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雪,周 楊,周 瑤,郭 霜**
(1.湖北科技學院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 咸寧 437100;2.咸寧市疾病預(yù)防控制中心)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導致慢性腎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1]。研究表明,每年在中國和美國的慢性腎衰竭患者中,約40%的發(fā)病率來源于DN[2-3]。DN的病理生理復(fù)雜且尚未完全闡明,但腎纖維化是終末期腎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礎(chǔ)。姜黃素(curcumin,Cur)是姜科植物姜黃的主要成分,現(xiàn)有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纖維化、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廣泛的生物學作用,且毒副作用及不良反應(yīng)較小,目前已廣泛被應(yīng)用于多種疾病的基礎(chǔ)和臨床研究[4]。本研究通過高糖高脂飲食聯(lián)合鏈脲佐菌素(STZ)復(fù)制Ⅱ型糖尿病小鼠動物模型,探討Cur是否通過改善腎纖維化保護糖尿病小鼠腎臟組織及可能機制。
SPF級C57BL/6小鼠,50只,雄性,體重(25±2)g,購于武漢大學實驗動物中心,許可證號為SCXK(鄂)2014-0004。分籠飼養(yǎng),自由進食和飲水。
Cur(Sigma公司);MASSON染色試劑盒(武漢塞維爾公司);天狼猩紅染色試劑盒(武漢賽維爾公司);TGF-β1抗體(abclonal公司),α-SMA抗體(CST公司),β-actin抗體(武漢賽維爾公司)。
1.3.1 糖尿病模型制備
SPF級8周齡C57BL/6小鼠50只,雄性。SPF級動物房環(huán)境下維持飼料適應(yīng)性喂養(yǎng)一周后,將小鼠隨機分為兩組:正常組,20只;模型組,30只。其中模型組小鼠高糖高脂飼料持續(xù)喂養(yǎng)4周后,連續(xù)5d小鼠空腹腹腔注射STZ 50mg/kg,由pH4.5的檸檬酸鹽緩沖液配制,正常組小鼠持續(xù)喂養(yǎng),給予等體積的檸檬酸鹽緩沖液。以隨機血糖≥16.7mmol/L作為糖尿病造模成功標準。血糖穩(wěn)定2周后,正常組隨機分為:Con組(n=10),Cur組(200mg/kg/d,口服,n=10);模型組隨機分為:DN組(n=12),DN+Cur組(200mg/kg/d,口服,n=14)。Cur由1%的羧甲基纖維素鈉配制。實驗過程中這些小鼠自由飲水進食,期間不使用其他藥物或胰島素進行干預(yù)。給藥16周后,檢測相關(guān)指標。
1.3.2 HE染色
石蠟包埋的腎臟組織標本連續(xù)切片,厚度為3μm,65℃烤片1h,脫蠟至水。蘇木素染色7min,1%鹽酸乙醇分色10s,氨水返藍1min,伊紅染色60s。常規(guī)脫水、透明、中性樹脂封片,顯微鏡下觀察并照相。觀察各組小鼠腎臟組織基本病理改變和炎性反應(yīng)情況。
1.3.3 Masson染色
取腎臟組織切片,常規(guī)脫蠟至水后,用配制好的Weigert鐵蘇木精染色液(Weigert鐵蘇木素A/B液等比例混合液)染核7min,流水稍洗,1%鹽酸乙醇稍分化,流水沖洗數(shù)分鐘返藍。麗春紅酸性品紅染色液染色8min,蒸餾水快速沖洗。磷鉬酸溶液處理2min,不用水洗直接用苯胺藍染色液復(fù)染3min。1%冰醋酸處理1min,脫水透明,中性樹脂封片。顯微鏡下觀察并照相,觀察各組小鼠腎纖維化程度。
1.3.4 Sirius Red染色
取腎臟組織切片,常規(guī)脫蠟至水后,天青石藍染液5min??辔端?天狼猩紅染液染20min,95%乙醇分化1min。脫水、透明、中性樹脂封片,顯微鏡下觀察結(jié)果并拍照,觀察各組小鼠腎纖維化程度。
1.3.5 Western blotting
實驗結(jié)束后,將小鼠異氟烷麻醉,迅速取出腎臟,取部分組織加裂解液冰上勻漿,剩余組織迅速轉(zhuǎn)移至-80℃凍存。勻漿液轉(zhuǎn)至4℃預(yù)冷EP管中,冰上放置30min繼續(xù)裂解。4℃,12 000r/min離心20min后,輕取上清液,按BCA法測定各組蛋白濃度。蛋白樣品與3×上樣緩沖液按2∶1(體積比)充分混勻后,于95℃煮沸5min。樣本冰上冷卻后,進行SDS-PAGE電泳,或者-20℃保存。加入用一抗稀釋液適當稀釋的TGF-β1、α-SMA和β-actin抗體,置于4℃孵育過夜。加入HRP標記的二抗,常溫孵育1h。TBST漂洗后,加入ECL顯影液顯影。
