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五月的鮮花

        2021-06-23 02:47:08梅玉榮
        芳草·文學(xué)雜志 2021年4期
        關(guān)鍵詞:紅安

        梅玉榮湖北團風(fēng)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在《詩刊》《芳草》《星星》《人民日報》等報刊發(fā)表。著有詩集《手余梅香》《月光傾城》《梅花落》《走神》等。

        各色的月季、攀爬的薔薇、步步登高的蜀葵、宛如滿天星的蛇床花……五月的鮮花正盛開,帶著野性與爛漫,盛開在巍巍大別山。劉鄧大軍揮師挺進的光輝一頁,在崇山峻嶺間回旋,在革命史冊中閃耀。

        很自然地想起一首遙遠的歌曲:“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正頑強地抗戰(zhàn)不歇……”

        美麗而祥和的鮮花盛世,除了在青山綠水中徜徉、在月夜星空下靜賞、在溫馨家庭里品味,我們還應(yīng)該深情回望什么?應(yīng)該用心銘記什么?應(yīng)該反復(fù)思索什么?

        凝視:那紋理深處的燃燒

        “英雄的土地,偉大的人民”,原國務(wù)院副總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方毅親筆揮毫,為這片土地題寫了金光燦爛的十個字。

        這地方,我早已來過多次。肅穆與莊嚴(yán)是陵園的永恒氛圍,高大的革命烈士紀(jì)念碑無語矗立,訴盡蒼涼與悲壯。而那郁郁松柏依舊俊秀參天,那蔥蔥竹林依舊伴隨山風(fēng)搖蕩,漫山的靜謐清幽,帶給人怡心潤肺的感覺。

        作為“省級國防教育基地”,“國家級烈士紀(jì)念設(shè)施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黃岡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湖北省黃岡市團風(fēng)縣杜皮鄉(xiāng)境內(nèi),距團風(fēng)縣城四十七公里,距黃州五十一公里,距武漢八十二公里。陵園始建于一九七四年,主要紀(jì)念設(shè)施有:黃岡革命烈士紀(jì)念碑,黃岡革命紀(jì)念館,鄂東抗日獨立游擊五大隊紀(jì)念館,黃岡名人紀(jì)念園,黃岡英烈園,紅軍招待所舊址,以及東西兩側(cè)墓區(qū),整個烈士陵園占地三十三點九萬平方米。

        但此番又有所不同。在二○二一年這個特別的年份,中國共產(chǎn)黨走過風(fēng)云激蕩的一百年歷程,引導(dǎo)十四億中國人民走上小康之路。我作為黃岡這片紅色熱土上的一個后來者,作為一個就職于文化部門的文藝工作者,作為一個對文史有著濃郁情結(jié)的寫作者,有必要回望一下那些披荊斬棘、篳路藍縷、赤膽忠心、碧血千秋的先烈,與曾經(jīng)的壯烈故事。

        走進“黃岡革命紀(jì)念館”,通過各種文字、圖片、資料和實物,可以了解在黃岡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戰(zhàn)斗過的革命先烈的故事,了解黃岡人民在大革命時期至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不屈不撓、波瀾壯闊的光輝斗爭歷程;了解老一輩革命家林維先、汪少川、高敬亭、張體學(xué)等在此戰(zhàn)斗過的經(jīng)歷;了解“紅軍招待所”原房主劉大婆積極支持革命工作,傾其家產(chǎn)保障紅軍生活,還把她的六個子女先后送入了紅軍、新四軍隊伍的故事……

        相較于跟隨講解員的腳步聆聽那些規(guī)范性的講述,我更愿意默默觀看展柜中的遺物:僧袍,校牌,袖章,毛毯,茶缸,草鞋,床單,等等……看上去如此陳舊、破爛、過時的一些實物,與之相連的卻是曾經(jīng)鮮活生動的血肉之軀,是那些讓人無限感動、喟然長嘆的紅色故事。我凝視,沉思,這些遺物細膩的紋理曾經(jīng)有著怎樣誠懇的溫度,而那紋理深處曾經(jīng)有過怎樣熾烈的燃燒?

