǒng)可達圖能夠更加詳盡地描述系統(tǒng)各狀態(tài)下連續(xù)庫所對應(yīng)行為的變化趨勢。例如M19= [0,1,0,0,1,1,0,0(0;0),2(1;4)/(0.5;4),8(-1;4)/(-0.5;4),ε(0;4)],由于M19→M22和M19→M25為兩種不同的操作方案,不僅會生成不同的狀態(tài)標識,且相應(yīng)連續(xù)庫所會產(chǎn)生不同的變化趨勢,這些都在M19中得到準確描述。

        3.5 標識求解方程

        根據(jù)定義7的LHPN的標識求解方程,可以求取系統(tǒng)當前狀態(tài)標識經(jīng)過一定操作及連續(xù)運行之后的系統(tǒng)狀態(tài)標識。當確定操作方案后,即確定了引發(fā)序列,可直接根據(jù)?s= ?0+Wσ,對系統(tǒng)的狀態(tài)標識進行求解。雖然該方程無法對連續(xù)庫所對應(yīng)的SP進行求解,但能夠快速求得系統(tǒng)標識中各部分的token數(shù)量。與根據(jù)變遷引發(fā)規(guī)則一步步求解的方法相比,能夠有效提高運算效率。以定義7中例子可見,在計算之前根據(jù)算法1、2、3確定Pre、Post、A-和A+,并據(jù)此求出修正矩陣。狀態(tài)標識求解時只需根據(jù)?s=?0+Wσ直接得出。而根據(jù)變遷引發(fā)規(guī)則需要計算兩次離散變遷和兩次連續(xù)變遷引發(fā)結(jié)果,運算較為復雜。通過LHPN的標識求解方程可對求得的標識可達圖進行驗證,經(jīng)計算驗證,圖3所示標識可達圖為正確的。

        4 結(jié)論

        在擴展邏輯Petri網(wǎng)定義的基礎(chǔ)上,提出邏輯混合Petri網(wǎng)概念用于建模和分析混合系統(tǒng)。擴展邏輯表達式的定義,提出一種確定連續(xù)庫所邏輯值的方法,使LHPN可以應(yīng)用到混合系統(tǒng)建模中。在邏輯輸出中引入修正函數(shù),解決了LPN輸出的不確定性表達問題,并提出LHPN的標識求解方程。在連續(xù)庫所上加入連續(xù)變化速度和時間,提出相應(yīng)的求解算法,較HPN能夠更加詳盡地描述系統(tǒng)各狀態(tài)下連續(xù)庫所對應(yīng)動態(tài)行為。LHPN能夠?qū)旌舷到y(tǒng)的離散事件和單變量連續(xù)行為進行準確描述和分析,并能對離散事件與連續(xù)行為之間的業(yè)務(wù)邏輯進行挖掘。以一個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為例,構(gòu)建LHPN模型,對系統(tǒng)業(yè)務(wù)邏輯進行挖掘分析,驗證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過系統(tǒng)可達圖計算驗證了方法的可靠性。實例證明該模型能夠有效地對微電網(wǎng)系統(tǒng)進行建模和分析。將此建模方法用于混合系統(tǒng)的最優(yōu)控制和決策有待進一步研究。此外,此建模方法僅適用于單變量連續(xù)系統(tǒng),而對于多變量連續(xù)系統(tǒng)需要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庫所表達式變遷
        基于FPGA 的有色Petri 網(wǎng)仿真系統(tǒng)設(shè)計*
        電子器件(2021年1期)2021-03-23 09:24:02
        一個混合核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算子范數(shù)表達式
        表達式轉(zhuǎn)換及求值探析
        淺析C語言運算符及表達式的教學誤區(qū)
        40年變遷(三)
        40年變遷(一)
        40年變遷(二)
        清潩河的變遷
        利用Petri網(wǎng)特征結(jié)構(gòu)的故障診斷方法
        一種遞歸π演算向Petri網(wǎng)的轉(zhuǎn)換方法
        黄片视频免费在线观看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国产av乳头久久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av在线|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欧美日韩一卡2卡三卡4卡 乱码欧美孕交| 久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 日日噜噜夜夜久久密挑| 国产精品久久久三级18|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青青青免费在线视频亚洲视频| 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av多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手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开心激情站开心激情网六月婷婷|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的区别|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成人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日本熟妇少妇| 亚洲国产色婷婷久久精品| 青春草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不卡| 亚洲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中年熟妇的大黑p| 麻豆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人与嘼交av免费| 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又色又爽又黄的a片18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欧美 |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偷柏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久久久天堂国产精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