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凜冬

        2021-06-20 06:58:36陶麗群
        廣西文學 2021年5期

        降 臨

        草枯。風厲。陽光弱。凜冬終于來臨,它的腳步是沉重而憂郁的,緊貼凍僵的大地,由村莊西北角那條如今已鮮少人跡的野徑緩步而來——那條小徑盡頭曾有一方常年走水的池塘,屬于村里一戶外來的安置人家,一對中年夫婦領(lǐng)著兩個女孩子,尚小,說話的口音低而柔軟。一家四口不舍晝夜把分給他們的一塊低洼地挖深,挖出來的泥巴澆筑在田埂上,便成為一口頗深的方塘。碰巧池塘旁邊又有一條常年流水不斷的水渠,引來活水。水是活的,池塘便也跟著“活”過來了。那對夫婦在池里種荷花、養(yǎng)魚、放鴨子,池塘上搭一個簡陋木棚,夜里看鴨子用的。后來有一年夏天,暴雨連連,池塘蓄滿了水,那對夫婦最小的女孩子在池塘上的棚子里睡覺,翻一個身把自己翻進了池塘里,淹死了。夫婦倆瞬間衰了下去,他們沒有號啕,女孩的母親坐在池塘邊上默默淌淚,看著丈夫和眾人把孩子從池塘里打撈上來。那時是傍晚,夏日的黃昏籠罩著蓬勃的萬物,除了池塘邊上人們小聲的議論和女孩母親的嗚咽聲,村莊一片寧靜,連一聲狗吠都聽不見,像一個與悲傷無關(guān)的傍晚。一個已經(jīng)很久不出家門的老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走到女孩母親面前,對她說:你們家算是這片土地上的人了,一個人要想在一片土地上站穩(wěn)腳跟,就得在里頭埋進血淚。沒有哪一片土地會白白讓人從她的胸膛里拿到果實,土地從來不欺負人,但也從來不任人宰割。老人活得足夠久了,在與時間長久的對峙中,時間慢慢銷蝕了她的青春、體力、精力,同時又賦予了她一雙智慧的眼睛,能夠洞穿紛繁世事背后的本質(zhì)與規(guī)律。后來那家人又不分晝夜,三口人把那方池塘填埋了,變回了原來的樣子,在上面種植水稻。挖出來的蓮藕和捕撈上來的魚均分與村里的人,鴨子則拉到街上賣掉。池塘邊原先那條被這戶人家日夜踩出來的小徑,便漸漸荒蕪了,他們選擇了另外一條小徑到達他們的稻田,舊小徑兩邊的野草就這樣慢慢將裸露的路面覆蓋住,極像一個人想要覆蓋一段往事。那一年的凜冬來到村莊,帶來干燥刺骨的空氣和一場又一場罕見的霜凍,地里的牛皮菜葉子全都凍得硬邦邦的,經(jīng)午后薄弱的暖陽一照,菜葉上的霜化了,菜葉經(jīng)過冰火兩重天的侵襲,最終慢慢變成黑色,爛掉了。除了凍死無數(shù)的牛皮菜,凜冬那一年別無所獲,最終消失于春分前的一場雨水。

        一個村莊里有多少條性命,再也沒有比凜冬更清楚了,譬如一個莊稼人對自己土地上的糧食了如指掌。它不會遺漏掉任何有溫度的生命,地上的螻蟻、圈里豬雞鴨狗馬牛羊、屋里剛出生的嬰兒、青壯年、耄耋老人,它的目光慈悲而犀利。流淌在每條性命中血液的溫度,心臟跳動的強弱,步伐的力量,無疑不被凜冬精細感知和算計。它游走在村莊的每個角落,從門戶、窗欞、開裂的墻面、屋頂被夏天的狂風刮亂的瓦片空隙鉆進屋里——村莊里不管活多久的人,都沒見過有誰能阻擋得了凜冬的腳步,就像多么強壯的性命,也阻擋不了死亡的最終來臨。它在村子里盤旋著,每一年總有屬于它的一截光陰,在這段特別陰冷的時光里,凜冬尋找那些已然脆弱不堪的性命。它總是不聲不響,它的鋒利你看不見。凜冬不像人類那樣傲慢,總是過高估量自己,當胳膊上還能隆起健碩的肌肉時,人便覺得死亡是高高在上的神話,凜冬與己無關(guān),無法參透性命與時間達成的隱秘關(guān)系。村莊里一個一向不怕死的年輕人,一身的疙瘩肉與力氣,整個村莊的人從沒見過他在冬天穿長袖衣服,即便是滴水成冰的凜冬,他也只是在出門前,皺著眉頭望一眼老天,然后轉(zhuǎn)身回屋,拿上一把家伙就出門。這個年輕人最終被一個凜冬帶走,家里預備下將來新婚打家具用的上好木頭,變成了他的棺木——他在野地里摔了一跤,一截鋒利的枯木不偏不倚,刺穿了他脖子上的大動脈,當人們發(fā)現(xiàn)他時,他臉朝下趴在已經(jīng)凝結(jié)發(fā)黑的血液里,一條剛烈的性命已變成一具冰涼的軀體。人們默默將他抬回去給他的父母和兄弟,而后各自回家,掩好門窗,在伙房里燃燒一堆旺盛的柴火——人們相信人間的陽火能驅(qū)除一切看不見的邪魔。

