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是非洲第一大島。它遠離非洲大陸,孤立在印度洋上。島上的動植物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演化,造就了許多獨一無二的物種,狐猴是其中的代表。有人說,來到馬達加斯加沒有見到狐猴就等于沒來,我們也是這么認為的。所以,“尋找狐猴”就是我們這次科考的首要任務。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年輕科學家們36次進入神秘的馬達加斯加島,與10 000多個物種親密接觸。他們都經(jīng)歷了什么?接下來,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為你呈現(xiàn)奇妙無比的馬達加斯加!
最后的大狐猴
許多人對狐猴的了解僅限于環(huán)尾狐猴。事實上,狐猴有一個大家族,現(xiàn)存成員大約100種,環(huán)尾狐猴只是其中一種。馬達加斯加全島的自然環(huán)境差異很大,不同的生境中分布著不同的狐猴。其中,生活在東部雨林的大狐猴最為珍稀,昂達西貝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是它們最后的棲息地。很多外地人來到這里,只為一睹大狐猴的風采。
要想看到大狐猴,必須徒步走到昂達西貝雨林的深處,而能不能找到它們還要看運氣,據(jù)說有10%的人無功而返。我們這次的運氣將如何呢?
徒步保護區(qū)
一大早,向導帶著我們一行人徒步進入保護區(qū),直奔雨林深處,去尋找常常在清晨出來覓食的大狐猴。
在所有現(xiàn)存狐猴中,大狐猴的個頭是最大的。但就算位列第一,大狐猴的體重最多也只有10千克。不過,大狐猴的叫聲特別大,僅次于南美洲叢林中的吼猴。向導告訴我們,要找到大狐猴,追蹤聲音比尋覓身影更有效。不過,我們在雨林里走了很久也沒有聽到特別的叫聲。
好在,雨林間的小路上有很多其他的驚喜等著我們——從可愛的小蘑菇到美麗的馬達加斯加鳳仙花,從會“飛”的棘腹蛛到比手掌還大的長條狀蝸?!蠹沂掷锏南鄼C“咔嚓、咔嚓”響個不停。突然,遠處傳來一陣奇怪的叫聲。那聲音尖利而又狂野,很有穿透力,響徹整個雨林。
大家停住說笑,瞪大眼睛,豎起耳朵。雖然有些隊員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叫聲,但他們顯然明白這意味著什么,全都屏住了呼吸,因為那是大狐猴的叫聲。
好運氣會來得這么早,這么快?我們還真不敢相信。果然,大狐猴的叫聲漸漸遠去,最后徹底消失了??吹酱蠹夷樕下冻鍪谋砬椋驅钩隽怂摹敖^招”——用播放器播放大狐猴叫聲的錄音。據(jù)向導說,學大狐猴叫或者播放錄音可以吸引大狐猴前來尋找同伴。通常,兩三個向導在雨林的不同區(qū)域同時使用“絕招”,并通過無線對講機聯(lián)絡,誰先發(fā)現(xiàn)大狐猴,就發(fā)出信號,通知其他人趕過去。
不過,我們不主張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大狐猴是通過叫聲進行聯(lián)絡的,人工制造叫聲會干擾大狐猴的行為,讓它們精神緊張,營養(yǎng)不良。
大號“考拉”
大家繼續(xù)向雨林深處走去。不知過了多久,一聲尖叫從樹上傳來。我們吃了一驚,抬頭一看,一只狐猴在樹上。
那不正是我們苦苦尋找的大狐猴嗎?它騎在高高的枝丫上,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里透露出好奇。所有人愣了半天才回過神來,有些隊員湊在一起,激動地討論,但向導噓了一聲,讓大家立刻安靜下來:我們的聲音會把它嚇跑的。
雖然離得很遠,我還是能看清楚大狐猴的身體。厚厚的毛發(fā)呈黑白色和灰色,再加上短短的嘴、粗壯的四肢,它看上去就像大號的考拉。這家伙的聲音果然很大,剛才的叫聲讓我們的耳朵一直嗡嗡響,甚至讓人有點兒毛骨悚然。
當大狐猴轉身時,一根短短的尾巴擺來擺去。當它在樹枝間跳躍時,身手十分敏捷。望著大狐猴遠去的身影,我們不禁感慨:馬達加斯加全部的大狐猴加起來也不超過200只了,真希望它們能像我國的大熊貓那樣,得到很好的保護,種群數(shù)量不斷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