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集社交、推理、換裝等為一體的角色扮演游戲“劇本殺”,日漸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新潮流。有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全國“劇本殺”線下門店已突破3萬家。游戲風靡之后,盜版“劇本殺”開始成為一些人的“生意經”。(4月11日《現(xiàn)代快報》)
“劇本殺”又名“謀殺之謎”,海外興起的“劇本殺”游戲傳入國內后,經由媒體節(jié)目的推廣,首先以線上手機游戲的形式開始火爆,后逐漸向線下社交游戲轉型。隨著“劇本殺”游戲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盜版“劇本殺”也隨之衍生。消費者在多個線上交易平臺,不到10元就能買到1600本“劇本殺”劇本,算下來不到1分錢就能買到一個劇本。有些店鋪月銷量1000余件,店鋪內單一產品月流水就已過萬,而且不少商家還承諾持續(xù)更新。這些“劇本殺”劇本往往盜版一些暢銷劇劇本,缺少配件、印刷質量差、沒有售后,在面對記者提出的“劇本是否得到作者授權”等問題時,一些商家表示“沒人管你”。
在正規(guī)實體經營店鋪,商家購買一個限定劇本往往需要萬余元,一個月購買新劇本就要花費數萬元。然而,一些不法店鋪通過買盜版劇本,能夠很便宜獲得劇本,還有的消費者直接在網上買盜版劇本自己玩,這對正規(guī)店鋪的經營造成了影響,也嚴重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權,侵犯了發(fā)行方、購買正版劇本消費者等多方利益,影響了“劇本殺”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劇本殺”市場盜版猖獗亂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時遏制,長此以往,會出現(xiàn)劣幣驅逐良幣的現(xiàn)象,通過盜版劇本就能賺得盆滿缽滿,選擇盜版的商家會越來越多。
“劇本殺”原創(chuàng)劇本作為新興的作品類型,應當受到更多的保護,遏制“劇本殺”市場盜版等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需要以法治手段予以破解?!皠”練ⅰ笔袌鲋猿霈F(xiàn)盜版亂象,根源在于盜版者數量多、違法成本低、收益高,相關人員維權難,這折射了知識產權保護面臨的普遍困境。有關部門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要“零容忍”,斬斷背后的灰色產業(yè)鏈,增加盜版者的違法成本,從制度上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為被侵權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切實解決知識產權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等問題,為知識產權保護筑起堅固的法治和制度屏障。只有用法治守護知識產權,才能更好保護創(chuàng)新、鼓勵創(chuàng)新。(原載人民公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