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唐國欽
打十發(fā)子彈是享受,打一萬發(fā)子彈就是工作。
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重慶建設工業(yè)集團禮堂座無虛席,金牌試槍員王濤登上演講臺,為廣大青年工匠們講述了試槍員的故事。
一個多小時的演講,王濤話語樸實無華、感情真摯,在場的青年工匠們無不動容。
走下領獎臺,王濤心情依然激動。天天琢磨怎么跟槍打交道的他,做夢也沒想到,有朝一日能站到舞臺中央,接受數(shù)百名工友的掌聲和稱贊。
入行8年多,王濤練就了“百步穿楊”的射擊絕活。走上靶場,王濤能憑槍聲精準判定各類槍械型號;高精度狙擊,他在百米距離打出3發(fā)子彈能命中同一枚硬幣;檢驗槍支,他只需要幾個點射,就能找準故障缺陷……在枯燥乏味的試槍員崗位上,王濤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常跟新人說:“你不愛槍,槍就不愛你,要想了解槍,就得和槍做朋友?!?/p>
一把好槍不光是造出來的,更是打出來的什么樣的槍才算是一把好槍,試槍員最有發(fā)言權。槍的瞄準基線高不高?射擊時用起來順不順手?槍托抵肩舒不舒服?
新槍測試,王濤的任務就是給槍“挑刺”,他發(fā)現(xiàn)的“問題”越多,槍支改進的空間就越大。
對自己的工作,王濤還有一份詩意的解讀:“試驗臺上生產出的只是‘鐵坨坨,槍要想成為官兵們手中的‘第二生命,還得靠試槍員用雙手為它注入靈魂。”
攤開王濤的雙手,手指關節(jié)間布滿老繭,指甲蓋的縫隙里殘留著洗不掉的槍油。但這雙手,一次次扣動扳機,一次次校準槍械,讓槍的質量更過硬,讓官兵用得更順手。王濤常說: “一把好槍不光是造出來的,更是打出來的。”
在造槍界,高精度狙擊步槍制造最為復雜尖端,國外軍工企業(yè)在相關領域對我國實施了嚴密的技術封鎖。重慶建設工業(yè)集團領導層狠下決心: “一定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高精度狙擊步槍?!本褤魳尩臉尮軆忍胖苯雨P系著射擊精度,為了找到內膛規(guī)格的最優(yōu)參數(shù),王濤換了400多根不同規(guī)格的槍管,打了8萬多發(fā)子彈,硬是從8萬多組試驗數(shù)據(jù)中,找出了槍管制造參數(shù)的最優(yōu)解。
經過多輪優(yōu)化改進的高精度狙擊步槍,再次出現(xiàn)在測試場時,表現(xiàn)讓人刮目相看。王濤抱著新槍,緊盯百米外的靶子,瞄準、預壓、擊發(fā),3發(fā)子彈連續(xù)擊中靶心,靶紙中央幾乎只留下了一個大的彈孔。測試結果僅為0.5角分,相當于連續(xù)3發(fā)子彈擊中半枚一元錢的硬幣,這意味著國產高精度狙擊步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對一支新槍來說,試槍員既是“首席體驗官”,也是“最嚴監(jiān)考員”。有一年,王濤參與某型槍械試驗定型階段械的試射。幾天下來,槍的射擊精度達到設計標準,王濤卻把自己的肩窩給磨破了。
“槍托角度設計不合理,不符合人機功效原理?!蓖鯘业窖邪l(fā)團隊負責人,當面指出問題,要求繼續(xù)優(yōu)化改進槍械,他直言不諱地說: “如果我們打起來都不舒服,官兵又該怎么辦?”
在王濤看來,試槍員的職責,就是“讓官兵用槍用得更舒心”。在某型國產狙擊步槍試驗階段,參與測試的王濤提出大量的反饋意見,從腳架高度到貼腮板方向,他梳理出10多項問題清單,倒逼研發(fā)團隊逐項進行改進。最終,制造出來的樣槍在人機功效測試中有了明顯提升。
某型高精度狙擊步槍列裝部隊的3年里,王濤一直在尋找提高這款槍精度的方法。王濤常說: “狙擊沒有頂點,狙擊槍的改進同樣沒有頂點?!?/p>
槍需要一個好射手,好射手也需要一把好槍
槍和射手,是天生的伙伴。
槍的性能決定了武器威力的下限,而射手影響著武器威力的上限。一把武器要想將性能發(fā)揮到極致,離不開試槍員的不斷探索。
輕武器競標,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矩:槍械性能是優(yōu)是劣,競標企業(yè)現(xiàn)場派人打出來看看??梢哉f,輕武器競標不僅要比誰的槍更好,更要比誰的射手更牛。
在重慶建設工業(yè)公司內部,只有最優(yōu)秀的射手才有資格參加競標。憑借過硬的射擊本領,王濤通過層層篩選,拿到了那張代表企業(yè)征戰(zhàn)競標會的入場券。
第一次參加競標時,王濤緊張得說不出話來,腦海里反復回想師傅囑咐的細節(jié),“扣動扳機時,收起大拇指,用其余4指扶住槍托,就能增強射擊穩(wěn)定性”“臥姿射擊盡可能增大貼地面積”……想著這些,王濤的心平靜了下來。
最終,王濤帶著該型狙擊步槍力壓群雄,無論是子彈密集度、射擊精準性甚至是槍械可靠性,他們都靠硬實力拿下了當之無愧的第一,競爭對手個個輸?shù)眯姆诜瓦B主辦方都豎起大拇指,“好樣的!”