        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才能真正悟透凜冬到來的意義,他們是常年臥病的人,生命之火將熄之人。這些人能從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氣里覺察到四季悄然輪回——他們的身體再也勝任不了繁重的莊稼活了,在與勞作日漸生疏之時,他們的感官變得日漸敏銳,靈敏得能感觸到一片莊稼葉子慢慢變黃的過程,一鐮稻穗變沉的瞬間,攜帶死亡氣息的凜冬腳步,無法逃脫他們已異于常人的知覺。

        悄無聲息地,凜冬路過一堆慢慢燃燒的米糠。那是暗火,看不見的灼熱在米糠里慢慢燃燒,孩子們圍著火堆爆米花和黃豆。他們面朝火堆,兩腮烤得通紅。不遠處站著一只狗,它突兀地朝灰蒙蒙的天空吠了一聲,人們從它的身邊走過,步履匆忙,不屑于朝這畜生多看一眼。狗的世界里只有黑白兩色,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色。萬物最初由黑白而來,而后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狗的世界最大地保留萬物最初的模樣,人們本應該敬畏一直保持始終的狗的。然而人類的傲慢使他們忘記了初始,忘記了來處。譬如現(xiàn)在,狗分明看見黑白兩色的凜冬,停留在孩子們的身后,冰涼冷峻的目光逐一掠過他們?nèi)崮鄣暮竽X勺——那是靈魂在肉身里唯一的出口。狗看見凜冬悄悄靠近一個弱小的孩子,孩子柔軟細碎的黃頭發(fā)覆蓋在他的腦袋上,他的后腦勺危險地裸露著。狗于是聲嘶力竭吠了一聲。凜冬朝狗望了望,離開孩子們,朝狗走過來。凜冬知道狗能看見它,它們彼此熟悉,但它們從不輕易交流。這么多年來,凜冬每年如約來到村莊,遇到過無數(shù)只對人類忠心耿耿的狗,人供給狗食物,狗報一飯之恩給人類看家護院,老了,被人類在樹下勒死,最終將自己變成一道美食供上人類的飯桌。凜冬知道狗的宿命,狗也知道自己的宿命,但狗卻從未怪罪人類,因為人類對它所做的事情,凜冬最終也如此報以人類。

        劈面相逢,默默無語。冷風吹動狗脖子上的黃毛,那是凜冬帶來的。

        “我沒打算朝孩子們要點什么?!眲C冬對狗平靜地說,“我并不是一味只會對人索取,我想提醒那個孩子,終生都不要靠近有水的地方?!惫烦聊耍缓笥址鸵宦?。凜冬繼續(xù)游走在村莊里,它身后揚起的白色濃霧總是讓人們認為,明天將會是一個大晴天。

        路過劉四爺?shù)拈T口,凜冬站住了。如今這個小院已經(jīng)門戶荒蕪,屋檐下吊著的油菜籽再也沒有落入泥土的機會。去年,它帶走了劉四爺,這個參加過越戰(zhàn)的孤寡老兵,將左眼球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xiāng)。他是狼煙四起的戰(zhàn)場上的英雄,然而在和平的人間煙火里,卻連一個老婆都討不到。早年間,好心人給他介紹過一個被拐來的女人當老婆。女人望著那只沒有眼珠的壞眼,尋死覓活。后來劉四爺賣掉了一頭豬,給女人當盤纏回西北去了,而后他每年都會收到一包來自遙遠西北的布鞋,鞋底納得比巴掌還厚。他其實并不算老,還不到七十歲。劉四爺在村里當了大半輩子治保員,去年凜冬的一個黑夜,他歪在自家伙房的火堆邊走了。劉四爺走得突然,沒人想到他會在這個年紀上走,沒人知道凜冬和劉四爺私底下達成了什么契約。他的身體平時很硬朗,但沒人看見他的心房,也許那里頭的屋墻早就坍塌了。

        這個冬天顯然比往年陰冷,在窄窄的村道上,總碰上一堆米糠或谷糠燒的火,白煙裊裊,照例是孩子們占有火堆,他們的打鬧讓村莊的凜冬有了些許生機。主婦們都在忙活,年底了,房前屋后的活兒很多,堆積在各個物件上的塵垢必須清除掉。村莊里的男人們在冬天像遭了霜凍的菜葉,春耕夏種秋收都是體力活,耗盡了他們的精氣神。在凜冬,男人們變得像孩子一樣脆弱,陽氣稀薄,剛烈不再,眼巴巴地瞧著屋里的女人靈巧地忙活計。他們只有在寒風吹徹的凜冬,才能深刻明白一個女人對于家庭的意義,女人對于男人的意義。

        凜冬看見各家各戶的女人忙各種各樣的活計。某個女人在它路過家門口時,突然停下手里的活兒,警覺地朝門口望一眼。她似乎看見了什么,感覺到了什么。是什么?她仔細辨認,心臟突然加快跳了起來——其實她什么也沒看到,但她感覺到了。凜冬也回望她一眼,看見她的額頭有淡淡的陰影彌漫。凜冬熟悉這樣的陰影,那預示人身上的陽氣在漸漸耗散。人的性命由陰陽合成,當陽氣耗損下去,陰氣便會盛長起來,陽氣快要耗盡,陰影便出現(xiàn)了,它們從人的額頭那里成長起來。陽氣耗盡的性命,最終被凜冬帶走。

