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軍
摘 要:路基路面施工技術(shù)是道路橋梁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手段。本文以路橋工程施工為基礎,對路基路面施工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探討,并進一步研究了路橋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的技術(shù)要點,希望能為提高路基質(zhì)量和路面施工提供相關參考。
關鍵詞:路橋工程;路基施工;路面施工
1路橋工程路基及路面施工問題
1.1路基施工問題
(1)橋頭跳車。橋梁伸縮縫是路橋工程建設中路基工藝操作常見問題,主要是由于橋頭填土沉降、橋臺沉降存在區(qū)別,若伸縮縫與橋頭搭板操作質(zhì)量不佳,將會在橋臺位置出現(xiàn)影響行車安全性、舒適度的臺階,嚴重沖擊橋梁,甚至出現(xiàn)橋頭跳車問題。(2)填土下沉。除軟土地基沉陷外,橋梁涵洞兩端頭沉降、路基不均勻沉降、水分排除不到位等均會導致填土下沉。例如,在逐層密實碾壓時把關不嚴,導致土基回彈模量低于標準要求,或者構(gòu)造兩側(cè)填土處理不到位,均會導致填料接縫位置出現(xiàn)不均勻沉降。又如,路基填土操作過程中,軟土段均需經(jīng)過特殊處理,但在軟土段特殊處理中未預留足夠自然沉降時間,會導致路橋通車運行后地基繼續(xù)沉降。
1.2路面施工問題
(1)路面裂縫。裂縫是路橋建設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路面工藝操作問題,包括橫向、縱向、龜裂三種形式,與外部車輛荷載超出路橋面層可承受荷載、路面基層強度不足、高填方地區(qū)密實碾壓操作與要求存在偏差等具有較大關系。路面裂縫問題的出現(xiàn),不僅會影響行車平穩(wěn)舒適性,還會對路基安全產(chǎn)生較大的不利影響。(2)路面車轍變形。路面車轍變形是路面工藝操作常見問題之一,包括因路面長時間超荷載導致的永久結(jié)構(gòu)性車轍、因環(huán)境高溫及車輛反復碾壓導致的流動性車轍。車轍變形問題的出現(xiàn),與前期路面操作不規(guī)范、外部高溫、操作用料與要求存在偏差、車輛荷載過大等具有較大關系。(3)路面凍脹破壞。在寒冷地區(qū)特別是高原低氣溫、雨季集中地區(qū),大量雨水進入土體后易導致地下水上升,進而導致路面被破壞。在天氣溫度上升后,膨脹土體則會因冰塊凍裂狀態(tài)解除而坍塌陷落,其中的水分含量急劇上升。此時,一旦車輛頻繁碾壓,就會出現(xiàn)泥漿由路面裂縫內(nèi)冒出的翻漿問題,若不加以處理,則會毀壞整條道路,對路橋通行安全性造成影響。
2路橋工程建設中的路基及路面施工技術(shù)要點
2.1路基施工技術(shù)要點
(1)挖方。在挖方前,操作者應砍伐或移植路基用地周邊樹木、灌木叢,在路基用地外堆放砍伐樹木,并將路基用地幅度范圍內(nèi)的表層草皮、腐殖土、表土清除,為整平做好準備。在基層處理完畢后,操作者可以依據(jù)從上層到下層的順序放坡挖運土方,并在臨邊、坑洞口設置防護裝置與安全警示標志,避免掏底開挖或者盲目挖方。一般機械開挖區(qū)為全風化或強風化地層,而松動爆破開挖區(qū)為強風化或弱風化巖地層。在開挖高度達到3.0~4.0m時,操作者可以從上層到下層修整邊坡,促使邊坡與設計坡率要求相符。
(2)排水。為了攔截威脅路基穩(wěn)定的地面水促使其在路基范圍外,操作者可以在一般路段設置截水溝、邊溝、排水溝等排水溝渠,并利用漿砌片加固邊溝。截水溝則設置在距離路塹頂部10.0m以外的地區(qū),溝底縱坡在0.50%以上、2.0%以下,并由填方、挖方交界位置引出邊溝。對于橋涵結(jié)構(gòu)物,為了防控雨水滲透,操作者可以將水泵與已有積水硬質(zhì)挖溝相連,為橋涵位置多余水分的及時排出提供條件。
(3)填方。在選擇樁柱式橋臺時,為避免橋頭跳車問題出現(xiàn),應將填方前移至橋臺修建之前,并保證填方充分沉降,以便盡可能縮小結(jié)構(gòu)物、填方沉降差。對于橋臺后背填土,應依據(jù)壓實性能佳、透水能力強的原則進行回填料選擇,保證路基填土壓實度,為路基填土沉降量控制提供依據(jù)。
