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準
關于如何學習黨史,我覺得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堅持用正確的黨史觀來學習黨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教育動員大會的講話中強調要樹立正確黨史觀,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在各種社會思潮競相登場、相互激蕩的態(tài)勢下,在學習中既要吸收中共黨史、中國現(xiàn)代史的精髓,又要避免錯誤觀點乘虛而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關于從新文化運動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段歷史,相當一些研究和評論文章、回憶錄、傳記乃至文藝作品,極力抬高和夸大五四運動前陳獨秀、胡適、蔡元培、梁漱溟、杜亞泉等的作用,有意無意地壓低李大釗、魯迅、毛澤東的地位與作用,所謂“民國范兒”的人物被捧上了天,而最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史的郭沫若卻成了被嘲諷的對象,《中國大百科全書》中郭沫若的詞條之短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因此,堅持用正確的歷史觀學黨史,仍就任重而道遠。
二是要認真關注、總結黨史中反腐倡廉的經驗教訓。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反腐倡廉,打老虎也打蒼蠅,受到黨內外熱烈稱贊,有效地增強了黨的凝聚力,這是對我黨歷史上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F(xiàn)在我們學習黨史,也應站在時代高度去認真關注、系統(tǒng)總結黨史中與貪腐行為作斗爭的歷史經驗。在黨的早期歷史上,許多擔任高級領導職務的同志,如李大釗、瞿秋白、蔡和森、方志敏、彭湃、陳延年、楊匏安等,他們嚴于律己、生活節(jié)儉的作風為全黨樹立了榜樣。相比之下,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的羅綺園,入黨后曾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卻因為生活腐化、投機鉆營,一被捕就出賣組織和同志。曾經的中共領袖向忠發(fā)、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之一顧順章,兩人都是工人出身,但他們追求享樂、亂搞男女關系,被資產階級思想侵蝕,一被捕便立即叛變,使黨組織蒙受了巨大損失。山東省最早的中共黨員之一王復元,也出身下層,卻因亂搞男女關系而貪污黨費,還出賣了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凡此種種,都應深入總結,當作鏡鑒。
三是對長期以來一些比較敏感的歷史問題,建議在一定范圍內開放檔案。比如,陳獨秀是怎樣當上托派總書記、晚年又為何拒絕去延安的問題;張國燾是如何另立中央、為何被迫取消后仍在幾個月內不承認陜北中央的問題;西路軍的組建及其失敗原因;延安整風運動包括對一些原重要領導人的批評和“搶救運動”的問題,所有這些,一般黨員、干部至今知之甚少,也不了解其所以然。因此,黨史黨課說到這里往往就說不清楚,說不深入,重大題材影視劇遇到這些也只能繞道走。如今,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立一百年,21世紀也已過去了兩個十年,建議有關部門適時適當開放檔案,作出結論,把歷史研究中的難點、敏感點變成總結歷史經驗的新的生長點、重大題材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新的亮點。
(本文作者系中國文聯(lián)原副主席、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領導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