        它最終離開那個女人,她依然在忙活,但它記住了她,以及她的家門。

        越過一條窄小的巷子,凜冬終于停下腳步。去年它來村里帶走劉四爺時,碰見一個老人牽著孫子走在村巷里,毛發(fā)疏落的腦袋上扣一頂帶耳蓋的棉帽子。老人走路的步履沉緩,健壯的孫子在前頭拽著他,他的雙腿卻向后拖著,像是被誰給拖住了。它看見一個模糊的影子附在他的身后,無五官無四肢——那是他已經(jīng)渙散出身體的精氣神凝結(jié)而成的。凜冬知道影子會慢慢形成人形,長出五官、四肢,最終脫離塵世的肉身隨它而去。那時凜冬站在遠處瞧著老人,它知道陽間留給老人的光陰不多了,但他毫無知覺,臉上帶著含飴弄孫的快樂和滿足。

        凜冬一眼就看見站在家門口的陰影,他已經(jīng)有了清晰的五官,慈眉善目地垂著兩只手,臉上無悲亦無喜。不斷從門那里進出的人們穿過他,像穿過透明的空氣。人影紋絲不動,靜靜等著——人們已經(jīng)開始在為一場白事忙活了。

        一陣刺骨的冷風在院子里泛起,人們停下腳下的步子,手里的活兒也愣在半空中。他們面面相覷,感覺到什么東西,卻又說不出是什么東西,只有立在門口的人影看見慢慢靠近的凜冬。

        人影轉(zhuǎn)身回屋,穿過那些忙碌的人們,進了一間已經(jīng)卸下門板、窗戶也已打開的房間。屋里擠著一些人,圍在一張床邊,床上便是那個陽氣已然耗盡的真身,一床厚實的被子覆蓋其上,臉上的皺紋平緩舒展。從窗外照射進來的光線很明亮,屋里沒有悲傷。老人無疾而終,這是他生前修得的功德,亦是后人的福。悼念的哭泣尚未來臨,只有把軀體從床上移到堂屋的地上,才能流淚,才能號啕念叨死者生前的德行,這是“落地”。大地是陰的,蒼天是陽的,人還有性命時,腳落陰處,頭頂明陽,人因此有了陰陽,有了性命。當性命明陽耗盡,人便只能歸臥于陰處,歸臥于土地?!奥涞亍毙枰耖g通曉陰陽的道人來擇算時辰,選一個與死者生辰八字相生相符的時辰,請求土地讓逝者歸臥。

        凜冬需要確認,對生死的確認,盡管它從沒錯誤帶走過一個人的性命。它慢慢挪近真身,經(jīng)過老人的大兒子時,他忽然劇烈地顫抖一下,仿佛突然挨了一生中最為徹骨的霜凍。他驚駭?shù)氐纱笱劬ν虼采系睦先?,然而什么奇跡都沒發(fā)生。人影坐在老人身邊,手掌慢慢覆蓋住自己那只骨肉冰涼的手掌,那手掌再也暖和不過來。

        土 地

        影子來到村莊后頭的田地中。

        人這一輩子,往性命里裝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性命因此滿滿當當?shù)?,人越走越慢,越活越累。特別是一個莊稼人,目之所及全都是比性命更要緊的事情。人在路上走著走著,風的涼爽和陽光的清朗,雜草叢中嘹亮的蟲鳴,甚至是田地里正在拔節(jié)生長的莊稼,人都視而不見。他低頭走路,忽然看見前面不遠的路上有一截半新不舊的繩子,彎彎曲曲蜷縮在路邊。在村道上,除了人的腳印和牲畜的蹄印,落在地上的東西只剩下人們無法拿走的光陰了。因此一截半新不舊的繩子,斷不會這樣白白被扔掉的。人東張西望,周遭無人,那截繩子就確鑿無疑屬于他了。繩子還在地上,人就已經(jīng)想出它的上百種用場。就這樣,這截出現(xiàn)在泥路上的繩子,被人裝進了性命里。人一輩子行走在村道上,在野外地里,不斷遭遇各種各樣的東西,半塊磚頭,一把生銹的鐮刀,一截廢鐵,一段枯木,陸陸續(xù)續(xù)走進人的性命里。這些東西源源不斷占有人的性命,性命便漸漸滿了。人很多時候不是病死,而是累死——身體里背負了那么多東西,怎么能不累。而人對這個道理的頓悟,是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的,比如死亡的到來。

        影子想看看土地。肉身裝殮、蓋棺后,凜冬才能帶他上路去往另一個世界,從此和活著的親人陰陽相隔。而在這之前,在陽間所剩的白駒過隙般的時光里,他想看看土地——到了這一刻,他才明白,作為一個莊稼人,除了生死,土地從始至終都應該被放在性命里,土地是一個莊稼人唯一的依靠,也是一個莊稼人的本分與宿命。

        曠野空蕩蕩的,春季播下的種子,在凜冬來臨之前,人們已經(jīng)將其收獲并儲藏好。凜冬里的田地,像分娩后的婦人,靜臥養(yǎng)息。天邊的云呈鉛灰色,這是最冷的時刻云朵該有的顏色,它和沒有果實的田野一樣,給人一種厚實的沉郁感。

