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瑞奇,桑義敏,初慶東*,魯濤濤,滕志遠,戴鐵誠,劉 暢,金 思
(1.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材料與化工學院,北京 102617; 2.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環(huán)境工程系,北京 102617)
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市文明旅游建設都對生態(tài)衛(wèi)生間的設計和籌建提出了更高需求。生態(tài)衛(wèi)生間有免洗打包型、堆肥型和循環(huán)水型等3種形式,目前研究和實踐集中在打包型和堆肥處理型[1-2],但循環(huán)水型生態(tài)衛(wèi)生間因能實現(xiàn)水資源再生,具有更好發(fā)展前景。循環(huán)水型衛(wèi)生間處理體系通常利用沉淀或膜分離等手段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固體進行微生物堆肥[3-4],剩余污水具有高COD和高氨氮含量特點,因此其研究關鍵是對糞便污水的處理。糞便污水俗稱“黑水”[5],約占城市生活污水的1/3[6],所含雜物和SS較多、COD及氨氮含量較高[7],宜采用生物組合工藝處理,從而克服單一工藝“氮處理不均衡、出水效果差、抗沖擊負荷能力差”等弊端[8],同時具有占地小、高效穩(wěn)定等優(yōu)勢[9-10],結合人工濕地(CW)深度處理[11],還可以實現(xiàn)水循環(huán)利用。綜述和分析生物組合工藝技術在不同研究階段的影響參數(shù)和處理效果,可以為循環(huán)水型生態(tài)衛(wèi)生間技術方案的篩選和設計研究提供參考。
當前應用較多的生物組合處理工藝有MBR-A2O、UASB、人工濕地等,對各種工藝的技術參數(shù)(OLR、DO、COD/N、溫度等)進行實驗研究,調節(jié)相關參數(shù),尋找合適區(qū)間,以提高有機物及氨氮的處理效率,從而將工藝技術應用于生態(tài)衛(wèi)生間糞污處理體系。
高OLR會激發(fā)胞外聚合物(EPS)的產生,從而間接加重MBR的膜污染,但對氨氮去除的抑制只存在于短期時間內(3 d)[12]。對于微藻膜生物反應器,OLR對BOD的去除沒有顯著影響,但OLR越低,越有利于TN和TP的去除以及膜污染的控制;而OLR較低會抑制生物量的培養(yǎng)與聚集,從而也會影響到生物處理的效率[13]。針對該問題,Liberman等[14]建立MBR,并利用超濾技術進一步優(yōu)化有機污染物的去除。低OLR基本不會影響有機物去除效率,但會降低污泥濃度(MLSS),從而降低溶解氧(DO),抑制了氮去除。對于厭氧生物工藝UASB,高OLR沒有影響COD和BOD等的去除,但影響到氮磷的有效去除[15]。而新型混合人工濕地VF-HF系統(tǒng)的緩沖能力較強(OLR增加8倍也未受到影響),同時對SS和有機污染物去除率較高[16]??傊琌LR既會影響占地面積和污染物的處理效率,也會影響MLSS、DO、膜污染等。
表1 溶氧量(DO)質量濃度對反應器脫氮性能的影響
糞便污水的COD和氨氮含量較高,兩者的比例顯著影響生物處理效果,特別是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COD/N會降低上流厭氧曝氣組合工藝(UAF-BAF)的生物膜活性及生物種類數(shù),從而影響處理效果[21]。因此需要保持高COD/N,以提高微生物活性。當COD/N為5.0(COD為300 mg/L)時,活性污泥法對銨和亞硝酸鹽的去除效率可以達到84%和99%[22]。曝氣生物膜反應器(MABR)的處理效果受到COD/N的影響較大,當進水COD/N為5時,COD、銨和總氮去除效率分別達到83.7%、93.1%和84.6%[23]。雖然多數(shù)反應器在COD/N較大時氮處理較徹底,但對帶有固定膜活性污泥的SBR工藝的脫氨影響卻截然相反。當COD/N增加到3時,銨降解極不穩(wěn)定,高COD/N不利于生物脫氮??傊?,除固定膜SBR外,進水保持高COD/N可以提高氨氮的處理效率[24]。
②AOB是氨氧化細菌的簡稱,NOB是亞硝氮氧化細菌的簡稱。其活性均與自身作比較。AOB活性劃分標準為:SAOR在0.175 g/(g·d)-1以上為高,0.15~0.175 g/(g·d)-1為中,0.15 g/(g·d)-1以下為低;NOB劃分標準為SNOR在0.10 g/(g·d)-1以上為高,0.05~0.10 g/(g·d)-1為中,0.05 g/(g·d)-1以下為低。
