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 英
菖蒲,古意繚繞的兩個字,念起來極莊重,隱隱有些孤清氣息。從字面上,就能看到一幅水波澹澹、草色青青的鄉(xiāng)間圖畫?!对娊?jīng)》中有“彼澤之坡,有蒲與荷”之句。果真,菖蒲是從《詩經(jīng)》里長出的植物,和蒹葭、荇菜、卷耳、桑一樣,帶著詩的特質(zhì)、詞的優(yōu)雅、曲的流暢,青翠千年,驚艷時光。
菖蒲是天生的香草,散發(fā)著獨特的芳香,清新濃郁,聞之令人忘俗。古時,書生秉燭夜讀,案上供一盆清秀的菖蒲,起到收煙護目的功效;而折一段蒲葉細聞香氣,亦可提神醒腦。菖蒲,可怡情養(yǎng)性,是書齋中祭奉孔子不可或缺之圣物。友人的茶室便用陶盆供著一叢菖蒲,葉片細長似虎須,鋪著極干凈的細沙碎石。其青翠的細葉比蘭更纖瘦,映在清清淺淺的水中,讓人心生憐惜。奇怪的是,作藥的石菖蒲卻“然止可為佐使,而不可為君藥”。它不可作為風光無限的主藥,卻甘為默默無聞的配角,大約與其長年修煉于深山澗谷有關(guān)。若非胸懷蒼生、慈悲滿懷,誰能忍受如此孤寂清冷之修行呢?
菖蒲是書生案頭清供的雅物,也是文人筆下的妙物。在花鳥畫興盛的清代、民國,菖蒲則是畫家們筆下可愛的植物。鄭板橋有題畫詩云:“玉碗金盆徒自貴,只栽蒲草不栽蘭。”金農(nóng)更是將書齋起名“九節(jié)菖蒲館”,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等常以菖蒲為題作畫,近代文人鄭逸梅則盛贊菖蒲“有山林氣,無富貴氣”。他們筆下的菖蒲莫不古拙、蒼茂、清雅,別有一番意趣。此外,菖蒲還可釀酒。南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記載:“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逼丫粕赛S微翠綠,清亮透明,氣味芳香,為歷代帝王將相所喜用,并被列為歷代御膳香醪。
我尋常喜歡在山間行走,雖不曾留神虎須菖蒲,普通的石菖蒲倒也常見。黑麋峰的深澗與九峰山的清溪,水中遍布大大小小的卵石,石菖蒲就零零散散地生在石縫里,纖細修長,青碧可憐,越看越愛。石菖蒲有蘭的幽雅、竹的飄逸、梅的素潔、菊的清高,靜幽的山和清澈的溪是它們的最佳居地。
春去夏來,生在鄉(xiāng)間的泥菖蒲,該長得茂盛如煙了吧?守在山間深林的石菖蒲,也該生得亭亭玉立了吧?這樣想著,菖蒲那特有的香氣,便穿過叢林和田野、山川與河流,裊娜而來。
《花卉奇石冊之一》清·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