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玉
阿司匹林的使用已有100多年歷史,然而,《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一項關于阿司匹林的研究提出,超過1/10的患者使用不當。
阿司匹林被長期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和一級預防。對于二級預防,即已經(jīng)確診或有很高風險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阿司匹林是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必備藥物;對于一級預防,2019年8月出臺的《2019年阿司匹林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強調,阿司匹林的使用應更加慎重,要對獲益與風險(出血)進行全面權衡評估。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副教授丁榮晶說,如果獲益和風險差不多,或者風險更多,便不建議將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
“共識”給出三大限定
阿司匹林用于一級預防時,雖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致死性缺血事件,但會顯著增加非致死性出血事件,新版“共識”在以下三方面對使用進行了限定。
1.限定了不宜使用人群。“用阿司匹林的主要風險就是出血,腦出血和胃出血是第一位的,還有些患者可能有泌尿道出血、腸道出血、皮膚黏膜(牙齦)出血等情況?!倍s晶說,如果已有過出血病史,或有易引起出血的基礎疾病,如未根除的幽門螺旋桿菌、未控制的高血壓等,或正在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的其他藥物(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以及近期做過手術,經(jīng)評估出血風險大于血栓風險的患者,都不宜使用阿司匹林。
2.對血壓控制有更嚴要求。以前要求收縮壓15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用阿司匹林,新指南則要求必須把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用,根本目的是為了降低風險。
3.使用年齡有了限制。70歲以上和40歲以下人群不建議使用。除此之外,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不建議用阿司匹林。
高危人群必須吃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是多個風險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有效評估出ASCVD的發(fā)病風險非常重要。
對于ASCVD的二級預防,阿司匹林的地位無法動搖,必須要用藥。對于一級預防,則建議患者先做一個ASCVD預期風險評估。丁榮晶說,評估結果分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個級別。如果風險高危,且年齡在40~70歲,有3個或以上危險因素的,建議使用阿司匹林。(指南提出的7個危險因素包括:①一級血親50歲之前有心血管病;②吸煙;③肥胖;④高血壓;⑤糖尿病;⑥血脂異常;⑦冠狀動脈鈣化評分≥100或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狹窄<50%。)
一些患者擔心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會損傷肝腎功能。對此,專家表示,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目前報告明顯有肝腎副作用的病例及研究比較少,雖有些個體(特殊敏感)事件,但整體相對安全。阿司匹林的用藥原則是,對于低危人群,多國指南推薦使用的少;對于高危人群,該吃就要吃。
切忌空腹吃
丁榮晶說,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是作為血栓素A2拮抗劑,它影響胃十二指腸上皮細胞前列腺素生成。而前列腺素對胃有保護作用,所以阿司匹林會間接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層,對胃黏膜造成直接損傷。即使不用口服藥,使用靜脈注射,對胃黏膜也有影響。因此,阿司匹林不管是不是腸溶片,對胃都有一些刺激,最好別空腹吃。有嚴重胃腸疾病,比如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糜爛性胃炎的患者,可以吃飯時服用或餐后30分鐘服用,每天劑量在75~100毫克。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