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新年拿了年終獎,都會買一臺新手機犒勞自己,而新機到手第一件事就是導數(shù)據(jù)。iPhone在數(shù)據(jù)備份/導入這件事上,做得比絕大多數(shù)安卓機型都要好。如果你此前就是iPhone用戶,只需將舊手機靠在一起就會自動彈出數(shù)據(jù)傳輸功能,掃碼并輸入舊機鎖屏密碼以驗證身份,就可以將全部數(shù)據(jù)一鍵導入新機(全程連接充電器并且保持藍牙開啟)。
我去年換iPhone 11 Pro Max的時候,選擇了第三方的以舊換新服務。當時舊手機直接交付給對方了,沒有現(xiàn)場導數(shù)據(jù),所以我選擇的是通過iCloud備份。
一般來說,免費的5GB空間基本上只夠備份一些系統(tǒng)應用和設置,想要備份相冊、視頻等就需要購買額外空間了。我推薦6元50GB,就能滿足基本需求,而21元200GB就看你自己需求了。
如果你是蘋果的年年煥新計劃用戶,官方的工作人員還會幫你備份好并且完全清除舊手機數(shù)據(jù),避免信息泄露的后顧之憂,對于新手用戶是最好的方式。
對于此前使用安卓手機的用戶,先在蘋果官網(wǎng)下載“轉(zhuǎn)移到iOS”APP(https://support.apple.com/zh-cn/HT205042),打開后就和iPhone上操作類似了,不過由于系統(tǒng)和文件格式的不同,跨平臺傳輸僅限于圖片、聯(lián)系人、瀏覽器書簽和一些雙平臺均提供的免費APP,部分文件還需自行手動傳輸。
就算是安卓用戶,轉(zhuǎn)移到iOS陣營也是極為便利的。而在Android平臺,不同手機品牌都有各自的導入工具,但是如果要跨品牌,大部分數(shù)據(jù)都得自己手動備份。如果你手機里資料較多,特別是對于不太懂的新手用戶來說,轉(zhuǎn)投iOS陣營是個很好的選擇。
如果暫時沒有購機計劃,同樣能用老款iPhone迎接新年的。在iOS 14中,加入了一個全新特性——桌面布局、APP圖標、小部件大小、位置等都可以由自己決定,你完全可以給iPhone來一次“裝修”。
除了系統(tǒng)提供的小部件,我比較推薦的第三方工具是萬能小組件APP,它可以滿足大部分iPhone用戶的需求。比如提供了手機運行情況(包括電量、空間等)、星座、微博熱搜、新聞以及支付寶掃碼等APP內(nèi)功能,幾乎你能想到的都能找到。
另外還有DaysMatter(倒數(shù)日)、MagicO(圖片墻、信紙)、彩云天氣等針對性功能的應用,至于怎么搭配就看你自己的審美了。不光可以在桌面看到推送信息,也可以直接訪問應用內(nèi)功能,比如微信付款、出示健康碼、音樂播放等,效率提升明顯,在美觀度和易用性上都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至于自定義圖標,就要用到快捷指令了。配置方法也超級簡單。在快捷指令中新建一個“打開APP”的操作,然后點擊右上角的“…”進入預覽頁面,選擇“添加到主屏幕”后即可設置名稱和圖標。
怎樣?無論你是想走可愛風格,還是為愛豆打Call,或者記錄一些重要的信息……都可以輕松實現(xiàn)。要過年了,大紅燈籠、紅包、錦鯉什么的,都安排上吧。
新年就是要歡聚要熱鬧,裝修自己的手機還只是獨樂樂,想要眾樂樂,在今年這樣特殊的環(huán)境下,最好的方式,還是要靠照片、視頻。
在iPhone上,你完全可以建立一個共享相簿,只需在“設置→照片”中開啟共享相簿,選擇照片點擊“添加到共享相簿”,只要是加入了iCloud家庭賬戶的成員,都可以在自己的iPhone上看到。
提醒一下,這個相簿是不會占用你的iCloud空間的。支持最多5000個照片/視頻文件(15分鐘內(nèi)),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足夠了。還可以點贊、評論,完全就是一個私密分享的小圈子。
