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帥
(黑龍江省第七地質勘查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
我國地大物博,在當前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極度上升,這就要求相關人員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礦產資源開采速度。當前,很多礦脈在開采過程中已經出現了枯竭的現象,為了能夠進一步保障當前我國經濟建設發(fā)展所需要的礦產資源,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地質堪特勘探方法,尋求新的礦脈資源。并且由于不同的地勢,地理條件等制約,我們要選擇合適的、科學的地質勘探方法,才能夠有效保障地質勘探工作的進一步進行,滿足我國經濟建設發(fā)展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所以作為相關的地質勘探人員,我們必須要詳細的了解我國地質勘探工作的現狀以及相關的特點,從而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促進地質勘探工作的多元化發(fā)展[1]。
我國在發(fā)展過程中很大程度需要依賴于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是我國經濟命脈之一,但由于一些原因使得我國地質勘探行業(yè)起步較晚,往遠遠落后于其他發(fā)達國家。但是由于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當前我國在經濟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礦產資源開發(fā)取得了進一步效果。為了能夠保障我國經濟的順利發(fā)展,必須要加強對地質勘探方法的綜合研究,了解我國地質勘探的特點,以提升地質勘探的效率。當前我國所采用的地質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功能性需求,一方面是工作性需求[2]。
首先,地質勘探的功能性需求主要是指我們采取相關的方法是為了能夠找尋到我國在地底巖層中存留的礦物資源,以及了解其相應的儲量,從而能夠有效地保障我國地質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這有助于提升我國地質勘探工作的質量,并且保證相關的工作效率,滿足我國的需求。
其次,工作性需求是指由于我國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在實際勘探過程中,由于會受到地形、地勢、氣候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難以順利開展地質勘探工作。為了能夠降低對礦產資源的開發(fā)難度,我們必須要在現有的條件之下,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提升地質勘探工作效率,合理的了解當前我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狀況以及相關地質結構,有效保障礦產資源開采工作順利開展。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使得我國在礦產資源開發(fā)過程中不斷加大力度和速度,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由于經濟建設的發(fā)展速度較快,使得很多礦產資源逐步枯竭,為了能夠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的需要,必須要加大力度開采新資源。因此,很多地質勘探人員都會利用相關的科學技術來提升地質勘探效率,而成像勘探技術就是當前所采用的一種地質勘探方法。在很多發(fā)達國家,成像勘探技術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但是在我國,由于地質勘探工作開展較晚,缺乏系統的理論研究,因此成像勘探技術在運用過程中受到諸多阻礙。加上我國在地質勘探過程中的專業(yè)人員較少,相關的技術設備不夠完善,地質結構、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制約,使得成像勘探技術在運用過程中受到了很多阻礙,無法順利將成像勘探技術順利運用到地質勘探過程中,造成我國地質勘探工作進展緩慢。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地質勘探工作的順利開展,相關人員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3]。
根據我國實際地質勘探工作開展情況以及相關的理論證明,在地質勘探過程中必須要遵循四個原則:統籌規(guī)劃原則、規(guī)律原則、滿足發(fā)展需要原則以及技術創(chuàng)新原則。
第一,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必須要遵循統籌規(guī)劃原則,也就是說,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了解此次地質勘探工作的根本目的。雖然在地質勘探開采過程中,我們主要是為了能夠找尋新的礦產資源,但由于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相關人員必須要為以后的長久發(fā)展做好考慮,在相關資源勘測過程中做好相關的規(guī)劃,有效保護礦產資源,進而為后續(xù)的礦產資源利用做好保障。
其次,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必須要遵循規(guī)律原則。在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長期工作過程中,他們用實際經歷證明地質勘探工作是存在著一定規(guī)律的,所以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實踐經歷,了解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規(guī)律,不斷的完善自己的地質勘探工作步驟和流程,從而能夠大大提升地質勘探工作的效率。
再者,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必須要滿足發(fā)展需要原則。在地質勘探過程中,相關人員不能夠僅僅注重眼前的利益,而要針對當地的整體發(fā)展,充分考慮到諸多因素,例如對礦場周圍環(huán)境的保護,對相關居民生活條件的保護以及對當地道路交通的影響等等因素,避免因為礦產資源的開發(fā)而造成當地居民生活的不便。