        “細節(jié)是解讀歷史的密鑰?!蔽蚁矚g這句話。在我的理解中,歷史從來就不全是山嶺般的高大、江河般的寬闊、大地般的厚重,還應(yīng)該是細致如大樹上一枚帶蟲眼的葉脈、低伏如車轍碾過后的塵埃、具體而五臟俱全的小麻雀。細節(jié),以其幽微的觸角和別樣的光芒,更能讓人得到一種入眼入心的領(lǐng)悟。

        一件灰黑色的棉袍,被撐掛在玻璃展柜中,寬大而伸展,沒有一絲褶皺。在玻璃反光映照下,仿佛有一種浩蕩之風(fēng)迎面吹來,加上地磚方格的影子反襯,整件衣袍似一片遼闊的土地,其上植滿一畦畦一壟壟新鮮的種苗。這是件僧袍,是張浩(林育英)用過的。一九三五年七月間,林育英出席了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chǎn)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當(dāng)時紅一方面軍離開中央蘇區(qū)開始長征后,中共中央與共產(chǎn)國際的電訊聯(lián)絡(luò)中斷。為恢復(fù)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聯(lián)系,林育英就是穿著這件僧袍,化名張浩,與在蘇聯(lián)受訓(xùn)的密電員趙玉珍一起從莫斯科踏上了回國的征途。一路上,他倆翻山涉水,穿越茫茫大漠,忍饑挨餓,歷盡千辛萬苦,走了漫長的三個月,終于到達陜西定邊縣,完成了共產(chǎn)國際委托的重任,促成了中國革命的重大轉(zhuǎn)折,為維護紅軍團結(jié)做出了重要貢獻。張浩病逝后,毛澤東、朱德、任弼時、劉少奇、徐特立等中央領(lǐng)導(dǎo)人親自將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嶺上,又親自為他執(zhí)紼安葬。這是毛澤東一生中唯一一次給自己的戰(zhàn)友抬棺、下葬。眼前這件張浩的僧袍,曾裹滿大漠風(fēng)沙,浸透雨露霜雪,沾過草屑泥濘,僧袍下,始終涌動著一股“忠心為國,雖死猶榮”的激情,那顆心九死不悔。

        一塊破舊的木牌,下方注有這樣的字樣:一九二六年,回龍山婦女協(xié)會學(xué)校校牌。木板上暗紅色的油漆已大片剝落,露出木板拼接的痕跡,字跡更是斑駁不堪。我沒有詢問講解員它的背景,只任由思緒翩然飛越到近百年前的時空。那是革命思潮風(fēng)起云涌的年代,意氣風(fēng)發(fā)的人們熱情高漲,黃岡縣回龍山這片土地格外充滿激情??释枷虢夥诺膵D女們,懷著新奇而快活的心情,昂首闊步邁入這所新興的學(xué)校,接受先進觀念、進步思想的洗禮和熏陶??梢韵胍?,這塊當(dāng)初嶄新的校牌,該有多少熱切的目光曾經(jīng)注視過它!回龍山鎮(zhèn),是一塊鄂東革命的先行之地,革命火種從八斗灣的共存社燃起,明明滅滅的歷史之燈,照亮白羊山下的無數(shù)英杰,鐫刻下回龍山對中國革命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的不凡地位。

        一只杯沿有缺口的白色茶缸。這是漆先庭作為南方老革命根據(jù)地代表團成員,進京參加國慶觀禮時喝酒用的瓷缸。懷仁堂的宴會上,當(dāng)這位被黃岡人民親切稱之為“漆大爺”的農(nóng)民運動領(lǐng)袖端起裝滿酒的瓷缸,聽到毛主席稱贊他“你們堅持大別山幾十年,紅旗不倒,你們是革命的功臣”時,一定是豪氣滿滿,一飲而盡!