學會了分享,不會拍還是白瞎。其實,iPhone在拍攝的易用性上,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拍攝界面比絕大多數(shù)安卓機型都要簡單,而且成像效果一直都是標桿級的,這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是來自計算攝影。簡單來說就是打開iPhone的攝像頭就會開始獲取畫面的色彩、光線、輪廓等信息,再通過AI算法、機器學習等諸多智能化功能,最終輸出一張更完美的照片。
比如節(jié)日期間到處都是張燈結(jié)彩的,用iPhone 12拍攝會有更好的效果。因為傳感器面積比前代提升了47%,在暗光環(huán)境下的畫質(zhì)提升十分明顯,并且在超廣角模式下也加入了夜景模式。
這張照片就是攝影師周于斯用iPhone 12 mini的人像模式拍攝的,將視覺重心放在了人物上,背景虛化后,也有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形成夢幻的光斑,更具單反的味道。
提醒一下,人像模式不僅僅局限于拍人,像是節(jié)日期間分享美食,或者是曬禮物,都可以使用,以達到突出主體的效果。
光拍照分享還是不能體現(xiàn)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雖然不建議大規(guī)模聚會,但是在低風險地區(qū),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和自家親人小范圍團聚還是可以的。
一家人團聚,大人聊天打麻將,熊孩子玩著iPad就不吵不鬧了。為了防止他下載付費APP,其實只需要設置一個家庭賬戶。
組織者購買的所有付費APP都是可以共享的,比如3A大作《帕斯卡契約》,原價45元,6人團購人均只需7塊多。你可以給熊孩子使用單獨的賬戶,也不會妨礙你自己使用。對于兒童賬戶(13歲以下),在購買付費APP時需要組織者確認。你完全可以給熊孩子一個iPad,使用專門的兒童賬戶登錄,再對APP使用進行一些限制,就可以完全規(guī)避胡亂下載APP了。
另外,我強烈建議給孩子的賬戶開啟屏幕時間功能,這樣一來,家長可以在自己的設備上了解孩子的設備使用情況,并且設置限額。比如游戲類應用(甚至精準到某個APP)每天只能使用2小時,合理的限制其實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其實,和iPad相關的技巧還遠不止此,既然聊到用iPad玩游戲,那么接下來就以iPad為主角,來聊聊玩游戲那些事。
眾所周知,我是公司最愛玩游戲的人之一,利用職務之便,上班時間玩游戲,哦不,做評測是常有的事。只怪主機游戲不爭氣,近幾年我已經(jīng)全面轉(zhuǎn)向移動平臺,家里的PS4都已經(jīng)吃灰很久了。在移動端,我也徘徊于Switch、iPhone和iPad在內(nèi)的多款設備之間。
最終,我還是選擇了iPad作為我的主力游戲設備,舒舒服服地躺在沙發(fā)上,沒有什么比iPad更適合了。從此前的iPad mini 5到現(xiàn)在的第二代iPad Pro(11英寸),iPad一直都是我的最佳玩伴。
當初選擇iPad mini 5,是因為它的輕便,而且也用上了當年iPhone XS的同款芯片,在性能上可以說是“傲視群雄”。用了這么多年,去年換上了iPad Pro,也是因為更新了幾款大作,像是《帕斯卡契約》《原神》等,對性能要求也更高了。
提到性能,iPad系列一直都是天花板級別的了。在不少榜單中,iPad都是“降維打擊”,我這款iPad Pro也一直穩(wěn)居榜單第二位,榜首是以微弱優(yōu)勢領先的大哥iPad Pro(12.9英寸),同款芯片,在性能體驗上也不會相差太大。
對比安卓平臺,這個分數(shù)就是吊打了,目前排名第一的小米11,搭載了最新的驍龍888處理器,分數(shù)也僅僅70萬出頭。雖是跨平臺對比,但這個分數(shù)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比如最近大火的“硬件殺手”《原神》,作為目前畫質(zhì)最好的大作之一,我在游戲中可以效果全開,并且開啟60fps高幀率,在游戲中也不會有任何卡頓,跑動、連招、技能一氣呵成,體驗極佳。