這些年,王濤的足跡始終繞不開兩個“門”,左腳從廠門走出去,右腳又從營門踏回來?!白鳛橐幻宋槔媳叩讲筷犻T口,就像回了家一樣。”每年,王濤會花大量時間待在部隊,他有很多事情要做:為官兵保養(yǎng)校準槍支,提供武器售后服務;組織槍械授課培訓,分享射擊訓練技巧;與官兵面對面交流,收集武器使用反饋……
今年春天,王濤在第77集團軍某防化旅收集到一摞武器使用反饋書。多次帶隊參加比武競賽的六連連長朱杰,因為“老搭檔”某型狙擊步槍精度不夠高,關鍵時刻“掉鏈子”,一度信心受損。
無獨有偶,列兵張亞龍因所使用的槍支存在機械故障,射擊連續(xù)脫靶,對輕武器射擊課目產生心理陰影。跟部隊官兵接觸越久,王濤心中的結論就越清晰:“官兵手中的槍,容不得半點馬虎?!?/p>
回到工廠,王濤馬不停蹄地找到工廠研發(fā)人員,把自己在部隊收集到的問題原原本本地反饋上去。有人嫌王濤小題大做,王濤卻認真地說: “槍的小毛病,也是我的大問題?!贬槍@些問題,王濤跟著研發(fā)團隊逐個解決攻關,在二次產品調研中,贏得了部隊官兵的一致好評。
“良駒還得配好鞍”,射手更得要好槍。戰(zhàn)場上,槍就是戰(zhàn)士最值得信賴的伙伴。好槍的一頭連著廠房,另一頭連著部隊。每次給自己精心校準的槍頒發(fā)“畢業(yè)證”,王濤就像送自己心愛的“孩子”踏上征途,帶著幾分不舍,又帶著幾分驕傲。
打十發(fā)子彈是享受,打一萬發(fā)子彈就是工作
入行7年,槍是王濤形影不離的伙伴。走進靶場,他聽一聽槍聲就能準確判定各類槍械型號,打不準的槍支,他摸一摸就能判斷故障類型,重新校準槍支。同事們都豎起拇指稱贊:“王濤算是把槍的‘脾氣摸透了?!?/p>
想要摸準槍的脾氣,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剛入行時,槍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成為試槍員前,必須通過部隊組織的鑒定考核。考核標準極其嚴格,百米距離,打出去的十發(fā)子彈必須保持在碗口大小的范圍。第一次參加考核的王濤過度緊張,據(jù)槍和射擊姿勢僵硬變形,射擊成績大失水準,同事們看了直搖頭。雖然第二次考核順利通過,可王濤的心里卻怎么都不是滋味。
王濤心里憋著一股勁,他主動改變自己,試著去和槍交“朋友”。 “你想和槍交朋友,槍可未必認可你?!蓖鯘刻煲娍p插針地訓練,卻始終摸不清門道。工廠老前輩點撥王濤, “要想和槍交朋友,就得先摸索槍的‘脾氣”。
一語驚醒夢中人。經過反復實踐后,王濤把槍的“脾氣”是摸透了。天氣潮濕、氣壓過高,子彈彈道就會偏低炎炎夏日,陽光晃得瞄準鏡會產生虛光;三九寒冬,槍也會變得“遲鈍”,人與槍的默契感降低……就這樣,王濤和槍交上了“朋友”。只要端起槍,王濤就像換了一個人,心跳變慢、呼吸放緩,完全沉浸在槍的世界里。
高強度的工作,對試槍員的身心是極大考驗。封閉的靶場里面,密集的槍聲此起彼伏。站在射擊位置上,換槍、裝彈、瞄準、射擊,王濤一連射擊8個小時。王濤常說:“打十發(fā)子彈是享受,打一萬發(fā)子彈就是工作。”在外人看來,這樣重復機械動作單調乏味,但王濤樂在其中。
端起手中的槍,王濤感到心中無比寧靜,透過準星看世界,他覺得自己的視野反而更加清晰。王濤從不把射擊當成一種負擔,靠著專注與熱愛,王濤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皼]有兩次一模一樣的射擊?!蓖鯘f,每一發(fā)子彈,他都要比上一發(fā)打得更準。
瞄準靶心、輕扣扳機的瞬間,王濤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成功不只一種打開方式,每一份職業(yè),都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對王濤來說,成功就是從熾熱的槍管中射出熱愛的子彈。憑借著這份純粹的熱愛,王濤和槍交上了“朋友”,也拿到了通往成功的通行證。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