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凱 鮑楠 李良
摘 要:葡萄園按照生態(tài)方式合理控制草害,使雜草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生草栽培尤其對改善土壤性狀、涵養(yǎng)水分、豐富生物多樣性、調節(jié)土壤小氣候和維持生態(tài)平衡等方面有諸多裨益。通過具體措施合理規(guī)避生草栽培誤區(qū),實現(xiàn)葡萄栽培高產優(yōu)質的目的。
關鍵詞:葡萄園;生草;栽培
這些年來葡萄產業(yè)因經濟效益明顯農戶紛紛參與而發(fā)展迅速,成為各地特色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yè)。目前因單產、品質等因素效益不佳,這與過多使用化肥、農藥以及葡萄園粗放管理密切有關。受傳統(tǒng)種植方式影響,大多葡萄園雜草種類繁多,稍有不慎形成草荒,雜草不僅會與葡萄爭奪水肥資源,還會給多種病菌、害蟲提供生存便利,這樣,增加了管理難度與成本,容易導致產業(yè)效益倒退。
1 除草方式
目前葡萄園除草主要有生物除草、化學除草、物理除草、機械除草和以草治草等方式〔1-3〕。
生物除草是利用動物(主要是禽畜)、病原微生物和競爭力強的置換植物及其代謝產物防除雜草。生物除草不產生環(huán)境污染、效果穩(wěn)定持久,但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嚴格,操作難度較大, 見效慢及資源浪費嚴重,一般園區(qū)不太愿意采用。
化學除草除了除草劑價格昂貴外,還具有省工、省力的特點,每年至少6次以上除草,農藥、人工成本總量每畝超過2000元,而部分除草劑使用后葡萄易發(fā)生藥害、傷根情況,還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
物理除草中人力除草具有投入成本最低、副作用小、除草較為徹底,但耗時、強度大、效率低。物理除草中全園防草布(園藝地布)覆蓋除草,通過減少光照來抑制雜草生長,兼具保水保墑的作用,缺點是防草布易老化、更換成本高,高溫季節(jié)和火源多的地方容易發(fā)生事故。
機械除草包括淺松滅草、旋耕滅草、中耕滅草和深松除草等方法,此法對淺生根雜草效果較好,但消耗人力,且效果不十分理想,尤其是設施大棚內需要長年多次連續(xù)作業(yè),成本高昂。
以草治草是葡萄園通過生草栽培方式解決雜草草害問題,是現(xiàn)代化、標準化、生態(tài)型葡萄園管理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葡萄樹下雜草清理干凈以后,行間土壤就完全暴露在外面,水分蒸發(fā)快、表層土壤板結。葡萄園生草栽培就是在葡萄園株行間選留原生雜草或種植非原生草類、綠肥及經濟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類及相關作物與葡萄協(xié)調共生的一種葡萄栽培方式(圖1)。
2 作用
葡萄生草栽培是一種立體生態(tài)復合系統(tǒng),是以葡萄生產為中心,把葡萄生產作為一個微系統(tǒng)的中心,兼顧葡萄園的草本植物、動物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共生關系,充分利用光、溫、水、氣、養(yǎng)分及生物資源,保護系統(tǒng)的多樣性和穩(wěn)定性,改善系統(tǒng)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合理的生態(tài)經濟框架,形成多級別、多層次的提效增值結構,建立一個投入少、效能高、抑制環(huán)境污染和地力退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生產體系,達到生產綠色果品的目的,實現(xiàn)有質量的環(huán)境體驗(圖2)。
葡萄園生草栽培可以改善小氣候,由于鮮活物的存在,導致土壤容積熱容量增大,夜間輻射減少,創(chuàng)造了保溫保濕、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長的小氣候環(huán)境。
葡萄園生草栽培可以改善葡萄園土壤結構,降低土壤容重,增強土壤滲水性和持水能力,增加土壤氮、磷、鉀移動性,減緩土壤水分蒸發(fā)、團粒結構形成,提高有效孔隙度和土壤容水能力(圖3)。
生草栽培有利于葡萄病蟲害的綜合治理,葡萄園生草能增加植被總量,為天敵提供豐富的食物與良好的棲息場所,克服了天敵與害蟲在發(fā)生時間上的錯位脫節(jié),使昆蟲種類的多樣性、富集性及自控作用得到提升,還提升了葡萄園生態(tài)系統(tǒng)對農藥的耐受性,擴大了生態(tài)總容量(圖4)。
葡萄園生草后優(yōu)勢天敵小花蝽、大草蛉及捕食螨類等數量明顯增加,天敵量大且種群穩(wěn)定,制約了害蟲的蔓延,形成葡萄園較為持久的良性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草栽培能培肥地力,葡萄園人工生草所用的大多為豆科牧草或經過仔細選留的原生雜草,是養(yǎng)地作物,它可以通過生物固氮等方式來培肥地力。
生草栽培還有保墑作用,野草給葡萄根部遮陰,減少了樹葉蒸騰,起到保墑的作用,減少灌溉次數,減輕勞動強度。
3 注意事項
葡萄生草栽培對草的種類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所選草類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易成活、管理容易,包括容易繁殖,最好能播種、分株、扦插繁殖兼?zhèn)?。早發(fā)性好、生長快、覆蓋期長、在與園地雜草共生中有較強的優(yōu)勢。耐割、耐踐踏、再生能力強、易于被控制,必要時可除凈。目前生草栽培主要種植的以黑麥草、白三葉、菊苣、紫花苜蓿、毛葉苕子、紫云英等為主(圖5)。
播種時因地制宜、按照樹齡確定生草(綠肥)種類和播種量。幼年葡萄園根系還比較淺,樹盤上種的草和樹根會爭水、爭肥,還會產生降溫反應,不利于葡萄正常生長。一般要求幼齡葡萄園,只能在樹行間種草,其草帶應距離樹盤外緣50厘米左右。而成齡葡萄園,可在行間和株間種草,不提倡在樹盤80厘米內生草(圖6)。
生草管理上還需重視苗期管理,遇雨要及時松土、逐行查苗補苗。對于稠苗要及時間苗,可適當多留苗,并結合中耕徹底清除雜草,以利種下的草茁壯生長。
加強水肥管理,雖然種草可以保水增肥,但不能因此而放松了水肥管理。除了播種前施足底肥外,苗期還應施富氮的速效有機肥,以促進草苗早期生長,此外,每年均應使用有機肥,以進一步培肥地力。施肥方法可結合灌水施,也可趁雨天撒施或葉面噴施。天旱或設施內土壤缺墑時應及時灌溉。
一般來說,多數生草品種播種后的第1年,因苗弱根系小,不宜刈割;第2年開始,每年可刈割3~5次;當草長到40厘米左右時,就可刈割。把刈割下的草覆蓋在樹盤上,以利保墑。多年生的草,一般3年后已老化,就可進行秋翻壓,使其休耕1~2年后,再重新播種草籽。
參 考 文 獻
[1]? 張嘉梅,陳玉環(huán),同彥成,等.葡萄園自然生草對土壤溫濕度及果實日灼的影響[J].園林園藝,2018(1):63-64.
[2]? 付小猛,毛加梅,劉紅明,等.國內外有機果園雜草管理技術研究綜述[J].雜草學報,2016,34(4):7-11.
[3]? 鄧豐產.果園生草的生態(tài)效應及在果園上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9(1):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