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樹 陳海洲 易梅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常見的皮膚病,引發(fā)該病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病毒早期潛伏在人體神經節(jié)和神經根,一旦免疫力低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會進一步加速繁殖,大面積擴散至人體神經分布區(qū),從而導致患者發(fā)生病變的神經區(qū)出現(xiàn)皮膚簇集性水泡的,且伴發(fā)陣發(fā)性疼痛[1]。針對大部分帶狀皰疹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其臨床效果均沒尚可,但是部分患者因為自身免疫力較弱,治療后雖皮膚癥狀好轉,但是會并發(fā)后遺神經痛,老年患者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不僅會對其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還會嚴重威脅身體健康。本次通過對本院60 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西藥聯(lián)合微波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本院診治的60 例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0 例。觀察組男16 例,女14 例;年齡22~74 歲,平均年齡(42.32±11.38)歲。對照組男15 例,女15 例;年齡23~73 歲,平均年齡(42.41±11.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對本次研究知情并批準進行。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帶狀皰疹后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 版)》診斷標準,患者皰疹情況均已出現(xiàn)結痂并脫落;②精神、認知等正常,能夠有效配合治療;③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疾病患者;②對研究中的西藥和微波存在介入治療禁忌證;③嚴重精神疾病、認知障礙,不能有效配合治療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患者予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具體用藥:維生素B1注射液(上海六合堂生物科技項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064)100 mg 肌內注射,1 次/d;維生素B12注射液(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220) 1 mg 肌內注射,1 次/d;布洛芬片(修正藥業(yè)集團長春高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803)0.3 g 口服,2 次/d;連續(xù)治療21 d。
1.3.2 觀察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微波治療,西藥治療藥物、劑量、用法均與對照組一致。微波治療所用醫(yī)療儀器為比利時Fysiomed 12600 型微波治療儀,將輸出功能設定為40 W,頻率為50 Hz,照射治療時間為20 min/d,在照射過程中應注意探頭和皮膚之間的距離保持在5 cm?;颊哒丈洳课蝗绯霈F(xiàn)灼熱感應及時進行距離調整。如需要對陰囊、三叉神經眼支進行治療時需要采取措施對部位進行遮擋,避免損傷。治療7 d 為1 個療程,連續(xù)微波治療3 個療程[2]。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及疼痛緩解、疼痛消除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評定,并以此判定治療效果。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疼痛消除,VAS 評分為0~3 分;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疼痛緩解,VAS 評分為4~6 分;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疼痛無明顯緩解、甚至加重,VAS 評分>6 分??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不良發(fā)應主要有胃痛、食欲不振以及惡心嘔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6.67%高于對照組的6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疼痛緩解及疼痛消除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疼痛緩解時間和疼痛消除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緩解及疼痛消除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疼痛緩解及疼痛消除時間比較(,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帶狀皰疹是臨床上常見的病毒性疾病,一般情況下經過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會得到改善,但是仍會遺留神經性疼痛,時間>1 個月。后遺神經痛為帶狀皰疹最為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患者出現(xiàn)后遺神經痛癥狀,其疼痛性較為頑固,臨床治療具有一定難度[3]。大多數后遺神經痛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針刺痛、燒灼感深部疼痛及電擊樣痛,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感覺遲鈍、感覺過敏和異常性疼痛等,還有患者伴有劇烈的瘙癢。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在慢性全身性疾病及老年患者中多見,因其自身免疫力較弱,病毒易侵入神經,約有20%~50%的帶狀皰疹患者會出現(xiàn)后遺神經痛情況,其發(fā)病率會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而提高,主要發(fā)病部位為肋間神經和三叉神經,部分患者的病程時間可以持續(xù)3~5 年,甚至更長[4]。
以往臨床上針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常規(guī)以鎮(zhèn)痛為主,經過治療后往往效果不太理想,且長時間使用鎮(zhèn)痛藥物治療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嚴重者甚至會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情況,用藥副作用對人體胃腸道的影響較大。現(xiàn)如今,臨床針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采用針灸、光療、西藥及微波治療,可有效緩解疼痛癥狀,但是單一應用療效依舊不太理想。微波是近年來開始廣泛應用于臨床上的物理療法,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應用西藥聯(lián)合微波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為微波可直接作用于人體神經組織,其可以直接穿透進入神經組織內部,從皮膚表面產生熱效應傳輸至神經組織內里,從而使神經組織細胞中的偶極子、中離子以及水分子發(fā)生高頻震蕩,促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使局部水腫情況有效吸收,局部新城代謝進一步加快后強化了粒細胞的趨化吞噬能力,神經組織免疫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5]。相關研究表明,應用微波可以有效改善周圍神經損傷后神經生長因子蛋白的表達,可以增強周圍神經修復能力,從根本上控制神經組織病變情況,最終達到緩解神經疼痛的目的。西藥治療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患者的疼痛情況,而聯(lián)合微波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聯(lián)合治療對于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不僅具有療程短、操作簡單等特點,同時的不良反應少,經過治療后治療效果顯著,疼痛緩解和消除時間較短。
綜上所述,針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應用西藥聯(lián)合微波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其不僅緩解疼痛時間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