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古代女性有詩無文之異況及成因

        2021-07-14 00:38:18張秀玉
        關鍵詞:女作家文章

        張秀玉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國古代女性作家相比于男性作家,無論在作家的數(shù)量還是作品的數(shù)量上,都相差甚遠。本文所說的“無”,并非絕對意義上的“無”,而是相對的極其少,微不足道。就女性作家的創(chuàng)作而言,也是詩多文少,或有詩無文,各種地方性或家族性的女性作品總集,完全是詩詞集而無文,卻命名為“集”或“叢書”。如明代編刻的《四婦人集》,所選唐代薛濤、魚玄機,宋代楊太后,元代孫蕙蘭詩詞為一書,并沒有選文章;明代俞憲編《淑秀總集》、清代周之標選的《女中七才子蘭咳集》《蘭咳二集》都是詩詞集,清代鄒漪評選的《紅蕉集》、季嫻編《閨秀集》,當然所有叫《閨秀正始集》《閨秀柳絮集》的也是女性詩集。更多的是直接命名為詩集、詩鈔、詩選、詩稿等,如《詩媛十名家選》《吳中十子詩鈔》《泰州仲氏閨秀詩合刻》《國朝閨閣詩鈔》等。另外命名為“文選”的,多是詩文同集。如清周壽昌輯《宮閨文選》,收錄文10卷、詩16卷。清代桐城派以古文聞名,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收錄了3個女作家,張英、陳秀貞、洪壽華。三人中,洪壽華為私淑桐城,張與陳承家學受古文法;只有張氏有著作且流傳,但張之《緯青遺稿》錄古今體詩31首,詞若干,并無駢文或散文。女性之文創(chuàng)作極少,留存極少,這是一個顯而易見事實,但并未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疏漏。有個別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學者,如顧廷龍,他認為男女資質稟賦并沒有差別,只是受教育機會不等,致使學業(yè)成霄壤,歐風東漸之后,專門精研學術的女子可與男子并駕齊驅,但以往女性之作“以現(xiàn)存著述論之,則詩文詞為多,而文又遜于詩詞。閨文總集,明以前者,雖有選刻,傳本已尠,而有清三百年間,竟無成書,別集亦甚難得,寧非憾事。”[1](P928)顧廷龍注意到了古代女性作文遜于詩詞,可是并未深究女性“有詩無文”之嚴重及“無文”之源,本文試為辨析。

        一、中國古代女性“有詩無文”之甚

        中國古代女性的詩盛文衰,或稱有詩無文,是一個普遍的異況和感受。因為自中小學到大學中文系,教科書所選中國古代女性作家的文章都極少,但是仔細梳理,又有若干。女性之“無文”到底“無”到何種程度,可以通過數(shù)量對比來認識。

        (一)與男性作家文章數(shù)的對比

        考察中國古代男女作者文章數(shù)量和比例,是令人驚訝的懸殊數(shù)字。張舜徽以三十年之功輯清代文集,為之敘錄,稱總共寓目一千一百余家,有博大精深者,有瑕瑜互見者,有平庸淺薄者,有未厭人意存而不論者,得六百七十余篇,而錄成一編為《清人文集別錄》,他認為:“雖未足以概有清一代文集之全,然而三百年間儒林文苑之選,多在其中矣?!盵2]但遍覽其所作《清人文集別錄》,并無一位女作家。

        清初嚴可均輯唐之前文章為一書,即《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共收錄作者3497人①,《出版說明》認為此書長處是“全”,雖然有些文章不辨真?zhèn)?,或采錄標準不恰當,又有無中生有、選文牽強、張冠李戴等毛病[3](P1-4),但仍能反映此階段文章概貌。據(jù)此書《總目》[3](P3)統(tǒng)計女作家情況如表1:

        表1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女作家比例表

        從作家人數(shù)的對比來看,女作家僅占全部作家總數(shù)的1.5%。作家數(shù)量的對比已是懸殊,實際作品的數(shù)量對比更嚴重。上古三代至秦漢,女作者的作品基本只有一篇文章,有的甚至只留下一句話。如西漢景帝妃子程姬,其《遺孫女征臣書》:“國中口語籍籍,慎無復至江都?!盵3](P178)史上比較著名的女作者文章,有漢代淳于緹縈所作《上書求贖父刑》,全文為:“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妾愿入身為官婢以贖父刑,使得改行自新也?!眱H63字。相比之下,大約同時期的賈誼,收入《全漢文》5篇,總約7500字?!度鬂h文》收班昭文8篇,是少有的例外。實際《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傳》載其有16篇。經(jīng)后人輯錄,今存11篇。另有晉代左棻,作詩、賦、頌、贊、誄諸體,南梁時尚有四卷本,至宋《太平御覽》所載,僅17篇一卷。據(jù)今人考證,左棻著作“包括存目共三十篇:詩兩篇,賦七篇,頌七篇,贊十二篇,誄二篇?!盵4]當然,此表還能反映出區(qū)區(qū)154年的晉朝(266~420)是唐以前歷代中女性作家產(chǎn)生最集中的時期。

