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鋒
(重慶交通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74)
公路工程的路線布設工作主要是確保公路的實際應用效果和質量,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加強與周邊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在路線布設和路基設計過程中,必須確保規(guī)范性,尤其是要確保公路工程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投入到使用中,不斷提升經濟效益。
1.1.1 設計中遵循流暢的原則
公路工程在路線布控過程中,應該做到統(tǒng)一規(guī)劃,線路設計和整體規(guī)劃建立相應的聯(lián)系,確保交通的暢通,在具體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中要對項目內容進行綜合考慮、關聯(lián)比對,比如要處理市政和公路之間產生的復雜關系。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提前研究建設所需要的材料設施、地質條件以及其他相關情況,從而選出合理的設計方案。另一方面,工作人員需要利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在達到一定建設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此外,公路項目和其他相關行業(yè)應同時操作,盡量避免對周圍環(huán)境產生不利影響。
1.1.2 綜合考慮公路項目
設計人員在設計中,需要全方面的考慮不同項目的規(guī)劃,進行合理的設計,包含農田以及城市環(huán)境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不斷將公路工程和當?shù)貙嶋H情況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提升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同時,施工企業(yè)需要合理安排建設土地的整體規(guī)劃,避免在實際施工中對土地造成嚴重的影響,導致水土流失。
1.1.3 合理選擇施工技術
公路工程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地質條件等相關情況合理選擇及應用施工技術,并且需要選擇不同的設計方案,最終選擇最為合理、科學的設計方案展開施工。
1.2.1 方案設計的生態(tài)原則
公路工程在建設中不僅需要確保質量問題,還需要提升工程設計的美觀,加強周圍環(huán)境和路線布設之間的聯(lián)系。設計工作人員需要確保道路工程的對稱性,從而滿足人們對公路美觀的需求。
1.2.2 方案設計的科學性
在路線布設和路基設計過程中,必須確保設計的合理性和實際應用效果,設計人員需要對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條件和人文情況進行一定的認識和掌握,從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公路的安全和質量,不僅如此,還需要降低施工的難度,將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設計人員在設計之前需要完成相應的準備工作,對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條件和人文情況進行相應的考察,利用專業(yè)的知識內容綜合考慮公路工程的實際情況,從而選擇合理的路線布設,并且不斷對其展開詳細的分析和研究。為提升公路項目路線布設的合理性,需要在坡度的位置處采用曲線為主的方式進行路線布設,不斷降低坡度對行車的影響,從而避免因陡峭的路段而導致行車困難。利用曲線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道路的行駛效果,不斷降低坡度較大產生的影響。在以曲線為內容設計時,需要不斷調節(jié)曲線設計和道路的統(tǒng)一性,最大程度的考慮行駛的安全和其他方面的需求,以確保行車的便捷和運輸效果,設計人員最需要重視的是曲線設計的安全性,需要將安全作為重要內容。
縱面線形以及爬坡車道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和路線布設的內容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直接關系公路的安全性。工程的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司機的角度考慮公路的設計,從而確保路線設計的實用效果和質量安全。
縱面線形和爬坡設計需要統(tǒng)一進行相應的設計,將兩種方案達到同一設計要求,確保路線設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guī)定和標準。同時,設計人員需要考慮到二者之間的關系,對兩種設計方案間有聯(lián)系的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精確計算數(shù)據(jù),不斷提升路線設計的安全性。對于縱面線性設計而言,設計人員需要根據(jù)不同的路段合理改進坡度的大小,提升設計的復雜性和合理性確保公路工程的質量,從而有效保障行車的安全。
就對視距的大小需要提出具體的要求,滿足行車安全性的規(guī)范要求。
在設計對視距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合理調節(jié)對視距的大小,不斷滿足公路設計的具體需求,確保車輛在公路上安全的行駛。國家關于對視距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使其達到一定的標準和要求,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時必須嚴格根據(jù)國家的規(guī)定和標準決定對視距的大小,將對視距的大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從而確保公路其他數(shù)據(jù)信息的精確。
我國地形地貌多樣復雜,公路工程的路線布設會存在著地形較高的路段。所以需要設計人員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就地形高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處理措施,綜合考慮路線的設計內容,確保路線布設的使用效果和實際應用的安全性。在調整較高路段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根據(jù)這一區(qū)域的地勢環(huán)境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和其他路段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分析和對比,整體考慮公路的路線布設的設計,不斷提升公路工程的穩(wěn)定性,然后需要對較高路段的相關數(shù)據(jù)做到精確的計算和運用,采用較為合理的方案進行施工。比如,一段公路要進入下坡路段時,設計人員需要合理設計出反超高的方案處理下坡地形問題。另外,對于不同的路段情況需要進行合理的設計,根據(jù)相關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從而確保較高路段設計的合理性,避免在竣工之后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問題,對車輛行駛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發(fā)生安全事故。同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重視下坡路段的超速問題,在下坡路段很容易出現(xiàn)超速或者其他危險情況,設計人員必須將下坡路段一切不安全因素充分考慮在內,采用有效的布設方案和相關措施,以此控制這一路段車輛行駛的速度,從而確保該路段的行駛安全[1]。