各染色結(jié)果顯示,Con組小鼠腎臟組織結(jié)構(gòu)基本正常,無病理學改變;HE染色結(jié)果表明,DN組小鼠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擴張、炎細胞浸潤;Masson染色(膠原纖維為藍色)和Sirius Red染色(膠原纖維為紅色)結(jié)果共同表明,DN組小鼠腎小球和組織間隙有大量膠原纖維增生,腎臟組織纖維化嚴重。Cur處理后,小鼠腎臟的組織形態(tài)學和纖維化均得到明顯改善。見圖1(封二)。
與Con組小鼠比較,DN組小鼠腎臟組織中TGF-β1明顯增多(P<0.05),Cur處理后,TGF-β1表達下降,與DN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圖2。
與Con組比較,*P<0.05;與DN組比較,#P<0.05圖2 Cur對DN小鼠腎臟組織中TGF-β1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Con組小鼠比較,DN組小鼠腎臟組織中α-SMA明顯增多(P<0.05),Cur處理后,α-SMA表達下降,與DN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圖3。
與Con組比較,*P<0.05;與DN組比較,#P<0.05圖3 Cur對DN小鼠腎臟組織中α-SMA蛋白表達的影響
DN作為糖尿病患者最常見且嚴重的慢性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終末期腎病最常見的病因,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DN的典型病理特征是細胞外基質(zhì)(extracellular matrix,ECM)蛋白在腎小球和腎小管間質(zhì)過度沉積,最終導致腎小球硬化和間質(zhì)纖維化。腎纖維化是慢性腎臟疾病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的病理生理學基礎(chǔ),并且決定著腎功能的惡化程度[5]。及時阻斷腎纖維化,能夠有效防止DN進展為終末期腎病[6]。
Cur是中藥姜黃中發(fā)揮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在2型DN患者中,給予Cur 500mg/d口服,治療15~30d,結(jié)果發(fā)現(xiàn)Cur可明顯減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從而減緩DN的發(fā)展[7]。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結(jié)果也發(fā)現(xiàn),Cur對糖尿病大鼠心肌纖維化有明顯的改善作用[8]。腎小管上皮細胞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DN中肌成纖維細胞的主要來源[9]。已有研究表明,DN患者的腎功能與肌成纖維細胞的數(shù)量呈負相關(guān)[10-11]。在體外研究中發(fā)現(xiàn)[12],Cur可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EMT。在本研究中,DN小鼠腎臟組織病理改變以及腎纖維化明顯,Cur處理后這些現(xiàn)象得到明顯的改善。
既往研究表明[13],腎纖維化與TGF-β1和α-SMA密切相關(guān)。TGF-β1是目前公認的強促纖維化因子,TGF-β1信號通路在DN中被激活,抑制TGF-β1可減輕糖尿病動物模型的腎纖維化[14]。α-SMA作為EMT的重要標志,其在腎小管上皮細胞中幾乎不表達,而在肌成纖維細胞中呈特異性表達,是研究上皮細胞EMT及纖維化的重要標記物。有研究表明[15],DN大鼠腎組織高表達α-SMA,可作為纖維化檢測指標。在本研究中,Western blotting結(jié)果顯示,Cur處理后,DN組小鼠腎臟組織中,TGF-β1和α-SMA蛋白的表達明顯減少。這些結(jié)果表明Cur可以明顯改善DN小鼠腎功能和腎纖維化。
綜上所述,Cur可以改善DN小鼠腎功能和腎纖維化程度,對DN小鼠腎臟具有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與Cur降低TGF-β1的表達水平抑制α-SMA的蛋白表達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