運行溫度不同,生物工藝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及處理效果也會受到明顯制約或促進[25-26]。相對較高的溫度有利于厭氧生物反應。相比20、28 ℃時的UASB產生了含量更高、更穩(wěn)定的沼氣,得到了更高的處理效率[27]。14 ℃以上時,下向流厭氧生物濾池運行較穩(wěn)定,水解酸化菌和產甲烷菌代謝趨于平衡,出水SCOD和TCOD質量濃度穩(wěn)定在69 mg/L和90 mg/L;而10 ℃低溫條件下,水解菌群相對豐度下降,系統(tǒng)TCOD去除效果下降[28]。采用分級厭氧流化床膜生物反應器(SAF-MBR)系統(tǒng)處理實際生活污水發(fā)現(xiàn),低溫(10~25 ℃)對有機物去除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29];低溫對UAF-BAF生物濾池的生物膜厚度和EPS含量均有積極影響,從而加重膜污染[21]。25℃下厭氧膜生物反應器(AnMBR)的膜污染較35 ℃下的更嚴重,且25 ℃下可以觀察到更小的污泥顆粒尺寸和更細的絮體[30]。因此,在西藏、東北等寒冷地區(qū),參數(shù)設計時應該考慮溫度影響并采取保溫等必要措施。
活性污泥類工藝在糞便污水處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試技術中厭氧好氧及其組合應用比較多。桑義敏等[36]利用CASS工藝,低溫條件下(-5~20 ℃)生活污水CODcr、BOD5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達到85.7%、95.3%、91%,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DO的高頻率周期性變化是氮磷高效處理的關鍵所在。Moges等[37]用污泥床厭氧反應器在受控溫度(25~28 ℃)下處理糞便污水的濃源分離黑水,結果表明,在HRT=3 d時,濃源分離黑水得到有效處理,穩(wěn)態(tài)時TCOD去除率穩(wěn)定在78%以上,且甲烷轉化及其濃度較為穩(wěn)定。Pedrouso等[38]發(fā)現(xiàn)重復的饑餓和活化期對部分硝化-厭氧氨氧化(PN/AMX)工藝沒有不利影響,在低溫(14~21 ℃)下,氮的去除率穩(wěn)定在95%,出水指標達到了相關區(qū)域出水水質標準。
總之,在糞便污水處理放大設計中,中試試驗是進一步優(yōu)化實驗室參數(shù)、確保工程處理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要考慮技術參數(shù)本身的優(yōu)化調整(溫度、曝氣頻率、進水周期、HRT等),又要考慮設備、設施放大時的水流流體參數(shù)影響(流場、長寬比、有效水深、短流等)。
對于糞便污水凈化與資源化,去除COD、BOD等含碳有機物是基本目標,除磷脫氮等深度處理更為重要。桑義敏等[42]利用DAT-IAT組合工藝(DATL×B×H=4.5×4.5×4.1 m、IATL×B×H=5.0×4.5×4.1 m)處理北京八達嶺高速公路服務區(qū)生活污水(Q=217 m3/d),供氧量為1.3~1.5 kg O2/Hr(DAT)、2.2~2.6 kg O2/Hr(IAT)、出水CODcr=30.38 mg/L、BOD5=9.73 mg/L、SS=23 mg/L,達到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李清等[5]采用絮凝-缺氧-好氧-MBR組合工藝處理糞便污水,經過5個月的運行,出水CODcr低于100 mg/L,NH3-N低于1 mg/L,TN低于45 mg/L,TP低于5 mg/L,各指標均達到國家相關標準。Zhang等[43]應用一種改良反硝化除磷工藝處理船舶生活污水,在OLR為1.5~2.0的條件下,TN、TP、C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2.0%、81.0%和94.0%。張文兵等[44]采用厭氧氨氧化-MBR組合工藝處理低碳源糞便污水(BOD5/TN=0.7),在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2002)二級排放要求的同時,大幅降低了供氧能耗。