        一雙用布條和線繩編織而成的破草鞋,一床細條紋的舊棉布床單,是黃岡革命領(lǐng)袖漆少川逝世前穿過的最后一雙草鞋,用過的床單;一床軍綠色毛毯,顏色已變淺,多處脫線,這是革命者孫俠夫生前用過的,美國制造的高級毛毯,戰(zhàn)利品;幾枚方方正正的簡陋袖章,其實就是一塊塊薄薄的起了毛邊的布做成,有紅的,白的,上面有“赤衛(wèi)隊”“兒童團”等字樣,由于是水筆書寫,字跡暈染得很是模糊……

        我在一幅油畫前停下了腳步。這幅畫呈現(xiàn)的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故事,張體學(xué)的原配夫人戴醒群,在“夏家山事件”中壯烈犧牲。當(dāng)時場面極其慘烈,殘暴的敵人對她施行各種刑罰,要她供出張體學(xué)的去向,戴醒群始終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由于得不到任何口供,敵人決定將她處死。敵人將她綁在一棵大樹上,先用小刀割下她的乳房,然后用大刀割掉她的四肢,最后砍下她的頭顱,殘酷地將她分尸處死,還用刀剜出她腹中已經(jīng)成型的嬰兒!就這樣,年僅二十二歲的戴醒群和她腹中的孩子雙雙慘死在敵人的屠刀下!

        我禁不住閉上雙眼,一顆刺痛的心,已不忍去想象那慘絕人寰的一幕。有句話說“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可是,在為革命犧牲的英烈中,該有多少這樣的巾幗英雄,在歷史的硝煙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慘痛一筆!她們中有青春少女,有賢妻良母,她們有錚錚鐵骨,也有寸寸柔腸,她們?yōu)榱艘粋€共同的信念英勇獻身,她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啊,你想跨進這門檻來做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東西在等著你?”

        “我知道?!迸蛇@樣回答。

        “寒冷、饑餓、憎恨、嘲笑、輕視、侮辱、監(jiān)獄、疾病,甚至于死亡。”

        “我知道?!?/p>

        這是屠格涅夫的《門檻》,女郎堅定地要邁進門檻,她知道前方面臨著各種苦難,她已做好犧牲一切的準(zhǔn)備。多少革命者不就像這女郎一樣嗎?義無反顧。悲壯執(zhí)著。鐵骨錚錚??筛杩善?。

        鮮活成為曾經(jīng),燃燒成為過往,苦難成為回憶,堅守成為銘記。大別山區(qū)的革命先烈和許許多多普通如草芥的人們,如今湮滅于歷史的煙塵中,英魂化作我們身邊的萬千草木和綿綿群山。但我們怎能忘記?豈敢忘記?可敬的革命先驅(qū)們,該用怎樣的虔誠與緬懷才能配得上你們不滅的信仰?

        我敬你白色恐怖之下美好遙遙無期還心存理想;

        我敬你艱難坎坷前路茫茫還堅信前方便是曙光;

        我敬你小米步槍山溝冰雪還有一副熾熱心腸;

        我敬你面對鐐銬和槍口也曾有過恐懼最終無畏無懼走上刑場!

        喚醒:紅安為什么這樣紅

        “荊楚作家走鄉(xiāng)村———鄂豫皖老區(qū)行”,當(dāng)紅色的標(biāo)語條幅在眼前展開,心底有兩個凝重的字被喚醒:責(zé)任。

        一種打撈和銘記的責(zé)任。

        扛著責(zé)任行走在這片土地上,完全有別于一般意義的旅游。無論是丘陵還是山區(qū),隨處可見碧綠成蔭的樹林、清新秀美的田疇、淙淙流淌的小河,心底,卻并不輕松。

        所到之地,到處都是一派寧靜、祥和之景。由于時代的遙隔,空間的轉(zhuǎn)換,一個粗心的人怎么能感知這片土地曾發(fā)生過的故事?一個缺乏想象的人怎么能在眼前再現(xiàn)那些血雨腥風(fēng)的歲月?一個不愿審視與思考的人如何跨越文字的鴻溝去與那些逝去的人和事對話?

        我愿意,用心去感知,用情去想象,用沉思去打撈,用文字去銘記。

        于是,隱隱的山林間、遼闊的曠野里、狹窄的鄉(xiāng)路上,似乎總有些聲音,在我耳畔回旋。

        是的,凝神靜聽,那振聾發(fā)聵的呼喊聲、那激蕩人心的銅鑼聲、那雜沓紛紜的腳步聲、那直沖云霄的歌唱聲……瞬間,匯成一曲交響,在天地之間蕩漾!

