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靜 趙會東 李國龍 高芒芒 柯在田
1.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基礎設施檢測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國鐵路經濟規(guī)劃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844
TB 10002—2017《鐵路橋涵設計規(guī)范》[1]規(guī)定:“鐵路公路(城市道路)兩用橋梁考慮同時承受鐵路和公路(城市道路)活載時,鐵路荷載應按本章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公路(城市道路)活載應按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CJJ 11—2011《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全部活載的75%計算,但對僅承受公路(城市道路)活載的構件,應按公路全部活載計算”。該規(guī)定中考慮到鐵路與公路同時出現(xiàn)最不利活載的可能性極小[2-4]。對于大跨度橋梁而言,以往的工程經驗證明公路、城市橋梁活載折減系數(shù)取0.75基本合理[5-7]。
與公路荷載不同,受列車到發(fā)線長度、機車的最大牽引質量等因素影響,鐵路荷載縱向加載的長度是有限的。對于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客運專線,最大加載長度為列車的到發(fā)線有效長度。簡而言之,公路荷載加載長度為無限長,鐵路荷載加載長度為有限長。對于超大跨度橋梁,隨著構件影響線長度的增加,鐵路荷載效應占活載總效應的比例必然下降,而公路(城市道路)荷載的效應上升,如果仍沿用TB 10002—2017關于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的規(guī)定,則活載效應會折減過大,從而降低結構的安全度。
與中、小跨度梁不同,超大跨度橋梁均為柔性結構,自振周期遠遠大于車輛的振動周期或移動荷載過橋形成的激勵周期,活載的效應基本接近靜荷載,因此不單獨分析車輛的動力響應[8-10]。
本文以簡支梁為基本結構,建立跨度L為400~3 000 m的計算模型,以與TB 10002—2017適用范圍內活載折減效應總體相當為原則,計算超大跨度公鐵兩用橋梁公路荷載的折減系數(shù)。
鐵路荷載圖示見圖1。ZK、ZC荷載圖示除荷載大小不同外,集中荷載與均布荷載的位置完全一致。二者在簡支梁上的最不利位置完全相同。
圖1 鐵路荷載圖示(單位:m)
對于大跨度橋梁,將到發(fā)線有效長度550 m作為最大加載長度。對于多線鐵路,按照TB 10002—2017中4.3.2條規(guī)定,采用ZK或ZC活載時雙線橋梁的折減系數(shù)為1.00(不折減),四線橋梁的折減系數(shù)為0.75。
城-A級與公路-I級車道荷載橫向、縱向折減系數(shù)完全相同。根據(jù)JTGB01—2014可知,公路橋涵汽車荷載由車道荷載和車輛荷載組成,橋梁結構的整體計算采用車道荷載(圖2)[11]。對于400~3 000 m跨度,車道荷載取值:①計算彎矩時集中荷載Pk為360 kN,計算剪力時集中荷載為1.2×360=432 kN;②均布荷載qk為10.5 kN∕m,滿跨布置。
圖2 車道荷載
對于多線公路、城市橋梁荷載須進行橫向和縱向折減,橫向和縱向折減系數(shù)分別見表1和表2。
表1 公路、城市橋梁荷載橫向折減系數(shù)
表2 公路、城市橋梁荷載縱向折減系數(shù)
建立400~3 000 m共53種跨度的簡支梁計算模型,分別計算不同公路、鐵路設計荷載作用下的彎矩和剪力效應,以與TB 10002—2017安全儲備相近為原則確定公路荷載的折減系數(shù)。
為使計算結果更為直觀,方便與設計荷載對比,將求解的內力按照內力等效原則轉換為換算均布荷載,即
式中:qM為彎矩效應的換算均布荷載;qV為剪力效應的換算均布荷載;M為設計荷載作用下的彎矩;V為設計荷載作用下的剪力;l為計算跨度。
為準確分析公鐵兩用橋梁活載折減效應,利用式(1)和式(2)計算跨度為150~550 m時簡支梁的彎矩與剪力效應對應的換算均布荷載,分別見表3和表4。其中,公路荷載取公路-I級車道荷載,鐵路荷載取ZK、ZC活載。
表3 公路、鐵路荷載彎矩效應的換算均布荷載 kN·mm-1
表4 公路、鐵路荷載剪力效應的換算均布荷載 kN·mm-1
根據(jù)TB 10002—2017取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為0.75,依據(jù)表3與表4中換算均布荷載計算跨度為150~550 m時公路荷載與雙線ZK荷載組合時活載彎矩、剪力折減效應,分別見表5和表6。公路荷載與四線ZK、四線ZC荷載組合時的活載折減效應可通過類似方法得到。其中,H為單車道的公路-Ⅰ級車道荷載,Rk為單線ZK鐵路荷載。
表5 公路荷載與雙線ZK荷載組合時活載彎矩折減效應
表6 公路荷載與雙線ZK荷載組合時活載剪力折減效應
由表5、表6可知:跨度為150~550 m時,公鐵兩用橋梁采用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0.75后,彎矩與剪力相對總活載效應的折減程度變化不大;雙線、四線鐵路與公路荷載組合的公鐵兩用橋梁,平均活載效應比未折減時分別減少6%~7%、4%~7%。因此,超大跨度公鐵兩用橋梁的公路荷載折減效應可按照活載總效應折減5%左右來計算公路荷載的折減系數(shù),即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使得公路和鐵路荷載組合后的平均活載效應比未折減時減少了5%。
利用式(1)和式(2)計算可得跨度為400~3 000 m時公路與鐵路荷載彎矩、剪力效應的換算均布荷載。由于公路和鐵路荷載組合后的活載效應不低于總荷載效應的95%,因此,根據(jù)下式計算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的理論值β。
式中:LH為公路荷載效應;LR為鐵路荷載效應。
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見圖3??芍?,無論是雙線還是四線鐵路,對于超大跨度公鐵兩用橋梁,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均隨跨度的增大呈相同的變化趨勢:①當L<600 m時,折減系數(shù)略有降低;②當L>600 m時,折減系數(shù)近似線性增長。因此,對于雙線鐵路與公路荷載組合的公鐵兩用橋,150<L≤600 m時,β=0.85;600<L<3 000 m時,β=0.85+(L-600)∕2 400×0.05;L=3 000 m時,β=0.90。對于四線鐵路與公路荷載組合的公鐵兩用橋,150<L≤600 m時,β=0.75;600<L<3 000 m時,β=0.75+(L-600)∕2 400×0.15;L=3 000 m時,β=0.90。
圖3 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
1)跨度為150~550 m時,公鐵兩用橋梁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取0.75后,平均活載效應比未折減時減少了5%。
2)建議雙線、四線鐵路荷載與公路荷載組合的公鐵兩用橋梁,跨度為150~600 m時,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分別取0.85、0.75;跨度為3 000 m時,公路荷載折減系數(shù)均取0.90;其余跨度時的折減系數(shù)按照線性插值。