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
又到一年就業(yè)季。年年高喊,最難就業(yè)季。其實,就業(yè)季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2021年,應屆高校畢業(yè)生再創(chuàng)新高,將達909萬人。
年年攀升的畢業(yè)生人數和后疫情時代愈發(fā)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之間,天平難再平。怎么辦?
求職困難,只是局部感受。
求職困境,我們需要從宏觀環(huán)境開始分析。要想找到好工作,我給你開四點“良方”。
去年的時候,大家已經覺得生意難做,寒冬來臨。今年又碰上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2020年一季度,中國的GDP下滑6.8%。整個經濟的大環(huán)境遭遇了黑天鵝,所有人都在逆風中退步。
宏觀上,GDPT滑,也就意味著全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財富總額減少。
那么微觀上,財富分配到每個人手上,幾乎也一定減少了。所以大家的體感就是,賺錢變得越來越困難。
以前大環(huán)境好的時候,改革開放40年間(1978-2017),我們國家的GDP增長了33.5倍,年均增長9.5%。其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年均GDP增速超過了10%。
遍地黃金,賺錢太容易了。每個人都忙著從地上撿金子,能多撿一點是一點。這個時候,如果有人過來踢了你一腳,你會跟他計較嗎?你不會。撿金子還來不及呢,你哪有時間跟他計較啊。你會擺擺手說,沒關系。然后繼續(xù)拼命撿金子。
而現在呢?現在,我們已經從增量時代,進入了存量時代。
地上已經沒有黃金了。不但沒有黃金,甚至很多人都快“餓死了”。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踢了你一腳,你會怎么辦?你會想打死他,甚至想把他口袋里的金子也搶走。
在增量時代,每個人都拼命快跑著占據新市場;而到了存量時代,已經沒有新市場了,你幾乎只能從競爭對手那里搶奪市場。
過去,我們在跟時代比賽,你只需要搶先抓住機會就行。而今天,我們得跟對手比賽,你必須比別人更優(yōu)秀才行。
這就像以前考卷簡單,你只要獲得入場資格,就能考90分。而今天,考卷變難了,你不但得進入考場,大家還都得憑本事答題。賺錢變得越來越困難。
這是現在的大環(huán)境,這也是未來我們要長期面臨的基本狀態(tài)。在這個時候,比別人更優(yōu)秀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理解了這個邏輯之后,我們再來看:應屆生求職困難,到底應該怎么辦呢?我給你4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找到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在增量時代,大家都被時代裹挾著往前跑,相對優(yōu)勢并沒有那么重要。
但在今天的存量時代,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比如,你是寫程序的,你是不是能比別人寫得更好、更快?你是做文書工作的,你的文字表達是不是能比別人更加準確?你是學廣告的,你是不是能比別人更有創(chuàng)意?你是做新聞的,你是不是能比別人更快地發(fā)現最有價值的新聞?
這就是相對優(yōu)勢。
在過去,100個人里,可能前50名都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
但是,在今天,可能只有前10名才能找到還不錯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相對優(yōu)勢就一定要比別人更大,而且越大越好。找到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努力讓自己從前50躋身前10,這是在存量時代生存的基本邏輯。
那如果在短期之內做不到呢?你可以想辦法給自己爭取一些緩沖時間。比如去讀個研究生。多給自己兩三年,不斷努力積累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至少從前50躋身前10。
第二個建議,想盡各種辦法,展示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找到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你得讓你的相對優(yōu)勢有機會被招聘者看到。大家都是前20名,水平差不太多,怎么才能脫穎而出?
比如,你可以想辦法表達自己的絕對誠意。我們公司最近一直在招人,我收到了不少應聘郵件。
其中有一些郵件,標題就兩個字:應聘。正文就一句話:應聘貴公司××職位,盼回復。然后掛了一個簡歷的附件。
你一看就知道他是海投的。這樣的應聘郵件,完全沒有誠意。你可以想象,他可能在網上找了10家、20家甚至100家公司,然后把同樣的郵件群發(fā)出去。他可能覺得自己還挺努力的,今天晚上我投了100家公司。
可是,對于每一家公司來說,他們看到的其實是一封沒有誠意的郵件,這會大大降低被錄用的機會。
如果你想讓應聘公司花10分鐘看你的簡歷,那我會建議你要花10個小時來準備,展現你極大的誠意。先花2-3個小時,仔細研究一下這家公司的背景。
再花1-2個小時,去和了解這家公司的朋友聊一聊,這家公司的崗位、文化、價值觀,他們需要什么樣的人,自己是否匹配。
再花1-2個小時,去好好寫一封求職信。
求職信和簡歷是有巨大差別的。求職信的主要內容,是講你為什么想加入這家公司,你喜歡這家公司的什么文化,你有哪些優(yōu)點正好能為這家公司所用,你可以為這家公司創(chuàng)造什么價值。一封好的求職信,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真的在它身上花了時間,這份誠意至少可以給你一張面試的門票。
這個時候,你就能顯示你在應聘中的相對優(yōu)勢了。
同樣的,你也很值得為應聘的每家公司定制一份簡歷。應聘10家公司,理論上你應該準備10份簡歷。
為什么?因為每家公司的崗位需求不同,所以你展示出來的優(yōu)勢也應該各有側重。能夠最高效率地讓別人看到你,這也是你的相對優(yōu)勢。
1994年,我大學畢業(yè)時,也遇到了和你一樣的找工作問題。于是開始寫簡歷。
那時的簡歷以厚為美,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生平介紹、獲獎證書、獎狀表揚、刊載論文、老師推薦、在校成績等等等等,打印成厚厚一本。
可是,如果你是HR,每天收到幾百份這樣的“人生簡史”,你有時間看嗎?
