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案發(fā)時間為1988年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潘清岳在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后,湖南省湘西州永順縣檢察院于2010年6月對該案作出了不起訴決定。同年10月,湘西州檢察院以永順縣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書確有錯誤為由予以撤銷。同年12月21日,湘西州保靖縣法院依據(jù)1979年刑法判決潘清岳犯“流氓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潘清岳不服上訴至湘西州法院。今年4月16日,湘西州法院認為原判認定的部分事實不清,合議庭評議案件違法,依法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
法院認定的幾起犯罪事實
潘清岳,綽號“潘大”,生于1963年,湘西永順縣人。法院審理查明了潘清岳在1988年11月10至12日發(fā)生的幾起犯罪事實。
1988年11月初,潘清岳請假從長沙電視學?;氐较嫖魍良易迕缱遄灾沃荩ㄒ韵潞喎Q湘西州)永順縣。聽說向昌永、王光義一伙把廣播劇的錄像場砸了,潘清岳很生氣。
11月10日上午,潘清岳和好友彭植在百貨公司門口大街上,碰見了向昌永、王光義的同伙向友華、曾傳興,便上前將兩人打倒在地。潘清岳對他們說:“我請了一個星期的假,在街上看到你們一個打一個?!?/p>
11月11日上午,潘清岳在街上碰到向昌永。向昌永對他說:“下午3點到我的修理廠里來,我喊他們向你認個錯。”當天下午3點左右,潘清岳來到修理廠找向昌永,兩人發(fā)生了爭吵。這時,彭植帶了10多個人趕來,雙方對峙了一會兒,沒有動手。
11月11日晚上,潘清岳與彭植等人在酒館喝酒,向昌永、王光義等人也來到酒館,雙方再次發(fā)生爭吵。在此期間,潘清岳和王光義打了起來。潘清岳被刺了一刀,王光義逃跑了。
11月12日上午10點左右,潘清岳邀人一起找王光義賠醫(yī)藥費。
在路上,他們碰到了向昌永、曾傳興、向友華等人,雙方發(fā)生沖突,向昌永等人被毆打。之后,潘清岳在酒館找到王光義,用鐵罐打了他幾下。
11月12日晚,張建等6人在永順縣的青江旅社喝酒。路過此處的潘清岳和米顯東(已判決)與他們發(fā)生了爭吵。
潘清岳當即拿出一把刀架在石老二(張建的朋友之一)的脖子上,石老二用手奪刀,右手掌和左手背被潘清岳劃傷。這時,站在石老二身后的張建說:“你想殺人!”潘清岳便反手打了他一巴掌。
見狀,與張建同桌的其他人急忙跑到旅社門口的柴堆里拿柴棒進行反擊,潘清岳被打傷后離開現(xiàn)場。米顯東與對方繼續(xù)打斗,并用木棒擊打張建的頭部,致其倒地,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32年后再次進入追訴程序
2008年12月23日,潘清岳到永順縣公安局投案,被依法逮捕。2009年3月10日,他被取保候審。
2010年1月23日,潘清岳與被害人張建的母親達成刑事和解協(xié)議。他向張建的母親賠償經(jīng)濟損失2.5萬元,取得了諒解。2010年6月28日,永順縣檢察院對潘清岳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去年10月,湘西州檢察院以永順縣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書有錯誤為由,予以撤銷。之后,湘西州保靖縣檢察院對這起時隔32年的刑事案件再次進入追訴程序。
10月14日,經(jīng)保靖縣人民檢察院批準,潘清岳被保靖縣公安局依法逮捕,羈押于保靖縣看守所。
去年11月27日,保靖縣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潘清岳犯尋釁滋事罪,向保靖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保靖縣人民檢察院指控稱,1988年11月10至12日,被告人潘清岳為逞強耍橫,糾集他人多次持兇器毆打向昌永、王光義等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其行為觸犯了1997年刑法(是在1979年刑法基礎上修訂的,于199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293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尋釁滋事罪追究刑事責任。之后,湘西州中級人民法院指定該案由保靖縣人民法院審理。
根據(jù)“從舊兼從輕”原則,以流氓罪判刑
去年12月25日,保靖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法院認為,被告人潘清岳為逞強耍橫,糾集他人多次持兇器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破壞公共秩序,情節(jié)惡劣,應當以流氓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公訴機關起訴指控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但指控的罪名(尋釁滋事)與審理認定的罪名不一致,應當按照審理認定的罪名,即按流氓罪定罪處罰。最終,保靖縣人民法院依照1979年刑法(新中國第一部刑法,于198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關條款,認定被告人潘清岳犯流氓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
公開資料顯示,流氓罪系1979年刑法中設定的罪名,是指公然藐視國家法紀和社會公德、聚眾斗毆、尋釁滋事、侮辱婦女或破壞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節(jié)惡劣的行為,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為什么法院沒有采納檢方指控的尋釁滋事罪,而認定潘清岳犯流氓罪呢?
保靖縣法院在判決書中寫道,尋釁滋事罪第二款量刑幅度(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尋釁滋事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比流氓罪第一款量刑幅度重,根據(jù)刑法“從舊兼從輕”原則,故本案適用1979年刑法較為適宜。
那么,什么是刑法的“從舊兼從輕”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有利于被告人”的準則。該規(guī)定主要是針對1997年刑法頒布前的行為如何適用等問題。
舉例說明,如果一個人的犯罪行為發(fā)生在1997年刑法頒布前,此時,要考慮的是先適用1979年刑法,即行為時的法律規(guī)定。如果適用1979年刑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話,則應對被告人適用1979年刑法。如果是適用1997年刑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話,則應對被告人適用1997年刑法,這便是所謂的“從舊兼從輕”原則。
“從舊兼從輕”原則是我國處理各種法律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除了刑法適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問題也都適用該原則。
該案引發(fā)爭論
然而,該案在庭審時爭議頗大。
潘清岳的辯護律師王梓涔提出,2010年,永順縣檢察院對本案作出了不起訴決定。公訴機關在沒有新證據(jù)的前提下撤銷不起訴決定,并再次提起公訴,屬于法律重復評價,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及“一事不再罰”的基本原則(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jù),給予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處罰。一事不再罰的目的在于防止重復處罰,體現(xiàn)過罰相當?shù)姆稍瓌t,以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且該案超過了追訴時效。
另一名辯護律師楊東兵也在辯護意見中指出,湘西州檢察院撤銷不起訴決定存在不合法、適用法律錯誤、認定事實不客觀等情形。
針對是否超過訴訟時效,保靖縣法院認為,本案案發(fā)于1988年,2008年12月23日,潘清岳投案自首。由于刑事案件的最長追訴期限為20年,本次追訴行為并未超過訴訟時效。
本案中,湘西州檢察院經(jīng)審查認為,永順縣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確有錯誤。因此,撤銷不起訴決定有法律依據(jù),不存在重復評價,且不違反“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審判決后,潘清岳不服,向湘西州法院提起上訴。今年4月16日,湘西州法院作出了撤銷原判,發(fā)回保靖縣人民法院重審的裁定書。湘西州法院認為,該案原判認定的部分事實不清,合議庭評議案件違法。
“此案的疑點很多?!蓖蹊麂拐f,“目前,案件還在審理過程中,暫不宜公開?!?/p>
(《重慶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