陡坡和高邊坡的路堤設計工作是較為重要的,一定程度上對公路工程的安全性產生相應的影響。設計人員在對路基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在設計之前對現(xiàn)場的地質條件展開深入考察,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對材料設施的管理和控制,這方面需要和其他相關工作人員建立相應的聯(lián)系,選購合格的材料投入到應用中,而且在進入現(xiàn)場環(huán)境之前,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檢測,使其達到公路工程建設的要求和標準,從而確保原材料設施的質量,進一步保證公路工程的質量安全[2]。在設計陡坡和高邊坡的路堤時,必須展開合理安排和規(guī)劃,在這一設計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陡坡和高邊坡的設計是具有差異的,為確保路基設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設計人員必須根據(jù)該地地形地勢有效設計路堤,不斷提升設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另一方面,設計人員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對各個施工路段展開詳細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設計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有效的時間內制定具體的方案或者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預防公路工程在后期使用中出現(xiàn)其他問題,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3]。
只有確保公路工程的使用效果以及提升公路的使用周期與安全性,才能進一步保證行駛車輛的安全,前提條件是需要負責路基的工作人員確保路基的可靠性,例如,在施工中重視排水設計和其他方面的功能。設計人員需要對整體工程有一定的掌握,對不同路段有相應的認識,深入分析和研究不同路段的具體情況,能夠根據(jù)不同公路的情況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排水方案,并且能夠確保排水工程不會對公路工程產生相應的影響,不會破壞公路結構的整體性。設計人員在分析和研究不同路段時,需要對其中存在的不同問題展開相應的探討,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分類,從而選用較為有效的排水方案,還需要應用合適的排水技術,提高路基排水設計的合理性[4]。設計人員不能僅憑自己的經驗和相關專業(yè)知識進行公路工程的設計,需要深入現(xiàn)場環(huán)境,對地質條件和周邊環(huán)境進行考察,從而確定管口的尺寸、排水溝之間的距離等,將排水功能充分融入實際設計工作中,在確保公路工程安全性的基礎上使其具有較為完善的排水功能,路基排水如圖1所示。
圖1 路基排水
為確保路基土壤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受到破壞。一方面,需要在設計中提升地基的緊密度,確保土壤的承受范圍符合一定的要求。如果土壤的含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壓實工作可以確保路基較為緊實,從而有效提升路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展開壓實工作中,應該及時檢測路基的含水量,使含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如含水量較低時一般情況下可以對填充物噴水。如果無法向填充物中噴水,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方式提高路基的緊實度。但最為有效的方式是做好壓實工作,才能有效確保路基的緊實度,同時,在展開壓實工作過程中,必須確保路基的含水量達到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從而有效確保路基的緊實度。公路工程建設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將含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才能突出路基設計的效果。
在路基設計過程中,路塹設計是較為重要的,也是其中的基礎工程,設計人員要提高重視程度并綜合考慮施工路段的環(huán)境情況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將氣候、地形以及布設等等因素充分考慮在內,采用科學的路塹設計內容,在確保安全的施工條件下提升經濟效益。設計人員在路塹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邊坡和周邊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利用較為合理的測試方案以及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最終的設計方案。不僅如此,路塹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施工人員需要和設計人員建立有效聯(lián)系,以便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隨時保持溝通,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坡度較高的情況,需要設計人員對邊坡做出適當?shù)母倪M和調節(jié),并且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來有效處理邊坡較高的問題,從而優(yōu)化路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方案,路塹設計如圖2所示。
圖2 路塹設計
路基設計中的關注點還包含填挖交界處路基的處理方式,這也需要引起設計人員絕對的重視。如果在相關區(qū)域開挖的過程中,地質情況超出合理的范圍,便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利用合適的填充料處理這一變化。如果地質情況變硬,必須利用石料進行填充,合理處理縫隙問題。如若挖到的區(qū)域范圍是土質,可以利用滲水的材料對路基進行填充[5]。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必須靈活多變,結合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以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展開合理的檢測,從而提出有效的措施確保公路工程的進度和工程的質量。
公路工程對路基的高度提出較高的要求,如果是山區(qū)就更加嚴格。在路基的挖掘工作和其他相關工作中具有較多的復雜路段。通常情況下,高速公路的路基應根據(jù)縱向坡度、周邊的工程等相關情況決定路基的高度,設計人員需要依照不同公路工程進行路基高度的設計。在設計中,設計人員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因素確保路基高度的穩(wěn)定性[6]。在平原區(qū)域設計時高速公路填充度比其他公路工程較高,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其達到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在平原的地區(qū)內,盡可能的降低路基的實際高度,不斷提升路基的實用性。設計人員需要注重的是山區(qū)公路的路基設計,必須清楚公路和隧道之間的高度,降低路基高度確保公路的連貫性。
公路對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直接關系社會各方面的發(fā)展。所以,公路工程的設計人員在路線布設中需要選擇合理的方式展開相應的設計,嚴格控制布置的范圍。在路基設計中,需要重視陡坡以及其他方面的設計,從而不斷提升公路工程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