        他沿著熟悉的沿田路走。這是一條主干道,兩旁都是稻田,各條小道從它的兩旁分岔出去,分別指向各個方向的田地。一切一目了然,空曠寂寥。影子驚訝于土地的遼闊,目之所及是遙遠的地平線,在遠處和天際合為一體。天和地、陰與陽在那里彌合。在他還是一個有性命的人時,目光所及,最遠的就是自己的田地。無論從村莊的哪個方向走出來,只要出了村莊,他的目光便會自然越過隔在他和他家那塊地之間、諸如別人家地里搭建的豆角架子、密不透風的甘蔗地等,比腳步先到達那里。

        他和村里所有人一樣,關(guān)心田地之上的莊稼,稻子、西紅柿、葫蘆瓜、甘蔗、花生、黃豆、玉米。人們看它們的長勢,以及由長勢估算出來的果實產(chǎn)量,這產(chǎn)量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一個家庭來年的光景。稻子多一捧或少一捧,這家人臉面上的精氣神就不一樣。從人的嘴里說出這塊地產(chǎn)了兩圍子糧食,但他家老小的臉上卻只現(xiàn)出一圍子糧食養(yǎng)出來的精氣神,連村里的狗都不會相信,因此莊稼人極少撒謊。地里的糧食躺在地里,家的光景也就暴露在那里。莊稼人一生都盯著莊稼發(fā)芽抽穗結(jié)果,卻很少有人彎下腰細看一眼莊稼根下的土地。

        一路向前,在岔路口馮文炳那塊種了半輩子花生的旱地邊向右拐,就到他家的旱地。馮文炳地里的花生當然也早就收獲了。初秋時,他的兩個孫子在地里忙活了兩天,把三分旱地花生收獲干凈。和往年一樣,不多一棒子,也不少一棒子,榨成花生油,正好夠一家人一年的菜油。馮文炳是個上門女婿,從山區(qū)入贅到這片平原農(nóng)村來,生養(yǎng)一對兒女。女兒天生有些智力障礙,數(shù)雞蛋從沒數(shù)到過十,但生活自理能力還是有的。女兒在十九歲那年,由一個從小在外頭混世界的遠房親戚帶走,據(jù)說是帶到河北那邊嫁人了。后來帶回八百塊錢給馮文炳,說是夫家給的“彩禮”。這件事情當時在村里相當轟動,多半是羨慕,八百塊錢,在上世紀90年代算是一筆巨款。馮文炳卻高興不起來,趁著喝了兩口酒,把老婆結(jié)結(jié)實實捶了一頓。時至今日,傻女兒從沒回來過一次,連一到十都數(shù)不清的人,又怎么能夠辨得清回家的路,這一路上得遇到多少條路,面對數(shù)不清的路,她肯定手足無措了,回不來了,她是這個村莊走丟的孩子。第二次調(diào)整土地后,馮文炳把家里的田地挨塊看了一遍,然后不顧家人反對,執(zhí)意要在這塊地上種花生。他說地和人一樣,也是有脾性的,要順著它的脾性來種糧食,它才能給你長好。馮文炳的作為讓村里人笑話了好些年,但那塊地產(chǎn)的花生確實讓村人羨慕不已,每年都能榨好幾桶金亮的花生油,把他家老小滋潤得筋強骨壯的。

        挨在馮文炳家花生地旁邊的,就是他家旱地,他要看的,也是這塊地,比馮文炳家的大兩分。這塊地在兩次土地承包責任調(diào)整中,都落到了別人的手里,他都不惜用好地換了回來。這一輩子,他在這塊地里流的汗水最多,使的力氣也最多。那時候他也和村里人一樣嘲笑馮文炳。土地哪里會有什么性子,使的力氣夠了,流的汗水多了,叫它長什么它就長什么。如今看來馮文炳的話其實很有世俗道理,土地還真跟人一樣,你想跟一個人打好交道,就得摸透他的性子,按他性子說話行事,你才能從他那里得到你所想的。

        今年他在這塊旱地里種冬瓜,這是去年冬天就琢磨好的。他的牙口越來越不中用了,飯菜都要煮得爛熟,但兒孫們嫌棄這樣的飯菜沒嚼勁。于是他就琢磨種點冬瓜,每天用小鍋燉幾塊,冬瓜沒有筋骨,囫圇咬著也能嚼碎。冬瓜種是在春末種下的,他不讓兒子和兒媳婦參與。整個夏季他都忙于灌溉,不斷掐掉多余的杈苗,施肥。農(nóng)藥噴不噴,他猶豫很久。一個莊稼人最為痛恨的,毫無疑問是禍害莊稼的害蟲。他熟悉莊稼中的各類害蟲以及滅殺它們的方法。然而這一次似乎是有所征兆,他忽然對那些千方百計隱匿于莊稼間肥白或青綠的蟲子產(chǎn)生惻隱之心,它們艱難挪動無手無足無筋無骨的身子,也不過是為了討口活命的吃食。和人一樣。他最終放棄了農(nóng)藥,只在瓜葉上撒了一層火灰。他數(shù)了數(shù),總共種了三十二窩冬瓜 。夏末時,潔白的瓜花開了,然后結(jié)果。初冬之時,五分旱地收獲可觀,冬瓜果然長得非常好,個頭橢圓飽滿,個個像營養(yǎng)充足并足月分娩的孩子——多年前馮文炳曾對他說,他家這塊旱地適合種冬瓜,但他一直沒聽。