        銅鑼聲?!靶⌒↑S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睍r間定格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那天,在響亮的銅鑼聲召喚下,七里、紫云、高橋、二程、桃花、城關(guān)等區(qū)的老百姓從四面八方而來,齊聚黃安城邊,積極響應(yīng)配合作戰(zhàn),十四日凌晨四時許,人們一舉攻入城內(nèi),摧毀了反動派縣政府,把土地革命的紅旗插上黃安城頭。紀(jì)念館內(nèi),人們利用聲光電的配合,為我們重現(xiàn)了當(dāng)年那輝煌的一幕:眼前是蜿蜒不絕的火把的光,耳畔是前呼后應(yīng)的聲音、一次次沖鋒的聲音、槍炮的聲音、最終攻占城頭的歡呼聲!

        腳步聲。在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王近山故居、秦基偉故居、陳錫聯(lián)故居,可以看到上世紀(jì)人們非常熟悉的農(nóng)家器物:黑色的紡車,粗糙的灶臺,高高的靠背椅,積滿灰塵的木箱,雕花的木架床……所有物件,都曾伴隨著一個普通家庭的飲食起居和苦樂悲酸。好男兒志在四方,好男兒舍家為國。從這些平常人家走出去,就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母锩鼘⑹?!而?dāng)熱血男兒外出革命音訊不通時,他們的父母該是多么頻繁地來到村口,在那棵大槐樹下深情眺望,他們的腳步該是焦急而謹慎的吧。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間隙,那革命的將士匆忙返鄉(xiāng)時,腳步又該是多么興奮和激動。還有那新婚妻子嬌羞的腳步,那正在成長的幼子稚嫩的腳步!

        歌聲。在鄂豫皖蘇區(qū)中心烈士陵園內(nèi),我們虔誠地俯身,探看花草叢中一方方小小的墓碑。每一塊碑上,都刻著一個名字,那名字背后,有多少艱苦卓絕的歲月,有多少親人牽掛的目光,有多少熱血沸騰的呼號!這片山嶺叫桂花嶺。桂花嶺上,埋骨其中的,有父子人杰,有兄妹烈士,有夫妻英烈,還有滿門忠烈!陵園管理者告訴我們,這碑上都是有名有姓的烈士,他們很多都有后代或親屬前來祭拜瞻仰,更多的,是無名烈士。那曾經(jīng)鮮活的面孔,閃著青春的光,他們在群山深處,滿懷期盼地唱著喜氣洋洋的《八月桂花遍地開》:“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啊豎起來,張燈又結(jié)彩呀,張燈又結(jié)彩呀,光輝燦爛閃出新世界……”

        這是一座值得新中國歷史永遠銘記的城市,一所沒有圍墻、被紅色光芒籠罩的“大學(xué)”。

        從黃安改為紅安。你的名字叫紅。全國唯一以“紅”命名的縣城。紅安為什么這樣紅?那是鮮血的顏色,那是紅旗的光澤,那是無數(shù)顆心靈纏繞、碰撞過后鑄成的圖騰!

        那就是,紅安的紅。

        紅安紅,是因為從紅安一九二三年建黨后的二十六年艱苦斗爭中,這里先后誕生了五支紅色的軍隊。黃麻起義勝利后由黃麻兩縣農(nóng)民自衛(wèi)軍改編而成的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鄂東軍———這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鄂豫皖的第一支革命軍隊;一九三○年在紫云箭廠河由紅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師改編而成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軍;一九三一年在七里坪成立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一九三二年在紫云區(qū)檀樹崗重新組建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十五軍;一九三八年在七里坪由紅二十八軍改編而成的新四軍第四支隊。每一支軍隊,都有鏗鏘的戰(zhàn)鼓,血染的戰(zhàn)旗!