        (二)女性作文與女性作詩的數(shù)量對比

        不僅相對于男性作家基本“無文”,相對于女性自身所作詩歌的數(shù)量、質量,女作家之文也屬微不足道。如唐以前最值得稱述的女作家蔡琰,所遺作品僅《悲憤詩》二章、《胡笳十八拍》詩三首,還有詩歌殘句一句。東晉謝道韞,《隋書·經(jīng)籍志》載其所著二卷,詩、賦、誄、頌皆有,但留傳至今的仍是只有詩四首:《泰山吟》《擬嵇中散詩》《詠雪聯(lián)句》《論語贊》。另如班婕妤,被鐘嶸《詩品》列在上品,對其詩歌的稱道遠高于其文。

        從上古三代到清末,大約百分之七十的現(xiàn)存女性著作都是清代的,而這些著作大約九成都是詩歌。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搜羅甚廣,對“凡見于正史藝文志者,各種通志府州縣志者,藏書目錄題跋者,詩文詞總集及詩話筆記者,一一采錄。自漢魏以迄近代,凡得四千余家?!盵1](自序P6)其中卷一至四收錄漢至元代女作家,卷五至六為明代,卷七至二十一為清代。即公元前202年至公元1368年1500多年間女作家占了4卷;276年的明代(1368~1643)占2卷;268年的清代(1644~1911)占了15卷。以每卷所收之作家數(shù),明清亦遠超前代。據(jù)王英志統(tǒng)計胡文楷的《歷代婦女著作考》:“明清兩代就有詩人三千七百五十余人,占中國古代女性作家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清代女詩人約三千五百余家”。[5](總序P2)在這里,王英志實際上將女作家等同于女詩人,事實也是如此,有詩無文的女性比比皆是,有文無詩者百無一二。這些女性著作考、作家集所收并未完備,后又不斷有學者進行輯考增補,但詩文比例大致相同。

        梁乙真專輯清代婦女著作,未錄無專集之零篇斷句。所錄有專集者共309人,基本也都是詩集[6]。今人王延梯輯《中國古代女作家集》[7],也同樣是詩多文少,文近于無。以清朝268年之大一統(tǒng)國家,人口總量在10億以上,女性至少有5億人,但女性文集接近于無,也是人類文明史的特異現(xiàn)象了。

        若認為女作家的文章失傳者多,則男作家也是一樣。基本上歷次改朝換代都有大量的文獻損毀。而經(jīng)歷多次書厄的古代典籍,無論作者性別,遺失的比率大致相同。除兵燹之厄外,典籍在流傳過程的自然選擇,不合用或不被欣賞的更容易散佚[8]。從這個意義上,僅從流傳的作品去分析當時比例或質量,也是可以接近真實狀況的。

        又如,古代女性并無論文專著,但詩話還是比較發(fā)達的。女性所作或專評女性詩作的詩話,自明后期才真正出現(xiàn)。女性詩話的出現(xiàn),說明了女性詩歌創(chuàng)作的繁榮到了一定程度。據(jù)王英志稱,清代閨秀詩話存目三十種左右,但知其存者不過十幾種[5](總序P6),目前見存女性所著有:沈善寶《名媛詩話》,陳蕓著、陳葒注《小黛軒論詩詩注》,施淑儀《清代閨閣詩人征略》。那么,沒有文論應是女性文章不發(fā)達的表現(xiàn)。

        迄今所見古代女性文章集多佚,如《春明退朝錄》稱宋代陳彭年編《婦人文章》十五卷,但今未見。清初王士祿編《然脂集》收上古至清女性著述二百三十卷,今只余四十卷左右,存于不同圖書館。傳至后世的女性文集數(shù)量極其有限,如明江元禧編《玉臺文苑》八卷、江元祚編《續(xù)玉臺文苑》四卷,且被《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批評為:“其書錄女子之文自周訖明,中間多采小說傳奇。如張麗貞《上太守書》之類,至為猥雜……又如《漢武內傳》《神仙傳》《真誥》之屬,皆純構虛詞,托言神怪……尤為不經(jīng)矣?!盵9]上文所言《宮閨文選》二十六卷,為道光時長沙周壽昌所編,實際前十卷為文。清末海鹽張維編《漢魏六朝女子文選》二卷,清末成書,有傳。民國王秀琴編《歷代名媛文苑簡編》[10]二卷,上卷自漢迄明,選文129篇,下卷清至民初,選文107篇,為所見較多者。除此之外,清末民初有幾種女子尺牘總集,如陳韶編《名媛尺牘》二卷及續(xù)編,光緒三十三年逸仙女史編《海上名花尺牘》二卷81篇,1933年徐畹蘭編《香艷書札》七卷,1941年王秀琴編《歷代名媛書簡》八卷。相較中國古代如此漫長的歷史、遼闊的國土和眾多的人口,這樣寥寥可數(shù)的女性文章總集,似應有重要的原因。

