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現勇 邱傳明
導讀:茂名櫻桃番茄反季節(jié)栽培面積較大,但在生產中遇到不少難題,如病蟲害較嚴重、裂果較多、中后期果實變小、果甜度稍低等。通過采取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可提高產量及品質,促進櫻桃番茄反季節(jié)栽培可持續(xù)發(fā)展。
千禧櫻桃番茄
茂名地處熱帶及亞熱帶過渡地段,冬季氣溫較高,一般都在10℃以上,低于5℃的天氣極少,因此常被稱為天然溫室,適宜發(fā)展櫻桃番茄反季節(jié)種植。近年來,由于種植中病毒病發(fā)生嚴重,海南櫻桃番茄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很多種植者都轉移到茂名種植,據統(tǒng)計,2019年茂名反季節(jié)櫻桃番茄種植面積超過5萬畝(3333 hm2)。櫻桃番茄是一種水果型番茄,色澤鮮艷,果形美,營養(yǎng)豐富,市場需求量大,價格也較高;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櫻桃番茄的收購價格15~20元/kg,為歷年來最高,經濟效益可觀。但櫻桃番茄反季節(jié)栽培也遇到一些難題,如病蟲害較嚴重(青枯病、灰葉斑病、斑潛蠅等)、裂果較多、中后期果實變小、甜度稍低等,影響產量及品質,從而降低效益。為獲得高產優(yōu)質,需了解櫻桃番茄品種的特征特性,采取科學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品種選擇、覆蓋種植、科學施肥、嫁接栽培、植株調整等,現將有關技術措施介紹如下。
櫻桃番茄根系發(fā)達,適應性較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是很嚴格,但以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通透性強、排水順暢的壤土或砂壤土最好,以利于根系生長,土壤pH值6~7為宜。
番茄生育期長,植株莖葉繁茂,在整個生長期中需要吸收大量養(yǎng)分,因此,要施足基肥,才能滿足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選擇中等肥力的田塊,667 m2施腐熟有機質肥1000 kg或生物有機肥300 kg、高氮高鉀復合肥75 kg、硼砂1.5 kg;每667 m2撒施生石灰30 kg調節(jié)土壤酸度和土壤消毒。番茄根系分布廣,基肥可進行全田均勻撒施。
茂名南部為南海,雨季長,雨水多,如果田間經常積水,會導致青枯病、莖基腐病、潰瘍病、枯萎病、灰葉斑病等病害的發(fā)生。要求采用高畦種植,畦高30 cm以上,做到雨停溝干,使畦土常處于干爽狀態(tài),避免根系部位積水而引發(fā)病害。起壟作畦,作1.8 m包溝的畦面,上畦寬100 cm,下畦寬140 cm,溝寬40 cm。
推廣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起好畦后,鋪設滴灌管道,蓋銀灰色地膜(可防寒、保肥、保濕、防雜草、防蚜蟲),最好在地膜上蓋一層稻草,阻隔陽光直射地膜,以降低畦表土溫度,減輕秋植幼苗傷根或灼傷莖基部問題。采用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通過滴灌合理供應,滿足番茄各時期對水肥的需求,達到節(jié)肥、節(jié)水、省工的目的,且可明顯降低田間濕度,有效減輕病害發(fā)生。
近年來,番茄青枯病、枯萎病發(fā)生非常嚴重,嚴重影響番茄產業(yè)健康發(fā)展,2020年種植的非嫁接番茄苗發(fā)生了不同嚴重程度的青枯病,有的田塊發(fā)病率在60%以上。因此,要推廣嫁接苗栽培技術。嫁接育苗可利用砧木較強的抗逆性,增強接穗抗逆性,提高嫁接苗抗病能力,還可利用砧木強大、健壯根系,提高嫁接苗對水肥的吸收力,促進嫁接苗地上部的生長,從而提高番茄產量及品質[1]。
要求與接穗有較強的親和力,櫻桃番茄嫁接一般選用茄砧一號或托魯巴姆作砧木。茄砧一號是農友種苗(中國)有限公司開發(fā)的雜交茄子砧木,專門用來嫁接小番茄,其與接穗親和性好,成苗率高,嫁接苗大小整齊,耐熱、耐濕,耐青枯病,采收期長,品質不變,可作7~8月嫁接育苗砧木。托魯巴姆對枯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等土傳病害達到高抗或免疫的程度,其根系發(fā)達,植株長勢極強,節(jié)間較長,耐干旱和耐寒,可作9~10月嫁接育苗砧木。