另外就是屏幕尺寸,11英寸的屏幕不光適合看視頻,玩游戲同樣很爽。而大屏的操作習慣還是需要改一下的,建議大家在游戲的系統(tǒng)設置中稍微調(diào)節(jié)一下鍵位,盡量靠近左右兩側(cè)偏下位置,不用調(diào)整握姿就可以點到。
說到屏幕,我不得不夸一下iPad Pro的高刷,120幀的屏幕刷新率簡直就是為游戲而生的。像是《QQ飛車》等游戲早就支持了高刷,而隔壁安卓友商前段時間才公布某機型“獨占”《王者榮耀》90FPS高幀率模式,其實在iPad Pro上,我一直都是用90FPS在玩。
結(jié)合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并不會對續(xù)航造成困擾。其實,目前在售的多款iPad在續(xù)航上都不會存在問題,就算是長時間玩游戲也能撐得住,畢竟電池容量在那,絕大多數(shù)手機都是沒法比的。
像是入門級的iPad(第八代),價格是它最大的優(yōu)勢,A12仿生芯片的性能也能勝任絕大多數(shù)游戲場景,使用同款處理器的iPad mini(第五代)在便攜性上要更好一些,但是屏幕較小,如果你已經(jīng)有iPhone 12 Pro Max,就不太建議了。
如果你追求極致性能,目前在售的兩款iPad Pro系列(A12Z)和第四代iPad Air(A14)性能接近,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的區(qū)別除了尺寸,主要就是存儲空間以及攝像頭(激光雷達掃描儀),其實對于游戲這一需求來說差別不大,如果不追求高刷屏,買iPad Air即可。
講完iPad的自身實力,相信不少人已經(jīng)動心了吧?不過,就我這么多年的游戲經(jīng)驗來說,對它的開發(fā)還遠遠不夠。在去年的iPadOS第一個版本中,其實就已經(jīng)支持手柄和鍵鼠,我的PS4手柄也終于可以煥發(fā)新生了。
打開iPad的藍牙連接,在手柄上同時按下PS鍵和SHARE鍵即可進行匹配。像我平時玩賽車、格斗類游戲一般都會用上手柄,操作體驗比觸屏爽太多了——是的,手柄才是游戲的真諦。
比如我常玩的《狂野飆車9》就支持手柄操作,顯然,手柄操作更精準,有個明顯的感覺就是漂移角度、加速時機等都更順手,玩起來很帶感。像是《帕斯卡契約》這類動作游戲,手柄的打擊感也是觸屏操作完全體驗不到的。
在此給大家透露一個可靠信息:《原神》也將在春節(jié)前后開始支持手柄。這類ARPG還是更適合手柄或者鍵鼠操作,從演示動畫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此前在觸屏上比較難實現(xiàn)的連招,使用手柄就會更容易,像我這種微氪玩家,也能靠操作取勝了。
關于外設,iPad Pro(包括最新的iPad Air第四代)還用上了Type-C接口,投屏也更容易了,如果你覺得屏幕還不夠大,直接將它投放到外接顯示器/電視上也是可以的。這就很適合玩《實況足球2021》等運動游戲了,假期在家和朋友一起投到大屏上玩太爽了。對了,iPadOS還支持鍵鼠,比較適合用來玩一些射擊游戲,命中率可以大大提高,再說,打字也可以比隊友快很多啦!
前面提到的這幾個功能,其實都是基于iPadOS實現(xiàn)的。而這套系統(tǒng)還有很多和游戲相關的功能,像不少安卓機型提供的游戲小窗模式,iPad同樣可以。
比如剛準備開游戲,看到戰(zhàn)友邀請雙排,或者女朋友的奪命連環(huán)Call,就可以直接在游戲內(nèi)呼出小窗進行回復。你只需從Dock欄將應用程序直接拖放到屏幕一側(cè)即可,方便快捷。而且你還可以將這個窗口隨意拖放到左右任意位置,或者進一步縮小,不會遮擋主體畫面。
像我還喜歡一邊玩游戲一邊刷視頻,當然,這種操作并不適合比較激烈的競技類游戲,像是《爐石傳說》、MMORPG或者一些休閑游戲還是挺適合的。這類游戲?qū)Σ僮饕蟛桓?,而且不少時間都需要等待/掛機,用小窗看一下視頻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同樣是iPadOS提供的功能,目前像是嗶哩嗶哩和騰訊視頻等應用都已經(jīng)支持,實乃游戲絕佳搭檔。
所以,我可能一邊在跟你聊天,一邊在刷視頻,還同時在玩游戲,而你卻只看到了我的秒回,是不是很贊?