        二、學識有缺為“無文”之本

        整個中國古代,女性受教育水平都是遠低于男性的,但是相比之下女性受教育程度最好的時期仍屬明清兩朝。從受教育渠道來說,以父母家教為多,請塾師為次,個別為夫婿所教。美國學者曼素恩統(tǒng)計過清初女性的受教育情況,認為18世紀“中國女作者都來自于社會頂端的精英階層,她們所受的教育程度之高,甚至遠超于我們今天的絕大多數(shù)人。她們許多人過著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特權生活,閑適與飽學將她們與帝國晚期99.9%的婦女隔絕開來。更重要的是,她們中的70%以上來自于中國中部的沿海一隅”[11],但是即使來自這千分之一的受教育的女性,也是很難為文的。即,受學識所限而不能為文,是“無文”最重要的原因。

        以明清時期為例,絕大部分女作家受教育時間并不長,所學內容有限,所著僅有數(shù)量不多的詩歌。通常說來,五至八歲開始讀書,有從母教,有從父教,有隨同兄長學習。女子學習內容,普遍是《女誡》《女則》《孝經(jīng)》,有的讀過《論語》《詩經(jīng)》或唐宋詩,個別涉及經(jīng)史制藝。十五歲至二十歲間出嫁,識字在三千左右。實際未嫁之前需有大量的時間學習女紅,真正通過出嫁之前的學習且能作詩寫文的女性,必須是天賦極好的。

        從當前的考證成果來看,明清女作家能夠列入各種著述目錄的,多半是零篇斷句或僅一卷詩歌,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從作者本身學習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受教育時間和水平有限。清季吳文媛為江蘇元和人,七歲開始其父教其讀書,識字三千,便可作詩,“乃以方字三千,致以聲韻”。又學過《內則》一篇,其父誡之:“女子之識字也,不過數(shù)千,不必墨舞而筆歌,焉用執(zhí)經(jīng)而難字;宜勤工于繡作,莫懶惰于饋事?!盵1](P299)所著有《女紅余緒》一卷。江蘇吳江人許瓊思,嫁與丘壑為繼室。據(jù)丘敘,許瓊思4歲母親教授毛詩,未讀完,5歲習女紅遂輟業(yè)。21歲嫁與丘壑,隨夫取閱書籍,不求甚解,丘壑稱:“故其詩真,由其情真;其性真,未始有詩,未始知有詩,汩汩然來,故不必能詩,而為能詩者之所必不能?!盵1](P569)有詩集《宛懷韻語》五十八頁。像柳如是這種讀書晚卻著述多的是極少有的例外。柳如是初適陳子龍,由陳子龍教之作詩寫字:“初適云間孝廉,孝廉教之作詩寫字,婉媚絕倫。棄去游吳越間,以詞翰名。及歸宗伯,堆書征僻,訂訛考異,間以諧謔,略似李易安在趙德甫家故事?!盵12]嫁給錢謙益以后熱衷于做文章考據(jù)之事,應該是學業(yè)、見識精進。

        能夠作八股文的女性極少。乾隆時天長人陳士更是極少的例外。其父陳以剛是池州府學教授,因士更聰慧,將所學盡傳授于她。陳士更工詩,精書法,能作制藝文,然而只有一首詩作傳下來[13](P27)。合肥李玉娥也曾學習經(jīng)義。李玉娥為李鴻章小妹,小時候喜讀《資治通鑒》,其父閑暇時親自教授經(jīng)義、古文詞,“稍長,通群書,嫻吟詠。凡有所作,戛獨造。律句清麗處,不減劍南?!盵13](P72)但所作僅《養(yǎng)性齋詩集》,且已佚,只存一詩,并無文章。

        實際女子之作詩,很多停留在學人語的程度,并不真正發(fā)自己思想聲音,不宜過高評價。如李白華出嫁后方讀書識字:“幼不知書,歸蜨扉居士,閨房靜好,教之識字,由是知吟?!盵1](P327)其詩集《思媚堂詩草》,至今尚存,國家圖書館有藏。所作如《詠竹》有:“生來竿自直,不賴好風扶?!薄对伱贰罚骸坝泄欠街?,無心不畏寒?!蹦芤郧逍略~語表達人所皆知且世人常道之情景和思想。就女性詩歌的內容類型來看,傷春悲秋、離愁別緒、詠物傷懷還是占了絕大多數(shù)的,也就是說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較小,禁閉于狹窄的個人世界。

        即使在能舞文弄墨的女性中,讀書量大、有周游各處經(jīng)歷、有四處交往機會的女性并不多,作文的需要極少。清代定遠陳燕軒有《古香閣吟草》,收詩173首、詞9首、文3篇,作品存世已屬較多。生平足跡半天下,是其他女性難以達到的:“外王父為吾皖詞宗,翔步木天,改官金部,所交皆海內知名士,主壇坫者廿余年,亦命吾母開東閣、結閨友,商榷詩史,雍雍和鳴。既而庾嶺隨車,端溪授硯,山川勝概,寄之于詩。迨至梓里歸來,小山題詠,攬物興懷,未嘗廢焉。無何,而戎馬倉皇,舟車倥傯,君苗焚絕,剩有殘編?!盵13](P53)同樣,清末含山慶鳳暉,承母教,并隨父母宦游燕晉,作詩以記,有詩集3卷,詞1卷[13](P77)。既得到較好的教育,又能有豐富的經(jīng)歷,是女性作家中難得的。