怎么辦?當所有人都用A4紙打印黑白厚簡歷時,我決定用Letter紙打印彩色的薄簡歷。Letter紙,比A4紙略短一點,但也比A4紙略寬一點。一場招聘會下來,HR收到幾百份簡歷,摞一摞,準備帶回去。
咦,怎么有份簡歷寬那么一點?放中間難受,那就拿出來。
咦,還是彩色的?隨手翻?反正也不厚。
咦,看上去不錯嘛,那就面一下,看看行不行。我一共只投了兩份簡歷,得到了兩次面試機會。
最終,去了其中一家。在別人都用A4紙打印簡歷的時候,我用Letter紙,高效地獲得了HR的注意力。你要想盡各種辦法,來展示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第三個建議,降維應聘。找工作變得沒有以前容易了,很多高端人才就只能選擇降維應聘。
什么意思?我舉個例子。假如有100個清北畢業(yè)生。在過去,本來有200個好職位等著他們。100個人挑200個好職位,怎么挑都不會太差。
但是今天,這樣的好職位只有50個了。100個人挑50個好職位,那就會產生激烈的競爭。
前50名被招走,剩下來的50名怎么辦呢?他們只好降維競爭。從清北學校競爭的職位,降級到浙大、復旦等學校競爭的職位范圍中去了。
在過去,浙大的100個畢業(yè)生有150個職位。但是今天,只有75個職位了。這個時候,清北下來了50個人,他們先拿走了這75個中的50個。
這也就意味著,現在,浙大的100個畢業(yè)生只能競爭25個職位了。那剩下來的75個人怎么辦?繼續(xù)降維競爭。
職位變少,同時競爭對手變強,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降維競爭。
1、找到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2、想盡各種辦法,展示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3、降維應聘;
4、擺正心態(tài),接受現狀,厚積薄發(fā),避免完全消耗性的工作。
在過去,你能去BAT,現在你去不了了。那就放棄BAT,降低標準,去選擇一些二線的互聯網公司。不要覺得不服氣,覺得憑什么?。窟^去我能拿2萬,憑什么現在只能拿1萬?
千萬不要這么想。
大環(huán)境不好的時候,先找到一個工作,找到一個起點,比較重要。如果實在不行,降維競爭還是找不到工作,怎么辦?如果你的經濟沒有什么問題,除了選擇考研,你還可以試試去創(chuàng)業(yè)。
年輕的時候一無所有,反而不怕失去。即便創(chuàng)業(yè)失敗了也沒關系,你失去的是一年的時間,但是你贏得的是創(chuàng)業(yè)中各種失敗和成功的教訓。用一年的時間,換取一段創(chuàng)業(yè)的人生經歷,也很不錯。
第四個建議,是心態(tài)上的建議。
在心態(tài)上,你首先要選擇完全接受。最壞的結果已經發(fā)生了,我們就是完全失業(yè)了。
當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你要建立起什么都愿意干的心態(tài)。而不是認為,我本來能找到1萬塊錢的工作,現在我找不到了,我怎么那么虧?
沒錯,你就是找不到1萬塊錢的工作了。這個時候,找到一份2000塊的工作,你也應該覺得非常高興。
這種清零心態(tài),特別重要。
這是降臨在每個人身上的黑天鵝。
在這種情況之下,首先你要活下去,未來再去尋找機會。當然,這也并不是說,2000塊讓你去碼頭搬磚,你也應該去。什么樣的工作都可以做,但是唯一要避免的是,完全消耗性的工作。
什么叫完全消耗性的工作?就是沒有任何成長的工作。如果一份工作不能讓你學到任何東西,對你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沒有任何幫助,那么你就要盡量避免,因為這會讓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
相反,只要一份工作能讓你獲得成長,學到東西。即便收入很微薄,也值得你選擇。
不要太在乎剛畢業(yè)前幾年的薪水,到你35歲以后,你會覺得當年的那點薪水少得好笑。
史上最難就業(yè)季,找不到工作怎么辦?
今天,我給了你4個建議:
1、找到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2、想盡各種辦法,展示自己的相對優(yōu)勢;
3、降維應聘;
4、擺正心態(tài),接受現狀,厚積薄發(fā),避免完全消耗性的工作。
這4個建議不僅適用于應屆生,也適用于不幸失業(yè)的人。今年的大環(huán)境雖然不好,但是也不要悲觀和沮喪。大環(huán)境不好的時候,也有大環(huán)境不好的應對策略。
冬天,要在爐火邊讀書,等待春天。
把全部心思放在自己的成長和積累上。
等到春天來臨,你就是那個第一個起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