另外,強烈建議大家在手機的通話設置中開啟“其他設備通話”,只要你的iPad和iPhone在同一WiFi環(huán)境下,iPhone接到來電,就可以直接在iPad上接聽,用AirPods或者免提通話,玩游戲的時候也不用到處找手機了。
很快就是春節(jié)假期了,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多半還是只能宅家度過,我已經(jīng)準備好窩在家里,用iPad玩?zhèn)€昏天黑地了。無論從性能、操作體驗、外設以及系統(tǒng)功能上來說,iPad都是一個很稱職的“游戲機”。
其實,僅僅是用iPad來玩游戲還真有一點浪費,像是去年春節(jié)期間,我就一直用iPad在家里辦公,配上官方妙控鍵盤或鍵盤式智能雙面夾,像是處理文檔、圖片等都完全沒有問題。如果你還有更高需求,再加一支ApplePencil,繪圖、設計等也都難不倒它了。
所以,今年春節(jié)回老家,我也不準備帶筆記本電腦了,只帶iPad,工作、娛樂通吃。
“你又不愛運動,天天戴著AppleWatch干啥?”
作為一名資深蘋果用戶,我已經(jīng)不止一次聽到類似的問題了。因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每次我都能說出N多理由,還成功地讓不少身邊的朋友都入手了。
其實第一次使用Apple Watch就給了我許多驚喜,像是充電時鐘、聽歌時自動彈出的播放界面、Siri的便利……都讓我覺得挺有幸福感的,但是真正開始對它產(chǎn)生依賴,還是幾年前的Apple Watch 4。此后又更換了Apple Watch 5和Apple Watch 6,還給爸媽買了Apple Watch SE,全家都被我代表(戴表)了。
也許你沒有注意到,蘋果官網(wǎng)對最新款的Apple Watch 6的宣傳語是“健康的未來,現(xiàn)在戴上”,是的,蘋果一直強調(diào)的不只是運動,還有健康。
從第一代Apple Watch開始,個人健康數(shù)據(jù)管理就是它的賣點,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整合了血氧監(jiān)控(6代)、ECG(4代,國內(nèi)暫不可用)、睡眠監(jiān)控(watchOS 7機型都適用)等全面的健康數(shù)據(jù)了。比如最新的血氧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已經(jīng)有大量科學研究可以證明,這個數(shù)值可以反映出人體的身體健康狀況。血氧飽和度低的人很容易出現(xiàn)呼吸急促、能量供應不足、容易疲乏等癥狀。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特殊時間段,如果出現(xiàn)肺炎等臨床病癥,都會引起供氧不足,所以,血氧飽和度這一指標對于新冠肺炎的初期篩查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上個月,Apple Watch全部在售機型(AppleWatch 3及以后)都統(tǒng)一推送了watchOS 7.2,健康APP中新增了一項健康數(shù)據(jù)——有氧適能,這又叫做最大攝氧量,Apple Watch會結(jié)合心率等傳感器,再加上身高體重等身體數(shù)據(jù),通過算法給出結(jié)果。
這個功能不用手動開啟,就算我只是正常的步行,沒有特別去運動,都會有記錄。在健康APP中,也會告訴你不同年齡段的有氧適能均值,并且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給出一些建議。說實話,最近我已經(jīng)開始增加適量運動,畢竟身體是自己的,還是要靠自己來關愛。
至于watchOS 7新增的睡眠監(jiān)控,當時為了做測試,強迫自己每天使用了一段時間,還真慢慢習慣了。設置好睡眠時間后,iPhone和Apple Watch都會提前進入準備:調(diào)低亮度、靜默通知等,幫你快速入眠。
第二天醒來就可以在健康APP中看到睡眠情況,并且有一些根據(jù)自身情況提出的建議。Apple Watch就可以很好地提醒自己,并且做好督促工作。
前面講到的,大多是關愛自己,其實我也在去年雙十一給父母買了Apple Watch SE,他們雖然對這些電子產(chǎn)品沒什么興趣,但是我告訴他們,就當一塊普通的手表用,平時也完全不用管它,只要記得每天充電就可以了。
