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尤其是那些重癥患者最后呼吸衰竭的痛苦更加劇了不少人對死亡的恐懼。中國生命關懷協(xié)會施永興主任指出:“各種疾病引起的人類危機中,死亡和痛苦是很難避免的,但當死亡不可改變時,如何減緩焦慮、減輕痛苦變得尤為重要。對此,死亡教育就凸顯它的重要意義,它不僅讓人們懂得如何活得有價值、活得無痛苦,而且還能從容地面對死亡,死得有尊嚴?!?/p>
“人為什么一定會死?”“人死后都去哪里了?”“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樣的?”……所有這些,目前也沒有人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科學答案。在疫情肆虐的當下,開展死亡教育正當其時。
施永興主任指出:“不知死,焉知生。缺失死亡教育的后果遠比想象的更可怕,會使人將生命當兒戲,缺乏對生命的敬畏,甚至是人走向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對死亡的極度恐懼和抗拒。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對人如何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給出了一個終極答案:生命意義上的倒計時法——向死而生。他使人認識到人生本就是一個向死而生的過程,讓死亡成為生命的參照坐標,使人珍惜當下的生命??梢哉f,普及死亡教育可以讓世人活得更坦然?!?/p>
在去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主任醫(yī)師顧晉呼吁:“加快死亡教育立法,積極營造尊重生命的科學死亡文化。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建立適合中國文化特色死亡教育建設體系,將死亡教育融入醫(yī)學生的專業(yè)文化教育必修課。制定符合中國特色的死亡教育教材,采取多種教育形式,增加死亡教育實踐性?!?/p>
這次的疫情就是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提醒我們重視生,關注死,重視自我,并通過與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獲得幸福寧靜的生活,從而實現(xiàn)人生最大的價值。
(據(jù)《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