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指
時光會為我們的善良點贊
2021年年初,兩張橫跨13年的同款背影照片在網(wǎng)絡上刷屏。一張拍攝于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qū),另一張拍攝于2021年大連金普新區(qū)抗疫一線。這個背影的主人公叫安磊,是大連金普新區(qū)交通運輸局的工作人員。
汶川地震那年,安磊25歲,在看到電視上直播的地震后慘烈場景后,他當時就被深深觸動了,也沒考慮太多,就參加了志愿者隊伍,跟隨救援隊伍趕赴救災一線。他所在的隊伍負責修建活動板房,這是臨時安置受災群眾所用。為了能早日修建好,每位志愿者平均每天得搬近200塊保溫板,差不多每天都是工作到凌晨才休息。雖然是體力活,身體極為勞累,但他從沒有叫過一聲苦。有一天,他正低頭向前走路,后面的一位志愿者拿起相機給他拍攝了一張背影照,后背上是紅色的“抗震救災”4個大字。
在救災一線,安磊干了近20天,回到大連后,他真正融入到了志愿者的隊伍中,平日的工作之余,他總是會參加各種志愿者活動。在助人的過程中,他的心境變得更加澄澈。
2020年12月15日,大連金普新區(qū)發(fā)生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當天晚上,金普新區(qū)交通運輸局就成立了轉(zhuǎn)運組,承擔轉(zhuǎn)運密切接觸者到隔離酒店的工作。安磊負責的是轉(zhuǎn)運組的統(tǒng)計和調(diào)度工作,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4個小時,吃住只能在辦公室里。即使工作如此辛苦,但他還是會選擇犧牲一些休息時間,利用自己工作上的便利,充當起了“擺渡人”的角色,為封閉管控區(qū)的群眾傳遞藥品和急需物品。
12月26日,安磊在志愿者群里看到一條求助信息,一位家住封閉管控小區(qū)的孕婦因患有心臟病,急需一種特殊藥品。他當即應承下此事:“交給我,你們就放心吧!”當天晚上一下班,他連飯都沒吃,匆匆趕往患者所在的小區(qū),將藥品交到孕婦家人手中。
2021年1月5日,安磊接到一個志愿者轉(zhuǎn)發(fā)來的求助信息,說一位來自北京的貨車司機,在疫情之前來金普新區(qū)送貨, 結(jié)果在返程時遭遇疫情,被困在封閉管控區(qū)內(nèi),半個多月的時間,每天只能吃住在車上,靠著方便面和火腿腸充饑。得知這一情況,安磊主動承擔了給這位貨車司機送食品的任務。每天,他會帶著志愿者送過來的食品,按照約定的時間給貨車司機送過去。這天,當他拎著食品往前面走的時候,后面的志愿者又為他拍攝了一張背影照。
看著這張照片,安磊忽然想起了十多年前,在汶川抗震救災時,拍下來的另一張背影照,他就在朋友圈曬出了這2張照片。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照片一經(jīng)發(fā)出,竟然引起很多人的關(guān)注。一時間,他成了網(wǎng)紅。對于意外走紅,安磊并沒有驕傲,他覺得幫助人已經(jīng)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說:“幫助一個人,就是幫助一個家庭。有千千萬萬名志愿者都在默默付出,我只是他們中間最普通的一員。”
能幫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兒,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抱有這種想法的人,真的是幸福的。安磊用記錄時光的2張照片,詮釋了一份別樣的人生內(nèi)涵。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