        紅安紅,是因為這里隨處都可以找尋到紅色的革命蹤跡。單是七里坪長勝街,一條風(fēng)雨滄桑的紅色老街,長度僅六百多米,就有革命舊址十八處之多。鄂豫皖特區(qū)蘇維埃銀行,紅四方面軍指揮部,列寧小學(xué),列寧市經(jīng)濟公社,七里坪工會,紅軍布鞋廠……這里的每一塊石板,都顯示出古樸的風(fēng)貌;每一堵青磚灰墻,都刻寫著英烈們的熱血誓言;每一件文物和資料,都記錄著先烈們的英勇事跡。紅安大布,老布鞋,黑色木格窗,石門飛檐,無論走進哪一幢房子,那刀砍斧劈的滄桑,那風(fēng)吹雨打的斑駁,都在向游人訴說故人故事,革命如火如荼,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啊。

        紅安紅,是紅安十四萬英雄兒女用鮮染紅的。在黃麻起義烈士紀(jì)念園內(nèi),有一面黑色的墻壁,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烈士的名字,觸目驚心!如果說南京大屠殺逝去者名錄記載的是民族的恥辱和悲憤,那么這面墻則刻寫著將士和百姓的悲壯與輝煌!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紅四方面軍每三名指戰(zhàn)員中就有一名紅安人,每四名犧牲的烈士中就有一名紅安籍英烈,長征路上每一里都有一名紅安籍戰(zhàn)士犧牲。一九二七年到一九四九年十月新中國成立時,紅安有十四萬優(yōu)秀兒女為了革命的勝利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占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僅后來查到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兩萬兩千五百五十二名,其中縣團級以上烈士就有五百多人。這樣的犧牲何其慘痛何其壯烈!

        紅安紅,是因為紅安培育和鍛造了立黨、建軍、治國的錚錚脊梁。我們知道,在這片神奇土地上,誕生了董必武、李先念兩位功勛卓著、彪炳青史的國家主席。我們還知道,將星燦爛的紅安,閃耀著一串串生動的姓名:陳錫聯(lián)、韓先楚、秦基偉、王建安、郭天民、王誠漢、周純?nèi)?、謝富治、王近山、劉飛、劉昌毅……“中國第一將軍縣”絕非浪得虛名。我們還知道,陳錫聯(lián)夜襲陽明堡,秦基偉鏖戰(zhàn)上甘嶺,王近山智取襄陽,韓先楚揚威海南島,這一場場可圈可點的戰(zhàn)爭典例,都是史書上最動人的篇章。一九八五年二月,徐向前元帥動情地為紅安揮筆題詞:“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xiāng)。”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跡,也是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

        二百二十三位將軍的故鄉(xiāng)!要知道,這驚人的數(shù)字下面,有更驚人的巨大分母,那便是十四萬紅安兒女!紅安是一種精神,一種召喚,一種驚嘆,一種銘記,一種提醒。是雖九死而猶未悔的經(jīng)典,是浴血奮戰(zhàn)橫刀立馬的英姿,是驚天動地令人血脈賁張的歌謠。

        “樸誠勇毅,不勝不休?!边@八個字,是烙入紅安人民骨髓里的真言??恐@八個字,紅安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震天撼地的奇跡,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動地的壯歌!

        當(dāng)我們靜立在鄂豫皖烈士紀(jì)念碑前,向烈士敬獻花籃并默哀致敬時,長眠地底的烈士可曾感知我們的敬仰和哀思?

        站在高處,放眼四望。巍巍大別山,正高昂著英雄不屈的頭顱;滔滔倒水河,仍奔騰著烈士滾燙的血液。

        見證:白果樹灣的銀杏

        “遠去了刀光劍影,荒蕪了烽火邊城……”一首老歌在耳邊回響。

        血雨腥風(fēng)已經(jīng)遠去,想必不會重來。

        我們乘坐的大巴,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進。艷陽高照,悶熱難當(dāng),有些令人昏昏欲睡。

        看著車窗外一掠而過的碧綠樹影、繽紛野花、層層梯田,還有漫山遍野的白茅花。沒有硝煙,沒有彈片,沒有血痕。發(fā)生在幾十年前的戰(zhàn)爭,遙隔歲月的塵煙,如今難以找到什么蹤跡。除了那些無言靜立的建筑,除了那些依稀殘留的墨痕。