        這么多年,他在這塊旱地上種過西瓜、西葫蘆瓜、甜瓜、苦瓜、絲瓜、洋瓜、南瓜,幾乎所有的瓜類都給種了一遍,就是不按馮文炳說的種冬瓜。收成時好時壞——那些年他還年輕,胳膊上隆起來的肌肉滿是使不完的力氣,他當然不滿意這樣的收成。他覺得欠收成是肥料使得不夠。他一車一車往這塊地里拉肥,牛糞、豬糞,甚至跑到縣城附近一家養(yǎng)雞場去買過兩車雞糞,均勻鋪展在這塊地里,三曬三翻,把這塊地漚得發(fā)黑油亮,再種一遍瓜,收成依然不好不壞。后來他又改種甘蔗,也沒有期望中的收成。有一年,他到老表家去走親戚,看到他家新栽一片大青棗?;貋砗笏I(lǐng)著三個兒子(女兒還沒出生)在旱地上挖了二十個坑。那時候兒子們還是半大小子,細細的胳膊揮動挖坑的鋤頭顯得很吃力。老婆在邊上氣得臉發(fā)白,口齒伶俐地咒罵他——她的口音已經(jīng)和村里的婦人毫無二致了,只是她的臉始終曬不黑,這一點昭示著她有別于一般的村莊婦人。她確實不是個普通村婦??油诤煤?,他密密地種上和老表買來的青棗苗。栽下那天,地頭圍著好些村里人,他們想看個究竟,或許這能成為一條發(fā)家致富之道。馮文炳站在邊上,腦袋上扣一頂霉跡斑斑的草帽,始終一言不發(fā)。這些大青棗最終也辜負了他,栽下不到一個星期,葉子便開始枯黃,然后紛紛掉落。免不了又被老婆一頓責罵——以前她不肯罵他,生下老二,接著生下老三和女兒以后,她便開始像個真正的村婦那樣撒潑罵他,他反而覺得踏實起來。老表急三火四來到他的地頭,抓起一把泥土聞聞,然后拿鋤頭翻土,泄氣了,扔下鋤頭說他這地太肥了,青棗苗被肥燒死了。他聽了差點沒噎著,哪里還有嫌棄地肥的莊稼。

        從此他和這塊地別扭上了。兒子們長大各自成家分開后,他把家里的土地化整為零,分給了兒子們,這塊旱地留給大兒子,他始終跟著大兒子生活,老婆隨了小兒子(她死得早,小兒子成家沒幾年她就走了)。一輩子他跑得最勤快的就是這塊地,所有的收成總是欠那么一點。他的年歲漸漸上了,力氣也漸漸散了,往地里拉肥變得有些吃力,車輪深陷入車轍里,像他的生命陷入年齡里,再也拔不出來。有時候他坐在地里歇息,屁股下墊著草帽。吹過來一陣暮春的暖風,有時候是夾雜稻香的秋風,他不免有些茫然,暗暗思忖這塊地是怎么回事,他耗費一輩子的力氣和汗水,卻沒能換回一次滿意的收成。他開始思索馮文炳的話,也許他的話是對的。這個老東西早幾年前在凜冬里死掉了。一天晚飯時,馮文炳因為飯菜咸淡和老婆吵了幾句,老婆失嘴,罵他是吃玉米的山里人,不配在這兒嫌東嫌西的。這句話生生哽在馮文炳的胸口,讓他一口氣上不來,飯還沒吃完,手里的碗忽然落地,他的性命也跟著落地了。馮文炳老婆呼天搶地號啕幾天,過后不哭了,但也認不得兒孫了,眼神總是聚不住,往哪兒看都是渙散的。

        …………

        他在地里坐下來,但再也感覺不到泥土的氣息了,陽間的一切已經(jīng)無法在他的身體發(fā)膚上留下或暖或冷的感知。他還活著的時候,赤腳踩在泥土里,因過于專注泥土之上的莊稼,常常忽略掉腳板之下的那片地。但他記得泥土是濕潤的,被白日的陽光暴曬一天之后,會變成暖的,曬干后變成白的,一場大雨落下,又油黑發(fā)亮起來?,F(xiàn)在,這一切只能成為永久的記憶留在陽間了,譬如他今生種過的莊稼。他一一回憶在這塊旱地上收獲的瓜果,早年間那件往事又浮上來。很多時候他以為忘記了,但一些極為細小的東西又總是讓它浮泛上來。大兒子也是在這塊地上出生的,那時候這塊地屬于生產(chǎn)隊,老婆扶著腰身吃力地蹲在地里和其他村婦收獲花生掙工分。她浮腫的雙腳踩在潮濕的泥土里,肚子挺得老高。老婆是鄰省城里來的知青,那是一九六幾年?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吧,他還不到二十歲,總是往知青那兒跑,聽知青們談論城里新奇事情。后來他娶了她,一個能說會算的高中知青,村人一片愕然。收獲花生的某個傍晚,兒子毫無征兆地來了。細心的村人在那個仲夏傍晚算了算,他們結(jié)婚還不到七個月。

