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剛 鄭涵 章泳 鄧佳
黃褐斑是一種面部難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膚病,好發(fā)于中年女性,影響容貌。近年光電治療方法較多,大光斑、低能量Q開關l064 nm Nd:YAG激光技術(shù)是首選方法。本文比較其單脈沖模式與雙脈沖模式治療黃褐斑的療效。
1.1 臨床資料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完成Q開關l064 nm Nd:YAG激光治療黃褐斑≥10次的患者401例,病程2~10年。Fitzpatrick皮膚類型:Ⅲ型127例,Ⅳ型274例。應用單脈沖模式治療165例(A 組),其中男1例,女164例;年齡28~57歲,平均年齡(34.26±3.27)歲。應用雙脈沖模式治療236例(B組),其中男3例,女233例;年齡25~55歲,平均年齡(35.17±3.41)歲。排除標準:(1)既往有光敏史或近期有日光曝曬者;(2)近半年有黃褐斑加重;(3)有嚴重心腦血管病者;(4)有嚴重肝腎功能異常及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5)患有惡性腫瘤及免疫缺陷性疾??;(6)妊娠期婦女或使用性激素治療;(7)期望值過高或不能遵醫(yī)囑堅持完成整個治療周期者。
1.2 治療方法 患者潔面后拍照并記錄病史,建立檔案。根據(jù)色斑顏色深淺及皮膚狀態(tài)、以及初始激光治療后皮膚即刻反應來選擇合適的治療參數(shù)。A 組治療參數(shù):Q開關l064 nm Nd:YAG激光單脈沖模式,光斑直徑8 mm,能量密度1.0~2.0 J/cm2。B組治療參數(shù):Q開關l064 nm Nd:YAG激光雙脈沖模式(Q-PTP),光斑直徑8 mm,能量密度1.0~2.0 J/cm2,兩組均1次/15~30 d,共治療10~15次。平掃全面部3~4遍/次,治療終點為輕度紅斑。治療后用蒸餾水冷噴面部10~20 min讓皮膚鎮(zhèn)靜舒緩。整個治療過程中記錄紅斑、疼痛、灼熱等反應。
1.3 療效評估和判定標準[1]患者療程開始后,于第6次治療前和第10次治療后1個月由專人按標準進行拍照存檔,以便評估。療效評價由2位固定醫(yī)師進行。黃褐斑皮損面積的增減和顏色變化情況判定指數(shù)(mMASI)[2]由三個變量決定:A 為黃褐斑皮損面積,按6級評分,0 為無皮損,6為90%~100%;D為色素評分,黃褐斑皮損顏色按5級評分:0正常膚色、l淡褐色、2褐色、3深褐色、4黑色;H為色素均勻度,色素均勻度按4級評分:0為色素完全均勻,4為色素極不均勻;MASI分值越高表示病情嚴重,mMASI下降率=(治療前MASI積分-治療后MASI積分)/治療前MASI積分×100%。mMAsI下降率≥90%痊愈,60%~89%顯效,20%~59%好轉(zhuǎn),<20%無效。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滿意度評價,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總?cè)藬?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0統(tǒng)計軟件。治療前后客觀指標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有效率和副反應比較 見表1-2。
表1 兩種脈沖模式的有效率比較
表2 兩種脈沖模式的副反應比較[n(%)]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3 隨訪觀察 38例黃褐斑激光治療完成后1年患者,有12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33%。
黃褐斑是一種難治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疾病,發(fā)病與紫外線過度照射、性激素水平升高、遺傳易感性、血管因素及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有關[1]。目前采用綜合性療法治療黃褐斑包括口服中西藥物、外用酪氨酸酶抑制劑、化學剝脫治療、激光治療等[3]。激光治療黃褐斑設備較多,有Q開關l064 nm Nd:YAG激光、點陣紅寶石激光、強脈沖光及皮秒級激光等,包括大光斑低能量,中光斑中能量治療。隨著對激光治療理論的認識不斷提高,低能量的溫和治療理念在黃褐斑的激光治療中占主導地位。2012年美國FDA批準,雙脈沖Q開關l064 nm Nd:YAG(Q-PTP)激光用于治療黃褐斑[4]。JANG等[5]研究顯示,黑色素在雙脈沖模式下清除速度優(yōu)于單脈沖模式;治療4周后,黑素再生最少。Q1064 nm Nd:YAG激光快速雙脈沖(Q-PTP)技術(shù)將傳統(tǒng)的單脈沖分割為間隔80 ms的雙子脈沖,雖然兩個單子脈沖與標準單脈沖相比,峰值能量較弱,但在較短的間隔被連續(xù)發(fā)射,能量累積,靶目標接受比單脈沖更高的峰值能量,有效破壞黑色素體。SIM等[6]應用Q-PTP模式對50例患者治療,1次/1周,共15次,色斑改善明顯,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本資料結(jié)果顯示,在其他治療參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雙脈沖模式優(yōu)于單脈沖模式。前者治療時更舒適,疼痛感輕微,紅斑恢復快。色素加重的副反應發(fā)生率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強,有信心。隨訪38例完成治療后1年的患者,12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33%,主要原因與紫外線過度照射有關。因此,黃褐斑患者在激光治療的同時建議做好皮膚防曬、良好睡眠,預防復發(fā)。
總之,大光斑低能量Q 1064 nm Nd:YAG激光是黃褐斑治療的首選方法,雙脈沖比單脈沖提高了療效,有效預防色素加重及皮膚敏感等副作用,治療無痛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