        在疲倦和閑適的交替中,終于到達大山深處。我們感到一片寂靜,靜得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這里,是孝感市大悟縣芳畈鎮(zhèn)白果樹灣。

        很快,一片山野安靜之中,陡然出現(xiàn)一幢“新四軍第五師紀(jì)念館”的建筑,顯出獨特非凡的氣質(zhì)。略有一點眩暈,我瞬間產(chǎn)生時空交錯的感覺。

        白果樹灣,南有大悟山作屏障,北有蜿蜒起伏的泉水嶺,東有懸崖峭壁的大馬尖,西南有彎彎曲曲的峽谷,河流通向平漢路面。村前屋后,峰巒重疊,樹木蔥蘢。

        細細一想,難怪新五師選擇了這里,真是獨具慧眼,這是個藏龍臥虎的好地方、指揮千軍萬馬的好地方。

        新五師紀(jì)念館內(nèi)矗立的雕像,是當(dāng)時的四位領(lǐng)導(dǎo)人:李先念,鄭位三,任質(zhì)斌,陳少敏。生動的面容,挺拔的英姿,連衣衫的褶皺、紐扣的質(zhì)感都那樣栩栩如生。

        正是他們,率領(lǐng)著新五師部隊駐扎于此,一住就是五年。

        新五師的到來,給大悟山和大悟山的人民帶來無比的生機和活力。清晨,大悟山中處處可以聽到嘹亮的《新四軍軍歌》,白天到處呈現(xiàn)著軍民共同生產(chǎn)的歡笑聲和戰(zhàn)士們訓(xùn)練的喊殺聲。芳畈的老板和一些開明紳士,本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捐出不少抗日經(jīng)費,以表他們的愛國之心。人民群眾的熱情,極大地增添了五師指戰(zhàn)員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使五師在大悟山這塊根據(jù)地上牢牢扎根。

        鞏固根據(jù)地,壯大力量,加強抗日民主政權(quán)建設(shè):恢復(fù)和完善三個縣級抗日民主政府,并對民兵、自衛(wèi)隊、民主政權(quán)農(nóng)教會,婦救會、兒童團、少兒隊、學(xué)校等進行全面建設(shè);建起兵工廠、卷煙廠、被服廠、印刷廠、造紙廠、毛巾廠、縫紉廠、榨油廠;辦起報社,組建抗大十分校、邊區(qū)黨校、洪山公學(xué)、行政干校、建國公學(xué),成立了邊區(qū)銀行、信用合作社并修建了集貿(mào)市場……遙想當(dāng)年,崇山峻嶺之中,該是多么火熱的革命生活場景啊。

        從一九四一年的四月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五師和鄂豫邊區(qū)在大悟山駐扎的五年,是插在華中日寇心上的鋼刀,是擱在頑軍中的一把利劍,日本強盜無時不在盤算摧毀它,頑軍也無時無刻地想吞掉它。但鐵的新四軍第五師和大悟山的人民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使日本鬼子和頑軍對它毫無辦法。

        紀(jì)念館旁的新五師司令部舊址,是一溜一字排開的磚石結(jié)構(gòu)的民房,據(jù)說是當(dāng)年一個開明地主捐出的房屋。相連的房間依次寫著“司令部”“會議室”“情報處”“軍需處”“后勤處”等標(biāo)志。有些門框上還有“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字樣。

        李先念,這個“要為舊社會做一口大棺材”的小李木匠,全國解放后,身為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曾在一九八八年到湖北視察時,專程到大悟,視察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回憶當(dāng)年的戰(zhàn)斗情景和戰(zhàn)地生活。他說,“那時的白果樹灣是鄂豫皖湘贛抗日的指揮中心,重大的事情是在這里決定的,重大的命令是從這里發(fā)出去的?!?/p>

        密切群眾關(guān)系,扎根人民土壤,這才是新五師在白果樹灣一住五年的根本依靠。

        “人民”二字千鈞重。

        想起看過的一部紅色電影《半條被子》,回憶疊回憶的構(gòu)思模式,沒有過多的影視技巧,而且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演技也并非高超。但看了這部長達九十分鐘的電影后,我內(nèi)心還是產(chǎn)生了不小的感動。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初,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她們僅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日盼夜盼,盼著與當(dāng)年那三個女紅軍姐妹相聚,可惜終未如愿。她在臨終時反復(fù)說:什么是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什么是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边@是電影里最關(guān)鍵的一句話,也是該片的靈魂所在。正是這句話,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與人民的魚水深情,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根本宗旨,這也是一個小小的組織逐漸成為強大國家政黨的最強大的力量!