        那年的仲夏傍晚捅破了一些秘密,同時也埋葬了一些秘密。

        老婆后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漸漸變得像個村婦那樣開始會伶牙俐齒地與村人對罵,村里再沒人閑磨牙嚼舌頭了。

        他們踏踏實實過日子,像莊稼種子落在土地里,踏踏實實地長。他的幾個孩子都隨他,不愛書本,喜歡在土里刨食,這一點他頗為自豪。他也有隱隱的憂慮,有時候會夢見大兒子扛著一把鋤頭朝野外走去,越走越遠,他的背影最后成為一個圓點,消失在曠野與天際相連的遙遠之地。他醒來后,盯住黑乎乎的屋頂,夜風從瓦際上跑過,身邊的女知青早已變成臃腫丑陋的老太婆。第二天他留心他的大兒子,他依然響亮地叫他爹,老練地忙碌各種各樣的農(nóng)活,大兒子也已經(jīng)當?shù)?。他的眉骨和鼻梁生得有些高,但走路的姿勢和他一模一樣,有些外八字?/p>

        他和女知青默契地保持沉默,他不問,她也不說。

        如今就更不必再說了,一個莊稼人,所有的大事小事,最終都和土地有關(guān),最終都要回歸土地。他只想在這窄窄的一線光陰里,和土地靜默相對。

        蓋 棺

        偏房與伙房隔著一間屋子,依次是伙房、農(nóng)具房,然后到這間偏房。早些年爺爺還活著時,他那一輩建的土坯瓦房是一家人賴以遮風避雨的宅屋。土坯宅屋不高,到了陽光充足的正午,總有透明的光線從自家屋墻與鄰居家宅屋屋墻之間的縫隙漏下來,斜斜照在這間偏房上,但不到半個下午,這間偏房便重新隱進陰影。在宅屋之后的三間小房中,偏房接受上天的光線最少,當然,受的風吹也最少。它就這樣常年立在靜謐的陰影之中,像一個懷揣秘密等待著什么的人。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兩個兒子長大成人,父親把爺爺建的黃土坯房推倒,為他的兩個兒子建了一棟紅磚瓦房。給兒子們建造容身的宅屋,是每個父親約定俗成的責任。爺爺?shù)母赣H為爺爺建什么樣的宅屋,他沒有幸目睹。然而不管是他的爺爺還是他的父親,他們始終沒想過要翻建宅屋之后的這三間小房,它們依然矮巴巴立在宅屋之后,隱蔽的屋角張掛蜘蛛網(wǎng),墻壁上到處是裂開的細小縫子,屋頂上的瓦片在經(jīng)年的風雨沖刷中也漸漸挪離原本的位置,有些縫隙在遭遇大雨時,還會滴落下密集的雨滴。那一條條縫隙,是他們家生活中的一個個漏洞。這三間小屋像是被遺忘了,在他爺爺和父親那一輩,沒能進入他們的人生計劃里。大宅屋是一個莊稼人的面子,落在村道的最前面,供過往的鄉(xiāng)鄰和牲口觀瞻,把一個家最光鮮的那一面放在亮處。宅屋之后的這三間小屋則是一家人生活的里子,隱蔽、真實、荒涼,還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兒孫努力夯實。到了他這一代 ,他為三個兒子建了三棟新宅屋,他的人生規(guī)劃里,也無力顧及這三間早就破敗的小屋。大兒子在他的孩子出生時,終于翻建了小屋,門窗和廊檐一樣,只是土坯黑瓦換成了紅磚黑瓦。

        最后這間偏房,放的東西其實很少?;锓慨斎皇且患胰藷鸪燥埖牡胤剑牍袼罪堊?,鍋碗瓢盆都安置在這間小屋里,壘火灶的那一面墻被常年的煙火熏得黝黑發(fā)亮。伙房無論什么時候走進來,都是暖的,不僅僅是因為灶里有火,更因為鍋里有飯,最簡單的粗茶淡飯也能使一間最簡陋的伙房變得溫暖。挨著伙房的農(nóng)具房,堆滿各種農(nóng)具,鋤頭、鐵鏟、鐮刀、犁、籮筐、扁擔、水桶、草帽,每一件都有每一件的形狀,每一件也都有每一件的脾性……鄰居若是使壞了農(nóng)具,臨時來借一把救急,他站在這間農(nóng)具屋里,看看家伙們的刃口光亮程度,便對這家人的勤勞與否了然于胸,瞞是瞞不過的。最后是這間得到陽光最少的偏屋。村莊里每戶人家都有這樣一間偏屋。偏,當然是因為家人進出較少,里頭盛放的東西并不經(jīng)常用到,但又肯定有用到的那一天,因此就存在這樣一間偏屋。

        六十歲之后,他便常常獨自走進這間偏屋。里頭幽暗、寂靜、肅穆,青白色的水泥地面落一層薄薄的灰,有老鼠細碎的腳印清晰印于其上。他上一次進來時留下的腳印也還留在那里。腳印總是停在相同的地方,像是一條界線——邁進沒有門檻的門口,往里走五步,停住。他的目光慢慢適應屋內(nèi)略顯黯淡的光線,堆放其間并不多的物件逐漸形態(tài)清晰起來,最大的物件,在正中那面紅磚墻壁前,一口長方形的白皮棺木橫于其下,厚實的木板透出與死亡相稱的凝重——死算不算是一件凝重的事?!

