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石巖湖學校 廣東 深圳 518108
STEM理念主要對應了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思維發(fā)散能力,學科融合能力以及理解知識能力等對小學科學教學的內涵進行有效的推展,同時以創(chuàng)新帶動小學科學教學活動。STEM理念符合當前教育發(fā)展形式,對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科學教師應該采取相關活動。
(一)基于STEM教學理念融合課本教學和課后實踐教學。小學科學教程主要是對學生的科學興趣進行培養(yǎng)的科學啟蒙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這門課程中具有較為廣泛的知識面,涵蓋了建筑材料、機械、物質變化、遺傳變異等學習內容,這些學習內容都可以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1]。因此在STEM理念下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例如:在進行種子發(fā)芽實驗教學時,雖然課本中已經介紹了種子發(fā)芽的過程,但是因為小學生缺少實際生活經驗,因此并不能對這個過程進行良好的感受。這也就不利于學生進行更好的理解,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鼓勵學生在課后自己進行相關實驗,例如每個學生可以在自己家中按照書本上的內容進行種子發(fā)芽實驗。當然也可以由教師在班里做示范性實驗,全班同學一起觀察。然后在小學科學授課過程中對STEM教學理念進行滲透,雖然每個學生只接觸了淺顯的科學知識,但卻可以對學生的科學需要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通過結合課本教學以及課后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更好地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興趣。
(二)基于STEM理念融合科學教學和信息技術。當今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時代,目前已經全面普及了互聯網技術和電子科技,這在教育教學事業(yè)中也可以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2]。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些無法準備的實驗材料,小學科學教師想要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就可以運用互聯網教學。在上課之前,小學科學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收集一些相關的實驗材料,然后運用多媒體來呈現在學生面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教學工作,也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必須依賴信息技術進行授課。
例如:在進行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形變化教學時,課堂內容是學生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觸及到的,也沒有辦法進行實驗操作演示讓學生對其中內容進行理解。在這種情況下,科學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通過收集網上相關資料以及制作視頻等等方式,有效的進行小學科學教學。通過播放紀錄片的形式,讓學生觀察地形變化的科學現象,然后在其中有效滲透STEM理念就可以融入相關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有效的了解現代科技在科學領域中發(fā)揮的作用,從而鼓勵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索時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基于STEM理念有效融合科學教學和生活、社會教育。在整個教學階段中小學承擔著啟蒙的作用,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該將所有的科學知識,緊密聯合生活和社會教育。因為大部分自然科學中的發(fā)現發(fā)明也都來源于生活,比如燈泡、飛機、輪胎等等??梢娚钤趯W生學習的時候,有著引導和類比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把原本復雜的科學現象,進行生活化的合理解釋,有助于知識的吸收學習,并進一步把所學知識轉化為生活實踐中的應用。
例如: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這一課時,雖然學生沒有辦法理解火箭的原理,但是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小車的原理。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相關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并提出他們自己的見解和思考[3]。在課程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想法和見解進行有效的總結。由此可見,在STEM思想的引領下,學生可以開拓更多的科學應用實例,提高科學學習的趣味性。
不僅如此,科學也可以有效地推動社會發(fā)展。學習科學知識,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維護生態(tài)平衡這一課時,小學科學教師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維護生態(tài)平衡和綠色發(fā)展的重要性,認識到人們需要重視他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如果人們破壞了植物和動物,對于我們的生活和生存,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人們的未來也會存在一定的危機。最后小學科學教師還可以結合STEM教學理念,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進而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保護。通過在科學教學中融合社會教育,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STEM教育理念近年來頻頻出現在我國各學科課堂教學中,實則自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被用于教育,到今日隨著新課程改革被引入我國當代教育,在課堂中與我國教育現狀相磨合,已然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所在。小學科學學科是學生科學精神啟蒙的開端,而教育工作更應當打開學科界限,多元互動、多維并舉,以創(chuàng)新的思路、多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參與實踐中建構科學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