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雋,仲 凱,徐 杰,遲宗欽,王傳珍,汪彥宏,孫 倩
(煙臺市森林資源監(jiān)測保護服務中心,山東 煙臺264000)
刺槐突瓣細蛾Chrysaster ostensackenella (Fitch,1859)是我中心技術人員于2012年在開展林業(yè)有害生物野外調查工作時發(fā)現(xiàn)的一種刺槐潛葉性害蟲,屬國內首次發(fā)現(xiàn)。該蟲以幼蟲潛入刺槐葉片內危害,取食葉肉,被害處形成半透明潛斑,隨幼蟲取食和齡期增長,潛斑逐漸擴大;多頭幼蟲潛食同一葉片的,常多個潛斑相連成一大斑,往往一個大斑占葉面的2/3 以上,從而使整個小葉片枯黃。在煙臺危害嚴重林片,小葉片被害率達80%以上,使成片樹木葉片枯焦,影響樹木光合作用,樹木營養(yǎng)不良,生長受到很大影響[1-3]。
為控制該蟲危害,分別采用葉面噴霧、樹干打孔注藥的施藥方式,選用不同種類、梯度的殺蟲劑進行了林間防治試驗,篩選出了具有良好效果的防治組合。
試驗地設置于萊山區(qū)院格莊街道辦事處朱雀山森林公園東北部,北緯37°15′14.3″,東徑120°24′16.8″,海拔158 m,面積5 hm2。刺槐、麻櫟混交林,以刺槐為主,刺槐多20年生,高10 m 左右,胸徑10~15 cm。下層多刺槐萌生小樹,高2 m 左右,適宜于調查觀察和做防治試驗。該地于2013年發(fā)現(xiàn)刺槐突瓣細蛾,危害較嚴重,有蟲株率達90%以上。
本試驗所用農(nóng)藥為:5%阿維菌素乳油(山東東泰農(nóng)化有限公司)[4]、25%滅幼脲懸浮劑(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25%甲維·滅幼脲懸浮劑(東莞市瑞德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5]+2000 倍滲透液(通化綠地農(nóng)藥化學有限公司、石家莊亞歐化工制劑廠)、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河北金德倫生化科技有限公司)[6]、40%氧化樂果乳油[7](山東大成農(nóng)藥股份有限公司)。
3WBD-18L 背負式電動噴霧器、BG305D 樹干打孔注藥機(山東華盛藥械有限公司)。
本次試驗,采用兩種施藥方法。在試驗樣地內設立標準地,面積約2000 m2,隨機選取林下2 m 左右高的刺槐萌生苗采用噴霧方法,胸徑10 cm 以上、樹高5 m 以上的大樹采用樹干打孔注藥[7]方式進行。
1.4.1 噴霧防治試驗
噴霧試驗設置5 個農(nóng)藥處理和1 個清水對照:5%阿維菌素乳油用水稀釋1000 倍、2000 倍和3000倍;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3000 倍、4000倍、5000 倍; 25%滅幼脲懸浮劑用水稀釋2000 倍、3000 倍、4000 倍;25%甲維·滅幼脲懸浮劑用水稀釋3000 倍、4000 倍、5000 倍;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用水稀釋1000 倍、2000 倍、3000 倍,分別+2000 倍滲透液。每種濃度3 個重復,在幼蟲初孵期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每種濃度處理3 個標準株,每個標準株選取幼蟲較多的一個樣枝,在噴藥2天后開始觀察,每2 天觀察一次,持續(xù)觀察6 天,記錄死蟲數(shù)及活蟲數(shù)。同時用清水作為對照,計算幼蟲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1.4.2 樹干打孔注藥防治試驗
樹干打孔注藥防治試驗選用內吸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和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氧化樂果乳油用原液、2 倍液、3 倍液3 種濃度,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5 倍、10 倍、20 倍,根據(jù)所選樣株胸徑大小,按每cm 胸徑注入藥液1 mL 的量注藥[7]。每種濃度處理3 個樣株,每個樣株選取幼蟲較多的一個樣枝,在打孔注藥2 天后開始觀察,每2天觀察一次,持續(xù)觀察15 天,記錄死蟲數(shù)及活蟲數(shù),同時用清水作為對照,計算幼蟲死亡率、校正死亡率。
根據(jù)下列公式計算蟲口死亡率及校正死亡率:
蟲口死亡率(%)=[防治后死蟲數(shù)/(防治后死蟲數(shù)+防治后活蟲口數(shù))]×100%
校正死亡率(%)=[(處理組死亡率-對照組死亡率)/(100-對照組死亡率)]×100%
利用5%阿維菌素乳油、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滅幼脲可濕性懸浮劑、25%甲維·滅幼脲懸浮劑、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 (+2000 倍一加凈滲透液)等5 種農(nóng)藥噴霧防治試驗,結果見表1 。
由表1 可以看出,25%滅幼脲懸浮劑防治刺槐突瓣細蛾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為25%滅幼脲懸浮滲透性較差,其殺蟲機理主要是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在葉片內潛食危害的刺槐突瓣細蛾幼蟲作用較小。而具有一定滲透性能的5%阿維菌素乳油1000×、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25%甲維·滅幼脲懸浮劑3000×、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1000×~3000×(+2000 倍滲透液)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2000 倍滲透液,由于滲透液增加了藥劑的滲透性能,3 種濃度防治效果達到87%~97%,防治效果最好,按照“農(nóng)藥減量控害的原則”和用藥經(jīng)濟性,用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2000×(+2000 倍一加凈滲透液)噴霧防治最經(jīng)濟有效。
利用40%氧化樂果乳油和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打孔注藥防治效果見表2。
從表2 可以看出40%氧化樂果原液、2 倍液和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 倍液樹干打孔注藥防治刺槐突瓣細蛾取得了良好效果。按照“農(nóng)藥減量控害的原則”和用藥經(jīng)濟性,用40%氧化樂果乳油2 倍液和25%吡蟲啉5 倍液樹干打孔注藥防治刺槐突瓣細蛾較經(jīng)濟有效。
表2 樹干打孔注藥防治效果
3.1 用5.5%阿維·殺鈴脲懸浮劑2000 倍液(+2000倍一加凈滲透液)噴霧防治,利用40%氧化樂果乳油2 倍液或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5 倍液進行樹干打孔注藥防治均取得90%以上防治效果。
3.2 防治時間上,5月中下旬第1 代幼蟲初孵期防治效果最佳,但由于刺槐是重要的蜜源植物,5月份正是刺槐盛開、蜂農(nóng)放蜂的最佳時期,為了保證蜜蜂安全,保護蜂農(nóng)的經(jīng)濟利益,確保食品安全,刺槐突瓣細蛾防治要避開放蜂期。防治第2 代幼蟲,以初孵期即6月中、下旬為最佳防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