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禤品清,曾慶遠
(深圳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廣東 深圳 518104)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與膽道結石、肝胰壺腹括約肌功能障礙、酗酒、暴飲暴食等因素有關,在上述因素作用下胰液消化自身組織,胰腺組織損傷后出現出血、甚至壞死,近些年伴隨我國外科技術的發(fā)展,重癥胰腺炎救治成功率約80%[1]。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結合患者醫(yī)院、臨床經驗以及獲得的臨床證據,落實針對性護理干預,從而提升護理輔助作用,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臨床診療效果。本文為論證循證護理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護理的影響,比較我院2016年8月—2020年12月30例未開展循證護理以及開展循證護理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營養(yǎng)指標變化情況以及平均住院時間。
選取我院2016年8月—2020年12月3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15例。實驗組開展循證護理,男11例、女4例,年齡38~64歲,平均(48.42±1.51)歲,發(fā)病至入院接受治療耗時在1~6 h,平均病程為(3.02±0.11)h。對照組未開展循證護理中男男11例、女4例,年齡37~64歲、平均(48.41±1.55)歲,發(fā)病至入院接受治療耗時在1~6 h,平均病程為(3.05±0.14)h。納入標準:(1)參考2019年WSES重癥急性胰腺炎管理指南相關內容[2],患者均確診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臟器功能障礙,上腹部壓痛明顯且腹肌緊張,腸鳴音明顯減弱甚至消失,膽總管B超以及CT檢查顯示內徑超過1 cm;(2)患者入院時神志清晰、意識正常,本次經患者、患者家屬同意。排除標準:(1)排除近六個月非首次重癥急性胰腺炎入院就診患者;(2)排除由他院診療無效轉入我院治療的患者;(3)排除未完成系統治療方案轉入其他醫(yī)院治療的患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1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指征,同時護理人員遵照醫(yī)囑開展胃腸減壓、抗感染、抑酸、腸外營養(yǎng)支持。
1.3.2 實驗組(循證護理) (1)建立循證護理小組:科室護理人員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學習循證護理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并結合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診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擬定循證問題,護理人員通過小組討論、查閱書籍、期刊等文獻資料的形式,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循證問題,總結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2)循證護理措施的落實與干預:①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時腹部疼痛劇烈,患者對自身病情不了解,患者家屬易受患者情緒的影響,繼而出現恐懼、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對此,護理人員為防止患者、患者家屬入院后出現負面心理情緒,應及時告知患者、患者家屬臨床診斷結果,對患者表示同情與關心,對患者家屬提問保持耐心,從而與患者、患者家屬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以利于患者住院后后續(xù)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②患者入院胃腸減壓可最大程度降低胰腺受到的刺激,緩解患者嘔吐癥狀,該組護理人員在遵照醫(yī)囑開展營養(yǎng)支持的同時應關注患者恢復飲食后飲食干預,指導患者家屬先為患者提供清水、面湯等流食,在患者未出現不適癥狀的前提下逐漸向半流食、普食進行過渡,防止患者恢復飲食后暴飲暴食,繼而誘發(fā)腹腔積液、腹腔膿腫等并發(fā)癥。③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腸減壓過程中管道脫落可增加繼發(fā)性感染發(fā)生風險,對此,護理人員在妥善固定管道的同時,應向患者、患者家屬開展胃腸減壓、鼻膽管引流管道護理健康教育,每日更換一次引流袋,禁止患者、患者家屬隨意觸碰管道與引流管。
(1)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入院時、診療護理10 d后血紅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營養(yǎng)指標變化情況;(2)比較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實驗組患者入院診療護理10 d后,血紅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營養(yǎng)指標比較(±s,g/L)
表2 兩組患者營養(yǎng)指標比較(±s,g/L)
白蛋白入院時 10 d后 入院時 10 d后實驗組 15 142.52±20.18121.23 ±20.41*35.31±2.1242.46 ±2.22*對照組 15 142.54±20.2195.78 ±20.42*35.33±2.1138.15 ±2.24*t組別 例數血紅蛋白0.003 3.414 0.026 5.293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前白蛋白入院時 10 d后實驗組 15 158.17±20.21 280.21±20.45*對照組 15 158.18±20.22 222.44±20.46*t 0.001 7.735 P>0.05 <0.05
實驗組平均住院時間為(8.54±1.34)d,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為(13.23±1.33)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325,P<0.05)。
重癥急性胰腺炎若未及時行有效治療可危及患者生命,絕大多數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時上腹部疼痛癥狀顯著,由于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該病病因、治療、預后以及相關護理知識了解較少,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診療期間自我護理能力低,在重癥急性胰腺炎入院常規(guī)診療護理干預過程中護理人員單純遵循醫(yī)囑落實相關診療護理干預,易忽視患者及患者家屬內心真實需求以及相關護理知識宣教[3-5]。循證護理基于循證理念,該新型護理模式的實施以同類疾病臨床實際護理經驗為前提,對患者住院診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預見性分析,同時擬定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從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以利于患者病情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循證護理模式實施過程中,在患者入院時及時開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以防止患者與患者家屬心理問題的發(fā)生,開展飲食護理以及引流管具體護理,統籌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診療過程中的多重需求以及可能遇到的臨床問題,優(yōu)化護理干預質量[6-9]。
陳穎芳應用循證護理的觀察組住院時間為(7.89±3.25)d,高于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對照組,本次結果與陳穎芳臨床研究結果一致,本次開展循證護理的實驗組住院時間為(8.54±1.34)d,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循證護理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10]。此外,本次研究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以及血紅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營養(yǎng)指標變化情況,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入院診療干預10 d后營養(yǎng)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循證護理療效顯著,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由于本次觀察例數偏少,還需繼續(xù)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