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瑞林 萬端武
【引言】
2020年年底,一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的電影《金剛川》火遍大江南北。在電影里,為了保障大部隊準時過江,工兵部隊官兵們用血肉之軀在金剛川上搭起了一座悲壯的“人橋”。
而如今,現代化舟橋部隊早已成為我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中堅力量。這不,一幕天塹變通途的震撼場景即將在黃河河岸上演,話不多少,快讓我們看看舟橋兵們的“絕活”吧。
警戒分隊抵達戰(zhàn)場
“大橋遭‘敵襲擊被毀,摩步旅前進受阻,上級命令我部迅速前往架設浮橋!”伴隨著通信兵的匯報,駐扎在距離大橋50千米以外的某部舟橋旅“動”了起來??扇绻礃藴柿鞒蹋仁諗n、集結,再統一出發(fā),兩三個小時都不一定能趕到渡口。一番商議后,指揮部決定讓各分隊利用發(fā)達的交通網,采用水陸并進、小編隊、多梯次的方式趕往戰(zhàn)場。
只見一艘艘沖鋒舟劈波斬浪,素有“水上輕騎兵”美譽的水上警戒分隊率先趕到。作為先頭部隊,他們的職責是封鎖航道、排除障礙、測量河流寬度,還有給后續(xù)部隊當“保鏢”。
搭橋“三兄弟”登場
接下來,作為“主角”的棧橋分隊、橋節(jié)門橋分隊、錨定門橋分隊也陸續(xù)趕到。
棧橋指的是整座橋兩頭連接陸地的地方,要保證的是,不管水漲水落,橋得和陸地平齊。這樣,岸上的車輛才能直接開上橋。
現代的浮橋也加入了模塊化設計的理念,被拆分成一節(jié)節(jié),需要的短就少來幾節(jié),需要的長就多來幾節(jié)。這每一小節(jié)的名字就叫橋節(jié)門橋。身穿橘黃色救生衣的舟橋官兵駕駛著沖鋒舟,將單個橋節(jié)門橋運往指定水域,等待“整隊入列”。
錨定門橋是用來固定浮橋的,通常在河寬、水深、水流速度較快的江河上使用。錨定門橋可以將單個兒橋節(jié)門橋連接起來,還能確保整座浮橋不會在水中隨意漂蕩,是舟橋官兵眼里的“定海神針”?,F在有了“北斗”衛(wèi)星協助定位,它可以直接在水面找準位置“扎根”,等橋節(jié)門橋到位后,搭起一座又直又穩(wěn)的跨江大橋。
遭遇敵情
就在“三兄弟”齊心協力搭建浮橋之際,空中突然響起了刺耳的防空警報聲。原來“敵軍”發(fā)現我軍正在架設浮橋,派出了轟炸機進行空襲。這時,警戒分隊又展現出了新本領。只見他們二話不說就在水面上投放了可以釋放白色煙霧的無人小船,不一會浮橋就被濃濃的煙霧籠罩了。這下,“敵機”成了名副其實的“睜眼瞎”,投彈失去準頭。
與此同時,在浮橋下游,偽裝小組還用充氣門橋搭建了一座假浮橋,用于蒙蔽“敵人”。等著過橋的摩步旅也沒閑著,拉出了自己的高炮、防空導彈分隊,為舟橋旅的兄弟們保駕護航。
順利合龍
警報解除,官兵們又開始忙碌。可沒想到就在安裝最后一塊橋節(jié)門橋時,原本平靜的河心水流一下子變得異常湍急,稍不留心就會前功盡棄。這時只見經驗豐富的門橋長們一邊讓助手認真觀測河水流速,一邊調整門橋角度、距離、航速,并隨時向指揮部通報情況。
隨著耳機里傳來的一聲“合龍!”只見四名門橋長迅速將數十枚栓釘插入了連接處縫隙中。就這樣,一座全長數百米的“鋼鐵巨龍”便成功橫跨于大河之上。早已等候多時的摩步旅迅速按行軍序列通過浮橋,奔赴戰(zhàn)場。
章魚哥帶你認裝備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軍舟橋部隊也有了機械化程度更高的架橋設備,自行舟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GZM003履帶式重型自行舟橋,是利用96式坦克底盤自主生產的新型裝備。與普通橋節(jié)門橋不同,自行舟橋是將橋節(jié)門橋與輪式、履帶式兩棲車輛結合為一體,從而保證橋體本身的水陸自行,能以最快的速度從行進狀態(tài)轉入架設狀態(tài)。
【結語】
正是一次次貼近實戰(zhàn)環(huán)境的演練,才讓舟橋兵們擁有了26分鐘搭建1100米大橋橫跨長江;35分鐘搭建345米鋼橋,帶著坦克飛渡黃河的“絕活”。
而這讓天塹變通途的“絕活”,不僅是舟橋兵們一次次拼盡全力與時間賽跑,一分一秒,分秒不差;更是一場場劈波斬浪的攻堅,一釘一鉚,精準對接!
配圖說明:
配圖02:警戒分隊駕駛沖鋒舟對河流情況進行偵察。
配圖03:測量河寬
配圖04:官兵正在卸載搭建碼頭的棧橋。
配圖05:棧橋搭好后,要先通過定位將錨定門橋固定到位,然后才是橋節(jié)門橋來“填空”。
配圖06:上橋節(jié)門橋!
配圖08:白色的煙霧成了浮橋最好的偽裝。
配圖09:最后一節(jié)橋節(jié)門橋準備“入列”。
配圖10:大橋建成。
配圖11:車輛順利通過浮橋。
配圖12:GZM003履帶式重型自行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