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慧
庚子年多難的符咒,似乎不會輕易打破,2020年一扯開幕布,就是武漢封城,給大家敲響了一記警鐘: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新冠病毒還是悄悄地來到我們的小縣城,接下來便是生死交接剎那間的封路,封小區(qū),出入憑證,持健康碼通行。
縣城雖小,全然戰(zhàn)爭狀態(tài)。
人出不去,信息卻是敞開的,大家手機拜年,互道平安,倒也省去了許多過往年節(jié)間人情來往的瑣碎。
人關在家里,心卻被武漢重災區(qū)牽動著,每天都要被馳援武漢的逆行者感動得熱淚盈眶,兀自摩拳擦掌,恨不得自己也有一身濟世本領,渡人苦厄。
有次出去買菜,在小區(qū)門口遇到手拎網(wǎng)兜兜售毛蟹的人,一大袋毛蟹才一百元,這在過去是不敢想的??梢赃@樣說,那幾天吃的毛蟹,是這幾年加起來都沒有吃過的量。
臥榻之上,油嘴細咂毛蟹肥美膏汁時,被朋友拉進一個群,一個兜售毛蟹的群,這才心疼起那些養(yǎng)蟹的人。因為疫情,小城生鮮市場慘遭關閉,這無疑割斷了那些養(yǎng)殖者的生財之路。
我們既要和病毒爭奪生命之光,更要在特殊時機謀求生存,于我們老百姓而言,生存才是王道啊。
之后,每天不斷地被朋友拉進這樣那樣的群,賣雞的群,賣鵝的群,賣面包的群……
群里的人是親戚的親戚、朋友的朋友,都很熱情,疫情一來,大家就是一家人,一律變成了大胃王,主動去承擔群主的銷售任務,每一份購買就是一份熱乎乎的支持。
那個賣鵝的群組建得最遲,最讓人唏噓,群里落實好了購買鵝的數(shù)字,卻沒能如期送貨。群主說,鵝殺好了,村里開始挖路,城區(qū)又不讓進,對不起大家了。群里有人說他可以去找領導批條子,還可以組織志愿者替群主城鄉(xiāng)對接,各小區(qū)分派老鵝……
最終我們沒有吃上那家的鵝。
那時起,我心里裝滿了那個人的鵝,夜半沉思的空隙,似乎還能聽見那些暢游在河水里的鵝的歌唱。于是,我決定為那個賣鵝的人寫一篇小說。
我深深地知道,河水里的每一只“鵝”于那個群主而言,都是光,這份光將點亮他艱難的生存之路,我對他的每一只鵝,心存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