        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人民的支持是我們前行的不竭動力,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最牢固的根基。而白果樹灣,一個寧靜得有些偏僻的小村,正是軍愛民,民擁軍,協(xié)同作戰(zhàn),共創(chuàng)抗日輝煌的歷史見證。這個遠離喧囂的小村,沿途長滿了桑葚,石榴,酸模,銀杏,木槿,板栗等各色草木。最多的,當(dāng)然還是白果樹———銀杏。想必每一棵銀杏,都親眼目睹了當(dāng)年的幕幕場景,親耳聆聽了當(dāng)年的聲聲號角,它們無語卻全知,并銘記,將歷史刻入每一枚扇形的葉片、每一道清晰的紋理,與光同塵。

        銘記:小小乘馬崗,將軍大搖籃

        紅安是“全國第一將軍縣”,麻城的乘馬崗鎮(zhèn)則被譽為“全國第一將軍鄉(xiāng)”。

        不一樣的名片,卻有同樣的輝煌,同樣的壯烈。

        乘馬會館,原是清朝時的一座佛教廟宇。誰曾想到,它會在一九二六年成為麻城地區(qū)第一黨支部成立的所在地!并且成為農(nóng)民運動的大本營,黃麻起義的策源地!

        循著乘馬會館斑駁的石墻,光滑的臺階,察看會館內(nèi)一件件實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史料,我們又接觸到另一些光輝的名字:王樹聲、王宏坤、許世友、陳再道、王必成、李成芳……

        門前的石鼓,經(jīng)年累月已有些殘破。如果不是有人提起,有誰知道,當(dāng)年以王樹聲為首的麻城農(nóng)民自衛(wèi)軍隊員經(jīng)常在這個石鼓上磨刀?那些大刀護衛(wèi)著隊員們奔赴黃安,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砍向了敵人的頭顱!

        他們,原本是農(nóng)民,行進在鋤頭與犁鏵之間,挖掘土地的奧秘,尋覓土地的力量之源。

        他們,后來是敢死隊隊員,只有刀矛、土銃等原始武器,后來好不容易借來四條步槍,作戰(zhàn)時一條槍打壞了槍管被鋸掉一截,所以稱為“三條半槍鬧革命”。曾經(jīng)是篾匠的陳再道,當(dāng)年就扛過這半條槍。

        他們,響應(yīng)著一個開天辟地的號令,把生命拴在自己的褲腰帶上,一個個前仆后繼不屈不撓,最終在血與火的山嶺間踏出了一條武裝道路。熱血與烈火,映紅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母送子,妻送郎,阿妹送情哥。送自己的親人參加紅軍,成了當(dāng)時最大的自豪。婦女們組成了一支支洗衣隊、唱歌隊、護理隊;“紅孩子”們肩扛紅纓槍,守護著山頭的“消息樹”,鮮紅的大旗下也飄揚著一面面少先隊和兒童團的旗幟。

        無私,無畏,是什么在指引著他們勇往直前?是什么在激勵著他們血染疆場?

        在乘馬崗鎮(zhèn)肖家山村程家灣,革命烈士程玉階低矮破舊的兩三間故居,經(jīng)過簡單的修繕陳列,如今已是一座小小紀(jì)念館,成為乘馬崗鎮(zhèn)的一個紅廉文化教育基地。我了解到,程玉階曾歷任中共麻城縣乘馬崗區(qū)委書記、麻城縣行動委員會委員、鄂豫皖蘇區(qū)革命法庭國家公訴處處長等職,一九三一年冬犧牲于河南光山,年僅二十一歲。二十一歲,多么讓人扼腕嘆息的年齡!二○一四年八月,程玉階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認定為“國家公訴第一人”?;蛟S,這一消息是對這位年輕烈士最榮耀的告慰。

