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峰
蘇聯(lián)的電訊信息源源不斷地從柏林的地下隧道里流向中情局辦公室,中情局從這些材料里獲得了大量的“絕密”情報,比如蘇聯(lián)不會向西德發(fā)動突然進攻,以及蘇聯(lián)有可能在東德部署原子彈,等等。情報多到什么程度呢?1955年冬天,柏林下了一場雪,地道里錄音機散發(fā)的熱量居然導(dǎo)致地面上的積雪融化。幸運的是,還沒等蘇聯(lián)人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又一場大雪落下,這“熱火朝天”的地下隧道才沒有暴露。不過,下一次他們就沒這么走運了——
通信兵炸開隧道的秘密
1956年4月3日。
索恩法爾德公路旁,一隊蘇聯(lián)通信兵正忙著把一段地下電纜挖出來進行檢修。因為長期受到雨水的侵蝕,這條電纜線出了故障,無法傳遞信號。
“嘿,大家快來看看這是什么!”一名年輕的士兵吃驚地看著自己手中一條包著厚鉛皮的電線 —— 這條線有些不對勁兒,不是正常的通信線路,像是被人搭線了!
“把槍端起來,跟我走!”隊長一聲令下,每個人都警惕起來,沿著線路仔細搜查。
這條線路一直通向一條陡直的甬道,甬道的盡頭是一條水平的隧道。隧道深處,一扇鋼筋混凝土大門堵住了去路。
“嚴(yán)禁入內(nèi) —— 奉總司令命令!”門上醒目的兩行分別用俄文和德文書寫的大字,讓通信兵們更加困惑了。
“隊長,我們要不要把門弄開進去看看?”一個士兵遲疑著說。
“別管閑事,你沒看到那行字嗎?違反軍令可是要受到重罰的!”另一個士兵已經(jīng)準(zhǔn)備打道回府了。
“膽小如鼠的家伙,這里面肯定有問題,那根線分明是偷接上去的,沒準(zhǔn)兒里面有什么大陰謀呢!”
正在大家吵吵嚷嚷爭論不休的時候,隊長撥通了總部的電話。一番匯報之后,隊長端起槍對準(zhǔn)大門,下令道:
“伙計們,總部沒有在這里設(shè)置秘密隧道,咱們干吧!炸了這扇門,瞧瞧里面有什么鬼!”
很快,大門上被安裝了炸藥,一聲巨響過后,全副武裝的士兵們飛快地沖了進去。
里面的一切,讓大家目瞪口呆。
這分明是一間正在工作著的竊聽室,房間里擺滿了各種電子竊聽儀器,儀器的指示燈還在閃爍。
“這里剛剛還有人在!”一個士兵指著電爐上煮沸的咖啡說。
“頭兒,這兒有條隧道!人肯定從這里逃走了!”在小屋的后面,大家發(fā)現(xiàn)一條寬敞整齊的隧道,一直伸向遠方。
“報告總部,發(fā)現(xiàn)秘密竊聽隧道,間諜已經(jīng)潛逃,請指示 —— ”隊長面色凝重地向總部匯報。
“鼴鼠”鉆進對手老窩
當(dāng)天傍晚。西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丁零丁零——”已經(jīng)是下班時間,體育場東邊一處不起眼的小樓里卻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
辦公桌前的男子仿佛沒聽到電話鈴響,還在專心地做著手頭上的工作。
“布萊克,你的電話響了!”另一名還在加班的同事好心提醒他。不過等布萊克放下手上的文件伸手接電話時,鈴聲卻在響了3聲之后,忽然就不響了。
“可能是打錯了?!辈既R克若無其事地說。然后,他伸了伸腰,趁著同事不注意的當(dāng)兒,從抽屜的最底層拿出一個袋子,迅速塞進公文包內(nèi)。
“嗨,干了一天活兒,頭都快炸了,我得回去好好睡一覺。”布萊克說著,和同事告別,穿上外套,拿起公文包和雨傘,出了門。
他迅速穿過體育場,走到對面的小巷口,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又四處張望了一會兒,然后慢慢走進巷子深處。
“先生,能不能借個火?”昏黃的路燈下,一個東歐面孔的黑衣男子忽然和從身旁走過的布萊克搭腔。
布萊克停下腳步,掏出火柴幫黑衣男子點燃香煙,然后迅速把公文包里的那個文件袋塞給他,說:“這是你要的名單?!?/p>
男子低聲說:“地道的門開了,今天開的!”
布萊克一臉輕松地說:“我已經(jīng)得到消息了,結(jié)局很完美,不是嗎?這樣也避免我暴露身份?!闭f完,他把火柴放回衣兜里,向黑衣男子點了點頭,然后拐上大路,快步步行回家。
一進家門,布萊克連大衣都沒顧得上脫。他匆匆地從沙發(fā)墊底下、櫥柜的夾層里掏出一些信件和文件,扔進壁爐的火堆里,盯著那些紙張全部化成灰燼。半個月之后,柏林隧道被發(fā)現(xiàn)的報道占據(jù)了東柏林各大報紙的頭版,東德和蘇聯(lián)用最嚴(yán)厲的措辭抗議美國的竊聽行為。蘇聯(lián)政府甚至把這條地下隧道作為旅游景點向公眾開放,還安排導(dǎo)游向游客講解中情局是怎么樣在隧道里搞竊聽的。據(jù)說,在不到兩個月的開放時間里,就有4萬游客涌進隧道里參觀。而美國中情局眼看著煞費苦心挖成的“地下長城”變成了一堆廢料,卻只能自吞苦果。
更戲劇化的是,英國軍情六處直到幾年后才搞清楚,柏林隧道早在開挖之前,就被他們自己人——代號為“鼴鼠”的英國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告訴給蘇聯(lián),蘇聯(lián)“將計就計”,把真正機密的情報改在其他線路傳送,而把一些假情報故意透漏給美國。這場地下竊聽行動,不過是一個大笑話!
九命狐貍——喬治·布萊克
1953年,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被安排進了軍情六處位于克倫威爾街的分部工作,專門負責(zé)竊聽和秘密拆封外交郵袋。這份工作讓布萊克接觸到美英的軍事機密。所以,在隧道還沒有動工之前,布萊克就已經(jīng)得知美國中情局“黃金行動”的全部計劃,并把情報報告給了蘇聯(lián)克格勃。
直到1961年,一名波蘭情報高官叛逃,英國情報機關(guān)才得知柏林隧道不是偶然暴露,而是自家的雙面間諜泄密。倫敦中央刑事法院判決喬治·布萊克42年徒刑,因為他曾向克格勃報告了英國秘密情報局在共產(chǎn)主義國家中招募的將近400名間諜人員的名單,因此導(dǎo)致了42名間諜被蘇聯(lián)處決。這是英國自廢除死刑以來最嚴(yán)厲的判決。
可是英國監(jiān)獄的高墻也沒有攔住這個“九命狐貍”,5年后,布萊克就在獄友的幫助下成功越獄,并逃到蘇聯(lián)。當(dāng)他抵達莫斯科后,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蘇聯(lián)政府還特意授予他“列寧勛章”和“紅旗獎?wù)隆?。此后,布萊克一直默默無聞地在莫斯科世界經(jīng)濟和國際關(guān)系研究所上班,甚至還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我的間諜生涯》。直到2020年12月26日,布萊克在俄羅斯去世,終年9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