        很多年前,也是在這間偏屋里,只是當時還是黃土坯瓦房,地板也是泥地板,那種干透了以后硬朗得能崩壞鋤頭刃口的紅黏土,那時他的爺爺還活著。當然,當時爺爺已過六十歲——人到了這個歲數(shù),家里的子女便要為其備下一副白皮棺木,那是性命最后的宅屋。性命從母親那里來,母親是它最初的宅屋,它來處看得一清二楚。性命在世事中經(jīng)歷流離與艱辛,早就破敗不堪,到了耳順之年,便要看得見最后的歸處。他在六歲時,看見父親和叔叔為爺爺和奶奶搬回來八塊厚實的寬木板,據(jù)說是去很遠的山里買回來的,只有山里才能生長那樣粗大的樹木。它們疊放在偏屋里,壘起來快要抵達偏屋低垂的屋頂。一場秋收過后,進入凜冬,父親請來村里的木匠,把那些厚棺木板從偏屋搬出來,打磨成兩副棺木。那些日子,村里和爺爺一般年歲的老人陸陸續(xù)續(xù)來到家里,談論木板的牢固程度和木匠的手藝。爺爺臉上的神情是喜悅的,目光落在漸漸成型的棺木上,猶如落在當初為兒子們建造的宅屋之上。此后經(jīng)年,爺爺在有生之年,看任何事物,看每一個迎面而來的人,目光也變得一天比一天柔軟,用充滿慈悲的目光慢慢告別活了一世的陽間。爺爺被凜冬帶走時,他看見親人們?yōu)樗麚Q上胸口印著大黑“壽”字的灰色壽服,裝殮入那副已漆成朱紅色的棺木。

        父親活了七十一歲,在陽壽將盡的最后半年時光,一直在床上度過。天氣晴好時,鮮亮的陽光會給父親日漸衰弱的生命帶來回陽般的精力,讓父親得以從床上掙扎起來,在兒孫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出了宅屋后門。父親對伙房和農(nóng)具房再也無暇顧及,飯菜的香味和曾經(jīng)使喚過的農(nóng)具已漸漸退出了他的生命。父親走向最后的偏屋,枯瘦的手攀附門框,目光堅定地落在那副棺木之上。

        那時候他還身強力壯,幾個兒子尚未完全成家,為兒子們建造宅屋與成家的任務遠未完成,因此他無從確證對擁有一副屬于自己的棺木的感覺,無從確證死亡慢慢靠近性命的感覺。他沒有那樣的閑暇。父親最終在凜冬一個冰冷刺骨的深夜與世長辭。當那口煥然一新的朱紅棺木被抬到堂屋前時,他赫然頓悟,這個家的下一副棺木,將是為他備下,他生命中的凜冬,已悄然而至。

        …………

        終于有一日,兒子們也為他抬回來一副白皮棺木,擱在相同的偏屋里。大兒子拍拍棺木厚實的木板朝他笑,譬如當年他為他建成新宅屋。他的時日被這副棺木告知,余下的每一天都將是余生,誰都不知道它有多長,抑或有多短。在與這副白皮棺木相對的日夜中,他慢慢想開了很多事情,和很多事情和解。年輕時和一些人有過節(jié),如今在村道上見面,遠遠地招呼就重新打上了,似乎因為太過于久遠的生疏,反而多了一份久逢知己的熱絡,彼此毫不吝嗇夸耀對方的兒孫持家有方,然后兩個人總免不了要找一個地方蹲下來,最好是陽光能暖洋洋曬在后背的地方,親密聊一聊兒孫為其備下的棺木——家里出大力花大錢的活兒,已經(jīng)輪不到他們?nèi)邮趾湍弥饕饬?,養(yǎng)家糊口的擔子已經(jīng)從他們的雙肩挪到兒子們身上,這個家往后的五谷是否豐登,牲畜是否興旺,他們已經(jīng)無能為力。

        死亡凜冬的到來,其實他是有感覺的。那種感覺在日漸強壯起來的兒孫身上,在日漸沉緩的步伐上,在日漸松軟的門牙上,在越來越頻繁的一場又一場夢見故去的爹媽以及娃們的媽的夢中,他們曾一度模糊的面孔慢慢變得清晰起來,仿佛就坐在他面前,馬上開口和他說話。他如絲如縷一點一滴地感覺著。從最初內(nèi)心對死亡的恐懼,到對抗,最后和解,他最終接受了生命的凜冬日漸逼近的事實,并且和它坦然相處——他也變得像他的父輩那樣,選一個陽光充足的明亮午后,出了宅屋的后門,一個人拐進偏屋,目光平和,與自己最后的宅屋相望。

        他們都在等待——他在等待生命的凜冬,而它在等待他。

        這一刻最終來臨。這是終結(jié),也是開始。

        他看見鄉(xiāng)鄰們陸陸續(xù)續(xù)來到他的家,他們穿戴厚實,面龐親切,每個人臉上都是他所熟悉的表情。他們小聲商量喪事的操辦流程。他站在他們中間,從這幾個人走向那幾個人——再也沒人看得見他,聽見他的話。那副與他對視了十幾年的白皮棺木終于被抬了出來,停放在宅屋之后的地上,匠人開始為其上漆——在曠日持久的等待中,它終于如愿以償,成為一副名副其實的棺木。它將裹著他的肉身,帶進泥土,在土地中化為腐朽,化為永恒。