王盈盈等[45]采用倒置A2/O-MBR組合工藝處理某低碳源生活污水,在投加碳源醋酸鈉、BOD5/TN≤2.8的條件下,出水TN和TP分別小于15 mg/L和1 mg/L,各項指標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熊向陽等[46]采用上流式厭氧污泥濾床(UASBF)-反硝化-反滲透組合工藝處理河南北部某市糞便污水,在COD容積負荷為7.59 kg/(m3·d)的情況下運行,出水水質優(yōu)于《綜合水質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B和《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郭治東等[47]采用兩級HAF 復合厭氧生物濾池處理國內某機場航空糞便污水,HRT=48 h時,CODcr、BOD5降解效率為96%,NH3-N降解效率為85%,指標完全達到《污水排入城鎮(zhèn)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0)。Kotsia等[48]采用垂直流人工濕地組合工藝處理低濃度糞便污水,BOD、COD和TSS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9%、96%和94%,出水BOD和TSS小于10 mg/L,同時總大腸菌群數(shù)下降了2.2個對數(shù)指標。
通過對比不同研究階段的技術參數(shù),可以獲得各種處理工藝的現(xiàn)有技術優(yōu)勢和發(fā)展?jié)摿ΑU_調整各種生物組合工藝的對應參數(shù)(如OLR、DO、COD/N、運行溫度、曝氣量、HRT等),可以實現(xiàn)生物組合工藝對糞便污水的綠色高效處理。通過文獻對比分析,MBR和日本凈化槽技術這2種集成化工藝在生態(tài)衛(wèi)生間水凈化領域更具應用前景。MBR利用膜過濾技術來實現(xiàn)高度集成,根據(jù)上文參數(shù)分析,縮小面積的同時仍可以實現(xiàn)高效處理,因此其可以作為生態(tài)衛(wèi)生間這類集成化程度較高處理系統(tǒng)的優(yōu)選方案;日本凈化槽技術發(fā)展較為成熟[49],因充分利用了循環(huán)曝氣系統(tǒng)、填料床等,大幅提高了水凈化設備在高度集成場合的應用價值。
MBR是適用于循環(huán)水型衛(wèi)生間糞便污水處理的主要技術之一。Ren等[50]采用MBR處理糞便污水,在HRT=2~3 h、DO=4~7 mg/L和MLSS=3 500~4 500 mg/L的條件下,COD、NH3-N和濁度分別降低60~90%、80~90%和95~99%,均優(yōu)于BAF。張恒亮等[51]發(fā)現(xiàn)MBBR-MBR對NH4+-N和COD的去除率均能達到97%以上。羅聲等[52]將一體式MBR (1.6 m2) 應用于生態(tài)衛(wèi)生間,出水COD、BOD和SS范圍分別為33~51、4.5~9.0 mg/L和0.3~1.0 mg/L,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CJ25.1—89)。Larsen[53]和Tobias等[54]在烏干達地區(qū)采用重力驅動MBR處理分流式水循環(huán)生態(tài)衛(wèi)生間糞便污水,前者出水COD保持在30~40 mg/L,后者超過80%的參與者表示污水經處理后可以用于洗手和個人衛(wèi)生。
MBR應用實踐中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之一是膜污染問題[55]。Shen等[56]發(fā)現(xiàn)小尺寸的絮凝物更容易吸附到膜面上從而增大膜污染;Liu和Wang等[57-58]證實,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EPS也是膜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膜污染會降低出水指標,影響系統(tǒng)穩(wěn)定性,增加維護和運行成本[59],因此防治勢在必行。首先,MLSS<10 g/L、SRT=20~40 d、溫度為15~30 ℃是減少MBR膜污染的最佳條件[60];其次,添加活性炭和陽離子聚合物可以提高MBR對有機污染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優(yōu)化膜性能[61],粉末活性炭 (PAC) 在HRT=8 h的條件下將MBR膜結垢率從3.12 kPa/d降低至0.89 kPa/d,且該效果長期穩(wěn)定(超過140 d)[62],添加PAC的MBR對TOC的去除率略高于添加顆?;钚蕴?(GAC)[63];再次,群體猝滅(QQ)也是減輕生物污垢的有效穩(wěn)定策略之一[64-65],可以將MBR膜結垢時間延長26.9%[66];最后,磁粉會通過吸附等作用緩解膜污染,以20 r/min的速度向MBR內添加Fe3O4可以使膜滲透率提高15倍,運行時間延長約20 d[67-68]。
