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 王晉濤 趙金帥 王梓鑠
1.引言
異型零件是指非標準規(guī)則形狀的零件,通常具有無法使用通用夾具裝夾,加工難度大的特點,本文通過對異形缸體零件加工來闡述異形零件數(shù)控加工關鍵技術,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2.異形零件加工
2.1零件圖分析
此缸體為氣泵的缸體,零件圖如圖1所示,毛坯是鑄件、材料是HT200,批量較大,為提高加工效率,需設計專用夾具;加工范圍為車削缸體車削兩端端面、車削缸體內孔及鉆削缸體兩端連接孔,數(shù)控加工設備需要數(shù)控車床CK6150和數(shù)控銑床KV650;刀具選用端面車刀,內孔車刀、鉆頭和絲錐等。
2.2加工工藝分析路線
由零件分析,結合機械制造技術相關知識,制定如下加工工藝路線。
①粗車小端面粗基準→②粗精車大端面、粗精車內孔→③精車小端面→④鉆削Φ9孔→⑤鉆削攻絲M5螺紋孔。
2.3工序設計
工序①的關鍵問題,保證缸體毛坯內孔軸線與數(shù)控車床主軸軸線的同軸度,防止第三序內孔余量不足,出現(xiàn)孔壁厚一邊薄和一邊厚的情況。解決方案用卡爪內卡方式進行裝夾,然后用百分表的表桿前端與孔壁距離粗調進行調整。將表座固定在導軌上,表桿末端伸進內孔邊緣位置旋轉零件一圈,調整零件使其距離盡可能一致,最后夾緊零件對零件的小端面進行車削,完成工序①加工。
工序②的關鍵問題,缸體外輪廓形狀復雜,不能使用通用夾具三爪卡盤,需要設計專用夾具,本文制作加工與零件外輪廓形狀相似的凹臺夾具,將工裝用螺栓固定在車床主軸上。零件放入凹臺,用三個壓板均勻分布壓緊零件。加工時,以粗車后的小端面為定位基準,加工另一個端面、內孔、和倒角。另外裝零件時保證零件與工裝的接觸面重合,不能有鐵屑或者其它異物。裝上零件后一定要把壓板上面的螺栓擰緊,否則會導致零件產(chǎn)生晃動,并伴有振紋。注意及時更換刀片,否則車出來的表面光潔度達不到要求,容易產(chǎn)生振紋(如圖2),而且更換刀片后一定要重新對刀,還要加工大端面時、注意要為第③序留有余量。
工序③關鍵問題保證Z軸長度,與工序①相同,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盤、用內卡裝夾。經(jīng)過②工序的加工后、再對小端面進行一次精加工將零件的總長度保證在公差范圍內,在對小端面的內孔進行倒角。首先裝夾零件對零件粗車小端面,Z向切削長度低于余量,再通過刀補的方法精車小端面。
工序④選用φ的麻花鉆加工四個孔,并保證四個孔與中心誤差不超過0.03mm。選用三爪卡盤外卡,因為缸體外輪廓沒有平面定位來限制Z軸旋轉的自由度,因此缸體在卡盤左側安裝平行墊鐵,調整平行墊鐵一側與Y軸平行并壓緊,鋼板尺左端與Y軸平行的平行墊鐵側面對齊,如圖4所示,這樣鋼板尺長度方向與X軸平行;類似丁字尺在圖板上調整圖紙一樣,將缸體零件內孔外卡與三爪卡盤上,旋轉缸體,目測缸體外輪廓兩側對稱部分對應兩點鋼尺上端重合,壓緊零件,從而保證零件放正,夾具安裝實物圖(圖3)所示。加工前只需要第一個零件對刀一次,剩余零件不再對刀,只需要將零件放入三爪卡盤,用鋼板尺輔助拉正零件,壓緊三爪卡盤即可。
工序⑤內容先用直徑6.7mm的麻花鉆鉆削通孔,再用M8-2H絲錐攻絲,夾具使用一面兩孔定位,夾具為一塊平板安裝兩根銷釘,銷釘位置參考工序④,夾具安裝方法是在銑床工作臺裝夾拉正虎鉗后,將一塊略厚的鋼板放平夾如虎鉗口,將表面銑平,對應工序四位置打四個孔,鉆兩個與孔過盈的銷子插入對角兩孔內,露出一定長度,將零件插入露出銷子上,另外兩對角孔用螺栓穿過固定,使用刀具對小端面進行打孔攻絲,夾具安裝如圖5所示。
結論:異形件種類繁多,加工方法不勝枚舉,不同設備,不同零件有不同解決辦法,但是簡單、可靠,有效是關鍵,本文對氣泵缸體異形件的加工提出了解決方案,有一定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孫一豐. 薄壁鈦合金球殼封頭的數(shù)控加工工藝[J]. 金屬加工(冷加工), 2017(18): 25-28.
[2] 葉金虎. 單件異形薄壁小零件的數(shù)控加工策略與實施[J]. 煤炭技術, 2014, 33(3): 108-110.
[3] 黃偉斌. 復雜薄壁異形零件數(shù)控加工工藝特征與要點[J]. 中國設備工程, 2017(6): 172-173.
[4] 何真,李全才. 一種大型異形件制作工藝的探討[J]. 冶金動力, 2020(10): 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