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輝 王玨婧
1990年12月28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于1991年5月15日正式施行。1993年2月,上海市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上海市實施殘疾人保障法辦法。多年來,本市認真貫徹落實殘疾人保障法和實施辦法,從各方面保障和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今年34歲的王任杰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聯絡處的三級主任科員。作為三級肢體殘疾人,他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市級機關的一名公務員。2014年,本市開始實施的公務員殘疾人專項招錄政策使王任杰夢想成真。這是本市依法保障殘疾人合法權益的一個縮影。此前,市人大常委會于2013年修訂了上海市實施殘疾人保障法辦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均須按在職職工人數1.6%的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yè),達不到規(guī)定的應繳納殘疾人就業(yè)保障金。
30年來,本市認真貫徹落實殘疾人保障法和上海實施辦法,依法保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推進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殘疾人群體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生活更有尊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市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殘疾人群體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
無障礙環(huán)境讓殘疾人出行無憂
上海目前持證殘疾人總數約59.9萬,其中肢體殘疾接近50%,與其他外省市相比,上海老年殘疾人的占比更高。除了殘疾人,社會群體中大量的老人、孕婦、兒童更將是無障礙設施的受益者。“十三五”期間,本市累計完成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萬余戶。其中,“為1000戶農村困難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連續(xù)兩年成為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
“經過多年的城市建設,本市各類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筑已經基本做到了無障礙設施全面覆蓋,城市道路的無障礙建設也已經形成了常規(guī)化?!笔袣埪撚嘘P部門負責人說,目前城市盲道已基本全覆蓋,公共交通也已經成為了無障礙出行的主要載體,軌道交通的所有線路站點包括磁懸浮都具備無障礙設施,全市每年共投入一千輛左右?guī)в械吞ぐ寤蚓邆渖笛b置的無障礙公交車,共設置了8000多個無障礙停車位和200輛無障礙出租車。此外,上海的無障礙電子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可通過“上海地圖” “上海交通” “上海殘疾人”等網站和App查詢,其中有各類無障礙廁所、地鐵無障礙出入口、無障礙賓館酒店等訊息。
為進一步推進無障礙信息建設,幫助殘疾人了解各類政務服務智能終端及PC端智慧化應用的服務內容,熟練掌握操作技能,解決殘疾人因行動不便辦事“跑動難”問題,2020年起,市殘聯聚焦涉及殘疾人的高頻事務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tǒng)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chuàng)新并行,切實解決殘疾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通過購買服務,由專業(yè)團隊采取現場教學、手把手指導操作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等領域的綜合性智能化應用終端培訓,截至目前,參與培訓的殘疾人已達3300余人次。
據市殘聯負責人介紹,2003年,本市以政府規(guī)章的形式出臺了《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和使用管理辦法》,這也是全國第一部無障礙建設的政府規(guī)章,在此后又陸續(xù)頒布了《上海市無障礙設施設計標準》《上海市無障礙設施建設實施導則》等一系列政府規(guī)章及規(guī)范標準,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從此跨入了快車道。不久前,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與管理辦法》,即將于6月1日起施行。其中對6種無障礙信息傳播與交流方式、11項無障礙社會服務條款進行了規(guī)定,明確了無障礙設施建設與維護要求。
目前,本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仍存在一些短板。在網絡博主“大程子好妹妹”的VLOG中為上海地鐵的無障礙電梯等基礎設施打了滿分,因肢體殘障出行需要乘坐電動輪椅的她展示了自行乘坐地鐵進出站和地鐵工作人員到站接應的情形。在對比了廣州、深圳、青島、杭州、香港等多地地鐵后,“大程子好妹妹”對上海地鐵所缺少的輪椅渡板產生了疑惑。上海各項無障礙出行盡管已全面達標,但仍有不少細節(jié)需要進一步改善。
“老爺車”成上海街頭靚麗風景線