最后,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必須要遵循技術創(chuàng)新原則。當前我國科學技術正在不斷發(fā)展,但相關人員必須要意識到,時代是不斷發(fā)展的,我們所擁有的科學技術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在運用現有的地質勘探技術過程中,相關人員也要不斷尋求新的突破,探尋更高效更精準的地質勘探技術,從而能夠滿足我國經濟建設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提升地質勘探的效率和速度,以保證我國地質勘探工作的順利進行。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得知,由于我國的疆域較為遼闊,不同省份的地質結構有所不同,加上礦產資源分布較廣,所以僅僅利用某一種地質勘探方法,難以滿足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的開發(fā)需要,因此,在實際地質勘探過程中,要求相關人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地質勘探方法,綜合現有方法來保障地質勘探工作順利進行。
綜合地質勘探方法,不僅能夠有效滿足現有地質勘探工作的需求,能夠全面了解該區(qū)域的地質情況,還能夠保證地質勘探工作得到數據的準確性和全面性,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因此,為了能夠全面促進我國地質勘探工作的順利發(fā)展,相關人員必須要有效整合現有的地質勘探方法,從而能夠提升地質勘探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使得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更加準確的判斷出礦產資源所在位置,為后續(xù)礦產資源開發(fā)奠定基礎。
通過相關資料以及我國地質勘探工作人員的實踐經歷,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國在地質勘探過程中主要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是地質方法,也就是原始的地質勘探方法,另外一種是地球物理測量方法。下面將簡要就這兩種方式進行初步分析。
地質方法是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所采取的較為原始的一種勘探方法,這類方法在勘探過程中適用性較小,對于相關的技術設備需求量不高,但是相關工作人員面臨的勘探難度更大,并且難以保證其勘探數據的準確性。目前我國所采用的地質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質填圖法、礫石找礦法、重砂找礦法以及遙感地質方法等。
地質填圖法主要是有通過相關的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對于礦產資源所在地的觀察和了解,從而能夠根據調查結果制定出相關的地形圖,然后由相關的工作人員根據當地的地質結構以及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當地的地殼運動變化等等,從而能夠對該處的礦產資源進行相應的判斷。
圖1 礦產資源所在地的觀察
礫石找礦法是一種較為原始的勘探方法,通過相關人員對裸露在外的礫石進行相關分析,從而判斷礦產資源所在位置,但是由于在當前各地的氣候不一,有些礫石在自然條件下會出現移動的現象,所以很多礫石都分布在礦產資源的周圍,相關的勘探人員利用礫石找礦法,需要對周圍的山坡,水流等等活動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才能夠保障勘探數據的準確性。
目前,我國相關勘探人員還會利用重砂找礦法。重砂找礦法,或者也可以稱為重砂測量法,也就是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對于礦產資源所在地的一些散積沉淀物進行仔細的測量分析,從而能夠判斷出該地所包含的礦物成分,然后根據原生礦床法來找出相應的礦產資源,這種方法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并且準確性也不夠高,工作難度較大。
最后一種是遙感地質方法。遙感地質方法要求相關人員充分利用遙感技術來進行地質勘探,工作人員可以利用遙感平臺的信號傳輸器,遠距離發(fā)生不同波段的電波,從而能夠根據平臺所接受到的反饋來對礦產資源進行分析。利用遙感地質方法來進行地質勘探,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測探出大面積的礦產資源,不需要對周圍的地質環(huán)境造成較大影響,所以在目前的地質勘探過程中受到了較高推崇。
圖2 遙感技術地質勘探
以上述四種地質方法是目前我國運用較廣的四種地質勘探方法,但由于其難度較大,因此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相關的勘探人員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涵養(yǎng)。并且根據我國實際情況,我們可以了解到,僅僅利用某一種地質勘探方法難以滿足我國目前礦產資源勘探的需求,因此相關的勘探人員必須要對上述的種種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能夠根據自己實際需要,加強對這些方法的了解,綜合利用及優(yōu)勢,揚長避短,提升地質勘探的效率。
第二種方法被稱為地球物理測量方法。地球物理測量方法,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物探,要求相關人員可以根據巖石密度、放射性等特性作為其地質勘探的一個基礎,利用相關的物理方法來了解周圍地區(qū)內的物理場改變,從而幫助相關人員找出礦產資源所在位置。地質勘探過程中,要求通過相關人員激發(fā)出地震波,從而能夠檢測出在不同地質環(huán)境下的一些彈性反應,根據相關的地震波能夠整理分析出當地的地質情況,在使用過程中,勘探人員能夠向地表以下發(fā)射地震波,由于不同的地質結構會產生不同頻率的波,能夠利用有關儀器將這些反饋進行相關的整理,從而能夠判斷出礦產資源所在位置的地質結構,使得地球物理測量方法被廣泛應用到當前的地質勘探工作過程中[3-5]。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由于地域遼闊,所以在地質勘探過程中不能夠僅僅依賴于某一種方式,而應該要綜合現有的地質勘探方法,根據當地的地質結構、地理位置、氣候、水流等等情況,采取最有效的方式進行地質勘探,保障我國地質勘探工作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