        浙江海寧查昌鹓,幼年由長兄教授學習:“初授《毛詩》《女孝經(jīng)》及《內則》《女訓》,訖于小學四子書,略皆成誦;復授唐詩數(shù)百篇,徒伸呫嗶,未遑講解?!盵1](P426)15歲輟讀,閑時研讀所誦詩文。查氏出嫁后,與丈夫唱隨16年,老年時做詩選。編選有《學繡樓名媛詩選》16卷、《詞選》2選,自撰《學繡樓吟稿》1卷。詩選共640家,鈔古今體詩2674首。查氏已屬學識較深而著作較多者。當然女子傳記中動輒稱“經(jīng)史無所不窺”[13](P57),實際恐怕有夸張成分。因為這些女子大多數(shù)在十幾歲出嫁后就不再讀書,時間很有限。讀書不多,但可以做詩為文,編選詩集,是天分極優(yōu)者。

        就所寓目,只有極少數(shù)女性是刻意不為詩文。乾隆時蘇州人翁靜如,翁景華女,翁志琦姑母,嫁與天長周五瑞為妻,幼時讀書遍及歷代書史有詩集,“自《春秋左傳》暨歷代書史,屈子《離騷》與晉魏詩集,無不畢覽”[13](P42)。其婆婆葉老夫人以“女子無才便是德”,女紅中饋以外,反對拈弄筆墨,翁靜如二十余年遵姑訓未曾寫作,至婆婆去世,因教幼子作詩而始有復作。所作《珠樓余草》收詩二十余首。

        另一方面,留下不多的文章(但往往有大量詩歌)的女作家,大多出身文學世族名家,受到了專門培養(yǎng)。明清桐城桂林方氏一家中,方大鎮(zhèn)女方孟式,次女方仲賢(即方維儀,維儀為字),方中通孫女方寧,方維甸女方若蘅,方書征女方曜,方以智妹方子耀等,一家數(shù)代之內出十多個女作家。其中方孟式、方維儀、方子耀皆有文。方孟式著有《紉蘭閣詩集》,同時有散文《維儀妹清芬閣集序》《挽吳宜人詩序》傳世[13](P129)。方維儀有《擬謚述》《未亡人微生述》《與密之侄書》傳。方子耀有《寒香閣訓子說》失傳。方氏女子多從父母兄長教學,而方子耀由仲姑方維儀教學圖史禮法。方子耀嫁給桐城孫臨,孫臨抗清被殺,方子耀作《寒香閣訓子說》三千余言,獨自撫育二子三十八年,二子皆學有所成。桐城姚鳳翙從小跟從伯母方維儀讀書,方維儀“教之以《內則》《女訓》,琚瑀珩璜之節(jié),以及經(jīng)史、詩賦、書畫之學”[13](P218)。又如桐城張令儀,為張英、姚含章三女,由張英閑暇時親自教授,張廷玉作序稱:“少侍大人讀書京邸,簡帙盈案,無不披覽。先公退食時,常試以奧事,應對了然。所為詩文,輒衷前人法度,論古有識,用典故精當。”[14](張廷玉序P1)張令儀所著《蠹窗詩集》14卷、《蠹窗二集》6卷,其中《蠹窗詩集》就有古近體詩1025首、詞98首、古文12篇。此書由張令儀的兄弟們張廷璐、張廷玉、張廷瑑等人校訂[14](P1),因此由他們潤飾修改的可能性很大。

        世家出身的女作家中最值得稱述的方維儀,陳維崧認為其“文章宏贍,亞于曹大家矣。”[15]即方維儀之文章僅次于班昭。方維儀所作有《清芬閣集》8卷、《楚江吟》1卷,又編有《閨范》若干卷,所評有《宮閨詩史》《文史》2書,王士祿稱“《神釋堂脞語》云:‘近世閨秀多工近體小詩耳,能為古詩者什不二三;能為古文詞者百不二三也。夫人獨兼能之?!?古文詞即未極镕鍛,要之質素儷雅,不為其靡矣?!盵13](P146)也就是說,女性做古體詩非常少,而能做古文的,只有百分之二三,目前所見方維儀作《丙辰紀夢詩序》來看,文亦流暢潔靜。另外《擬謚述》《未亡人微生述》《與密之侄書》亦屬流暢生動感人之佳篇。