        在大別山紅星英烈園,我看到層層疊疊的石碑。每一方小小的石碑,就是一個泥土般樸實的名字,有的,甚至連生卒年月都沒有刻上。是疏忽嗎?不是,實在是無法知道,無從知道。五千九百多名烈士啊,哪怕留下一個諸如“張二愣”“肖黑皮”之類的名字就已是不易。凝視身旁一塊石碑上刻寫的“丁漢俊”三個字,我愿意去想象:這名字里滿含著父母的期盼,還有親人的囑托;這名字里搖晃著家鄉(xiāng)那棵紅棗樹,閃動著水井旁鄰家妹子清澈的眼神。

        在乘馬會館,我看到一個名錄:王樹聲為革命斗爭犧牲情況一覽表。父親、母親,一九三三年遭敵摧殘致死;堂兄王幼安,一九二八年犧牲……一家為革命犧牲者多達十八人!

        烈士們曾經(jīng)的遺言,已成為如今幸福生活的序言。無法想象,顆顆頭顱,滴滴鮮血,親人離散,家園破碎??梢韵胍姡麄兊瓜碌牡胤?,火紅的石榴花、金黃的蒲公英在替他們綻放一腔摯愛。英雄魂歸處,燈盞高懸,照亮祖國的山河,照亮所有的花朵、樹木,也溫暖著地底的種子。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無數(shù)脊梁艱難撐起民族的魂魄,無數(shù)骨頭淬火鍛打出銅墻鐵壁,無數(shù)鮮血揮灑染成五星紅旗。一寸山河一寸血,曾經(jīng)呼嘯的風(fēng),曾經(jīng)激蕩的雨,烈士們用生命打下這大好江山,我們該如何珍惜?

        革命英烈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為了人民敢于犧牲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正是共和國成長壯大并屹立在世界東方的重要基因,正是已經(jīng)進入改革攻堅期的中國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敬仰革命英烈,就是捍衛(wèi)民族最偉大的精神魂魄;傳承英烈精神,就是守護民族最重要的軟實力。

        而每一個中華兒女,檢視自己,反省人生更是必不可少。莫失去民族的精魂,莫忘掉國家的棟梁!儀仗過處,正義的力量排山倒海;輝煌過后,嚴(yán)肅的使命了然于心。

        徜徉在今天的乘馬崗小鎮(zhèn)上,只能想象和緬懷昨天的故事,向那鮮血染過的山岡與河灘,那旗幟飄展過的老街與深巷,那迎送過紅軍隊伍的每一條山道、每一個小村,深深致敬。向這塊土地上長眠于地底的英雄,深深致敬!

        小小乘馬崗,將軍大搖籃。

        將軍乘馬去,遍地有余音。

        正像歌中唱道:“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

        (責(zé)任編輯:張好好)

        猜你喜歡
        紅安
        紅安紅秀劇場演繹“紅安紅”
        Diamond growth in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Fe-Ni-C-Si system: Effect of synthesis pressure
        Effect of the codoping of N–H–O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diamond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紅安精神研究述評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boron and nitrogen co-doped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large single-crystal diamonds with increased mobility*
        新疆天椒紅安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
        辣椒雜志(2021年4期)2021-04-14 08:28:12
        Utilizing of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to enhance the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Zn0.98Al0.02O with excell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紅安脫貧摘帽喜賦
        Synthesis of diamonds in Fe C systems using nitrogen and hydrogen co-doped impurities under HPHT?
        饒惠熙
        日本久久精品国产精品| 夜夜爽日日澡人人添| 成品人视频ww入口|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av成人精品播放| 亚洲无码中文字幕日韩无码| av一区二区不卡久久| 亚洲狠狠久久五月婷婷| 国产在线视频91九色|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伊人网在线视频观看| 无码一区久久久久久久绯色AV|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自拍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自拍av|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熟妇的荡欲色综合亚洲|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蜜桃av福利精品小视频| 亚洲av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99|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日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信息| 在线观看极品裸体淫片av | 成人性生交大全免费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娱乐网| 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不卡在线导航|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婷婷片| 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青春草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视频观看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