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凱峰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心醫(yī)院,內蒙古 烏蘭察布)
目前,腹腔鏡手術在臨床已廣泛應用,作為微創(chuàng)手術其臨床療效得到醫(yī)師與患者普遍認可,且臨床應用表明,微創(chuàng)手術將成為未來手術治療發(fā)展的必然趨勢[1]。本文探討分析給予婦科腫瘤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對術后影響。
選取的80例臨床資料為進修學院北醫(yī)三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8月期間收治婦科腫瘤患者,將其治療方式的不同以每組40例均分兩組,即對照手術組與觀察手術組。所選患者已按照婦科腫瘤相關診斷標準確診,且已將患有異常生理指標患者排除在外。所選患者中,年齡均在23-49歲,平均年齡為(36.12±2.59)歲;病癥類型:卵巢囊腫患者有23例,子宮內膜瘤患者為21例,宮頸瘤患者為12例,雙側卵巢巧克力囊腫患者為11例,子宮痛患者有9例為,卵巢黏液性腺瘤患者為4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不存在有統(tǒng)計學差異,即P>0.05,可進行對比研究。
給予兩組患者術前均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2]。
對照手術組予患者行開腹手術治療。
觀察手術組予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主要手術步驟:一是術前依據(jù)手術方式以及針對患者病癥類型,取患者截石位或者平臥位[3]。二是手術方法[4-8]:①予患者卵巢囊腫與畸胎瘤剝除術。在操作孔中放入針頭,并將其插入囊壁后,注入生理鹽水,以使壁囊分離,之后將分離鉗放置在漿膜下間隙處,使得囊腫被完全分離出來,對于冠囊的處理則以穿刺抽取囊液等方法,最后從腹腔中將其取出,并放置在無菌塑料袋中,腹腔鏡則經袋口拉出。通過手術鉗對破損的壁囊進行抽吸,直至其從袋內吸出,將囊腫剝離后,再對創(chuàng)面行電凝。②予患者附件切除術。采用套扎法將骨盆漏斗韌帶套扎兩道后,再沿著輸卵管及卵巢系膜以雙極電凝器逐層將附件切除,最后以電凝離斷卵巢及其輸卵管固有韌帶。③予患者子宮肌瘤剜除術。在肌瘤表面經線裝內凝,使得肌瘤薄膜被剪開后向下推,再以大抓鉗將肌瘤鉗住,以分離鉗將肌瘤完整剝出。若患者肌瘤體積較大,則需先將肌瘤以切割器粉碎后,再將其從腹腔取出,最后再經電凝或縫合止血子宮創(chuàng)面。
(1)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期間各手術指標情況。
(2)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臨床療效。
(3)觀察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本次探討分析過程中,所涉及指標數(shù)據(jù)均通過軟件SPSS23.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計數(shù)資料分別以(±s)、[n(%)]表示,進行t檢驗、χ2檢驗,若對比結果P<0.05,則表明存在有統(tǒng)計學差異[9]。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切除淋巴結數(shù)量對比,即P>0.05,表明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對照手術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差于觀察手術組患者,且經t檢驗,對比結果P<0.05,表明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1。
兩組患者留置尿管時間對比,即P>0.05,表明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而術后其他指標對比,對照手術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均差于觀察手術組患者,且經t檢驗,對比結果P<0.05,表明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2。
對照手術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高于觀察手術組患者,且經χ2檢驗,對比結果P<0.05,表明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期間各手術指標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期間各手術指標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術中出血量(mL) 手術時間(min) 切除淋巴結數(shù)量(n)對照手術組 40 137.8±16.3 105.3±10.8 22.7±3.6觀察手術組 40 101.1±16.7 119.8±11.5 23.9±3.8 t-4.310 1.633 1.530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排氣時間(min) 傷口愈合時間(d) 留置尿管時間(d) 住院時間(d)對照手術組 40 0.5±0.3 5.0±1.3 12.2±9.3 4.3±1.5觀察手術組 40 1.8±0.7 8.8±1.4 11.2±8.2 7.9±1.9 t-3.179 2.774 1.474 2.569 P-<0.05 <0.05 >0.05 <0.05
表3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以上分析結果表明,腹腔鏡手術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開腹手術。結果提示,開腹手術因其手術創(chuàng)傷面大,且術后并發(fā)癥較多等影響因素,致使臨床患者接受度較低;而腹腔鏡手術卻能有效的規(guī)避這些不足,滿足現(xiàn)代女性對美的追求,臨床療效更優(yōu),減輕患者術中痛苦,恢復時間短,還為患者節(jié)約了醫(yī)藥費用,更利于患者術后康復[10-11]。
綜上所述,給予婦科腫瘤患者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與開腹手術治療相對比,該手術治療方式,臨床療效確切,且安全性更高,術中出血量相對更少,術后創(chuàng)傷較小,更利于患者傷口愈合,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臨床應用療效顯著[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