(4)壓實。在密實碾壓操作時,操作者應以《公路路基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JTG/T3610—2019)為基準,結(jié)合前期試驗確定的碾壓用機具、填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參數(shù)、碾壓遍數(shù),配套碾壓。一般需要全程采用機械化設備,分層次密實碾壓,保證每一層的路拱高度、路基平整度與規(guī)范要求相符。
2.2路面施工技術(shù)要點
(1)控制工藝操作用料。在確定原材料質(zhì)量與要求相符的基礎上,依據(jù)工藝操作標準,策劃相關材料比例,嚴格控制水、瀝青、粗集料與細集料配比。一般需保證水泥配料、砂石配料精確度分別在±2.0%、±5.0%以下,并保證水分比例在整體材料比例的30.0%以下,必要時可以添加減水劑,以便保證拌和料與操作要求相符。
(2)加強攤鋪過程管控。在路橋工程建設中,路面抗剪性能指標——抗剪強度是工藝操作過程管控的要點,特指外力與材料軸線呈90°時材料剪切作用下的強度極限,與路面裂縫形成具有較為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在操作前,操作者應全面檢查基層,確定基層無誤之后,選擇瀝青灑布車,自動在瀝青混凝土之間、瀝青混凝土與碎石層之間灑布透層瀝青,一般每平方米可灑布瀝青0.8~1.0kg。在透層瀝青灑布后,操作者可以依據(jù)1000m2/m3的標準撒布集料,撒布厚度在3.0~8.0mm。同時,利用6~8t鋼輪壓路機進行1~2遍碾壓。
(3)加強碾壓過程管控。在攤鋪后,可以混合料處于可獲取最大密實度溫度為前提,利用膠輪壓路機或鋼輪壓路機及時進行密實碾壓處理。密實碾壓處理時,最初溫度應超出120.0℃,最末溫度應超出70.0℃(鋼輪壓路機)或80.0℃(輪胎壓路機),碾壓速度應在2.0~4.0km/h,并在處理后進行路面穩(wěn)定性、密實度的檢查。一般可以選擇帶雙夯錘振搗裝置的攤鋪機,在攤鋪時進行預碾壓。同時,以壓路機緊跟攤鋪機的方式,由外側(cè)向道路中心,沿直線向前方推進,進行1遍靜止碾壓+2遍振動碾壓+5遍重型碾壓+1遍振動碾壓+2遍靜止碾壓,規(guī)避車轍問題出現(xiàn)。對于壓路機無法碾壓的區(qū)域,可以直接利用小型壓實機進行充分碾壓。此外,在路橋工程路面工藝操作過程中,橫向接縫處理對于路面平整度具有直接的影響。除了在鋪筑時在構(gòu)造物連接位置設置橫向接縫,操作者還可以在接近端部1.0m位置稍微向上方抬動攤鋪機熨平板,人工鏟平端部混合料,進而碾壓。碾壓后選擇3.0m直尺進行平整度檢查,同時將端部厚度存在差異的位置切除,配合后續(xù)工藝操作,設置為直角連接方式,最終將黏層瀝青均勻涂抹在垂直面,并利用下設墊木的鋼輪壓路機沿著先橫向再縱向的方向進行碾壓,保證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錯位超1.0m。
結(jié)語
綜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是路橋工程的重要組成,其施工質(zhì)量對運輸成本、行車舒適度、運輸速度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應加強路基路面工藝操作問題的管理,在先進技術(shù)應用的基礎上,從細微處入手加強質(zhì)量管控。同時,根據(jù)路基、路面工藝操作特點,預先制訂工藝操作問題處理方案,保證路基、路面工藝操作質(zhì)量,為路橋工程總體效益目標的達成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徐彥君,李斌.路橋工程建設中路基路面施工技術(shù)要點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21(13):234-235.
[2]張智聰.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shù)[J].四川建材,2021,47(07):170-171.
[3]許世芹.路橋過渡段路基路面設計及其沉降處理分析[J].磚瓦,2021(05):100-101.
[4]馬勇,馬云龍.市政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shù)探索[J].四川水泥,2021(05):250-251.
[5]劉歡歡.路橋工程建設中路基路面施工技術(shù)要點研究[J].運輸經(jīng)理世界,2021(13):21-23.5A8DB4EB-735A-4A72-BE36-985E6BA3D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