        午后,凜冬清冷的薄光照拂在萬物之上,風從一截矮墻乍起,他“落地”了。大兒子將他的肉身從床上抱到宅屋廳堂鋪了席子和白布的地上,靈燈也被點亮了,喪炮接著在大門外響起,預示一場白事的開始、一條性命的結(jié)束。

        有嗚咽聲從靈燈邊陸陸續(xù)續(xù)傳來。那是兒孫們對他的哀悼和不舍。一個人在浩瀚的時間面前,在廣闊天地面前,在宇宙萬物面前,微茫如縷,但在自己的骨肉面前,他是時間、天地、宇宙的總和,兒孫們身上流淌的血和筋骨均來自他的饋贈,他們是他的一部分,他也成為他們的一部分。如今,兒孫們面臨自己的一部分離散,他們將不再完整,一種無法彌補的殘缺帶來的疼痛侵入他們的生命。這是前所未有的,但這又是不可避免地。

        他在邊上看著面露悲戚的兒孫們,這個場面和他當年送別父親時何其相似,他明白他們面臨生離死別的哀傷,同時也明白,過不了多久,這些兒孫們很快就會從這場喪事中走出來,帶著殘缺的那個自己繼續(xù)忙活地里的莊稼、圈里的牲畜、鍋里的飯菜。他們必須忘記,也會盡快忘記。他不怪他們。

        他的目光流連在他的骨肉們的臉上,遏住了想要把他一生積累下來的關(guān)于農(nóng)活、關(guān)于生活的經(jīng)驗向他們傾訴的念想。他不知道當年凜冬帶走父親時,父親是否也有這樣的想法。毫無疑問,他一生吃過的苦頭以及那些無遮無擋被風吹雨淋的日子,他的兒孫們也會一一經(jīng)受,他們必須在長年累月中學會面對破碎的殘缺的日子。譬如他的父輩經(jīng)歷過的生活,到了他這一輩身上,他也手足無措地迎面撞上了。

        凜冬的黃昏漸漸來臨,天色慢慢暗下來,陽光已全部退去,風越發(fā)顯得刺骨,夜里還會更冷。第三次喪炮響起時,兒孫們的嗚咽聲變得呼天搶地起來——那具已經(jīng)漆好并晾干的朱紅色棺木被抬進堂屋,煥然一新,在凜冬傍晚幽暗的光線中呈現(xiàn)一種喑啞的光澤——裝殮的時辰到來了。布道的響器一陣忙亂,喪樂響起,他們圍著棺木誦唱道書,為棺木開靈。蓋棺師手持托盤,上面并排鋪展八根嶄新的長釘子,以及一把手柄上綁著紅布條的斧頭。兒孫們長跪在棺木兩邊,額頭抵在地上,別離的哭泣聲從他們顫動的雙肩之下傳出來,他們的淚水落入手掌之下的泥土里——他將要去的地方。

        他安然地站在邊上,像一個局外人。布道給他最后的宅屋開完光后,抬棺的八爺在兒孫們的悲泣聲中,將他的肉身安置進鋪著層層白布的棺木里。當厚實的蓋板覆上棺木時,陰影一寸一寸遮住了他的肉身,直至他的肉身完全置于黑暗中。第一根長釘被斧頭敲打進他的宅屋,發(fā)出沉悶的聲響。當最后一根釘子的最后一聲敲打聲落下時,他在人間留下的最后聲響也落下了。

        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從生到死,每一件落在性命里的事件,其實原本都是它該來的,包括死亡,只有該來的全部奔赴而來,性命才能圓滿,才算是一條有始有終的完整性命。他欣慰地看一眼他的兒孫們,感激他們賜予他最后的宅屋。他走近他們,目光一一撫過他們的臉龐:告別的時候到了。他跟隨凜冬跨過門檻,走出庭院。庭院前面那條走了一生的小巷不見了,一條白亮的大道展現(xiàn)在他眼前,那是他歸去的道路。他踏上去,越走越高,村莊漸漸沉落在他的腳底下。他回頭張望,身后的路不見了,像他了斷了的今生。他看見家里的屋頂,看見他的院落,看見他的子孫,看見盛放他肉身的那具棺木,看見他飽滿結(jié)實的一生,也看見他艱辛蒼涼的一生。

        【陶麗群,壯族,廣西百色人。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民族文學》《廣西文學》《山花》《青年文學》《芙蓉》等。曾獲廣西文藝創(chuàng)作銅鼓獎,廣西壯族文學獎,廣西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山花獎,2007、2012、2017、2018《廣西文學》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2012、2017《民族文學》年度作品獎,2016、2018年《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優(yōu)秀作品獎,《安徽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等獎項?!?/p>

        責任編輯? ?韋 露

        青青草成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99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 三级网站亚洲三级一区|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春药| 青青草在线成人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久久HEZYO色综合|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好看午夜一鲁一鲁一鲁| 高清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插b内射18免费视频| 久久噜噜噜| 日韩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极品美女扒开粉嫩小泬图片| 把女的下面扒开添视频|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厕所极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不卡|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激情五月天伊人久久| 国产高清大片一级黄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黄| 少妇spa推油被扣高潮| 如何看色黄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视频| 熟妇熟女乱妇乱女网站|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