櫻桃番茄品種繁多,但從近年來的種植及市場銷售情況看,千禧櫻桃番茄種植面積較大,且受消費者歡迎。該品種為無限生長型,早中熟,感TY,長勢強;果桃紅色,短橢圓形,果縱徑3.9 cm左右,果橫徑約2.5 cm,單果質量約20 g;糖度高達9.6%,風味佳,不易裂果;每穗可結14~30個果,高產;耐枯萎病,耐貯運,定植后約60天始收。
青枯病為害
茂名5~9月高溫多雨,這時期種植番茄病害發(fā)生嚴重,且此期臺風多,種植風險大。因此,宜選擇在秋、冬、春季較溫暖且少雨的月份進行反季節(jié)栽培,病害發(fā)生相對較輕,且產品價格較高??蛇x擇9月中下旬或10月上中旬種植。
嫁接苗生長勢較強,要科學合理密植,從產量、品質、病蟲害防控多方面考慮。一般雙行定植,行株距控制在80 cm×60 cm,每667 m2定植1000株左右。定植時土不能蓋住嫁接苗嫁接口,否則接穗產生新根會伸入土壤,使其抗病力降低,嫁接口以下砧木的萌芽要適時抹掉。栽后用生根素泡水澆根部,并噴1次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莖基腐病。
植株調整是番茄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番茄具有分枝力強、莖葉繁茂的特點,為改善植株的光照、通風條件,協(xié)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減輕病害發(fā)生,使中后期結果大小較均勻,需對植株進行整枝。整枝情況視種植密度而定,種植密度大的留枝少,疏植的留枝稍多,如行株距為80 cm×60 cm(667 m2種植約1000株)的,一般實行三稈整枝,除留主枝外,再留2個側枝(留第一花穗下和第一花穗上的1個側枝),其余側枝全部除去。植株生長初期,應待側枝長4~5 cm時,分期分次摘除。結果盛期以后,摘除下部老葉、黃葉及病葉,加強通風透光,減少呼吸消耗,減輕病害發(fā)生。
采用肥水一體化技術,肥水管理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則,整個生長期特別是在結果期保持土壤比較濕潤,防止忽干忽濕;用水溶性肥料進行滴灌,主要抓好促苗肥、促果肥和補充施肥。番茄喜鈣、硼元素,缺鈣會導致裂果及產生臍腐病,缺硼生殖器官發(fā)育不良,影響受精,導致糖運輸受阻及新生組織形成受阻。番茄開始坐果后,適當增施鈣肥,可用1%過磷酸鈣、0.2%氯化鈣或0.2%鈣寶進行根外追肥,從開花坐果期開始,每隔15天噴1次,能減輕裂果;在始花期、幼果期分別用800~1000倍硼酸液或0.3%硼砂液作根外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和結實率;在番茄結果期,噴施磷酸二氫鉀、氨基酸葉面肥,提高果品的甜度及品質。
櫻桃番茄的病蟲害較多,茂名地區(qū)的主要病蟲害為青枯病、斑潛蠅等,應根據發(fā)生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癥狀:病株死時仍保持綠色,病莖中、下部皮層粗糙,常長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病莖維管束變黑褐色。高溫、高濕、偏酸性條件下易發(fā)病,排水不良,種植畦過低,加重病害發(fā)生。
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或抗逆性強的砧木,種植嫁接苗;適量施用石灰,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采用高畦種植,種植不宜過深;小水勤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發(fā)病初期用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2]。
生活習性:成蟲具有趨黃性,在成熟的葉片上由下向上產卵,幼蟲老熟后咬破表皮在葉片上、下表皮或土表化蛹。
斑潛蠅為害
為害癥狀:幼蟲孵化后潛食葉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導致葉片發(fā)黃、枯焦。
防治措施:清潔田園,把被害植株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懸掛黃板誘殺成蟲;深耕使土壤表層的蛹不能羽化,以降低蟲源;幼蟲3齡前噴藥防治,選用滲透力強的藥劑,如10%除蟲脲懸浮劑30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2500倍液、20%斑潛凈乳油1500倍液或5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