        明末錢塘人顧若璞《臥月軒集》有文2卷,不傳。顧若璞在夫喪之后為課二子,“酒漿組紝之暇,陳發(fā)所藏書,自四子經(jīng)傳以及古史鑒《皇明通紀大政記》之屬,日夜披覽如不及。二子者從外傅入,輒令篝燈坐隅,為陳說吾所明,更相率咿吾,至丙夜乃罷,顧復樂之,誠不自知其瘁也。”[1](P208-209)其《臥月軒集》6卷,前4卷為詩,后2卷為文,是女作家中極優(yōu)秀者。清直隸瀛海人李麗媖有試帖、文鈔各1卷[1](P346)。清乾隆浙江長興人沈彩有文2卷、題跋3卷[1](P365)。清錢儀吉之妻陳爾士《聽松樓遺稿》中前3卷皆非詩,有筆記、書信、序跋等幾十則。陳衍妻蕭道管《平安室雜記》有雜文11首,雜記8則,惜佚。這些都是屈指可數(shù)的女性文章家,且皆為出身文化世家而有盛名。如此可知,女性文章少主要還是識字量與見識而致“不能為”。

        三、功用有別為“有詩無文”之因

        前代學者對女性寫詩作文的原因,有幾種說法,如胡適認為是男性需夸耀,譚正璧認為是女性需諂媚。正是這樣的需要加重了女性有詩無文的程度。

        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的看法可能較為偏激,他認為舊社會中是把女子當玩物,丈夫拿妻子集子送人,只是夸耀的方法:“這兩千多女子所以還能做幾句詩,填幾首詞者,只因為這個畸形社會向來把女子當作玩物,玩物而能做詩填詞,豈不更可夸炫于人?豈不更加玩物主人的光寵?所以一般稍通文墨的丈夫都希望有‘才女’ 作他們的玩物,替他們的老婆刻集子送人,要人知道他們的艷福。好在他們的老婆決不敢說老實話,寫真實的感情,訴真實的苦痛,大都只是連篇累幅的不痛不癢的詩詞而已。既可夸耀于人,又沒有出乖露丑的危險,我想一部分的閨秀詩詞的刻本都是這樣來的罷?”[16]相比較錢鐘書《圍城》小說中說到女子有一個大學文憑就是一份嫁妝,其意略同。那么,到民國時期,女性的讀書識字常常當作是裝飾之用,或起物化女性身價的作用。

        胡文楷所列女作家作品中的男性代作情況,可對胡適此論形成支持。胡文楷考代作之書:“黃夫人《詞余》五卷,雜廁《升庵樂府》;曹墨琴《寫韻軒小稿》,存錄芑孫代筆。小青雙卿,其集并存,疑信參半,無可征實;而《繡余小詠》《綠窗吟稿》有經(jīng)乃父乃夫之藻飾者,似非繡手真本?!盵1](《凡例》P9)實際應是遠不止所列。

        譚正璧歸納女子的作品認為以南北朝為界,“南北朝以前的女性作品,都是她們不幸生活的寫照,像卓文君、蔡琰一流人的作品中,沒有一絲諂媚男性的表示。南北朝以后的就不然,就像侯夫人的許多幽怨詩,也無處不是表現(xiàn)她與男性交際的失??;至若李季蘭、魚玄機、薛濤一流人,她們的作詩仿佛專為了諂媚男性。”而明清之后車載斗量的女作家,“幾乎沒有一個不是為了要博得男性稱贊她們?yōu)轱L雅而作”[17]。這種情況大約是最普遍的。

        正因為上述兩種功用,作詩比作文有更高的性價比,更易于女子以“才華”媚于異性,夸耀于世。詩以其文本的短小精致適于品評而更容易作為女性彪炳才華的目標。我們很容易看到有詩歌才華的女性獲得名聲或利益。

        首先是文人雅士對妓女的需要。清末黃箴(1875~1908)是安徽當涂人,黃鉞后裔,僑居上海,著有《天韻閣詩存》,其身價顯然與其“能作小詩”有關:“嘗從其父宦松江。繼而居嘉善。貌楚楚可觀,能作小詩。適劉氏,有潘某與之私,被挈至滬。初為野雞,旋擢么二,晉長三,名曰金蓮。后又嫁人。復出,則并姓而易之,為謝文漪矣。其以蘋香著名時,達官名士爭趨之?!盵18]

        其次,對出嫁的意義。詩可以作為才華的標簽,無論妻妾或妓女,都可以得到相應更高的物化之值。道光時張月桂能賦詩鼓琴,父官湖北知縣,去世較早,同母親隨姐夫生活,后來姐夫去世,母女漂泊。雖無門第身份及財產(chǎn),但能嫁與河南鄧州新野士人馬三山為妻,與其能詩有關:“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三山游湖北,聞月工詩,以所業(yè)為贄,月桂曰:向不字者,以有母,且未得人也。今馬子淵雅誠篤,雖年及艾,無嫌也。遂成婚旅舍?!盵1](P507)清山東萊陽涂玉娟,初為周正婢女,“主母憐兒慧,不以掃除役,得親楮墨學涂鴉,花晨月夕命題吟和。凡剩箋斷簡,揮灑不計,前后三數(shù)年,為張趙劉三先生裁削者,悉藏廢簏中”。[1](P296)冷玉娟后嫁與宋世遠為妾(實際上,妾而能詩文者遠少于妻),所作《硯爐閣詩集》5卷有康熙刻本,序跋很多,為周正命其繕寫而成。

