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為五加科植物人參的干燥根和根莖,主產(chǎn)于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野生者名“野山參”或“山參”?!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將人參列為上品,認為其大補元氣,具有補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安神益智等功效,適用于脾、肺、腎、心氣虛之證,是中醫(yī)治療虛勞內(nèi)傷的第一要藥。
脾氣虛這類人群表現(xiàn)為腹脹、大便溏薄、體倦神疲、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等,可取人參、白術(shù)、茯苓一同煎煮服用。
肺氣虛表現(xiàn)為氣短自汗、咳嗽無力、聲音低怯、易于感冒,甚至有水腫、小便不利等癥。人參長于補肺氣,能改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等癥,可取人參與五味子、蘇子等藥同用。
腎氣虛腎氣虛表現(xiàn)為尿頻或尿后余瀝不盡、遺尿、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帶下清稀、神疲乏力、眩暈健忘、腰膝酸軟等?!稘健分械娜藚⒑覝浅_m合補腎氣,取人參與胡桃、生姜配伍,可補腎陽、益腎經(jīng)。
心氣虛表現(xiàn)為心悸、胸悶氣短、脈虛等,《證治準繩》中的養(yǎng)心湯,用人參配伍黃芪、茯苓、茯神、當歸、川芎、柏子仁、酸棗仁、遠志、五味子等,對心氣虛者有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個人體質(zhì)差異,以上方劑需要在醫(yī)生辨證指導下使用。有實證、熱證者慎用人參;人參大補元氣,不宜大量、長期食用,也不宜與濃茶、綠豆、白蘿卜、萊菔子等同服,以免削弱或抵消補益之功。
(摘自《生命時報》文/楊麗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