作為一種廣泛認可的分散污水處理設施,日本凈化槽技術適用于循環(huán)水型衛(wèi)生間糞便污水處理。HRT=8 h時,凈化槽技術的COD去除率達到95%;OLR保持在2.7 g/(L·d) 以下,可以避免高負荷影響;污泥回流比為75%時,TN、TP的去除率達到70%和94%[69];回流量控制在22.5 L/d,出水COD、BOD5、氨氮和TN分別為38、8.1、6.5 mg/L和19.1 mg/L[70];曝氣速率從30 L/min提高到63 L/min,有機物和氮的去除率提高到82.5%和60.3%[49];在凈化槽中添加波紋填料,出水BOD5的最終質量濃度降至13 mg/L,總去除率達90.78%,出水濁度降低至5 NTU,并擁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節(jié)能效果[71]。
Li等[72]在江漢平原農村地區(qū)采用小凈化槽處理生活污水,當進水COD質量濃度大于267.5 mg/L時,COD去除率達到82.5%以上;當進水總氮質量濃度為73.1~179 mg/L時,總氮去除率為70.6%~81.8%;高COD/N會限制凈化槽的氮去除效果。田娜等[73]采用凈化槽組合工藝方案處理某高校生活污水,出水BOD≤10 mg/L,COD去除率在90%以上,水質顏色和味道明顯改善。干鋼等[74]采用膜式凈化槽技術處理農村糞便污水,COD、BOD5的去除率達到80%以上,氨氮、T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7.94%、94.13%和93.95%,出水指標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外生物組合工藝處理糞便污水的技術參數(shù)與處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適用于循環(huán)水型生態(tài)衛(wèi)生間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化參數(shù)。綜合分析表明,OLR、DO、COD/N、運行溫度等是生物工藝的重要參數(shù),其中OLR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生物處理,DO會影響厭氧反應器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從而影響氨氮去除,COD/N相對較大時可以顯著增強含氮污染物的去除,溫度主要影響厭氧生物反應,需要根據(jù)不同厭氧反應器種類進行溫度的調整。MBR技術與其他工藝經過有效結合后可以實現(xiàn)高度集成、高效處理,日本凈化槽技術便于集成化快速安裝,2種技術應用于生態(tài)衛(wèi)生間后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循環(huán)水型生態(tài)衛(wèi)生間的進一步研究工作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加強特殊氣候環(huán)境條件對微生物降解機制的影響研究,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體系及技術參數(shù)。如我國東北、西藏等寒冷高海拔地區(qū)氣溫水溫低、空氣稀薄,抑制微生物功能,針對此問題應當選擇相對耐低溫的處理方案,調整曝氣量等相關參數(shù),采取綠色種植、保溫等措施。
(2)生態(tài)衛(wèi)生間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屬于分散污水處理設施,規(guī)模小、地點特殊,特別適合一體化、集裝箱式設備,除了生物凈化技術本身,還應該加強智能化、便捷化、多功能的設備開發(fā)。
(3)AnMBR、UASB、HAF等厭氧處理技術具有低能耗、回收沼氣等優(yōu)點,符合節(jié)能降耗的發(fā)展要求和國家戰(zhàn)略,應加強對凈化效果、沼氣生成、存儲、回收再利用等研究,以利于進一步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