        除上述與男性有關的原因外,女性之文的功用恰是脫離了“諂媚”與“夸耀”之道的,或者說是更高級地迎合男尊女卑的社會意識,而非只迎合單個男性的欣賞需要。女性作文與作詩的功能迥然有異,基本皆為實際之用。以內容分,這些數(shù)量雖不算多的文章大體有如下幾種:女則類③;課子類;序跋及書信傳狀類;學術類。

        各種女子行為規(guī)范之書,稱女誡、閨范、內訓等,皆為本文所稱女則文。女則文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強勢存在的文章。歷代皆有作,且作者上至皇后、太后,下至平民士人之姐妹妻妾,而文章往往保存流傳較多。相比于其他內容文章,女則文創(chuàng)制也較多。據(jù)《香祖筆記》所抄《然脂集》說部目錄可以看到的有多種:班昭《女誡》1卷、宋若莘《女論語》1卷、侯莫陳邈妻陳氏《女孝經(jīng)》1卷、預浩《女木經(jīng)》1卷、鄭氏《女教篇》1卷、明仁孝徐皇后《內訓》1卷、仁孝徐皇后《勸善嘉言》3卷、仁孝徐皇后《勸善感應》1卷、章圣蔣太后《女訓》1卷、徐淑英《女誡雜論》1卷等[1](P910-911)。

        其中明正德時蔣太后之《女訓》12篇,分閨訓、修德、受命、夫婦、孝舅姑、敬夫、愛妾、慈幼、妊子、教子、慎靜、節(jié)儉,以“男子八歲入小學,女子十歲而聽母教”,女教沒有全書,因班昭之文8篇較簡略,又《女憲》《女則》但徒有其名,未能推廣,《曲禮·內則》又“文理奧妙,恐婦人女子,未能盡知其義”,所以作《女訓》[1](P198)。上文所列徐皇后,即明初徐達之女徐氏,為明成祖朱棣皇后,《明史》載其有《勸善書》20卷、《貞烈事實》2卷、《內訓》20篇,“中山王達長女也。幼貞靜,好讀書,稱女諸生?!盵19]

        民間如明江寧人劉氏,幼善屬文,苦節(jié)60年,著《古今女鑒》《女范捷錄》,皆列入《閨閣女四書》,前者佚,后者存。由子王相箋注,分統(tǒng)論、后德、母儀等11篇[1](P196)。清初李晚芳,廣東順德人,所著《玄學言行纂》3卷,上卷總論闡明去私之要,敦禮之要,讀書之要,治事之要,事父母之道,事舅姑之道;中卷論事夫子之道;下卷論教子女之道。有陸溶、梁景璋、蘇獻琛、李履中、伍鼎臣及梁煒序[1](P337)。顯然此類文章為主流意識之作,實用性是其根本。

        直到清末,女則都是女性文之重要主題。蘇完瓜爾佳籛年輯著《女子家庭模范》[20],分為十章:一孝親,二孝伯叔,三事兄嫂,四勤針黹,五學烹飪,六學理,七待奴仆,八教兒女,九處閨之道,十為婦之道。后附閫德正軌、胎教要言。此為清末女學課本,每章繪有畫圖。

        因課子課孫而為文也是女作家可見之文。江蘇吳縣孫嫊,為課女孫作《古文鞶鑒》,現(xiàn)已佚,然其“輯古名媛文百余首,細為評注”[1](P463)是特立獨行之舉。大多課子之作為訓誡言行品性之文。還有一些女性閨塾師,教的不僅是女則,還包括了詩文,可以想象這些極少有的女塾師是有作文能力的,但迄今幾無所存。當然,當女性也要做教師時,這種與人交游且談詩論文的書信和序跋也就出現(xiàn)了。總體而言,此類文章不多。元代趙孟頫之妻管道升有完整的古代白話書信一封,內容是寫給其子,囑其子還錢、買地、安頓家仆祭祀、管理田地等事。另外仍是詩歌,為題畫詩二首及一些斷句。

        作文章的女作家極少,能保存下來的文章更少,但是在流傳的文章中仍有優(yōu)秀之作。如李清照《金石錄后序》,是一篇敘述自己的藏書及生平顛沛流離的長文,置之精選的宋人文集中,并無遜色處。柳如是有《尺牘》1卷,收書簡31篇,均為致汪然明,林雪評為:“瑯瑯數(shù)千言,艷過六朝,情深班蔡。”[21]