2005年,首臺無障礙專用旋轉座椅的誕生為當時在滬舉辦的特奧會和滬上不少行動不便人士提供了便利服務。2014年,因通體呈現土豪金色而走紅網絡的上?!袄蠣斳嚒遍_始為殘障人士提供服務,成為了上海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無障礙出租車第三方服務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由強生公司負責運營的無障礙出租車共200輛,優(yōu)先滿足下肢重度殘疾人的預約用車。相對于普通出租車14元起步價和2.4元/公里的運價,無障礙出租車為18元起步價加1元汽燃油附加費,運價為2.6元/公里;考慮服務對象為殘障老人居多,目前仍采用62580000電調平臺為唯一約車方式,預約用車需另外支付4元預約費;對于高出普通出租車定價標準的那部分費用,市殘聯給予90%的費用補貼。
曾有市民反映,90歲的老母親骨折后評定出了四級殘疾證,卻叫不到無障礙出租車。針對“用車難”的槽點,強生車隊負責人表示,自2018年2月投入新車型以來,每日運營車輛維持在95%以上,扣除班次、維修等情況基本做到全部投入運營,在疫情期間的出車率依然達到75%。據統(tǒng)計,目前車隊為“白名單”人士(下肢重度殘疾人)提供預約服務約1000車次/月,其中涉及補貼約400車次/月,對于“白名單”人士的來電預約,滿足預約率較前大幅提升,可達75%,但面對社會群體中其他類殘疾人士、老年人、病患群體以及在郊區(qū)生活的殘疾人的用車需求,仍是杯水車薪。
盲童高考考出了600多的高分
今年5月15日是第31個“全國助殘日”。這一天,黃浦區(qū)特殊教育職業(yè)學校中職班的小胡與上海威超廣告公司簽訂了《錄用意向協議書》?;加休p度自閉癥的小胡有繪畫天賦,還能背誦很多經典的廣告臺詞。而在三年前,視力全盲的上海盲童學校應屆生王蘊在全國統(tǒng)一高考中考出了623分的好成績,成為當年的一大新聞。
多年來上海以發(fā)展殘疾人特殊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機制、提升殘疾人特殊職業(yè)教育質量為目標,從促進基礎教育融合發(fā)展、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模式、發(fā)展殘疾人終身教育、健全殘疾人教育保障機制四方面開展工作,殘疾人教育水平顯著提升。
據統(tǒng)計,本市“十三五”期間6-14周歲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8%,共設立了18個特殊職業(yè)教育辦學點,已有3035名殘疾人從開放大學畢業(yè)。本市完善了殘疾人教育救助制度,僅2016-2019年,全市享受助學補貼的殘疾人學生和生活困難殘疾人家庭子女就有6000多人次,發(fā)放助學補貼3000多萬元。
精準康復讓殘疾人有滿滿獲得感
因早產和出生缺陷導致言語殘疾的女孩小劉今年3歲,目前已經接受兒童認識能力、語言與交往能力等訓練近1年,現在已經能夠說出一些簡單的話語。作為上海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體系的核心支撐力量,“陽光寶寶卡”為大量像小劉一樣因經濟條件并不寬裕而延緩或放棄對孩子進行康復的家庭提供了巨大經濟支持,從根本上調動了殘疾兒童家庭對康復的積極性。三級肢體殘疾人老陳在其56歲時運動功能開始顯著下降,主動申請適配輔具。殘聯工作人員在為他適配輔具的過程中,不僅指導他如何正確、安全地使用相關輔具,同時也開導他克服心理層面的抵觸情緒。如今老陳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使用拐杖,安全感也增強了。
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陸續(xù)出臺、實施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殘疾人養(yǎng)護服務、輔助器具適配等一批惠及殘疾人民生的康復與輔具服務政策,通過精準康復服務,提升殘疾人獲得感。同時規(guī)范建設精神殘疾人“陽光心園”、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輔助器具服務社”等社區(qū)康復服務機構,發(fā)揮其就近、就便、實用的特點,為殘疾人社區(qū)康復提供基礎保障。截至2020年,本市有需求的殘疾人康復服務覆蓋率達99%以上、輔助器具適配率達99%以上。
聽電影 視障人士走進了電影院
“走進電影,聆聽講述,感受情懷,這里是徐匯區(qū)‘匯影心聽無障礙電影線上沙龍?!?月29日,在光影之聲無障礙影視文化發(fā)展中心的直播室內,在盲人解說員余錦熠的主持下,無障礙電影解說詞撰稿人闕政正在進行“如何寫影評”系列講座,與之在公屏彈幕上交流互動的是一群特殊的視障聽眾。
目前開展的“無障礙電影”主要是服務于視障人士的特殊影視形式,通過現場配音解說,幫助視障觀眾理解和欣賞電影。2012年6月,市殘聯等單位率先在國泰電影院推出了全國首個無障礙電影專場,開創(chuàng)了在商業(yè)影院播放無障礙電影的先河。此后,市、區(qū)共有18家影院每月為殘疾人放映一場無障礙電影,每年放映200多場次,去年因疫情停止放映,今年5月起恢復。2013年,“舉辦無障礙電影日活動”正式寫入《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辦法》。
“在2020年初發(fā)生新冠疫情之前,每月最后一個周四上午9點是固定的無障礙電影專場。每次專場,2號影廳內236個座位座無虛席?!眹╇娪霸簶I(yè)務經理張欣妮說,前來進行現場電影解說的是由上海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播音員和部分資深電影講解人組成的志愿者隊伍。蔣鴻源、韓穎兩位視障人士也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曾是上海電影公司策劃總監(jiān)的蔣鴻源憑借著僅有0.02的微弱視力撰寫了近100部無障礙電影腳本,韓穎所在的“光影之聲”每年為市殘聯社區(qū)“陽光院線”制作50部無障礙電影,包括撰稿、解說、合成等。無障礙電影受到視障人士的歡迎。韓穎回憶說:“一聽到我們要播放《紅海行動》,盲人觀眾都相當興奮,家里什么事都不干了,就要家人帶他去搶票?!?/p>
目前,無障礙電影已通過數字渠道推送至全市各個“陽光院線”的社區(qū)放映點。自2014年本市啟動“陽光院線”社區(qū)無障礙電影項目以來,2020年本市街鎮(zhèn)(鄉(xiāng))社區(qū)無障礙電影放映點已達到100%全覆蓋,成為上海殘疾人文化生活的一張名片。
(本文圖片由市殘疾人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