還有一點就是,我爸媽并沒有用iPhone,所以我是在自己的iPhone上給他們綁定的。這也是watchOS 7和iOS 14的新功能,可以更好地關注家人健康了。
平時我可以在自己的iPhone上查看他們的健康狀況,并且預設了許多閾值。這樣一來,一旦Apple Watch監(jiān)測到異常情況(比如心率過高/過低、摔倒等),我就會立刻收到帶有位置信息的通知,相當于有了一道保險,我也就更放心了。
對了,強烈建議大家在健康APP中添加自己的醫(yī)療急救卡信息,包括緊急聯(lián)系人、血型、過敏反應、醫(yī)療記錄等。如果發(fā)生意外,緊急聯(lián)系人就會收到消息,并且急救人員也可以連按5次iPhone電源鍵(Apple Watch是長按電源鍵)看到這些信息,第一時間施以正確的急救措施。
另外,朋友家孩子上4年級了,已經(jīng)開始嫌棄小天才幼稚,家長又不太想讓他用手機,我就給他推薦了Apple Watch SE蜂窩版。據(jù)他反饋,可以說是超級香,除了血氧監(jiān)控,幾乎能使用上Apple Watch 6的全部功能,價格也只比小天才Z6巔峰版貴了500塊錢,幾乎同樣的價格,小天才OR蘋果?
不光是價格,如果在Apple Watch上使用兒童賬號并且和家長進行綁定,還可以預設課堂時間,僅保持基本通信功能,避免影響學習。而家長也可以隨時在iPhone上看到孩子的位置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數(shù)。
作為家長,可以通過健康APP和屏幕時間關注孩子的身體和手表使用情況,孩子也成為同學中的焦點,畢竟Apple Watch對于“小天才”們的殺傷力是極強的,經(jīng)常有同學圍在他家孩子身邊,看他秀各種功能,米奇報時、Siri等等功能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也讓不少小伙伴加入了Apple Watch的行列,這就是后話了。
在讓我更健康這件事上,Apple Watch做的遠不止這些。像是大家熟悉的久坐提醒和日程安排等,我還在Apple Watch上安裝了喝水時間、習慣清單、番茄時鐘等第三方APP,提醒我更好地生活。
因為疫情關系,避免公共交通,如果路途不遠,我有時候還會選擇騎行。大家都知道8D重慶道路可以用魔幻來形容,在蘋果的地圖應用中,也加入了騎行導航。它會告知你哪條路更快到達,哪條路更省力,我覺得最貼心的還是樓梯(天橋)提醒,會告知你樓梯大概有多遠,如果能省不少路程,抬著自行車走一小段路也是可以接受的。
同樣是針對疫情,watchOS 7上還新增了洗手檢測,它會在檢測到流水聲及搓手的動作后自動開啟計時,并鼓勵你繼續(xù)沖洗超過20秒,到家后也會彈出提示,讓你盡快洗手。
另外,如果耳機音量較大手表也會發(fā)起提醒,麥克風也會監(jiān)控身邊噪音,如果超過80分貝,也會馬上發(fā)起提醒,建議你遠離噪音。
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它“多管閑事”,管得比老媽還寬——是的,雖然你可能會覺得煩,但它的確像老媽一樣,是出于真正關心你,才會提醒你這些。
而這些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可以在健康APP中統(tǒng)一管理,除了前面提到的醫(yī)療急救卡,還有心率、睡眠狀況、聽覺、血氧以及女性的生理周期……建議你可以和我一樣,每周詳細查看一次,全方位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再根據(jù)各項建議調(diào)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定能擁有更健康的身體。
那些問我“Apple Watch好在哪里”的朋友,有好幾個都已經(jīng)入手了,并且我們經(jīng)常都會在健康APP中發(fā)起健身挑戰(zhàn)。雖然有幾個朋友因為疫情已經(jīng)有一段時間沒能見面了,但是我們天天PK,互相“嘲諷”,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而Apple Watch,也會在你達到一些成就之后送你一塊獎牌,這種意外的驚喜太讓我喜歡了。對我來說,Apple Watch不光是念叨我的老媽,也是健身教練、貼身秘書以及私人醫(yī)生。所以,你還會覺得不喜歡健身,Apple Watch就沒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