        應該注意到,在女性留下的非詩歌作品的著作中,有涉及到一些其他學科的,比如中醫(yī)、經(jīng)學考據(jù)、琴譜、畫論。這類文章并非嚴格意義的“古文”(古代散文),但這些以散句形式寫成并且非敘事抒情的著作值得深究。它們雖然數(shù)量不多,水平不高,甚至流傳下來的也極少,但是有如一塌糊涂泥潭里的珍珠,代表了古代女性獨立的貢獻。實際宋代以后國人在科技上的進步有限,女性對于科技的貢獻更是難得。明代談允賢有《女醫(yī)雜言》,對中醫(yī)學的貢獻不大,但她參與當時的醫(yī)療活動,并總結為文,十分難得。談允賢祖上世代為醫(yī),后以科甲入仕。談世賢幼年從父親學詩,誦女教,學《孝經(jīng)》,因其聰慧,請祖母教習《難經(jīng)》《脈訣》,出嫁后生3女1子,多親自診治。后以親自診療的經(jīng)驗作《女醫(yī)雜言》,書當很薄,由其子抄寫刻印,“謹以平日見授于太宜人及所自得者,撰次數(shù)條,名曰《女醫(yī)雜言》,將以請益大方家。而妾女流不可以外,乃命子濂抄寫鋟梓以傳?!盵1](P202)即使存心刻印待傳,此書今亦不見于世。四川會理州人高玖,二十三即逝,所著有琴譜二卷。錢儀吉之妻陳爾士《聽松樓遺稿》卷一為教授經(jīng)學筆記。安徽懷寧人馬延淑,年二十卒,其《馬孝女遺集》為其所著經(jīng)學、史學、日記、醫(yī)學、畫學等雜作,今存。

        浙江仁和錢蕓吉《七巧八分圖》也是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雖然也由多人參與,但這種考據(jù)之作在女性作者中是罕見的。此書由其兄錢辰吉會訂,夫王其沅參定,女王念慈編繪,子王念森、王念世???。圖有六書、星象、人事、禮制、樂舞、文房、武備、衣飾、舟車、陳設、器皿、宮室等16類數(shù)百圖,王其沅有補遺。清末蕭道管著有《列女傳集解》10卷、《說文重文管見》1卷、《蕭閑堂札記》4卷、《然脂新話》3卷,皆為學術筆記,今皆未見。又如嘉慶時浙江仁和孫蓀意,所作《銜蟬小錄》,卷一紀原、名類,卷二征驗,卷三事典,卷四神異、果報,卷五托喻、別錄,卷六藝文,卷七詩,卷八詞、詩話、散藻、集對,共分14目。這是極稀有的女性筆記之作,內容分類上與男作家的筆記之作幾無區(qū)別。這樣的著作顯然與諂媚無關,也與課子課孫沒有關系,似有為學術而學術的境界了。

        清末民國曾懿有《古歡室全集》,收其中醫(yī)學著作多種,《女學篇》關于教育、養(yǎng)老、家庭、經(jīng)濟學、衛(wèi)生等9章,雖然是女性于傳統(tǒng)學術中難得之作,但相對時代來說,其先進程度有限。

        女則、課子、學術,實際仍是極少女子可為之事。正因為女性作文的實際功用處極少,女性參與社會活動極少,才加重了“無文”程度之深。

        四、女性“有詩無文”的異況及他因

        從明清以后來看,易代之際,往往有真正的不應以性別去分類的女作家之文。

        江西廬陵劉淑,太仆劉鐸女,王藹萋,所著《個山遺集》,有詩5卷、詞1卷、雜文1卷14篇。劉淑在清初甲申之變時建義旗,當時滇帥來謁劉淑,出語不遜,劉淑按劍欲斬之,后賦詩而去,稱“妾不幸為國難以至此,然妾婦人也,愿將軍好為之。遂跨馬馳去。”[1](P195-196)這種女性文武雙全的記載在明清之際并非孤案。新安畢朗(字昭文、弢文,一作畢著),“稟異姿,幼工文翰,兼能挽一石弓,善擊劍。其父守薊丘,攖城拒敵,力竭戰(zhàn)死,尸陷于敵。弢文乘夜率眾出擊,手刃其渠,焚其營,舁父尸還,時年二十也?!盵1](P548)入清后畢朗流落于燕市,嫁與昆山王圣開,授徒為業(yè)。有《織楚集》不傳。此二人之文章必不能以閨閣文視之。前文所論方維儀、李清照,無不是易代之際而有佳作者。

        與其他時代相比,明末清初是一個女性作品非常特殊的時期。女性之文此時最豐。另如明末王思任之女王端淑,有《吟紅集》三十卷,其中前十六卷及第三十卷為詩詞,十三卷文中,有記、序、奏疏、傳、行狀、墓志銘、偈(未刻)、贊、銘、祭文——與一般男作家別集并無類別的不同了。王端淑受過較好的教育,又有經(jīng)歷的機會,再逢家國之變,文章遂有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但此書卷數(shù)多,字數(shù)卻不多,全30卷總字不足6萬④。

