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戈
風有形狀嗎?我們腦海中的風是來無影去無蹤的,但有一種風,你卻能清晰地看到它的形態(tài),它就是龍卷風。
龍卷風是一種十分猛烈且破壞力極強的惡劣天氣現(xiàn)象,全世界范圍內(nèi)的許多地區(qū)時常會有龍卷風出現(xiàn),龍卷風大小不一,其形態(tài)一般為上大下小的漏斗狀。龍卷風的活動范圍雖然不大,但風速非常快,多數(shù)情況下,它在接觸地面之前就會消失,往往只出現(xiàn)幾分鐘或幾十分鐘,最多幾小時。一般移動幾十米到10千米,便“壽終正寢”了。不過,一旦到達地面,它的強勁之勢便能夠摧毀一切,猶如一臺巨大的吸塵器掃過地面,房屋、動物都會被席卷至空中,經(jīng)過水庫、河流,常卷起沖天水柱,連水庫、河流的底部有時都會暴露出來。
1925年3月18日,美國出現(xiàn)了速度高達96.6千米/小時的龍卷風,其越過了密蘇里州東南部、伊利諾伊州南部和印第安納州北部三個州,整體行程長達354千米,被稱為跨越三大州的“三州大龍卷”。這次龍卷風造成了689人死亡,受傷人數(shù)達到1 980多人,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美國是受龍卷風侵害最多的國家,素有“龍卷之鄉(xiāng)”的稱謂。在美國中西部,龍卷風堪稱當?shù)刈顕乐氐淖匀粸?zāi)害。龍卷風奇快的移動速度和壯觀的形態(tài)催生了一個特殊的行業(yè):追風者。當人們紛紛逃離龍卷風行進路線時,追風者反而駕駛著車輛沿著龍卷風的行動軌跡一路追隨。他們將自己置于風暴中心地帶,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拍下驚心動魄的龍卷風圖片或者視頻。這些視頻和照片成為研究龍卷風的珍貴資料。每年都有追風者被龍卷風奪去生命,但追趕過程中的驚險刺激感依舊吸引著不少人加入追風者的行列。
根據(jù)發(fā)生的地點不同,龍卷風的名稱也不同:如果發(fā)生在水面,則稱為“水龍卷”,中國民間也稱為“龍吸水”;如果發(fā)生在陸地上,則稱為“陸龍卷”;如果與火結(jié)合起來,那么便是極為罕見的“火焰龍卷風”一般在發(fā)生火情之后才會出現(xiàn),具有類似龍卷風的形態(tài),由旋風與火焰結(jié)合形成。
龍卷風多發(fā)生在高溫、高濕的不穩(wěn)定氣團中。那里空氣擾動得非常厲害,上下溫度差相當懸殊。當?shù)孛嫔系臏囟燃s為30℃時,到8 000米的高空時溫度已降至-30℃。這種溫度差使冷空氣急劇下降,熱空氣迅速上升,上下層空氣對流速度過快,從而形成許多小旋渦。當這些小旋渦逐漸擴大,再加上激烈的震蕩,就容易形成大旋渦,龍卷風就這樣形成了。
24小時內(nèi)發(fā)生最多的龍卷風:在2011年美國南部持續(xù)4天的風暴大暴發(fā)期間,世界氣象組織在4月27—28日的24小時內(nèi)記錄了207個不同的龍卷風。這場龍卷風造成300多人死亡,總損失為110億美元。
由颶風引發(fā)最多的龍卷風:紀錄是119次。這一紀錄是2004年9月15日至17日由颶風“伊萬”在加勒比海創(chuàng)下的。
最大的龍卷風:直徑為4.18千米。這是在2013年5月31日由美國國家氣象局在俄克拉何馬州的埃爾里諾使用多普勒雷達測量到的。
第一個得到確認的火焰龍卷風:據(jù)雷達數(shù)據(jù)和視頻資料證實,2003年1月18日,布林達貝拉國家公園的麥金特斯小屋附近發(fā)生了一場火焰龍卷風。它的移動速度約為30 千米/小時,火燒最旺時,火焰龍卷風底部寬約0.5千米。這次火焰龍卷風的威力足以移動汽車,掀翻屋頂。
大多數(shù)龍卷風在北半球是逆時針旋轉(zhuǎn),在南半球是順時針旋轉(zhuǎn)。
龍卷風還有一些古怪的行為:它席卷城鎮(zhèn),搗毀房屋,卻可能把碗櫥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而沒有打碎碗櫥里的一個碗;被席卷至空中的人或者動物,有時候又會被龍卷風安全送回地面,毫發(fā)無損;甚至有時候,房屋的屋頂被刮走拋在地上,然而房內(nèi)的一切卻完好無損;龍卷風之謎,待人們不懈地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