        清末民初自然已非“古代”,非本文所要探討,但此時女性參與社會活動已經(jīng)甚多,知識女性別集中已有不少詩文共存之作。除此之外,小說、戲劇等作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此時尚有一些繼承傳統(tǒng)世家之學的女性在作詩之余擴大了文章之數(shù)。姚倚云(1863—1944年),姚瑩孫女,姚永樸、永概妹,南通范當世繼妻,所著詩多文少,有文1卷。姚永概記述倚云稱:“同治甲戌,先考自安福引疾歸,頻發(fā)而先卒,既返寓于皖兩年。時科舉未罷,延師督諸子為制藝,于女使學針黹而已。妹倚云,顧好讀書,日取經(jīng)史古文誦之,遇有疑滯,就詢父兄,為講說,輒豁然。及先考卜宅邑之掛車山,以地僻,罕人事擾之,時時為詩自娛。予兄弟因從事吟詠,妹亦與焉?!盵22]姚倚云26歲嫁給范當世為繼室,范當世去世后,姚倚云在南通創(chuàng)立女子學校,做校長15年,后又任安徽女子職業(yè)學校校長等,對現(xiàn)代教育有貢獻。同樣,這一時期的呂碧城、吳芝瑛、秋瑾等皆有著文。1960年重編的《秋瑾集》中除詩詞之外,收文較多,有雜文14篇,書信8篇。清末女子之文涌現(xiàn),也有著復雜的面貌。

        女性之“無文”,或也因著作太早佚亡。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著其目者四千余家,得其集者八百余家[1](江序P2)。也就是說,四千多位女作家中,只有八百余位的作品流傳至胡文楷著書之時,即上世紀20至50年代。淹滅亡佚者達五分之四。又可猜想,若非家庭有相當?shù)纳鐣匚换蚋感址蛐龅臉O力推許,女性著作絕大多數(shù)時候保持在傳抄的狀態(tài),且范圍極小,那么不待多少時日,就淹滅于世了。若史志中藝文志未曾著錄書目,后世對其是否曾經(jīng)存在都不可知了。概之,“無文”也因未能主動地刻印傳播。

        清末冼玉清曾言女作者成名之因:“大抵有賴于三者。其一名父之女,少稟庭訓,有父兄為之提倡,則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閨房倡和,有夫婿為之點綴,則聲氣易通。其三令子之母,儕輩所尊,有后嗣為之表揚,則流譽自廣?!辈⒖偨Y女性無成就或有小成的原因:“吾國女子素尚早婚,十七八齡,即為人婦。婚前尚為童稚,學業(yè)無成功之可言。既婚之后,則心力耗于事奉舅姑、周旋戚黨者半,耗于料理米鹽、操作井臼者又半,耗于相助丈夫、撫育子女者又半。質言之,盡婦道者,鞠躬盡瘁于家事且日不暇給,何暇鉆研學藝哉?故編中遺集流傳者,多青年孀守之人……至于弱年謝世者,遺集煌煌,又大都受乃父乃夫乃子之藻飾,此亦無可諱言者?!盵23]實在是有刻骨之痛之言——青年孀守有助于著述。如此,古代女性之“無文”似又有一因:未能有時間精力的自由。布爾迪厄認為“教育實際上有助于不平等的社會系統(tǒng)的維護”[24],觀之中國古代女性的教育與創(chuàng)作,正是如此。男女尊卑的不同通過文化的控制得到強化并實現(xiàn)長期穩(wěn)定。女性之“有詩無文”,當是中國古代社會和古代文學、思想發(fā)展史上的重大損失和遺憾。

        注:

        ①據(jù)嚴可均《總敘》稱有作者3497人;《凡例》末稱共有作者3496人,實際合計為3495人。但據(jù)各卷首目錄所列作者數(shù),《全三國文》有296人,《全晉文》有作者831人,則又有作者3498人。

        ②女作家人數(shù)不包括皇帝后妃(后妃之作多詔令奏議,多輯自正史,實際撰者并不可靠)及女鬼、女仙、闕名之作。

        ③不列詔令奏議,以其實少,且武則天之文雖多,但多出于阮范周衛(wèi)之手,故不論。

        ④王端淑《映然子吟紅集》,《清代詩文集匯編》影印抄本,目錄稱為清刻本,實應為抄本。

        猜你喜歡
        女作家文章
        文章詞不達意如何破
        學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46
        文章導讀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稀見女作家戲曲三種考述
        中華戲曲(2018年2期)2018-08-27 10:06:00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新世紀海外華文女作家”叢書總序
        海峽姐妹(2016年6期)2016-02-27 15:21:04
        穿過市井煙火氣的民國女作家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56
        潮籍女作家許心影著作考略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国产在线视频h|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小说| 岛国成人在线| 人妻色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州中文字幕| 三年中文在线观看免费大全|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大片|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试看男女炮交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伊人av天堂有码在线|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内偷拍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乱码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视频网友自拍|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奶头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两个黑人大战嫩白金发美女| 国产丝袜高跟美腿一区在线| 国产av久久在线观看| 亚洲v欧美v国产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综合网|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久久|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国产av国片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区三区六区t区|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奇米影视777撸吧| 午夜短无码| 蜜桃网站入口可看18禁| 国产两女互慰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极品少妇被后入内射视| 精品含羞草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